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新书推荐 | 这三本“新经典·琥珀”一本也不要错过,用真诚书写现实——《黑白之城》、《盐镇》与《人间漂流》

新经典 海螺Caracoles
2024-09-06


黑白之城

文学/随笔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东方莫斯科”哈尔滨三十年前的风情和世相, 一代人叛逆、张扬、自由、向上的青春,看万物复苏、鱼龙混杂、蠢蠢欲动、劈破斩浪的八零年代!诗人西川、茅盾文学奖作家李洱倾情推荐! 


书名:黑白之城

书号:ISBN 978-7-5496-3921-2

著者:苏丹

策划:杨晓燕

责任编辑:苏菲 

特邀编辑:李馨 刘早

出版时间:2023.1

定价:69.00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实物尺寸:150*210mm

印张:11.75

字数:260千

页数:376

册/件: 

图书分类码:I267

图书分类词:黑龙江 哈尔滨 黑白之城 80年代 哈建工 哈工大 回忆录 苏丹 王宁 人文历史 城市 空间 艺术 建筑


作者介绍

苏丹,1967年生于山西,著名艺术策展人、设计评论家、设计教育家和作家,北京市政协委员。曾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副馆长。现任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副馆长、清华大学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现当代艺术策展研究、工业遗产保护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研究。出版学术著作十余部,代表作有《闹城》、《1001页:苏丹艺术与设计微言集》《迷途知返——中国环艺发展史掠影》《工艺美术下的设计蛋》《意见与建议》《公众领地》等。


内容简介

《黑白之城》是著名建筑艺术家苏丹教授撰写的回忆录式长篇叙事散文集。


故事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的哈尔滨,生于太原的作者离开故乡,乘坐绿皮火车前往冰城哈尔滨,开启了求学、任教、考研为时七年的校园生活。在书中,作者细致入微地回忆了七年生活的点滴往事,将个人成长、城市发展与时代变迁三者融为一炉。讲述哈尔滨的城市历史,描绘自然风光。展现以哈尔滨为代表的东北老工业区在改革开放初期转型时的世相百态,深刻分析并反思当时的社会问题。作者用戏谑但略带锋芒的笔触,记录着小人物在大城市中的生活印记,同时审视着时代与人生。


作者延续了《闹城》中对空间、城市建设等问题的思考,立体化的叙述让读者身临其境。并从专业视角解读了20世纪80年代哈尔滨、长春、北京、上海等地的优秀建筑范式,加深读者对艺术与设计的理解。全书配以当代知名艺术家王宁的插画作品,黑白对比形成强烈的冲击力,与文字的批驳相照应,增加了全书的视觉艺术感和互动性。


编辑推荐

★建筑设计大家苏丹以幽默的笔触,纪录片般的记录方式,全景式刻画了20世纪80年代哈尔滨的世相百态。诗人西川、茅盾文学奖作家李洱倾情推荐!


“80年代是哈尔滨的又一个春天,人们对未来充满期待,废墟上开满了野花。”


这是一座由松花江和中东铁路交汇而成的黑白之城。八十年代哈尔滨的自然风物、建筑特色、娱乐饮食、服饰发型、社会风潮、校园轶事、民间百态……苏丹用照相机般的记忆,全方位展示这座边城的各种独特景观。自然的,以及人文的。细致,精彩,幽默。


★一代人叛逆、张扬、自由、向上的青春,万物复苏、鱼龙混杂、跃跃欲试、劈波斩浪的八十年代。


交谊舞、迪斯科、霹雳舞、录像厅,令人癫狂;绿皮火车的苦难奇闻,令人终身回味的实习、拒不服从分配的毕业生、“内外勾结”的师生恋、争先恐后的处男烫、搭上运煤车奔赴深圳、野心勃勃的年轻一代……一曲东北风格的青春之歌,一个时代浓墨重彩的缩影。


★钩沉建筑设计大佬令人瞠目结舌的求学、创作往事,个人史从来都是社会史和大时代的一部分。 


“在这座城市里,我开启了用土木营造的方式来应对人生所有的困境和遭遇的方法,认识到结构的力道,也感悟到庇护的伟大。”——苏丹


★实景书写城市的暗影。揭露东北黑社会之冰山一角,乌合之众与校园暴力。难得一见的珍贵实录。


一座城市不仅仅只有光荣的大事件,雄伟挺阔的纪念碑和历经沧桑的百年建筑,肯定还有一些惨痛的记忆,数不胜数的荒诞故事,多如牛毛的小人物。书写这些黑白往事,的确需要一点勇气。


