查看原文
其他

刘强东也是“石灰脑”,丢族谱得怪马云

2018-01-05 康康 康国平说

这是《和康康一起写公号》项目365篇之第35篇


昨天写了一篇新年朋友圈拒绝点赞,从真诚做起的文章。有一个朋友留言说:当大家都在晒支付宝的时候,我惭愧地发现:我没有自己的支付宝,还关闭了朋友圈……


哈哈,你是有多恨马云啊!


我觉得,没支付宝的人很多啊。不需要惭愧。关闭朋友圈和设置朋友圈三天可见功能其实也没啥区别。更不需要惭愧了。想怎么过就怎么过。这是正确的生活方式。


我去年在支付宝上花了不少钱,但也就将将在北京市朝阳区排到了第60万名。我在想,朝阳区300多万人,刨去老人孩子,有支付宝账号的,估计也就100万人。我排60万名,比40万朝阳群众花费多一些,但比60万朝阳群众花得少。说明自己还是很节省的一个人。有人说,那是你不要交房租。你知道么,要通过支付宝交房租,这两居室恐怕就轻松比你花得多。这有道理。问题是,现在同志们交房租也通过支付宝,可这不统计在支付宝花费里,应该统计在转账里啊。说明,朝阳群众都住在CBD,花钱是多。要看到差距。2018年,还得多用支付宝。扯闲了。这说明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改变人们的生活,是很明显的。如果不想拥抱支付宝和微信,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也很好。


这日子一晃又到周末了。我都不知道。晚上10点多,自己头晕乎乎的,要完成今日的写作还真不容易。准备写个无主题文章,就此放过自己吧。突然想起刘强东今日微博寻祖的事情。


这是大事情啊。很火。或者是今天最火的内容了。刘强东发微头条说要寻祖,说自己的祖籍是湖南湘潭,可是因为祖父过世较早,所以也不清楚具体是湘潭哪里,只知道有个“钟灵堂”。所以想要通过网络寻找族谱。通过网络寻祖,这个方法靠谱。




结果很快有了结果。毕竟京东太有影响力了,刘强东先生又是一个名人,大企业家,慈善人士,能寻到祖,肯定对湘潭当地有点好处。地方上发动了多方势力,很快找到了强东祖上和刘邦有些关系。


今日头条公益寻人官方帐号“头条寻人”发布消息称,刘强东要找的家谱可能已经找到,据说是汉高祖刘邦四弟的后裔。刘强东宗亲属于湘潭纯塘刘氏分支脉,“刘氏钟灵堂”位于湘潭县花石镇的茅屋湾;刘强东要寻的祖,更有可能是汉高祖刘邦四弟楚元王刘交后裔。


这让我想起我小时候的诸多故事。天下姓刘的,果然都是一家。


我小时候同学姓刘最多,我小学所在那个村周围都行刘。一个班差不多90%姓刘。到了初中,刘姓也很多,我们班主任也姓刘。他们村最知名的人物,是出了一个宰相叫刘沆,我们老家人都叫他“石灰脑袋”或是叫那地方的人叫石灰脑。我们姓刘的同学都说,他们刘家老祖宗就是刘邦。天下一家。知不知道?


按这个说法,刘强东和那地方的刘沆,也许也是一家。既然都能上到刘邦。你还别不信,容我慢慢给你找证据。



刘沆,今江西省永新县埠前镇三门前人。北宋至道元年(995年)九月十八日生。天圣八年(1030年)刘沆进士及第,名列第二。宋仁宗时任参知政事(副宰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共7年,“自进士设科,擢高第至宰相者,吉郡以沆为首”,在位以“长于吏事”著称。


皇祐三年(1051年)三月,刘沆由尚书工部侍郎升任参知政事(副宰相)。以前政事多由宰相决断,副相不过备位而已。刘沆任职后,积极参与国事决策,重大问题多廷议解决,对政事有所救正。至和元年(1054年)八月,刘沆又进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集贤殿大学士。当时中书省任官多近臣举荐,刘沆向皇帝进言指出其三弊:一、近臣保荐,授非公选,多出私门,浮薄权豪之流交相荐举,互以贸易,以致不能选贤任能;二、任人唯亲,造成“当入川广,乃求近地;当入近地,又求在京”,边远贫困之地无人愿去;三、奖罚升迁,“常格虽存,侥幸尤甚,以法则轻,以例则厚,执法者不能持法,多以例与之”,以致赏罚不明。刘沆恳请皇帝能革除这用人上的弊端,使真正有才德的人,能挑选到政府部门中来。仁宗接受了刘沆的奏请,诏令照此施行。


刘沆奉诏,实行三举,革除“三弊”。一、举荐贤才。他反对近臣拉关系,走后门,任用无德无才之人;而他本人则以国家利益为重,大力举荐贤才,为安邦治国尽力尽责。当时欧阳修被谗出守同州(今陕西大荔县),刘沆奏请皇帝把欧阳修留在史馆修书。过后不久,推荐欧阳修担任翰林学士。欧阳修不负众望,与宋祁等到同心协力,终于编修成了一部高水平的《新唐书》。刘沆荐人,不为私利,完全出于公心,他引富弼共政,勉其大展经纶,富弼感激不尽。刘沆罢相后,富弼写了一封信给他,仍不忘此事:“每辱公勉以尽瘁”。弼终身感其恩德。二、强化中央集权。定御史迁次之格,“满二岁者与知州,御史范师道、赵忭,岁满求补郡,沆引格出之”。三、竭力抑制侥幸,深入观察权近的功过是非,“阴持以轩轾取事论者,以此少之”,“沆挟台谏之威。权近畏之。”


