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19年11月24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我们为什么要孩子上名校?

美华 美国华人 2019-10-03

美国华人

第1576篇文章

进入名校不过是孩子人生的起点,从名校毕业之后呢?大学之后,是孩子真正独自面对现实世界的漫长人生。

正文共:2310字

预计阅读时间:6分钟

撰文:王语蔫


走出一位亚裔总统候选人的哥伦比亚大学里,充满朝气的新生们。(图片来自columbia.edu)

最近看到许多华人攻击杨安泽,说他“不维护华人利益”,又说他是“极左派”,“极度危险”,好像和杨安泽仇怨极深,非把他彻底打倒不可,终于忍不住要多说几句。

关于杨安泽的政策,就不在这里辩论了。稍微动动手指搜一搜,中文圈介绍解释他政策的文章已如泉涌。(编者注:请参考文末的推荐阅读)我非常怀疑:这些人到底有没有认真看过哪怕一篇?!


否则,他们可以攻击杨安泽的政策太超前,或是担心财政不济——这些对UBI的反面意见一直都存在。可是,说杨安泽“极左”?……


就是因为政策倾向“小政府”,不够“左”,杨安泽至今得不到民主党左派的支持,倒是许多支持共和党的右派立即看懂了UBI的价值所在,对杨安泽颇为赞许。


杨安泽备受攻击的另一大“罪状”,就是他表过态支持哈佛等名校坚持种族多元,照顾弱势少数族裔。在那些人看来,这就是背叛。帽子扣得好大:出卖华人受教育的权利。


为华人争取权益出发点是好的,但因为杨安泽支持Affirmative Action,就说他“出卖华人受教育权利”,要彻底打倒?!


杨安泽在自己的书中写到成长过程中曾遭遇的偏见和欺辱,深受歧视之痛的他会希望华人过得不好吗?去听听他的演讲吧,他有专门对华人群体的肺腑之言。


如此反对杨安泽,爱子心切望子成龙的父母们,你们真的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吗?


既然症结在名校,那就探讨一下吧,我们为什么想方设法推孩子进名校?


进名校之路好长好难。我们家长一面在自己身上节约勤俭,攒那高昂的学费,一面从幼儿园起开始培养孩子,大把地花钱花时间,生活的重心以名校录取标准为指南。


为了爬藤,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却甘之如饴,为什么?


也许是名校的光环?也许是自己未能实现的心愿?也许就是相信只有名校才能给孩子最好的教育?


其实,所有这些原因背后还有最关键的一条:相信名校的金字招牌是好工作的敲门砖,是孩子未来安定生活的可靠保障。


可怜天下父母心。这些考量无可厚非!


我们常常感叹白人父母想得开,虽然也有和我们一样费劲爬藤的,总体来说,白人家庭没有华人这么强烈的不安全感,没有名校背景,他们照样能过得不错。


考量的背后,其实是生存的危机意识。这是移民群体所共有的心理特点,华人不是特例。


其实第二代的起点已经比父母高很多,但是,在父母心里,只有名校才是更好的保障。


因为打拼得异常艰辛,多多少少都经历过某种不公平对待,华人父母认为保护孩子的唯一办法就是让孩子优秀再优秀。这大概是多数家长如此执着名校的深层原因。


可是,进入名校不过是孩子人生的起点,从名校毕业之后呢?


大学之后,是孩子真正独自面对现实世界的漫长人生。


我们必须说,如今的美国社会和过去相比更开明包容,种族之间的相处也更平等,但也不能否认,种族歧视的幽灵依然躲藏在某个角落,社会上总有一些丑陋的事情破坏我们的岁月静好。


名校毕业使得孩子很容易找到一份让人羡慕的好工作,但是走入社会后,才慢慢发现,父母曾遭遇的不公平和偏见还在那里。


作为第一代移民,我们很容易找个借口自我开解:语言不够好,文化有差异……可是孩子不行。他们土生土长在这个文化,却依然在某个时候被区别对待。


而他们还有名校文凭!


为了这张文凭,他们从小开始努力,别的孩子到处疯跑玩乐的时间,他们在上补习班,在画画弹琴,在做很多同学并不以为意的各种科学项目。


如果孩子抗议,我们做父母的多半会说:别看他们现在玩得高兴,等将来你名校毕业,找到好工作,那才是真正的赢家,那才是享受生活的时候!


