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科诺奖得主阿卜杜勒拉扎克•格尔纳到底写过些什么?

以下文章来源于外国文学动态研究,作者张峰



张峰 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英国剑桥大学英文系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当代英国小说、流散文学、西方文论,已出版专著2部,主编或参编著作、教材6部,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参与完成国家社科、教育部人文社科及校级社科项目6个。

原编者按

对于世界文坛新人、新作、新事和新走向的关注,一向是《外国文学动态研究》的优良传统。我刊对于国外实力派作家的关注,始于他们崭露头角之时,通常以一定篇幅予以介绍。21世纪以来,流散文学和移民作家在英语世界颇受关注,阿卜杜勒拉扎克•格尔纳也进入我们的视野。2012年第3期,我刊登载了张峰的文章《游走在中心和边缘之间——阿卜杜勒拉扎克•格尔纳的流散写作概观》,对这位当时已有八部长篇小说的作家及其成就给予了详细的介绍,对他的作品主题和写作风格进行了简要的评论。2021年10月7日,阿卜杜勒拉扎克•格尔纳荣获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我们很高兴在公众号上推出当年刊发的这篇文章以飨读者,希望随着他的获奖,有更多关于他的作品被译介到中国来。

胡朗




游走在中心和边缘之间

——阿卜杜勒拉扎克•格尔纳的流散写作概观


一提到当代英国移民作家,人们往往马上会想到被誉为“移民三雄”的萨尔曼•拉什迪、维•苏•奈保尔和石黑一雄,但除了这些文学巨擎之外,还有不少优秀的移民作家值得我们关注。非洲裔小说家、文学评论家阿卜杜勒拉扎克•格尔纳(Abdulrazak Gurnah, 1948— )便是其中的一位。


(阿卜杜勒拉扎克·格尔纳,图片源自Yandex)


格尔纳生于坦桑尼亚的桑给巴尔岛,母语为斯瓦西里语,1968年为躲避国内动乱移民英国。巧合的是,这一年恰逢英国保守党议员伊诺克•鲍威尔(Enoch Powell)发表臭名昭著的种族主义演说《血流成河》(“Rivers of Blood”)。1976年格尔纳从伦敦大学获得教育学士学位,此后在肯特郡多佛市的阿斯特中学任教。1980至1982年,格尔纳回到非洲,执教于尼日利亚的拜尔大学,同时攻读肯特大学的博士学位。1982年获得学位,1985年进入肯特大学任教。目前,格尔纳是肯特大学英文系英语与后殖民研究教授,主讲“殖民与后殖民话语”课程,从事与非洲、加勒比、印度等地区相关的后殖民文学研究。他先后主编过两卷《非洲文学文集》(Essays on African Writing, 1993, 1995),发表了一系列论述当代后殖民作家及其创作的文章,对奈保尔、拉什迪、索因卡等作家颇有研究,出版了《剑桥萨尔曼•拉什迪研究指南》(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Salman Rushdie, 2007)。此外,他还是英国著名文学刊物《旅行者》(Wasafiri)的副主编。


(《多蒂》《朝圣者之路》《离别的记忆》,图片源自Yandex)


格尔纳从1987年起开始文学创作,迄今已出版八部长篇小说,作品主要以殖民主义及流散给人们带来的痛苦和身份危机为题材。英国文学评论界对格尔纳的创作赞誉有加,认为他既有奈保尔的锐利文风,又有本•奥克里的诗性语言。在他的小说中,读者不难发现一种矛盾的心态:一方面,出于对非洲故土的某些不尽人意之处感到不满甚至痛恨,流散者们希望在英国找到心灵的寄托;另一方面,由于非洲文化根基难以动摇以及英国社会的排外,他们又很难与英国的文化和社会习俗相融合,因而不得不在痛苦之余把那些埋藏在心灵深处的记忆召唤出来,不停地在现在与过去、现实与回忆之间协商,试图找到一种平衡。

格尔纳的前三部小说:《离别的记忆》(Memory of Departure, 1987)、《朝圣者之路》(Pilgrim's Way, 1988)、《多蒂》(Dottie, 1990)从不同的叙事视角记录了移民在英国的经历,探讨了迁移到一个新的地理和社会环境对人物身份带来的影响。在《朝圣者之路》中,穆斯林学生达乌德从坦桑尼亚来到心目中的“圣地”英国后,却失望地发现自己必须面对一种以地方主义和种族主义为特征的文化,不得不在对非洲的记忆中寻求安慰。


