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产口罩!从“零基础”到日产10万只,西湖区这家公司“弯道超车”!
“这是我们生产的口罩
希望为辖区复工复产出一份力。”
日前辖区企业杭州嘉洋纺织品有限公司
把转产后首批生产的3000只口罩
捐赠给区红十字会
而一个月前
这家公司还对口罩生产一无所知
从“零基础”到日产量10万只
这家公司是如何实现的?
先随小西到现场看看
“口罩的诞生”
嘉洋纺织法人代表梁唯娜介绍,目前,公司口罩日产量已达10万只。
截至目前,该公司共生产口罩约19万只,已销售14万只,单价为每只1.9元,主要用于西湖区乃至全市的企业复工复产防疫需要。
从口罩生产“零基础”企业
到日产10万只
20多天以来
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三顾企业”
送新营业执照、技术工艺单、
口罩检测合格报告
帮企业突破产品合格三道“关卡”
听小西为你讲述
这个转产口罩故事吧
转产口罩的缘起
2月1日,梁唯娜收到公司所在地转塘街道叶埠桥社区的求助电话:“社区急缺口罩,能不能帮忙匀出一些,救救急。”
嘉洋纺织主要做日本外贸生意,生产并出口地毯、靠垫、床垫等纺织品。因为生产有灰屑,工人必须带口罩上班,生产车间常备口罩。春节放假前,生产车间备有2000只口罩,准备年后复工用。
接到社区求助后,梁唯娜赶紧调拨400只口罩送给叶埠桥社区。随后,生产车间所在地也来求助口罩,又送出400只。看到路口执勤的工作人员,她又送出200只。
2月10日,公司外贸出口恢复生产,能用的口罩只剩1000只。“我们订单已排到5月份,工期已经很赶了,需要加班加点地干。”梁唯娜说。恢复生产后,口罩每天都在消耗,却很难买到。
这期间,不断有企业、朋友来询问她:“有没有生产口罩?”“能不能想办法生产口罩?”梁唯娜哭笑不得:“我们只是纺织工厂,不卖口罩。当时不知道如何转产、需要哪些条件,也不知道如何获得生产经营许可证。”但同时,也因为自身需要和市场的口罩需求,让梁唯娜萌生了一个念头:转产做口罩?
她首先咨询生产车间的机械师傅,是否可以利用现有设备研发口罩生产设备。“既然口罩可以手工制作,我们作为纺织企业,有这么多老裁缝,有技术、有场地,如果有个机器,批量生产应该没问题。”
2月21日11点,梁唯娜向西湖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打电话求助,咨询转产口罩相关事宜,就这样开始转产之路。
第一关:变更营业执照
“喂!区市场监管局吗?我是一家纺织品生产企业,想转产生产口罩,要哪些手续?怎么办理?……”
2月21日上午,西湖区市场监管局接到嘉洋纺织的求助电话后,立即启动企业复工复产应急帮扶机制,该局副局长陈志远牵头会同质量标准计量监督管理科、企业信用监督管理科和之江行政审批中心组成帮扶小组对接企业。
经查询,嘉洋纺织位于转塘街道叶埠桥社区,生产车间在富阳区银湖街道九龙大道,是一家生产床垫类的纺织品企业,营业执照经营范围无日用口罩项目,企业也无口罩质量标准。
了解该情况后,三个业务科室立即行动。当天上午11点,之江行政审批中心与企业对接后,立即指导企业网上填报营业执照范围变更,但总是卡壳。原来,企业误将增加“日用口罩”填成“特殊劳保用品”。发现后,审批人员立即告知退回,并“连线”指导企业正确填报。
为争取时间,审批人员放弃午休,审核通过后立即将变更后的新营业执照的正副本和签收表打印好。下午2点,陈志远带着帮扶小组工作人员,将新营业执照送到该公司生产车间,交给企业负责人。而这距离企业提交营业执照变更申请才3个半小时!
此外,帮扶小组还为企业送上国家标准《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指导企业口罩按照标准组织生产,并严格把关口罩质量。
第二关:自制口罩设备
有了新营业执照,相当于踏进了口罩生产的大门,但马上,一个新的问题摆在梁唯娜面前:生产出的口罩怎样才算合格?
