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戴锦华教授推荐的瘟疫相关书籍与电影

北京大学图书馆 海螺社区 2020-05-10

引言:

新冠病毒的全球性爆发,让我们对瘟疫、灾难、人与自然的关系、爱、人类的休戚与共等议题有了更为切肤的认识。这些命题在文学电影中也是亘古常新的主题。本期,北大图书馆特邀请北大中文系教授、北大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戴锦华老师为我们写了一份书籍、电影推荐及赏析:







文学与瘟疫


14世纪中叶,一场鼠疫的传播席卷了整个欧洲。这场持续了近七年的大瘟疫,夺去了2500万条生命,如同欧洲神话中身着带兜帽黑披风的死神,持续收割了当时欧洲人口的三分之一。这场被称为“黑死病”的浩劫,作为欧洲现代史、也是世界现代史的序曲之一,为将临未临的全球化时代创造了一个黑色荒诞版的寓言和隐喻。


然而,瘟疫的流行与蔓延——经常是跨国蔓延,真正成为文学艺术普遍使用的被述故事、社会寓言或世界隐喻,却是20世纪的、尤其是20世纪后半叶的文化事实。究其因,不仅由于1918-1919年间的西班牙流感感染了全球10亿之众,造成了2500万到4000万人的死亡,更在于令其爆发、全球播散的契机:第一次世界大战。


20世纪前半叶,连续两场世界大战及继发的冷战中的军备竞赛、尤其是核威慑,频频牵动着欧美基督教文化中的末日情结,同时造就种种关于瘟疫时节寓言性或哲思性的书写。至少三位书写过瘟疫故事的作家先后登录诺贝尔“榜单”:加缪和他的《鼠疫》、加西亚·马尔克斯和他的《霍乱时期的爱情》(也译作《爱在瘟疫蔓延时》)、萨拉马戈和他的《失明症漫游记》(也译作《盲》)。






在这榜单之外,也许该加上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羚羊与秧鸡》(也译作《末世男女》)



随着冷战终结,20世纪的记忆在多重遗忘的政治间淡去,则是瘟疫作为形而下的全球事实的一再“上演”:先是艾滋病显影了曾由动物携带的病毒感染人类的威胁,继而是禽流感、口蹄疫造成一次次冲击,2003年SARS的爆发……这一切,在某种程度上强化了瘟疫作为灾难片类型中灾难之一种的份量。


然而,一个渐趋明显的变化已然发生。

20世纪后半叶,以瘟疫为主题的灾难片通常被设定为某种人祸:可怖的病毒来自某服务于生物战目的的军方实验室或大医药公司为牟取暴利的非法行径。影片中的孤胆/个人英雄(们)为了求生必须以微末的血肉之躯对抗权力机器。在灾难成为人性恶的大曝光的背景上,同样为一己私欲而奔逃的主角则因此获得了某个展露其利他、人性光辉的时刻。一如其筑型之作《卡桑德拉大桥》。这一灾难片的分支也就因此携带了特定的社会批判(当然也是抚慰)的功能。


而进入21世纪,此类型分支的先在设定,却大多转化为未知病毒、无名侵袭因而只能称其为不可抗力或天灾。因此,故事除了勾勒专业人士:前线医护、病毒、病理、流行病学家、世卫组织专家的职业伦理高度,便只能如此日本ACGN“世界系”般地,将人类浩劫用作爱情故事的底景。其中,间或引入生态灾难的主题:人类的无穷开发和消费欲望,如何将密林深处的动物驱入了人类居处。但那与其说是文明反思的启动,不如说更多是举轻若重的叙事噱头,与其说预警,不如说是做诚恳状的犬儒,或无力感。


当我们置身在新冠病毒全球蔓延的现在进行时态中,当我们置身中国——这一正从病毒梦魇中醒来的区域,也许可以就一份“病毒电影”的片单做出追问,当我们从灾难片这一类型中获得娱乐的时候,娱乐我们的究竟是什么?90-180分钟,玩一场消费得起的心跳?潜意识地索取某种由娱乐工业给出的承诺和抚慰?还是藉此启动自我追问与改变?