(《天堂》,图片源自Yandex)


第四部小说《天堂》(Paradise, 1994)被普遍认为是格尔纳的代表作,曾入围1994年度的布克奖和惠特布莱德奖。故事发生在一战期间的东非。当时的东非遭到欧洲殖民列强全面瓜分,英国殖民者驱逐当地土著居民,德国人则计划修建一条跨越东非大陆的铁路。为了偿还债务,小说的主人公尤素夫十二岁时被父亲卖为契约劳工。对此,年幼的尤素夫并不知晓。他被送到“叔叔”——富商阿布达尔•阿齐兹的店里干活,受尽了剥削和奴役。此后,尤素夫跟随叔叔的商队到处游弋,在长达八年的商旅生活中,从乡村来到了海滨城市,从简朴的生活方式转换到城市商人的复杂生活方式,从一个孩童成长为一个青年。他目睹了部落争斗不断、迷信盛行、疾病肆虐、奴隶贸易猖獗的非洲,亲身体验了残酷的社会现实和世态炎凉。他认识到了主人和仆人、商人和村民、伊斯兰教和万物有灵论之间的复杂关系,目睹了殖民主义带给非洲人的灾难。《天堂》既是一部关于尤素夫的成长小说,又是一部从非洲人的视角讲述非洲殖民化历程的历史小说,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欧洲中心主义意识形态书写的非洲历史。小说的题目颇具讽刺意味,评论界常常拿《天堂》和约瑟夫•康拉德的《黑暗的中心》作比较,把前者视为对英国文学经典文本的后殖民反写。


(《令人羡慕的宁静》,图片源自Yandex)


第五部小说《令人羡慕的宁静》(Admiring Silence, 1996)描述了一个夹心人的痛苦,他夹在两种文化之间,每一种文化都因为他与另一种文化的关联而否认他。主人公兼叙事者是一个无名的非洲大学生。为了躲避政治迫害,他逃离了家乡桑给巴尔岛来到伦敦一所中学教书。后来,他娶了一位英国妇女并有了一个女儿。这个看似温暖、浪漫的故事其实隐藏着焦虑和不安。他必须面对来自白人的种族歧视以及自己融入英国社会的矛盾心理。为了让别人更多地了解自己,他不停地创作文学作品,希望藉此确立自己的身份。在英国的二十多年里,他与家乡几乎没有任何联系,像一个难民一样在英国寄人篱下。二十年后,坦桑尼亚的政治气候发生了变化,他得到了一个重返故土的机会。然而让他始料未及的是,这次回归让他意识到自己在家乡成了一个外来人。通过这次回乡之旅,他意识到自己身上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他不再属于坦桑尼亚,也不可能完全融入英国社会,只能作为一个“流放者”在英国和坦桑尼亚两种文化的夹缝中求得生存空间。


(《海边》,图片源自Yandex)


第六部小说《海边》(By the Sea, 2001)曾入围2001年度的布克奖和《洛杉矶时报》图书奖,讲述了20世纪末从桑给巴尔来到英国寻求政治避难的中年人萨利赫•奥马尔的遭遇。他一抵达伦敦的机场就遭遇了来自英国人的歧视和排外。移民局官员凯文•埃德曼对这位外来者的恐惧和厌恶之情溢于言表:“先生,你们这些涌到这里来的人根本没有考虑过这样做带来的危害。你们不属于这里,我们的价值观念一点都不一样。我们不希望你们在这里。我们会让你们的生活艰苦,让你们受气,甚至对你们实施暴力。先生,你干吗非得让我们这样做呢?”奥马尔因未能提供寻求避难的理由而遭拘留,埃德曼利用检查行李的机会偷走了奥马尔最珍贵的财产——一个装香料的桃花心木盒子,象征性地剥夺了他对故土的记忆。他就像一艘无舵的小船,飘荡在英国的海面。与殖民主义时期欧洲人旅行书写中塑造的非洲形象不同,《海边》从非洲人的视角讲述自己的故事,并向读者展示了一个“他者”视域中的英国。


(《抛弃》,图片源自Yandex)


