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燃烟火气!你的味蕾正在“复工”
在西湖区的大街小巷
犄角旮旯
有千千万万个小餐馆
有的是拉面店
有的是家常菜小馆
有的是深夜路边的烧烤摊
它们寄托着许多家庭的生计和梦想
抚慰着人们的味蕾
是一座城市留给人们最直观的味道
你的“舌尖上的味道”复苏的如何了?
小西带你去一探究竟
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在西湖的街头,一家又一家小餐馆陆续开业,街角、路边,锅里、蒸笼里都冒着热气,城市也在这生活的烟火气里渐渐复苏。
在车水马龙的玉古路一角,有着一家不起眼的小店。橘色的标牌格外显眼,上面方方正正写着五个字——玉英鸡蛋饼。店面的设计也极为简单,大约20平方米的空间内有两个干净清爽的台面,周围整齐地摆放着面糊、鸡蛋、榨菜、甜面酱等材料,地上还放置了些储备的食材。
店主叫高玉英,今年47岁的她已经做了10年的鸡蛋饼生意。每天清晨5点,高玉英和她的老公就会骑着电动车,从黄姑山路的家里出发,早早来到店里做准备,晚上七八点再关门。
早上9点,记者来到高阿姨的店,她正在坐着休息。“我们是3月6日开业的,最近一段时间生意比较差,学生们都没有开学。”高阿姨和记者诉说着苦闷,因为疫情,生意比往常少了一大半。“现在一天最多只有1000块钱,远远不到平时的一半。”
因为方便打包带走而且味道还不错,鸡蛋饼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往常早上7、8点的时候我们店门口就排起了长队,我和我老公要一起做才能忙的过来。平时的中午、晚上的吃饭时间,店门口人流量也很大。”说话间,高玉英指了指边上的台面,“现在,我老公这个台面现在基本上不怎么用了,大部分时间我一个人可以忙活的过来。”
高阿姨是金华人,今年回老公的安徽家过年。2月21日,高玉英就踏上了返杭的路。“当时想着早点开门,本来希望今年多赚点钱的,也没有想到发生了疫情。”等到能开业的一天,高玉英就做好各项准备,买好了体温枪、消毒液,每天固定时间进行消毒。
说话间,来了两三个客人,高玉英仔细听着客人们的需求,手上推子推开饼皮,加入鸡蛋,油条、榨菜、甜面酱……香气也跟着四散开来。“我是来这边办事的,路过这边就想着买一个吃吃,很久没有吃到了,特别想念这一口味道。”王女士刚接过鸡蛋饼,仔细闻了一口香味,“很久以前就知道这家店了,干净卫生,也不贵,实惠嘛。”
“玉英鸡蛋饼”的前身叫“老做鸡蛋饼”,原来开在求是村63号一楼,后面高阿姨将店铺进行了升级,搬到了求是小区边上。10年来的始终如一,高阿姨的鸡蛋饼香味抚慰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味蕾。
现在,高玉英也在对接着外卖平台,希望早日上线外卖,让更多的人可以吃到这一口。“房租的压力确实很大,现在外卖也特别流行,我们希望多开辟一些渠道。”
三姐妹餐厅在杭州教工路190号,开了两年多,生意很不错,双休日常常客满,要排队。其实,这家餐厅的前身在嘉里中心附近的横长寿路29号,已经火了20年。
开在横长寿路29号的老店
如今,三姐妹因为年龄的关系,很少顾及店里面的生意。接力棒传到了后辈吴振宇手中。
受疫情影响,许多小餐馆面临生存压力,三姐妹餐厅也不例外。3月2日,三姐妹餐厅作为第一批餐饮店率先开放堂食。堂食第一天,吴振宇一大早就来到了餐厅,提前摆放好购置的防疫物资,并且对餐厅进行了消毒。“第一天开业的情况我记得特别清楚,早上开门一直没有客人,中午过了一会才来了第一单客人,是在附近园区工作的。现在大家还是不愿意出门吃饭,有时候看着空旷的大厅我也有点不适应”。吴振宇说。
