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 | 《文艺研究小丛书》第一辑上市啦~
第一辑目录
《艺术临界》 彭锋著 张颖编
《“世界文学”推原》 方维规著 张颖编
《时势、人心与画迹》 李伟铭著 王伟编
《文学史叙述的“政治学”》 洪子诚著 李松睿编
《半径与视角》 南帆著 李松睿编
《在中国发现批评史》 蒋寅著 陈斐编
《戏曲文献和表演形态新论》 康保成著 戴阿宝编
《文艺研究小丛书》总序
张颖
2019年11月,《文艺研究》隆重庆祝创刊四十年,群贤毕集,于斯为盛。金宁主编以“温故开新”为题,为应时编纂的六卷本文选作序,饱含深情地回顾了《文艺研究》的何所来与何处去。文中有言:“历史是一条长长的水脉,每一期杂志都可以是定期的取样。”此话道出学术期刊的角色,也道出此中从业者的重大使命。
《文艺研究》审稿之严、编校之精,业界素有口碑。这本质上源于编辑者的职业意识自觉。我们的编辑出身于各学科,受过严格的学术训练,在工作中既立足学科标准,又超越单学科畛域,怀抱人文视野与时代精神。读书写作,可以是书斋里的私人爱好与自我表达;编辑出版,是作者与读者、写作与出版的中间环节,无时不在公共领域行事,负有不可推卸的公共智识传播之责。学术期刊始终围绕“什么是好文章”这一总命题作答,更是肩负着学术史重任,不可不严阵以待。本着这一意识做学术期刊,编辑需要端起一张冷面孔,同时保持一副热心肠,从严审稿,从细编校。面对纷繁的学术生态场,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保持冷静客观的判断;面对文字、文献、史实、逻辑,怀着高于作者本人的热忱,反反复复查证、商榷、推敲、打磨。
我们设有相应制度,以保障编辑履行上述学术史义务。除了三审加外审的审稿制度、五校加互校的校对制度,每月两度的发稿会与编后会鼓励阐发与争鸣,研讨气氛严肃而热烈。2020年5月,在中国艺术研究院各级领导大力支持下,杂志社成立艺术哲学与艺术史研究中心。该中心秉持“艺术即人文”的大艺术观,旨在进一步调动我刊编辑的学术主体性与能动性,同时积极吸收优质学术资源和研究力量,推动艺术学科体系建设。
基于上述因缘,2021年初,经文化艺术出版社社长杨斌先生提议,由杂志社牵头,成立“文艺研究小丛书”编委会。本丛书是一项长期计划,宗旨为“推举新经典”。在形式上,择取近年在我刊发文达到一定密度的作者成果,编纂成单作者单行本重新推出。在思想上,通过编者的精心构撰,使之整体化为一套有机勾连的新体系。
编委会议定编纂事宜如下。每册结构为总序+编者导言+作者序+正文。编者导言由该册编者撰写,用以导读正文;作者序由该册作者撰写,不作为必备项;正文内容的遴选遵循三条标准:同一作者在近十年发表于《文艺研究》的文章;文章兼备前沿性与经典性;原则上只选编单独署名论文,不收入合著。
每册正文以当时正式刊发稿为底稿。在本次编撰过程中,依如下原则修订:1. 除删去原有摘要或内容提要、关键词、作者单位、责任编辑等信息外,原则上维持原刊原貌,不做大面积改动;2. 尊重作者当下提出的修改要求,进行文字或图片的必要修订或增补;3. 文内有误或与今日出版规范相冲突者,做细节改动;4. 基本维持原刊体例,原刊体例与本刊当前体例不符者,依当前体例改;5. 为方便小开本版式阅读,原尾注形式统改为当页脚注。
编研相济,是《文艺研究》的优良传统。低调谨细,是《文艺研究》的行事作风。丛书之小,在于每册体量,不在于高远立意。如果说“四十年文选”致力于以文章连缀学术史标本,可称“温故”,那么,本丛书则面对动态生成中的鲜活学术史,汇聚热度,拓展前沿,重在“开新”。因此,眼下这套小丛书,是我们在“定期取样”之外,以崭新形式交付给学术史的报告,惟愿它能够为读者提供一定帮助或参照。
长按二维码进入文化艺术出版社微店
可购买《文艺研究小丛书》
本文原载于公众号“文艺研究 ”,感谢公众号“文艺研究 ”授权海螺转载。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本期编辑 | 莫伉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