人们说,我们——人类社会一定能度过这场灾难。灾难过后,一切将有所不同。什么将有所不同?为病毒所断裂、崩解的全球化链条及其灾难的修复?还是对全球化的追问和反思?是否可能由此开始,有所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的想象路径,我们——你与我,人与人的连接,社会与世界的组织与运行方向?


我们亲历灾难,能从中学到点儿什么?



电影与瘟疫


1.《第七封印》



电影名

《第七封印》

制片国家和地区

瑞典

片长

96分钟

上映日期

1957-02-16(瑞典)

豆瓣评分

8.4

导演

英格玛·伯格曼

主演

古纳尔·布约恩施特兰德 / 本特·埃切罗特 / 尼尔斯·波普 / 马克斯·冯·叙多夫 / 毕比·安德松 等

故事发生在中世纪,十字军骑士东征返回,在途中遇到了黑衣死神。当时的欧洲瘟疫肆虐,骑士内心充满了疑问:生命的意义何在?死的本质又是什么?骑士决定和死神赌一盘棋,如果他输了就让死神带走自己。对弈过程中,骑士也继续着自己的归途,途中的见闻渐渐解答了他心中疑问。


影片于1957年获得第10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提名,片中骑士与死神博弈的段落堪称经典。 



戴锦华点评

极为经典的欧洲作者电影或曰艺术电影。世界电影史的不朽名作。片尾,那地平线上、天幕下的死神之舞,无疑是世界电影史的定格时刻。


瑞典电影艺术家伯格曼的前期作品,据称也是他本人最满意的作品。导演拼贴起结束于13世纪的十字军东征、发生在14世纪的黑死病/鼠疫与15世纪猎杀女巫,构成了一幅欧洲“中世纪”幽暗风情画。徐徐展开画轴的是十字军东征归来的骑士安东尼·布洛克(由马克斯·冯·叙多夫 Max von Sydow扮演)与死神同行的归家之旅。其主旋是伯格曼本人关于“上帝之死/神之死”的变奏:上帝沉默了。当死神以鼠疫之名在大地游荡、收割生命,“上帝的沉默”对骑士来说,意味着生命的荒诞与死亡的虚妄。其中骑士与侍从构成了伯格曼般的堂·吉诃德与桑丘·潘沙,而骑士、侍从、死神的“组队”则对应着大篷车上的约瑟夫、米亚一家:上帝的死亡/沉默对应着世俗版的“圣家族”的在场。


黑白影像展示了某种可谓富丽、华美的视觉效果,运动的摄影机捕获了古典艺术的线条与构图之美。光与影、黑与白、道路与心路,影片达成了某种极致表达。


扫雷:非欧洲艺术电影观众勿入。尽管你正错过了什么。)


2.《魂断威尼斯》



电影名

《魂断威尼斯》

制片国家和地区

意大利 / 法国

片长

130分钟

上映日期

1971-03-05(意大利)

豆瓣评分

8.2

导演

卢基诺·维斯康蒂

主演

德克·博加德 / 罗慕洛·瓦利 / 马克·伯恩斯 / 诺拉·里奇 / 马里莎·贝伦森 等

这是一部获奖无数的影片,改编自德国作家托马斯·曼的同名小说。


1911年,德国作曲家阿森巴赫满怀悲痛来到威尼斯逃避现实。邂逅美少年塔奇奥,美少年宛如希腊雕像般的容颜令他浑身颤栗,陶醉其中。其后,威尼斯被霍乱瘟疫所笼罩,但阿森巴赫为了多看塔奇奥一眼,不愿离开……



戴锦华点评

意大利电影艺术家维斯康蒂晚期代表作之一。世界电影史名片。即使在维斯康蒂本人的作品序列中,《魂断威尼斯》也是某种极端:或可称为无情节电影。通片只有目光的漫游、追逐、围猎、退缩、相遇与交错,长镜头构成了电影史上场面调度的华彩乐句:张力饱满的欲望与关于美与艺术的哲思在其中以几乎令人窒息的力度碰撞、交融、剥离……理智或情、灵或肉、被惑或诱惑、围猎或陷阱。事实上,瘟疫与否并不重要,充其量,提供了“生死相许”的底色。“不纯粹、不纯洁”的衰老在完美青春面前崩解?美少年终结父权时刻?