很多华人孩子都有童年被其他孩子排斥的经历。儿童是天真的,有时也很残忍。长得不一样,做的事情不一样,都是他们排斥的理由,就这么简单,毫不掩饰。


这么多牺牲之后,父母描绘的美好愿景到来,但是大打折扣。高薪工作有了,可是“竹天花板”还在那里。大房子好车有了,可是真正被接纳的“归属感”似乎还没完全找到。


很多孩子并不快乐。


我们父母竭尽全力帮他们得到的名校背景,并不能解决一切问题。而要扭转社会偏见,父母作为个人显得那么无能为力。


龙应台有篇文章,题目是《你是个好母亲吗?》,她说,如果你对孩子的关爱只限于嘘寒问暖,而没有为了孩子的明天行动起来去改变社会的陈规陋习,你就不算是真正合格的父母。


越来越多的父母看清了这个道理,开始参与社会公益。观念的转变是漫长的过程,只要有改变的可能,我们所做的,改变偏见的每一分努力都有用,都在那里一分分地累积。


我们勤奋努力,遵纪守法,已经是社会公认的“模范族裔”。但这远远不够,要想扭转社会对华人的成见——“不关心社会,没有领导能力”,还需要杨安泽这样的正面形象站在聚光灯下。


杨安泽在波特兰的募捐晚会上。(摄影:Yin Yi Photography)


一个杨安泽不够,越多的杨安泽越好。


父母们,请你们放下心结,耐心地去听听他的演讲采访,去网站浏览一下他的政策。


你会发现,他是真诚地想要解决问题,他关心这个国家,关心挣扎在底层的人群,想要这个国家的每个人都能有更好的未来。


杨安泽起于草根,从被人嗤之以鼻到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全凭顽强的毅力和信念以及普通民众的衷心支持。


他积极正面的形象,虽然不会立即消除社会上所有对华人的偏见,但至少使很多人有所触动。


如果社会中的偏见歧视都彻底消除,不上名校,也能过得开心踏实。难道不更好吗?


毕竟,为上名校我们要付出那么长时间的努力,那么大的代价。无论孩子还是父母,人生都不能重新来过,孩子的童年不能,我们的青壮年也不能。以名校为追求的生活也是一种巨大的牺牲啊。


看到越来越多其他族裔的人跨越种族的障碍关注杨安泽,变成他忠实的支持者,相信其他加入挺杨大军的华人父母和我一样,都会从心底里由衷地激动。


因为我们看到的是希望,是自己孩子的未来,是我们的美国梦正在实现:


“我有一个梦想,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孩子将生活在一个不是以皮肤的颜色,而是以品格能力作为评判标准的国家里。”——马丁·路德·金


父母们,行动起来吧!



撰文:王语蔫

编辑:Jing

本文由作者授权原创首发于《美国华人》公众号



威斯康辛马拉松花旗参

美国华人引以为傲的品牌

立即上网订购:www.MarathonGinseng.com


推荐阅读

美国华人同胞,请给杨安泽捐款!

“美国人,你好好想想!”杨安泽用Math带美国往何方?

从“傅满洲”到“摩登茉莉”,华人是永远的外国人吗?

美国总统这个位子,什么时候能轮到亚裔?

全民基本收入(UBI)可行性研究报告

为什么总统候选人杨安泽要给每个美国人发1000美元?

乌托邦还是灵丹妙药?对全民基本收入(UBI)的思考

本文由作者投稿,内容不一定代表“美国华人”微信公众号立场。


━━━━━━━━━━━━━━━━━━━━

公众号小助手微信号 | CAeditor

广告、转载、投稿、读者讨论群

马上加入《美华读者俱乐部》脸书群

facebook.com/groups/ChineseAmericans

(复制链接到浏览器访问)

━━━━━━━━━━━━━━━━━━━━


美国华人

客观、理性、包容

微信公众号:ChineseAmericans

微博:@华传媒

网站:ChineseAmerican.org

投稿/转载:editor@ChineseAmerican.org


点击下方
阅读原文 Read more

更多精彩内容

点赞就点“在看”(Wow)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