略显惨淡的生意和以往的繁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吴振宇说,因为之前口口相传的口碑,加上社交网络的传播,让三姐妹的生意越来越好,到了饭点儿,店门口经常会出现排队的现象。“现在一天的营业额大概在三千左右,以前一天大概有一万多,生意确实不好做。而且现在到岗的员工只有10个,比生意正常时候少了15个。”
现在,吴振宇的店里听到更多的声音是来自外卖平台——“叮,您有一单新的订单”。“外卖的销量比以往确实有提升,大概做了40、50单。”吴振宇说,店里的菜都是家常下饭菜,用料也很讲究,一点也不敷衍,开背虾、臭豆腐这些菜是餐厅招牌,虽然是杭州的家常烧法,但是让很多客人吃出了家里爸妈做菜的味道。
面对这收入锐减、房租压力增大的情况,浙商大创业园出手解决了吴振宇的“燃眉之急”。“园区帮助我们减免了两个月的房租,大大减轻了我们的压力,真的特别感谢。”
谈及下一步的打算,吴振宇充满信心:三姐妹餐厅的新店正在紧张筹备中、新菜单即将设计完成,各项既定目标正在一步步实施中。“疫情只是暂时的,信心的恢复需要一个过程,我相信生意会越来越红火。” 吴振宇说。
将面切段、拉、甩,然后用手盘起放入煮沸的羊肉熬制的鲜高汤中,几分钟时间,捞面盛入碗中,浇浓郁的高汤,加入5、6片炖好的羊肉(牛肉),撒上小葱和香菜,伴随着上升的热气,一股鲜香已经飘向鼻间。
这是河南发展烩面的味道。杭州的夜依旧冷,一碗热腾腾的面,给人带去温暖,也点亮了疫情之下,这个城市夜晚的烟火气。
递交申请、审核通过、开门营业。在复工的大潮中,面馆、烤串、火锅、小龙虾等夜宵店的复苏让城市复工完整了不少。
店主叫李发展,他店里的烩面,吃过的人都爱,入口外滑内筋,软而不粘,越嚼越香。杭州的出租车司机中,十人里至少有八位是发展烩面的常客。从莫干山路到登云路到嘉里中心再到现在的紫荆花城,发展的烩面馆不管开到哪里,的哥们总能在第一时间找到。吃碗面、点两个小菜、再和发展聊几句,夜班师傅们的疲惫能减轻不少。
“2019年生意不错,最好时,日营业额能上万。”前年,发展帮员工买了机票回家,想着来年大干一场。“我终于可以歇几天了,一年忙到头,也只有过年才能休息”。
李发展为面装上“电梯”,方便楼上楼下间运输
发展想休息,他倒是“如愿以偿”了。疫情期间,面馆不能开门,让本打算年后大干一场的发展有些不适应。“将近20年没休息过这么长时间了,2月那段时间每天闲着。”发展说,这段“休息”的时间让他浑身不自在。
街道通知可以复工,2月底,发展就交了申请,帮员工准备口罩、买额温枪、抢购符合标准的消毒液,发展的复工程序还算走的顺利。但有件事却让他发了愁,过去店里晚餐和夜宵时间最火爆,现在,上班的人少、出门的人少,生意怎么做?
发展开始开源节流。十九个员工只回来3个,新请的大厨暂时不来了。复工头几天,店里生意惨淡。晚上7点,店里大多桌子都是空的,除了招呼几个开出租的老乡,发展边叹气,边把店里把桌椅擦了又擦。
“过去不做外卖,因为忙不过来。”3月16日,河南发展烩面外卖第一次登陆外卖平台。外卖上线的这几天,订单一单比一单多,杭州疫情减轻了,店里的客人也多了起来。
虽然店里的生意仍不及过去的一半,但大面积复工给了发展信心。“疫情过去,我要拓展新业务,把老家的大厨请来给大家做烤饼、胡辣汤。”发展说。
春天里
我们期待更多复苏的好消息
记者 | 陈宜、孙月
摄影 | 陈宜、孙月
视频 | 孙月
编辑 | 陈宜
来源 | 灵隐街道、蒋村街道、西溪街道
注意了!“茶农补贴”可以线上申请啦
疫情期间,西湖区党员这样上党课!
下周风雨疾,花落知多少?
小西跟车接送采茶工,今起开始大批量采摘明前茶
正式启用!西湖区养老机构集中隔离观察点迎来了首批入住老人
转产口罩!从“零基础”到日产10万只,西湖区这家公司“弯道超车”
千年龙井走进直播
七问七答!2020你最关心的西湖区随迁子女积分入学指南来
越南买口罩历险记:揭秘防护物资运送全过程
微信又改版啦!
学会以下三步,将我们设置成星标!
这样,就能每天及时收到新闻推送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