卢基诺·维斯康蒂+托马斯·曼+古斯塔夫·马勒,再添加法国早期印象派绘画、也许还有些许戈雅时刻……欧洲的“日出印象”?或夕阳?古典悲剧或艺术之死?


扫雷:非欧洲艺术电影观众勿入。尽管你正错过了什么。)


3.《卡桑德拉大桥》



电影名

《卡桑德拉大桥》

制片国家和地区

英国 / 意大利 / 西德

片长

129分钟

上映日期

1976-12-18(意大利)

1977-03-31(西德/英国)

豆瓣评分

8.3

导演

乔治 P·科斯马图斯

主演

索菲娅·罗兰 / 理查德·哈里斯 / 马丁·辛 / O·J·辛普森 / 莱昂内尔·斯坦德  等

影片讲述了逃亡中的恐怖分子袭击日内瓦国际卫生组织总部,逃亡过程中意外将实验室中的肺鼠疫病菌传播到列车上,国际警局意图摧毁列车以掩饰丑闻,车上的乘客们未有尝试自救……


该片上映于1976年,由于拍摄背景为冷战时期,因此片中除了称赞大无畏精神与人道主义精神,还颇有些政治隐喻的色彩。该片的拍摄手法与经典桥段被后来很多灾难片模仿致敬。



戴锦华点评

欧洲多国合拍大片,聚集了昔日一代超级影星。《卡桑德拉大桥》事实上是20世纪70年代欧洲独有的亚类型:政治电影(国际政治黑幕、无端陷入的普通人、铁血权力机器对正义良知,后者未必能胜出、自由主义左翼基调)中的一部,却不期然间为病毒-国际灾难片筑型。疾行中的封闭列车空间、一座大桥、死亡倒计时、人性试剂纪录……所谓三一律——古典戏剧式剧作结构,细密、紧张,今日观影,仍可呼酣畅淋漓。至少可以再睹一代影后索菲亚·罗兰的风采。


4.《极度恐慌》



电影名

《极度恐慌》

制片国家和地区

美国

片长

127分钟

上映日期

1995-03-10(美国)

豆瓣评分

7.7

导演

沃尔夫冈·彼德森

主演

达斯汀·霍夫曼 / 蕾妮·罗素 / 摩根·弗里曼 / 凯文·史派西 / 小库珀·古丁  等

又名《恐怖地带》,一部大牌云集的电影,于1995年在美国上映,获得第22届土星奖最佳科幻电影提名。


该片以十数年前,非洲的扎伊尔莫他巴河谷神秘致命病毒在雇佣军中爆发、前往调查的美国军方专家对其采取了灭绝性的摧毁。由一只走私入境的宠物猴展开了瘟疫于美国小镇蔓延的故事。军方病毒专家(达斯汀·霍夫曼)查寻病毒来源,却发现背后的阴谋……影片中的病毒借鉴了埃博拉病毒的一些特点,营造出了足够的悬疑氛围,是一部典型的好莱坞大片。



戴锦华点评

相对于数码技术、ACG影像、漫改超级英雄片而言的老派好莱坞灾难片。饱满、紧凑,煽情与泪点恰如其分。影片从正文开启便是双线、平行蒙太奇剪辑,平稳中营造出宿命威胁的心理张力。随着事件、叙事、剪辑节奏的加快,最终在名副其实的“最后一分钟营救”里达成了个人英雄、人性光辉多重战胜权力机器、黑幕政治的时刻。


主演达斯汀·霍夫曼的形象与演技提示他的奥斯卡双影帝及61项美国、国际表演奖的辉煌岁月。


5.《十二猴子》



电影名

《十二猴子》

制片国家和地区

美国

片长

129分钟

上映日期

1995-12-08(纽约首映)

1996-01-05(美国)

