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城市群系列研究二:从五大维度看7大城市群之间房地产市场前景潜力

2017-11-29 CRIC研究 克而瑞地产研究

小Q导读:长三角城市群最值得投资,京津翼发展前景滞后于长三角、粤港澳。

文/克而瑞研究中心  杨科伟、邱娟

回顾>>>
 
城市群系列研究一:探究7大城市群自身发展阶段,谁可高看一眼?

在中央强调住房居住属性背景下,各级政府限购限贷力度及各项监管措施频频加码,楼市逐渐进入“四限”时代,着力抑制投资投机性需求。“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也重申“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基调,限购令再次升级。但从市场上看,北、上、广、深等核心城市仍然是房地产市场最主要的需求集中区域,核心城市周边的三四线城市逐渐成为溢出需求的主要承载地,城市群经济已经逐渐形成。伴随着经济格局的转变,房地产的投资策略也随之发生改变,更多的房地产开发商、金融机构把投资布局的视角聚焦到城市群范畴上。

本文选取其中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7个城市群作为研究对象,构建一个相对完备的指标体系,从市场供求、环境宜居性、基础设施完备性及市场潜力各方面进一步研究城市群房地产市场的特点?对未来具有潜力的城市群作出合理预判,以期为房地产开发商的投资策略提供相关建议。


01

供给:长三角、长江中游城市群相对充裕

粤港澳城市群较为局促

过去5年间,长三角城市群的宅地供给量最多,高达11392万平方米,供给总量最少的是粤港澳城市群,仅1694万平方米。从各城市群的人均宅地供给量上来看,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人均宅地供给量是最多的,约0.85平方米,其次是长三角城市群,约0.82平方米,人均宅地供给面积最少的是粤港澳城市群,仅0.29平方米。由此可以看出: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无论从宅地供给总量上看还是人均宅地供给量上看,都居于7大城市群前两位,供地相对较为充裕。粤港澳城市群的宅地供给总量和人均宅地供给量都居于末位,宅地供给上相对较为局促。

长三角城市群房地产投资额最多,高达18300亿元,其次是京津冀城市群,约10299亿元,居于第三位的是成渝城市群,约8366.5亿元,总投资最少的城市群是山东半岛城市群,仅5592.8亿元。从各城市群的人均房地产投资额上来看,长三角城市群人均房地产投资额最高,约13233元,其次是粤港澳城市群,约12045元,居于第三位的是京津冀城市群,约11726元,人均房地产投资额最少的是山东半岛城市群,仅6309元。由此可以看出:长三角城市群无论从房地产投资额总量上看还是人均房地产投资额上看,都居于7大城市群的首位,市场预期较好。山东半岛城市群的房地产投资额总量和人均房地产投资额都居于末位,市场预期不足。


02

需求:长三角粤港澳新增人口趋缓改善需求聚集
成渝城镇化增长速度最快

从常住人口变动情况来看,7大城市群都属于人口净流入的区域,其中,长三角城市群人口流入最多,高达722.91万人,其次为京津冀城市群人口净流入较多,高达688.37万人,其他5个城市群的人口流入约在200-300万人,流入人口做少的城市群为海西城市群。究其原因:海西城市群城镇化进程缓慢,人口集聚能力不足,福州、厦门发展进程较其他城市群核心城市较为缓慢,核心城市的带动乏力。但随老龄化的加剧,我国劳动力人口占比逐渐下降,一方面,会使得刚性需求及改善性需求的群体缩减,进而拉低需求量。

从各城市群近5年城镇化率增长情况来看,增长最快的是成渝城市群,5年增长了8个百分点,增长最少的长三角城市群和粤港澳城市群,增长了大约1个百分点。由此可以看出:粤港澳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城镇化率较高,但城镇化率增长缓慢,加上产业结构的调整,人口导入趋势放缓,增量住房需求后劲不足。城镇化率最低的成渝城市群城镇化增长速度最快,增量住房需求有上升空间。


03

环境宜居性:海峡西岸、粤港澳城市群
空气质量优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全年PM2.5平均浓度上看,海峡西岸城市群的全年PM2.5平均浓度最低,约34.23μg/m3,其次为粤港澳城市群,约34.40μg/m3,都低于全国平均值50.2μg/m3。除这两个城市群空气质量整体上处于优的区间(0-35μg/m3),其余城市群的全年PM2.5平均浓度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年PM2.5平均浓度最高的城市为京津冀城市群和山东半岛城市群两者高达约77μg/m3,处于轻度污染的区间,空气环境质量有待于进一步提升。2015年中国欧盟商会发布《北京建议书》,称北京的空气污染影响了北京的国际形象,阻碍了外国及中国本土专业人士宜居北京。中国欧盟商会的会员企业中,39%认为空气污染是留住人才面临的最大挑战。由此可见,空气质量的确影响着一些高端人才的去留,也间接影响了城市的房地产市场。