★ 知名艺术家王宁专门为本书创作三十三幅铅绘作品,致敬世界经典名作;知名设计师尚燕平操刀设计,锁线装订,可平铺阅读,给你愉悦的体验。


名人推荐

任何一个真正有才华的人都不会只有一方面的才华。环境设计大家苏丹教授以《黑白之城》这部散文集放射出自己的多重光彩。通过回溯20世纪80年代,他记录下自己着迷、着魔的青春;通过回溯哈尔滨的20世纪80年代,他呈现给我们那时候蠢蠢欲动、跃跃欲试、披荆斩棘、劈波斩浪的时代精神。这时代精神中包含着温度,投射到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诗人、《我在岛屿读书》

“书屋主理人”西川


苏丹,一位真正的隐士:隐于朝、隐于市、隐于野;隐于雅典、隐于中国、隐于断片残简。我只见过他一面,已被他吸引;我只读过他的《黑白之城》,已是手不释卷。他的感性与知性,视野与学识,态度与行动,都给生活在喧闹尘世中的我们,以启迪,以慰藉。

——茅盾文学奖作家李洱


目录



我的大学

绿皮车厢长征路

学士空间

学士生活

寒冷似一把刀子

娱乐风尚

衣食记忆

星火计划

毕业祭


出哈尔滨记

讨债路上

四个逆行者

初为人师

“枪手”、游侠和乌合之众

城市、校园和江湖

黑土地上的白日梦

死记的道路,硬背的人生

尘埃落定


 精彩选摘

序  我的土木时代


120 年前广袤的黑土地上,突然出现了一座欧式风范的城市。维系和支撑它建设和发展的,有两条血脉,一为人工铺设的中东铁路,另一条是蜿蜒曲折、奔流不息的松花江。构筑城市的庞大物质由松花江上游源源不断运送而来,比如来自吉林的木材和来自郊县的石材、水泥。而维系这座城市运转的人口则来自铁路,中东铁路拉来一批一批的人口,一些来自俄国,另一些来自中国内地。水路载来了充足饱满的物质颗粒,而铁路拉来的是混杂且矛盾的人文。


时隔 80 多年后,喷吐着黑烟和白色雾气的蒸汽机车,又拉来了我们这批 20 世纪 80 年代的新一代。我们的幸运在于,恰在一个万木争荣的春天里来到这个以寒冷著称的极地之城。每一座城市都有着许多个春天,不仅是循环往复的自然春天,还有一个个文化和经济复苏的时代。它的躯体就在这一轮一轮的春夏秋冬中历练着,茁壮成长连接着萎靡,再败落下去。80 年代绝对可以看作哈尔滨的又一个春天,人们对未来充满期待,废墟上开满了野花。


昔日里流亡于此的俄侨们虽已经散去,却留下了许多不朽的建筑和浪漫的风情,这些物质遗产和非物质遗风调配成当下的人们对过去想象的迷幻药剂,既扑朔迷离又分外灵验。1984年秋,当我风尘仆仆地从地处黄土高坡的工业城市太原,踏入这座色彩明艳的滨水之城时,深感这样迥异的文化在一个特殊时代的刺激,它既有几分陌生,又有几分熟悉。陌生的是这里的都市风情和我过去的生活太过不同,熟悉的是它隐约展现出一丝我对遥远的莫斯科的想象。


在这方土地隆起的脊梁上,矗立着的土木楼如一座巍峨的城堡, 令人瞻仰爱慕。它是我寄生于这座传奇城市的巢穴,更是我探知这 座城市的起点。它的设计如此特别,如艺术的史诗。其风格展现了从细腻优雅的新艺术运动,到庄重雄浑的新古典主义的旋律变化, 堪称哈尔滨建城历史的一方化石。土木楼先后由两位来自俄国的学界先辈设计,它遵循着古法,使用着欧罗巴血统的建造语汇,手法纯熟。但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使用中逐渐混合了两种气息,并凝结在我的记忆之中。


土木楼的后半部分的空间里都铺着不合时宜的木地板,它们的 形式早已磨损,化成了水泥一般的色彩和凹凸不平的表面。渐渐地,声音成了它唯一存在的形式,永久地在我的记忆中咚咚咚作响,像敲击心房的鼓声。


土木楼的屋顶是木结构的,它们粗壮又别致,有力地支撑起那些彩色的铁皮屋顶,使其跻身于城市丰富的天际线的共鸣之中。在1987 年的一次大火之后,掩盖结构的屋顶终于坍塌下去,那些燃烧未尽的屋架也终于裸露了出来,真美!那个被毁掉的尼古拉大教堂也是木结构的,其最具标志性的主体结构是典型的帐篷顶,它巍然耸立,统帅全局。据说毁掉它的熊熊烈焰一直燃烧了三天,悲哉!