“口罩,不是想生产就能生产,对环境、对质量都有要求。”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说。
鉴于该公司目前的生产条件,区市场监管局建议其生产民用口罩,以最低成本、最快速度、最高效率投入生产。
根据口罩生产工艺流程,该局工作人员还指导企业进行了生产车间环境改造。
在申请营业执照变更的同时,机械师傅正抓紧研发设备,将此前买来的口罩拆解进行分析后,“民用口罩有三层,还要有三条折痕,还有鼻夹、挂耳。”机械师傅画图纸,利用车间的机械和工具进行改造。
经过一周的反复修改、不断试验,一台半自动口罩打片机研制成功,加上3台挂耳机、8台缝纫机,一条完整的口罩生产链便组建完成。试用下来,1天可生产6000-10000只口罩。
第三关:选对熔喷布和鼻夹
口罩样品必须经过检测,确认合格,才可以流向市场,进行销售。看着手上的口罩样品,梁唯娜心里不确定:咱们生产的口罩质量合格吗?帮扶小组第一时间对接口罩质量检测机构——浙江省纺织品检测院,对企业试生产的一次性口罩和插片防护型口罩进行抽样送检。
经过焦急的等待,2月22日下午,梁唯娜拿到检测了报告,结果显示:因过滤效率和防护效果两项指标不合格,未达到日常防护型口罩D级要求。
帮扶小组立即与纺织院专家对接并分析不合格原因,发现因为该企业不了解口罩工艺,导致试制的样品无中间层熔喷布。而熔喷布恰恰是口罩隔离病毒最重要的一层。
区市场监管局再次上门服务,为企业送上技术工艺单,规范工艺流程。“有了工艺流程、技术规范,我才知道口罩生产不像我们想象的这么简单。”梁唯娜意识到,按照国家标准《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生产口罩对嘉洋纺织来说基本上是从头再来,很多工艺、工序需要改造。
2月23日,按工艺要求加入熔喷布后,立即把样品送去检测,但结果却令人沮丧:仍不合格。经过分析发现,熔喷布质量不达标。
“当时,大型石化企业很多未复工,熔喷布供应有限,价格飞涨,好的熔喷布不仅贵,还买不到。”梁唯娜说。不仅熔喷布,在当时供需不平衡的情况下,口罩的原材料全部上涨,没有供货渠道,成本压力扑面而来。
但是没办法,再难也要坚持。“转产已经开始了,就要做下去,既是社会做贡献,也是我们的自救。”嘉洋纺织复工后都在赶做年前的外贸订单,如果到了5月份,还没有新的外贸订单,可能面临停产,而如果生产口罩,得到国外相关认证,还可以销往国外,维持公司正常运转。
梁唯娜浏览各网站,关注各种供货信息,发动所有亲戚、朋友,只为找到好的原材料。好不容易找到并用上了质量更好的熔喷布,这次质量应该合格了吧?
当第三次送检结果出来,梁唯娜真的快要崩溃了:“材料都选了能找到的最好的了,却还是不合格!要不是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鼓励我,答应一定帮忙找出不合格的原因,我真的就放弃了。”
熔喷布质量没问题,那么不合格的原因应该出在其他方面。经过专家分析,原因可能是鼻夹太硬,无法贴合鼻梁造成漏气,导致防护效果达不到要求。
3月4日,企业更换较柔软的鼻夹,生产出样品后立即送检。经检测,其呼吸阻力、过滤效率、防护效果均达到标准要求。
3月5日,帮扶小组第三次来到嘉洋纺织的厂房,为企业送来口罩检测报告,梁唯娜接过报告,看着合格的字样,终于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3月13日,经过几天周折,梁唯娜前往嘉兴,成功购得一台全自动口罩打片机。目前,新机器已调试完成,每日可产口罩达10万只。
转产口罩不仅为企业
复工复产提供防疫保障
也成为企业“自救”的发展契机
复工防疫两手抓
助推企业发展
西湖跑出加速度
记者 | 董铃灵 沈文娟
部分摄影 | 张闻涛
视频 | 董铃灵
编辑 | 董铃灵
来源 | 区市场监管局
审核 | 西湖区企业复工服务专班
微信又改版啦!
学会以下三步,将我们设置成星标!
这样,就能每天及时收到新闻推送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