第七部小说《抛弃》(Desertion, 2005)曾入围2006年度英联邦作家奖,讲述了几代人跨越种族与文化的爱情悲剧。小说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发生在1899年的肯尼亚。英国作家、旅行家、东方学家马丁•皮尔斯在沙漠中遇险,被穆斯林青年哈桑纳利发现并救起。获救后的皮尔斯登门拜谢,遇到了哈桑纳利的妹妹雷哈娜,二人一见钟情,坠入爱河,不顾殖民和宗教限制走到了一起。为此,雷哈娜被逐出家门,与皮尔斯一起流落他乡;后两个部分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获得独立前的桑给巴尔,讲述了阿明与拉希德(小说中的第一人称叙事者)兄弟二人的故事。哥哥阿明与皮尔斯和雷哈娜的孙女雅米拉热恋,但因父母的坚决反对而被迫与雅米拉分手,生活在因“抛弃”对方而引发的恐惧与悔恨中。弟弟拉希德获得了去英国留学的奖学金,“抛弃”了处于动乱中的家乡,在伦敦经历了种族主义带来的疏离,过着“二等公民”的生活。通过讲述两个遭禁戒的爱情故事,《抛弃》对爱情、种族、帝国的本质进行了严肃质询,对殖民主义给人们带来的影响进行了深入探究。


(《最后的礼物》,图片源自Yandex)


第八部小说《最后的礼物》(The Last Gift, 2011)延续了移民主题,但与前几部小说不同的是,它聚焦于移民经历对移民自己及其后代的影响。主人公是六十岁的非洲裔英国工程师阿巴斯,四十三年前,他从桑给巴尔来到英国,认识了混血妻子玛丽亚姆。多年来,阿巴斯对自己到英国前的经历一直守口如瓶。小说开场时,阿巴斯因糖尿病引发中风,担心自己不久于人世,把自己的秘密作为“最后的礼物”以碎片式的回忆方式告诉了家人。作为在英国长大的移民后代,儿子贾马尔因自己的肤色难以被英国社会完全接受,找不到归属感;女儿汉娜把自己的名字改为安娜,在各方面努力把自己改造成一个英国人,但其白人男友尼克的家人和亲友依然自恃种族优越,对其冷嘲热讽,羞辱责难。《最后的礼物》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种族中心主义带来的身份危机,引发了人们对当代英国社会现实的反思。

总的来说,格尔纳的小说主要讲述了非洲移民的故事,深入解析了他们面对当代社会普遍存在的殖民和种族主义余孽时所遭受的痛苦与迷惘,用异化的人物性格映射了当代英国社会的脆弱一面。移民作家对英国的矛盾态度经常以创作形式上的偏离表现出来。在格尔纳的小说中,时空中穿梭往来的碎片般的故事取代了传统的线性叙事,而这种断裂恰如其分地表现了那些处于错位、流散状态中的人物的生活状态。在全球化背景下,流散的意思不仅是犹太人的亡国、离土和飘零或因人口贩卖带来的强迫移民,更重要的是指代一种跨国流动现象,它包括多方向的文化迁徙和混杂,以及占有不同文化空间的能力。这种流动不是一种简单的人口移动,它具有世界性的文化意义,构成了一种连锁、互动的全球性文化与社会关系。流散是一种游走在中心和边缘之间的文化位置,它既不依赖于中心,也不固守边缘。借用霍米•巴巴的话来说,这种以“混杂性”为特征的“第三度空间”隐含着一种认识论优势,一种“既在内、又在外”的双重视角,它提供了一种颇具创造性和颠覆性的书写空间。


作者语:这篇文章刊载于《外国文学动态研究》2012年第3期“作家介绍”专栏,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当代英国流散小说研究”的阶段性成果,研究的最终成果《当代英国流散小说研究》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于2018年出版。后殖民语境中的英国流散小说指的是来自加勒比、亚洲、非洲等地区的英属(前)殖民地移民及其后裔创作的反映殖民地生活和流散经历的英语小说。《当代英国流散小说研究》以后殖民主义及流散文学和文化理论为支撑,在梳理英国流散小说发展历史的基础上,以15位小说家的40余部小说和10余部文集为研究对象,从核心主题、典型形象和意象、叙事策略和语言风格、小说家的流散和文学思想四个方面解读当代英国流散小说,探讨流散身份、流散写作、流散美学等重要命题。

本文原载于《外国文学动态研究》2012年第3期。感谢公号“外国文学动态研究”授权海螺转载。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本期编辑 | 苏沐阳


推荐阅读

译文 | 究竟什么是大卫·哈维的“空间”(1)

齐格蒙特·鲍曼访谈|命运:我们怎样塑造我们的历史

后殖民研究与激进传统的再形成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海螺Caracoles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