土木楼里的学习生活既是执白守黑也在执黑守白,工程语言和语法都是一气呵成的系统规定,包括线型、字体、图形、符号、比例等乏味的元素。工程图纸用永不褪色的碳素墨水来勾勒未来建筑的轮廓,它们也会是一份份经久不衰的历史档案;渲染图则是执白守黑,它们是文化和情感环绕结构、恪守维度的堆积。


哈尔滨是一座直接现代化的城市,甚至是一个中国现代化城市的打样,它没有和中国传统文化存在过多的瓜葛,是一个地缘政治谋略下的现代城市实验,客观上也为100多年前的中国制造了一个现代主义的幻象。


1984到1991年,这座城市成为我青春的流放之地。黑土地肥沃滋养、天高地远,壮丽雄浑的欧式建筑井井有条。广阔天地让我放任自流,去吸纳粗犷、豁达的血性。古板典雅的建筑则在反复规训,令我慢慢认知秩序和变化、动态与平衡的法则。校园内的宿舍、食堂、走廊、教室里,到处都充斥着荷尔蒙的气息。为了求偶的竞争,花样繁多;为了称雄的打斗,此起彼伏、高潮迭起。这是东北风格的青春之歌,荒腔走板竟自成一体。


80年代是中国大兴土木的时期,基本建设热情高涨,楼堂馆所如雨后春笋般竞相出现。土木专业成了万家青睐的热门专业,引得万千考生争相追逐;建筑学专业更是土木学科中令人仰慕的专业,它是工科中的文科,训练体系融合着技术和艺术,有几分浪漫。建筑设计也是土木事业的尖兵,当时全中国的甲、乙、丙各级设计院里都是一片繁忙,门庭若市。人们在机关算尽地投标,满怀热情地竞争,眼红耳热地“分赃”。土木业是个巨大的蛋糕,是80年代致富的一条通道。土木的成就不仅标志着四化建设的神奇速度,也裹挟着新的观念、新的美学滚滚而来。


80年代也是哈尔滨城建历史上的第三次土木革命时期,万马奔腾、浩浩荡荡,真是一场黑色摇滚的前奏。体制改革的号角下,民间的活力被唤醒,创造力开始肆无忌惮地释放。民营的建筑企业、装饰公司,私营的建筑设计事务所大量涌现,万类霜天又似百舸争流;同时,个人主义开始抬头,一个个设计明星粉墨登场,用他人的钱立自己的丰碑;建造技术也在不断革新中,钢结构、玻璃幕墙开始应用,它们突显在这厚重土木建造的城市中,如衣着暴露的新一代,大有越俎代庖之势;开放包容的口号被粗鄙者盗用后,貌似“百花齐放”,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开始了大规模肤浅的实验,于是风格的变脸成了获取设计权的王道,说不清道不明风格的建筑泛滥成灾,一时间弄乱了城市美学的调门。


如果将自己在哈尔滨的七年打个对折的话,好奇与厌倦、表面感受与深层认识,进入与出走方面的起心动念,都精准地按时间的排布纵向地对称于两端。前半部为白,后半部为黑,前半部记忆的聚焦多在学院内澎湃的生活,还有这座城市迷人的夏季和美丽的秋天,夏天里荡漾的松花江水、凉爽的风和流变的云,秋天里层林尽 染的太阳岛和植物园里的白桦林。后半部则是黑,因为回忆的触须 搜索到社会深层和历史的钩沉,还有略显复杂的人性。走出封闭的校园之后,对城市的格局和社会面貌也有了更多认识。这座城市文化地理的犬牙交错,城市历史波折的忽明忽暗,如讳莫如深的迷雾,似龇牙咧嘴的暗礁。


黑和白也影射着含混阻碍与通透澄明,大东北漫天飞舞的雪花和覆盖大地的皑皑积雪对我来说竟是“黑”,黑夜里礼堂的灯火对我来说则是“白”。此外潮湿和寒冷是“黑”,而温暖与清爽是“白”。在我的情感记忆中黑与白的纠缠始终难分难解,它们相互对比,悄然转化。我永远忘不掉封堵在我潮湿的窗前的那山一样的大煤堆,我曾希冀每一粒煤晶都能折射出微光,如夜幕里满天的星斗。在灰蒙蒙的夜里那只隔着铁栅栏奋力伸张着单臂,试图盗取我笼中爱鸟的白猫,如鬼魅一般。还有记忆中运动会跑道上慢腾腾的落伍者和 夜里道上疾走的匪,黑色的如炸雷一般的冻梨和白色的沙粒一样的积雪,冬天里挨不到尽头的长夜和夏季里早早高升的旭日。这些都是视觉印象中的黑与白,道德判断下的白与黑。


暂居哈尔滨的七年时间,我意识到了土木出类拔萃的品格。它是环境中的环境,冬天,土木建筑屹立于冰天雪地之间。它的内部温暖如春。夏天,土木建筑挺立在疾风暴雨中或高悬的烈日下,它是遮蔽,是笼罩。有些场所,如寺庙、图书馆还有经常举办讲座的阶梯教室,甚至如同宇宙中的宇宙,浩瀚苍茫。对芸芸众生而言它们还是家园中的家,具体而细腻。它们在黑白之间转换,制造出平衡。白昼之中,它们的每一个窗洞里都是黑夜;长夜里,它们的每一扇窗口都是明月、星辰。


