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影院从欢迎到心烦,“网红探店”怎么了?

艾维电影 艾维电影 2023-02-18




相信很多人刷到过网红探店的视频,视频中的博主或是推荐、或是“揭短”,短短几分钟甚至几十秒的视频却能获得成千上万的点赞,成为近来众多风口流量里的一匹“黑马”


在这流量为王的网络时代,这也让不少人发现了“商机”。


影院自然想搭上这辆流量的“顺风车”。


不过,小艾认识的一位影院的员工,却因为“博主探店”这样的事有些心烦。


起因也很简单,这名员工所在影院和抖音达成一个“探店合作”,由抖音招募博主来影院探店拍摄,帮助影院做宣传,影院只需要提供电影票即可。


想想,这对影院来说可是投入不大,但总能引起抖音用户的关注不是好事一桩吗?


结果,那天放映的是一部大片,探店博主却带着一家子来了影院。说是探店,但让影院觉得实则是来蹭看电影的。


这让影院觉得探店宣传变了味。“倒也不是舍不得几张电影票,但是如果所有博主都在大片上映时拖家带口,影院还要不要做生意?莫名有一种被白嫖的感觉。”


影院于是和抖音进行来沟通,抖音也表示流程有不规范的地方,也会推出专门的探店小程序,并说明规则,以防止类似情况的发生。

“探店”真能带火一家影院?

影院找网红探店也情有可原,毕竟,影院需要人流但目前大部分的影院仅靠自己没有有效的引流方式有些影院自己拍视频仍没有带来流量,找媒体宣传费用又不允许

所以,低成本、高流量的“网红探店”对很多影院来说具有吸引力。

不过,越来越多的人发现“网红探店”徒有热闹的形式,而且也变了味

比如,博主探店的内容日益同质化,用词和模板千篇一律

我们在网络上常见的关于影院的“探店”视频,大多是一个博主介绍着影院的地理位置和基础设施,包括银幕、座椅、卖品等等,还有目前有哪些上映的影片,左下角挂载含商家地理位置的团购套餐,毫无新意和创新


01

02

内容同质化的一个后果是,大家看多了这样的内容形式,再看见类似的”探店“视频直接划过,更有甚者直接点“不感兴趣”,对影院来说自然带不来收入的增加。

部分网红探店的确能帮一些商家实现引流的目的,但是,这类博主的报价一般都比较高,显然和影院“低成本”引流的初衷背离,同时就是能带来客观的流量,但能否转化为观众还是个问题

影院到底需不需要网红探店?

我们都知道,抖音、快手是现在最火的短视频平台,很多人看重平台流量,却没深思平台属性适不适合自家来做。

小艾就是忠实的短视频“粉丝”,空闲时动不动就拿出手机刷几下。但相信很多用户和小艾一样都是抱着轻松、娱乐的心态来刷的,而网红在平台发布影院宣传内容较难引起用户兴趣,甚至直接的广告还可能引起用户反感。

其实对影院来说,借助网红宣传的活动、优惠等内容,实际想触达的也并不是全国的泛流量,更多是周边几公里内的流量,包括影院自有的沉默粉丝。网红探店能否达到影院“精准投放”的目的还很难说。

1








影院到底需不需要网红探店?对此,行业从业者们也有着自己的理解。

一位影院经理表示,自己并不常用网红探店这种推广手段,只把它作为品牌展示的补充形式。

他认为,影院经营者应该把时间和精力重点放在服务和影片放映这些最基础的工作上。“有的时候十个人夸你都比不上一个人骂你的影响大,影院如果有做的不好的地方,被网络一放大,那种负面影响是不可估计的,做好本职工作比什么宣传都有用。”

不过也有赞成使用网红探店这种推广手段的人表示:“如今是流量时代,没有客流就没有收入,既然这种形式能够带来流量,哪怕只是一时的,只要能实现影院利润的递增,都可以尝试。”

也有业内资深营销人员表示,就“网红探店”来说,的确能带来流量,但这是对平台来说的,对影院来说并不是私域流量,因而无法有效转化成观众。况且,大部分观众观影时对影院的选择是就近、就特色、就方便,网红的推荐不会起到作用。

1








选择适合自己的最重要

其实,类似网红探店的营销方式有很多,很多影院在营销上喜欢跟风流行,如近年来跟风较多的自媒体营销、社群营销和直播营销等。而结果往往是跟风了流行,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还搞不明白为什么。究其原因就是流行的营销方式不一定适合所有影院。

判断营销方式是否适合自己的标准有很多,其中以下三种是最核心的。


营销成本

营销成本就是营销活动的花费,包括各种市场推广费用等。营销成本受到营销预算、现金流等多方面的影响,所不同影院对营销成本的接受度是不同

如互联网的补贴大战,虽然补贴越多,企业亏得越多,但是能快速占领市场,而这个营销的成本企业能承受,那补贴营销就是合适。相反,收回来的没有花出去的多,那就得不偿失了。

营销方式掌握

目前平台营销方式层出不穷,但如果不是影院自身参与,掌控费用、形式、节奏和效果,就难以真正起到作用。图省事、看上别人的资源,到头来花的都是冤枉钱。

营销利润能保证

即使是流量为王时代,需甄别真假,更须注重转化而转化才是目的,才是衡量营销是否有效的的标尺。那些只看流量、只图热闹忽视实际收益的营销,注定会被影院抛弃。

与其泛泛通过网络平台合作引流,真不如针对影院自己的平台、针对就近的观众、针对影院的粉丝进行精准营销,甚至从自身做起:打造自己特色、提高放映质量、做好服务。

(题图来源:艾维电影图库)

——————END——————


往期精选

8 February  2023 

负面舆论占4成却最卖座,电影票房究竟谁说了算?

春节档电影“回光返照”、“内容空洞”考正

第三方售票平台与院线影院的博弈进入中场

最先达成百亿票房的影市,接下来如何续航

3D眼镜收费、不能退改签、故障停映,影院无意间面临法律风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