刘沆为相,敢于启用贤人,救正时弊,他的这种刚正性格,得罪了那些侥幸谋官者与既得利益者,于是群起而攻。中丞张升上书刊号17条弹劾刘沆。仁宗皇帝本性温厚,时人说他“无隔夜之怨”,眼看刘沆被控,便一改初衷,取消革新。刘沆孤掌难鸣,受到内外夹击,便称病求罢,坚卧月余。嘉祐元年(1056年)十二月后,以观文殿大学士、工部尚书知应天府,再后迁刑部尚书,徙陈州(今河南省淮阳)。沆长于吏事,性豪率,少仪矩。然任数,善刺探权近过失,阴持之以轩轾取事,论者以此少之。卒,赠左仆射兼侍中。知制诰张瑰草词诋沆,其家不敢请谥。帝为篆墓碑曰“思贤之碑”。子瑾,尝为天章阁待制,坐法免,后以功复职。



家人“不敢请谥”。徽宋时,加封刘沆为秦国公,赠楚国公,谥文安。刘沆葬于后隆山前,坟外土城有门三。又传8世,迁此开基,名中村三门前。


这个就是我中学班主任家的那个村。姓刘的还是很有故事的。


不当昏官,是基础。有个故事说,宋仁宗时刘沆任丞相执政,他故乡家族中有人逃避拖欠了国家的赋税达几十万钱;但刘沆并不知道这件事。当地的官员一连好几任都因为是刘丞相家族而不敢过问。程珦来担任庐陵县县尉时,负责征收赋税,把逃避拖欠赋税的刘沆族人逮捕关入监牢内,责令他们把所欠赋税全部缴清才能释放。有人把这件事报告了刘沆。刘沆说:“赋税不及时上缴,原是我家犯了法,怎么可以叫地方官徇情而不照国家法令办事呢?”就写信给程珦道歉。后来程珦辞官回到京城,刘沆接见,很有礼貌。程珦出来后,对别人说:“刘沆的大量,不是他人能比得上的,是真宰相。”

真宰相,才在社会上格格不入,被人笑称“石灰脑袋”。


“石灰脑”传说是流传于永新县民间的口头文学,主要讲述永新籍北宋宰相刘沆的故事。2010年,永新县“石灰脑”传说被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挺好玩的。好像也没啥历史可记载的。


“石灰脑”传说广泛流传于吉安市、井冈山市、安福县、遂川县、万安县以及湖南的茶陵县、攸县、浏阳市等周边各县市。因为“石灰脑”传说在周边地区家喻户晓,以至于时至今日,永新周边县市仍把永新人称为“石灰脑”。这个称谓,更是对永新人继承刘沆爱国爱民、刚正不阿精神的尊敬。



刘沆死后,奸臣即令人掳去了刘沆的头颅。使其死后无全尸。刘沆死后无头亲人们便用石灰重塑了头颅安放在刘沆身上,运回故里永新县安葬。临近诸县得知此消息都十分悲愤。感念其事迹和人格,许多文人学者和曾受刘沆恩泽的布衣百姓主动成为了“石灰脑”传说的编撰者和传播者。而朝中的许多正义之士也相继加入这个行列,或亲闻、或眼见、或编撰,都自觉和不自觉地编撰出许多动人故事来赞颂刘沆的刚正不阿。



宋仁宗得知刘沆死后无头,大为震惊,意识到自己错杀了忠臣,痛惜之余,写下了《恩贤碑》一文。(永新民间传说 http://www.yongxin.net.cn/yxh/2411.html)


强东这张照片和我小时候一刘姓同学很像啊


网上有说青海门源刘氏是刘邦之后,就来源于刘沆。门源刘氏来自湘潭,而湘潭这支刘氏,来自刘沆这一支。湘潭就是刘强东这一大的族谱,我的那些刘姓同学,和刘强东都是一支的。都是“石灰脑”那一支。


大概网上说的“找到了”,和这些信息有些关系。


看强东的性格,颇有刘沆这感觉。宿迁石灰脑。做人耿直有原则。很好。希望强东能找到自己的族谱。


网上今天有一个笑话,说最终刘强东没找到自己的族谱。因为找出来的族谱,被小偷偷走了。这时代,人们都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不用现金,小偷偷不到钱了,只好与时俱进,偷点族谱换钱卖了。现今特别刘姓族谱,很值钱的。如果刘强东找不到族谱,还得怪马云。


写着玩,请强东兄勿怪。


(2018年1月5日  老康说 mobilewtf)


这是《和康康一起写公号》项目365篇之第35篇。

Day22 五十张毕加索作品及最全毕加索作品链接

Day23 圣诞祝福和传统节日

Day24 产品大了,成平台了,作恶了咋办?

Day25 你我的年底抑郁焦躁综合症

Day26 互联网圈CEO互怼成瘾,马云最可怜

Day27 没啥商业价值的自媒体,到底还有没有做下去的价值?

Day28 调整心态就胜了98%的中国人

Day29 18岁的我们拍照时必须要的道具

Day30 新年快乐,并感谢2017

Day31 那样的2018,很好

Day32 感谢曾经未曾发生的故事

马云,赶紧捡起“支付宝社交”吧

新年朋友圈:拒绝点赞,从真诚做起!

康国平说   微信号:mobilewtf

【和康康一起写公号】

一年365天更新项目

2017 年 12 月 1 日 开始

2018 年 12 月 1 日 结束

欢迎转发支持

康国平说

微信ID:  mobilewtf


1.点击历史信息,查看更多内容

2.长按右侧二维码,关注”康国平说“


长按二维码关注

2018年,为母亲的病祈祷。

希望新的一年一切都好。

并感谢遇到的所有的医生,朋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