在这座城市里,我开启了用土木营造的方式来应对人生所有的困境和遭遇的方法,认识到结构的力道,也感悟到庇护的伟大。


苏丹

2022年10月14日于北京

盐镇

非虚构/文学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她们的命运里,有你所不了解的中国。”第一本深度书写中国乡镇女性的生活与命运的佳作,罗新、梁鸿、李海鹏、许知远、伊险峰 赤诚推荐!
书名:盐镇ISBN:9787513351201作者:易小荷策划:杨晓燕特邀编辑:赵慧莹出版时间:2023年2月定价:69.00装帧:平装开本:32开成书尺寸:148*210mm印张:12字数:264千页数:384图书分类码:I25图书分类词:非虚构、纪实文学CIP数据核字(2023)第257000号搜索关键词: 女性 父权 贫困 婚姻 家暴 乡镇 中国四川 乡土中国 命运 小镇青年 女权 非虚构乡下人的悲歌 米格尔街 梁鸿 梁庄 易小荷 田野 深度调查 


作者介绍

易小荷,资深媒体人,作家,四川省自贡市人。文学公众号平台“七个作家”“骚客文艺”创始人,历史类公众号“搜历史”创始人。著有《亲历NBA》《我们是否还拥有灵魂》等。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让读者时刻都会感到触目惊心的书。

在四川西南的古老盐业小镇,女人们过着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惊心动魄的生活。经济独立却惧怕离婚的女强人,面临家暴威胁却选择复婚的媒婆,历经四嫁开猫儿店的九十老妪,她们在21世纪仍旧重复着古老时代的人生轮回,在婚姻和贫困、“父权”和“夫权”的夹缝里,挣扎求生。

中国有四万多个乡镇,却只有一个北京、上海、深圳。易小荷回到故乡,选择了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小镇,又在这里选取了12个再普通不过的女人,持续探寻她们对国家、社会、家庭、婚姻的理解,跟随她们再一次经历被“放咸”的人生。她想知道,在这样一个被遗忘的小镇,那些默默无闻的女人们,在新旧交替的时代里,会活出怎样的人生?

历时一年的田野调查,易小荷记录下不被看见、不被听见的她们的生命。在这个如盐一般凝固在时光里的小镇,我们将看到两个中国——城市的,和乡镇的。

编辑推荐

★“她们的命运里,有你所不了解的中国。”

第一本深度书写中国乡镇女性生活、情感与命运的佳作。罗新、梁鸿、李海鹏、许知远、伊险峰 赤诚推荐!

“它蕴含的丰富性将会让盐镇在文学和文化史意义上留下一席之地。”——伊险峰

★知名媒体人易小荷历时一年沉浸式调查,采访近100位当地居民,以12位女性在父权、夫权、时代、偏见中挣扎求生的故事,展开一个我们身边的、你不曾了解过的真实的底层中国。

★盐镇,一个位于中国“锈带”的边地小镇,也是4万多个正在经历着从传统到现代嬗变阵痛的中国小镇之一,在这里你将看到两个中国——城市的,和乡镇的。

★不被看见、不被听见的她们,是每一个小镇女性,每一个没有走出去的我们的缩影。

十六七岁就辍学混迹KTV的少女,经济独立却惧怕离婚的女强人,面临家暴威胁却选择复婚的媒婆,历经四嫁开猫儿店的九十老妪……我们说着同样的语言,被同样的历史洗涤,某种程度上她们就是我们。

她们的故事不是历史的注脚,她们就是历史本身。

名人推荐

这是一本有关“愤怒的女性”的书,与约翰·斯坦贝克上世纪三十年代所做的事情一样:触及生活苦难的深处,抱以巨大的怜悯,爱,还有对不公正、对不平等的愤怒。易小荷通过这些女性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是,感慨“命运”是浅薄的,女性愤怒的指向清晰。

无论是国民性的挖掘,还是性别意识的自觉,易小荷似乎承继了民国一脉,这本书让我想起萧红的《呼兰河传》,它带给我的震动也同样如此,它蕴含的丰富性将会让“盐镇”在文学和文化史意义上留下一席之地。
——知名媒体人、作家 伊险峰

《盐镇》对于女性如何在困境中度过漫长时光的关注,及其质感丰富从容不迫,都令人想起最好的女性作家们。同时它也是唤醒我们关于“严肃”一词的记忆的真正的新闻报道,是关于女性的系统性困境的一份扎实的证词。它的内容和质量,都让人不仅意识到女性多么令人同情,还意识到她们多么令人尊敬。
——知名媒体人 李海鹏