04

基础设施建设:长三角城市群交通便利性最高

京津冀城市群基础设施亟待完善

从城市群的地均基础设施投资额上来看,长三角城市群的地均基础设施投资额最高,高达508.4万/KM2,其次为长江中游城市群,地均基础设施投资额为454.38万/KM2,主要原因是因为武汉近些年的地铁等基础设施投资额较高,导致城市群的平均投资额大幅上升。

从各城市群的高铁车次数量来看,长三角城市群的高铁(此包含动车、城际高铁)车次数是最多的,高达5714次,其次是长江中游城市群,总车次为3034次,居于第三位的是粤港澳城市群,高铁通过车次最少的是成渝城市群,仅834次。由此可以看出:长三角城市群整体上高铁交通便利性最高,京津冀城市群高铁网络建设相对滞后,相信伴随着雄安新区的建设,京津冀城市群的高铁网络会快速完善。



05

可持续发展力:长三角城市竞争力提升
凝聚大量优质潜在增量购房需求

名校集聚的长三角、长江中游城市群和京津冀城市群的潜在客群量较大。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是城市潜在的商品住宅消费者,因此,城市的高校学生数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未来的房地产市场。从城市群的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来看,长三角城市群的高等学校在校学生数最多,高达375万;其次为长江中游城市群,高达313万;第三为京津冀城市群,约242万人。这些城市群高等学校在校人数较高,主要是因为长三角区域的上海、南京、杭州、合肥和长三角区域的武汉、长沙和京津冀地区的北京、天津等城市高校云集,这些城市囊括了全国大部分高校甚至于名校,高校的集聚提升了城市的竞争力,城市竞争力提升吸引了大量的外来人群,增量购房需求日益增加。


06

小结:京津冀滞后于长三角、粤港澳

差距进一步拉大

从整体上看,京津冀城市群的市场发展前景稍落后于长三角城市群和粤港澳城市群。京津冀城市群的经济总量虽然处于较高水平,但反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远低于粤港澳城市群和长三角城市群,同时人均可支配收入偏低,至少从这一指标上与世界级城市群的称号不匹配。另一方面,全面PM2.5浓度是所有城市群中最高的,环境污染严重已经城为制约京津冀发展的一大障碍,京津冀城市群下一步要调整好产业结构,提升城市软实力,房地产市场才能走得走稳、走得更远。

长三角城市群目前房地产投资额在7大城市群中处于领先地位,经济、环境、交通各项指标均处较高水平;同时人口也持续的流入,加上高校在校学生数量庞大,这一部分人群的购房潜力巨大,相信长三角城市群的房地产市场仍然保持较高水平的增长。

粤港澳城市群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居于前列,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环境优美,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最高,空气质量较佳,交通便利,基础设备配套完善;城镇网络体系较为成熟;房企投资热度也较高;但现有人均住房面积仅29.25平方米,可以预计,未来粤港澳大湾区还将有一批潜在的改善类需求有待释放。

山东半岛城市群公园绿地资源丰富,房价收入比较低;但三产比重偏低,环境污染严重;加之城镇化水平偏低,高铁网路不够完善,削弱了城市群的集聚效应;但随着城镇化水平的快速提高,未来市场可期。

长江中游城市群城镇化水平偏低,人口导入不足;加之三产比重较低,产业结构不甚合理;人均可支配收入较低,购买力不足;目前房地产投资预期不足,入市持谨慎态度。

成渝城市群目前城镇化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也低于国家生态市标准,交通便利度不高,同时城市基础设施投资不足,制约城市进一步发展;人均可支配收入偏低,购买力不足。

海峡西岸城市群空气质量尤佳;但人均可支配收入偏低,同时房价相对较高,购买力不足;人均住房面积也相对饱和,未来市场活跃度不高。 

— END —


热点回顾

► 城市群系列研究一:探究7大城市群自身发展阶段,谁可高看一眼?

► 以2016年50宗地王现状调查,一窥市场真实供求

► 从40个重点城市房价收入比,还原房价与地价

► 统筹兼顾,融信蓄力千亿


本文版权归克而瑞研究中心所有 转载请与后台联系多谢配合

克而瑞地产研究 cricyjzx

易居企业集团的专业研究部门
专注地产行业研究和企业探索
连续八年发布房企销售排行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