豆瓣评分

8.1

导演

特瑞·吉列姆

主演

布鲁斯·威利斯 / 布拉德·皮特 / 大卫·摩斯 / 克里斯托弗·普卢默 / 乔恩·塞达 等

1996年,人类社会遭到病毒袭击,50亿人死亡。极少幸存的人类被迫转移到幽暗的地下城生活。影片故事始自2035年,残存者组成的人类社会里的科学家怀疑当年是一支号称十二猴子军的组织制造并投放了病毒,因此派出囚犯-“志愿者”穿越时光返回1996年,以期获得病毒样本,研制疫苗或药物令人类重返地上世界。詹姆斯·科尔(布鲁斯·威利饰演)的时间旅行就此展开。


该片获得第22届土星奖最佳科幻片奖,入围4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布拉德·皮特凭借杰弗里一角的表演获得奥斯卡最佳男配角题名同时获得奥斯卡金像奖、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等多项大奖提名。影片翻拍自法国著名短片《堤》,借鉴了其时空穿越的构思,并将病毒作为影片的大背景,至于结局,便见仁见智了。



戴锦华点评

20世纪国际影坛怪才特瑞·吉列姆一部颇具妙趣的电影。集科幻之时间旅行、赛博朋克、废土想象、灾难/动作惯例、邪典风格影像于一身,一餐吉列姆式的幽暗童趣、恐怖梦魇、奇诡造型与款款深情的美味杂烩。对于习惯了好莱坞式的光洁与全能的观众说来,口味略重。却比多数好莱坞病毒-灾难片有趣得多。如果说,你早已熟悉了布鲁斯·威利的铁汉柔情,那么此间布拉德·皮特的表演的确惊艳。


至于导演特瑞·吉列姆这个古灵精怪的老顽童,行走着的“墨菲定律”,青年时代逃离美国、暮年声明放弃美国国籍的狂人,其作品全系列都或可推荐。


6.《盲流感》



电影名

《盲流感》,又名《失明症漫记》

制片国家和地区

加拿大 / 巴西 / 日本

片长

121分钟

上映日期

2008-05-14

豆瓣评分

7.2

导演

费尔南多·梅里尔斯

主演

马克·鲁弗洛 / 朱丽安·摩尔 / 艾莉丝·布拉加 / 盖尔·加西亚·贝纳尔 / 伊势谷友介  等

该片改编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若泽·萨拉马戈José Saramago的小说Blindness(中文译《失明症漫记》)。故事从一名司机突然失明开始,到后来更多人感染病毒导致失明,排队求助于眼科医生,整个城市陷入了致盲病毒的恐惧中,所有的致盲者都被关进了一座废弃的精神病院,重兵把守……



戴锦华点评

典型的名著改编片。“电影故事说不得,名著高悬在前头”。萨拉马戈的故事固然感人,演员的表演也可圈点,但《盲流》所面临的却不仅是名著电影化的挑战,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个故事中病毒袭击是令人致盲。于是,电影——这一视听媒介,如何表现盲人的世界才是根本的挑战。相较于娄烨在《推拿》中做出的自觉且宝贵的尝试,这一因素似乎完全未进入《盲流感》主创团队的意识。因此,这便只能是一部精神可嘉而非艺术可贵的影片。但它如果成了吸引大家去阅读、重读原作的导引,便也不辱使命。


7.《感染列岛》



电影名

《感染列岛》

制片国家和地区

日本

片长

138分钟

上映日期

2009-01-17(日本)

豆瓣评分

6.4

导演

濑濑敬久

主演

妻夫木聪 / 檀丽 / 国仲凉子 / 田中裕二 / 藤龙也  等

该片将未知病毒袭击日本作为背景,讲述了医护人员为了挽救病毒威胁下危在旦夕的日本,前赴后继勇敢抵抗疫情的故事。


这部影片以医生护士作为描写的主要群体,人物刻画细致入微,情感细腻,是一部日式主旋律风格影片。



戴锦华点评

低迷的日本电影工业难得一见的大制作。有意识地组合了好莱坞病毒灾难类型片的套路与日本青春偶像剧的元素。妻夫木聪和檀丽的表演亦差强人意。


于我,不无震撼的是病源地的场景:丧尸片式的狰狞续之以暖光下的濒死者的相互救助,背后是全球生产-物流链及跨国公司的灭绝“措施”。


其中,关于日本“中选”与“诅咒”/“天谴”的句段,间或提醒我灾难面前的全球化与国家议题。


事实上,这也是较早地将瘟疫灾难片结构于全球视野的电影制作实践。


8.《传染病》



电影名

《传染病》

制片国家和地区

美国 / 阿联酋

片长

106分钟

上映日期

2011-09-03(威尼斯电影节) /2011-09-09(美国)