十二个女性的人生,照亮小镇所有的后街,成就一曲不向命运低头的生命颂歌。纵然太史公复生,也不见得会比易小荷做得更好。
——北大历史系教授 罗新

易小荷的《盐镇》读起来鲜明、真实、富于质感。小镇中的每一个人都携带着各自独特的生命气息、命运经历从质朴无华的小镇走出来,既呈现了作为个体的血肉气质,也汇入了时代精神的沉渊。在此意义上,小镇、小镇上每一器物和每一个个人都拥有了极为动人的存在感和历史感。每个人的记忆中都有这样一个“盐镇”。
——作家 梁鸿

多谢小荷的敏锐与深情,这些总被淹没、忽略的故事才来到我们眼前。古镇上的悲喜命运,令我感慨不已。
——单向空间创始人、作家 许知远 


目录

序言  i
盐约  1
被弹起,也被掸落  34
雷电闪在不远处  83
有谁在釜溪河看见过鲑鱼  109
白鹭飞走了  153
到河的对岸去  188
张开是指头,攥紧是拳头  223
这里没有我的母亲  257
放咸  293
生意人  327
后记  359


内文选摘

序言


古镇也就是随处可见的那种古镇的样子,青色的石板路把两旁青瓦白墙的民居分开,夜晚时分进入田间湿地的人们,手里需要紧紧握着驱蛇的棒子;全身大花颜色的妇人一到出太阳,就连忙抬出簸箕晾晒粮食和咸菜。在当地,至今人们都相信只有脾气最怪异的人才能做出味道最辣的冲菜;把内衣裤挂在陈家祠门口的妇人,也能种出最吸引游客的昙花。在这个地方,每逢春节前后,金黄色的油菜花把整个小镇包裹起来,那也是一年一度街上飘洒榨菜籽油味道的时候;暗沉的天空下,所有的街景都呈现出来水墨的颜色,长年居住于此的人, 表情闲散,那种表情仿佛从童年开始就似曾相识。


2010 年,我在万米高空闲翻航空杂志,里面介绍的竟然是故乡自贡下面的一个原生态的古镇,叫作仙市古镇。古镇始建于 1400 年前的隋朝,是我此前从未听闻过的一处地方。自贡,于我从来都只是少年时一直想要出走的起点,这个川南小城天色永远灰蒙,街道永远高低起伏。长大后我的脚步越走越远——大江大河自不必说,海洋和天空的庞大让故乡彻底沦为手机地图上的一个像素大小。于是我也只是默默地感叹一下,也就翻过去了。


每一个出走故乡的人,或许都会在某个时刻重新打量所来之处。砖瓦泥墙,一花一树在抽离之后,生发出许多从前无从发现的奥义。恰如彩色照片被调成黑白,斑斓色彩遮蔽的光影和明暗调子就凸显出来。


抵达古镇的那天是 2021 年 7 月 14 日,我在纸质日历上对这一天勾画良久,当时我所在的上海,新冠病毒尚未肆虐。我远赴千里之外的故乡,最终决定在一间河边的屋子居住下来。


古镇离自贡市区仅有十一公里,和城区的生活却是千差万别。我曾经尝试用 Google Earth 来看它的实景图,然而不知道是不是由于过于偏远孤僻,根本查询不到。古镇的时间黏稠而缓慢,仿佛流体,乏味得可怕,一过晚上七点,整个古镇便陷入黑暗,街道两边的红色灯笼光线晦暗,且只能增加几分诡异的气氛。除了日常做生意,古镇上的所有人差不多都在打麻将,不分场合,也无所谓时间。


我抵达的前几天,离这里五六分钟车程的高铁刚刚开通,古镇曾经是自贡“东大道下川路”运盐的第一个重要驿站和水码头,也是自贡至隆昌和荣昌的陆路要冲。如果说当初自贡这个城市是因盐设市, 古镇则是因盐设镇——这也是后来我给这本书取名为“盐镇”的缘故。四川产天下之盐,自贡以“盐帮菜”闻名天下,我以“盐”冠镇,同时也喻意人生的滋味,自觉也殊为熨帖。


古镇中心其实很小,若画个圆圈直径距离也就一公里有余,当地人的形容说:“点根火柴的工夫,就能在镇上逛一圈。”釜溪河蜿蜒流过古镇,如此数十百千万年,外来的人看来,河流平平无奇,但居于其岸边的仙市人,自然知道它的潮汐、枯竭和洪流。


去往古镇的路上,会路过大片的农田,还能看到成群的白鹭,所有的三轮车、农用车都在用生命狂摁喇叭,阳光冷峻,铁匠铺打铁的火花,和棉花铺里面的片片飞絮却如此充满活力。一个撑着长竿的摆渡人刚刚抵达码头,把河对面的村民带上古镇街头,头顶笼罩着的天空泼上了几片云束,大部分时候,天空和这片土地的人们一样,拥有得并不多。


规模宏大的制盐产业逝去已久,旧日的财富化为云烟,自贡从曾经的“川 C”沦为现在的一个五线城市,在镇上生活的人们的生活更是介于贫困和温饱之间。曾经的工厂变成了路边的废墟,年轻人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工作机会,这里找不到任何关于“文化”的痕迹,我不会因为腋下夹着一本余秀华的诗集受人尊重。这里的人几乎不关心什么宏大命题,他们把眼光放在最近的地方,只有金钱才能意味着一个人的尊严。而古镇也只是依靠旅游者的好奇打量,才勉强连接到互联网和现代经济之中。


上天把这样一片宁静的土地赐予他们的同时,贫穷或者灾难也时常降临在他们头上。河水运走井盐,带来财富,河水也常常变成山洪, 成为对财产的威胁,地震、雷暴、火灾更是不一而足。这里没有教堂, 寺庙的师父大部分时候一个人寂寞地做着早课、晚课。每当一家人遭遇了什么都解决不了的问题,他们最常做的事情就是去请教附近村里的仙婆,她用他们在地下亲人的声音告诉他们:这个世界还有人在记挂他们,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这样的小镇,特别适合作为一个样本,用以管窥更广阔的真实中国的面貌。对于西方人而言,它的位置似乎可以等同于“锈带”——二十世纪之初的伯明翰或者二十世纪后期的底特律。


我在当地陆续住了一年,采访了近一百位当地居民,和无数人做朋友。这里面的女性,尤其让人动容。古镇的辖区总人口约为四万, 女性占到其中一半。然而在 21 世纪的今天,我们在北京、上海高谈阔论女性权利的时候,她们仍旧重复经历着古老时代的轮回。我请她们吃饭,参加她们的婚礼坝坝宴,看她们做葬礼的道场,甚至和她们一起去请仙婆,尽一切可能感受她们的感受,从她们的角度打量世界,最后,不断“打捞”女性的幸存者。


贫困始终是古镇女性必须时刻抗争的敌人,而伴随贫困的是见识的狭窄和环境的逼仄,更重要的是随之而来的次生灾害——来自家庭男性成员的欺压和剥削。这是一个男性相对游手好闲,不事生产的地方,婚姻和贫困成为套在女性脖子上的双重绞索——我目光所及的古镇女性,无一例外都在挣扎着求生,从十六七岁的辍学少女到九十岁的老妪,所得固然各不相同,努力却都一般无二。而生活本身的重压之下,她们还要遭受来自男人的普遍歧视和无休止的暴力。


书中大部分女性,或者目睹过母亲遭受父亲的暴力殴打,或者自身就是家庭暴力的受害者。当她们通过努力工作改变生活处境的同时,还必须击败来自男性家人的“父权”和“夫权”,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史景迁在《王氏之死》中写道:“中国人对国史和县史的撰写至为周备,地方记录却多半未见保存。我们通常找不到验尸官验尸、行会交易、严密的土地租赁记录,或教区出生、婚姻、死亡记录之类的资料——而正是这些资料,使我们能对欧洲中世纪后期的历史,作极其周密细致的解读。”


古镇自然没有地方志,也没有比较成文的大事记,我费尽心力找到几本与古镇相关的书,其中只有一本“富顺作家文丛”系列下面有《神奇的仙市古镇》,里面介绍到了“川报第一人”宋育人、“传奇武林高手”罗跛三爷,以及各种神话传说,但是其中并无任何关乎女性的记载。她们默默无闻,终其一生被人忽略、被人遗忘。没有人知道她们如何存在、如何生活——不是她们不存在,而是她们被忽视、被遗忘。而我只想给这满街的女人做个见证,让她们的悲喜被记录,让她们被听见,被看见。

人间漂流

文学/随笔

(点击图片即可购买)


谁的人生,不是一场无尽的漂泊。从故乡漂到异乡,从青春年少漂到华发丛生……小杜的故事,就是你我的故事。格非、梁文道、徐则臣、李修文、阿乙、贾行家  众名家盛赞!
书名:人间漂流书号:ISBN 978-7-5426-7864-5著者:小杜策划:杨晓燕责任编辑:宋寅悦 特邀编辑:王宇昕出版时间:2022.10定价:59.00装帧:平装开本:32开实物尺寸:140*203mm印张:10字数:200千页数:320册/件: 图书分类码:I25图书分类词:漂泊 孤独 自由 乡愁 非虚构 网易人间 东北 美国 移民 底层 边缘 小镇青年 八〇后 童年 怀旧


作者介绍

小杜,作家。现居美国东北角。作品发表于《收获》《当代》等杂志,中篇小说《吉他与手枪》获 “2017年台积电文学赏”。

内容简介

“漂泊他乡,就会在故土与他乡都成为异乡人。”——《纽约客》


这本书,讲述了一群漂泊者的生命故事。

他们是到东北讨生活的南方女人、渡江去俄罗斯闯荡的小舅、孤身一人飘洋过海的豆腐状元、追随恋人远赴美国的哲学博士……他们不满于命运的安排,漂向万里之外,在无人知晓的角落,挣扎地活着。