豆瓣评分

7.0

导演

史蒂文·索德伯格

主演

玛丽昂·歌迪亚 / 马特·达蒙 / 劳伦斯·菲什伯恩 / 裘德·洛 / 格温妮斯·帕特洛  等

影片讲述了一种新型致命病毒在几天之内席卷全球的故事。影片开头直接从Day 2展开剧情,贝丝从香港出差回家后突发疾病死亡,医生开始调查真相。然而同样病症的患者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出现,病毒迅速蔓延,发生了一系列故事。


这是一部明星云集的灾难片,剧情发展中穿插了多条分线,包括散布虚假特效药消息借机牟利,摇号接种疫苗等事件。直至影片最后,Day 1剧情出现,病毒来源之谜才得以解开。



戴锦华点评

导演索德伯格的名字已说明了不少东西。好莱坞一线二流导演。制作全明星阵容商业类型片始终不失其酣畅。也始终表现了PC自审的觉悟。


此片的豆瓣评分在近期内由6.8升至7.0缘自观片者发现了故事情节与此番新冠病毒的传播皆“惊人相似”,于是口碑皆惊为“预言”。这大约不值得对照深究。一边,其想象故事的蓝本显然出自2003年SARS,另一边,好莱坞在灾难想象的意义上始终领先于现实。迄今为止,最骇人听闻的恐怖袭击都可以在好莱坞灾难片中找到5-10以上的“先例”。倒是我们该自问,如果我们已然“知道”,那我们能做些什么?该做些什么?对我,还包含着另一组问题:今天,什么娱乐着我们?电影是什么?


影片的看点无疑是超全明星阵容,只需看灾难片/犯罪片中最微不足道的、在序幕中便死去的“零号病人(死者)”亦由格温妮斯·帕特洛出演便可知其阵容的壮观。


9.《流感》



电影名

《流感》

制片国家和地区

韩国

片长

121分钟

上映日期

2013-08-14(韩国)

豆瓣评分

7.7

导演

金成洙

主演

张赫 / 秀爱 / 朴敏荷 / 柳海真 / 李熙俊 / 金基贤 等

 影片讲述的是“猪流感”病毒大爆发的时期,消防员姜智久与女医生金仁海共同踏上寻找病毒宿主之路,并在途中发生了一连串故事。民众在避免感染“猪流感”病毒、拼命逃亡的过程中,遭遇到了政府对感染者的毁灭式处理,普通人的善良伟大与政府的冷漠无情形成了鲜明对比。整部影片节奏较快,画面震撼,很好地再现了灾难片中的恐惧以及温情和希望。



戴锦华点评

韩式类型片。有着好莱坞制造的娴熟套路、张力与酣畅,同时有着好莱坞已丧失的丰沛元气。后者无疑来自某种依旧张扬的批判锋芒、对良知、正义、民众自救力量的信任。


于我,正是这部不甚亮眼的韩国类型片,与其他更为漂亮的韩国类型电影《恐怖直播》、《雪国列车》等,让我真切地感到了韩国电影人的抱负与野心:立足本土,意图接替好莱坞。而他们足踏好莱坞的特权领域,展开复制并改写的力度得自韩国自己的历史和政治实践。



推荐阅读

对话戴锦华:历史和人民的记忆——亲历“疫情”与“宅生存”

滕威 |《哈姆雷特》延宕的是复仇,它延宕的是爱情












本文原载于公众号“北京大学图书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删。感谢原公号和戴老师授权海螺转载。文章不代表本公号立场。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本期编辑 | 李泺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