这些人中,有人早早命丧于车轮,有人从此消失在江对岸,有人独自在异乡度过一个个除夕夜,也有人放下书本和康德,与发剪终日相伴……

而写下这些故事的小杜,在二十多岁时离开故乡东北那座县城,飞往大洋彼岸的美国小镇。十余年间,他搬过许多次家,见识过无数次聚散离合,异乡依旧格格不入,故乡也早已面目全非。

这本书,是小杜的半生故事,也是他过往经历的众生的故事,更是你和我的故事——我们如同无根的浮萍,在这天地间漂泊,不论身在何地,终归无处为家。

编辑推荐

★谁的人生,不是一场无尽的漂泊。留美作家小杜,用半生岁月凝结的漂泊之书。

从少年到中年,从东北县城到美国小镇,小杜用细腻而又克制的笔触,记录了自己半生的漂泊经历,也记录了他身旁与之交汇的形形色色的人们的悲喜人生。他们活得那样不动声色,却又那样惊心动魄。

★“生命是什么?是时时刻刻不知道如何是好。” 
为异乡的陌生人立传,献给所有内心彷徨无依的漂泊者。
当梦想撞上乡愁,当自由难抵孤独,异乡与故土,何者才是容身之处?
“漂泊他乡,就会在故土与他乡都成为异乡人。”——《纽约客》

★书写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小人物的挣扎与仓惶、卑微与坚韧。
独臂姥姥、网瘾少年、单身母亲、痴情胖子……小杜的笔下,是遍布于你我身边的小人物。
他们的爱恨、生死、出走、挣扎,皆在沉默中,却有万钧之力。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故事,诉说着生活的真相:纵使卑微如尘,也可坚韧如铁;即便浑身伤痕,也能热烈地活。

★像小说一样精彩,却远比小说真实;
丰富非虚构的写作形式——原来非虚构还能写得这么好看!
读者盛赞:
“适合被拍成电影。” 
“把平凡的小事写得细水长流又优美动人。”
“全是细腻的情感和微微隐忍的情绪,读着读着就流泪了。”
“冷峻又洒脱,带着江湖气的文字下燃烧着火一样的张力、热烈和疼痛。”

★名家盛赞!格非、梁文道、徐则臣、李修文、阿乙、贾行家、颜歌、韩松落、周云蓬、 严飞 齐声推荐
语言尤其好。——格非
平滑流畅,适宜一口气读完。——徐则臣
被命运磨洗过的大好文字。——李修文
某种程度上,说他是游历中西的奈保尔也不是不可以。——阿乙

★“侯登科纪实摄影奖”得主、知名摄影师严明提供封面图片,“中国最美的书”设计者周伟伟精心打造;
展现少年奋力奔跑的一生——奔向他乡、奔向世界,奔向流逝的岁月

名人推荐

语言尤其好。

——格非 作家、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

小杜的写作,多是那些在叙事中无法完成的人生故事。例如小时候游戏厅中只管收钱的老板娘,曾经一起天天在夕阳下踢野球的队友,常在理发店里帮衬的师傅,留学生涯偶遇的老乡。好像曾经熟悉,却因终究别离而陌路,浮光掠影。你无法知晓他们后来的遭遇,因为他们只是生命中的片段。那就像坐上了一辆路线不定的大巴,旅伴上上下下,不停更换,于是彼此皆为过客。
——梁文道 作家、媒体人

《人间漂流》平滑流畅,适宜一口气读完。我不怀疑它的小说成分,但我更看重它回忆的初衷。唯有对过去怀抱如此深情,才能把一个人的“到世界去”写成所有同代人的成长史。为此我读得喜悦、犹疑和感伤,也读得坦然、自足和庄重。它是小杜立在我们面前的一面镜子。
——徐则臣 作家、《人民文学》副主编

以旁观者的冷睿讲述局中人的炎凉,以同心者的热忱呈现世间人的栖惶,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在《人间漂流》里得以汇聚,呈现出被命运磨洗过的大好文字:简,俭,尖,剑,有金石之力,更有裂金石之力。小杜的字里行间,遍见老杜心肠。
——李修文 作家、湖北省作家协会主席

某种程度上,说他是游历中西的奈保尔也不是不可以。他自在地描写自己所经历的虽不富丽堂皇但足够自在的人世。
——阿乙 作家、《人民文学》中篇奖得主

假如文学的意思在变化,那么活着的意思还没有,《人间漂流》书写的是那些值得我们继续相信的意思。很多力量在消失,直视和讲述的力量还没有,小杜的写作具有这种力量,在丰富着对于活着这件事的书写方式。我们这些八九十年代在东北长大的读者,实在是喜欢这些故事,读得出字句间的坦诚,字句外的怅然。从其他时候、其他地方来的读者会怎么样呢?也许会对小杜的坦诚产生更多的惊奇和感动,保持真实是一种能力。这一粒麦子落进地下,在迎向世界活着。
——贾行家 作家、“得到”课程主理人

《人间漂流》提供了一种深植传统却又焕然一新的文本可能。以汪曾祺似的细腻而深入泥土的笔触,《人间漂流》一笔写过了八九十年代的东北,二十一世纪初的美国,也写绝了不同国籍、背景的众生百态。它同时也点破了一种困境:在全球化的今天,我们一边通过网络在不同的地理和文化间进行自由切换,一边却深陷于内心的孤独中,不论身在何地,终归无处为家。
——颜歌 作家、茅盾文学新人奖得主

记录了自己的半生,也记录了一个时代;记录了从中国北方小城到美国的许多地点,也记录了这些地点之上的漂流。珍贵的细节,特殊的幽默感,和一点若隐若现的苍茫。
——韩松落 作家、影评人

小杜的文字直接接纳萧红的血脉,写得非常好。读他的文字,就觉得我又回到了东北。那种故乡的亲切感,虽然不喜欢故乡,但是永远怀念故乡。
——周云蓬 作家、歌手

三十五岁之前,我曾经四海为家,漂流人间。在小杜的文字里,我看到了自己,看到了送别我留学出国在机场安检口流泪的母亲,看到了在海外一起写不出论文做不出实验只能揶揄自嘲的好兄弟,看到了留学多年后再回老家站在尘土飞扬的大工地上却再也寻不到旧时记忆里的老街道。我看到了很多人,想起了很多事情,又重新走了一遍我们的人间。
——严飞  社会学家、青年长江学者


目录

上篇 失落东北

任天堂的红白祭

消失的人民影院

街机大道东

豆腐状元

失散在江边的亲人

非典时期的葬礼


中篇 美漂十年

像星辰一样漂

爱情与割草

李金姝的理发店

早春,雨雾

小镇姐们儿苏珊

爸,妈,你们还会来么


下篇 人间漂流

揣着绿卡回家

头发里的时光

姑姑去了哈瓦那

等待墨西哥人

浮生如厕

星星弟弟


后记 

精彩选摘

李金姝的理发店
一、康德姐
小镇是典型的中西部大学城:四四方方被玉米地包裹着,随处可见开Ram道奇公羊皮卡的美国汉子,膀大腰圆,露在 T恤以外的肢体晒得通红。商场里能数上价儿的牌子也只是Polo(保罗)或Coach(蔻驰),若非最近有留学生遇害,国内没人会注意这里。
时日一久,留学生们也养出了自嘲精神,戏称这里是“村儿”。开两个小时高速去趟芝加哥,这叫“进城”。品牌店扫一通货,唐人街吃顿重庆火锅,大包小包开车回来,一路夕阳,玉米地绵延无边,便是“回村儿”了。
解馋扫货之类可以进城解决,但理发却成了不大不小的难题。女生还好,往长里留就是了。除非受了恋爱或求职方面的重挫,咔嚓来个短的,不然都是留到回国再剪,或.或染随意,回村儿能顶过大半个学期。可男生就不好办了 —或者更准确地说,家里条件没那么好的男生不好办。
韩国大姐李金姝的理发店,刚好方便了陈焕生这样每月剪一次、每次最多消费二十美金的男小留(学生),所以很受欢迎。
李大姐这店在镇中心的主街,门脸细小。当街挂个牌子,Lee’s Hair,再穿上一对风铃,朝九晚五迎风叮当作响。下午五点一到,就收了风铃,牌子就哑了,便是收工了。小留们虽频繁光顾她家,都说那风铃好听,暗地却笑棒子英语忒烂,硬生生把一理发店起成了“李的毛发”(理发店店名通常会在“ hair”后面接 “salon”,即“沙龙”之类的词)。
老李家前后有四位理发师:康德姐、纳沙、迭戈和老板李金姝。先说这康德姐:只要她出工,小留们就肯定排她的号,一者大家同是中国人,二者小费不用给那么多。
据说康德姐在北京也拿过博士学位,可惜专业太形而上,搞什么存在主义,若非在五道口淘日本和平牌香烟认识一老美,漂洋过海嫁过来,怎么可能出现在这村儿里呢。
嫁过来后生了个女儿,地地道道的混血,脸上那漂亮劲儿就像迪士尼的卡通人物。可惜老公出了车祸,细雨天,高速,八十迈,为了躲一头站在路中间不知所措的鹿,车和人在空中翻了两翻。老公生前是这大学的助理教授,跟许多三十出头的美国人一样,处于偿还各种债务的爬坡阶段。康德姐这边绿卡还没排下来,英语讲得也没那么利索,一夜间就成了遗孀 —技术上来讲,是偿还各种债务的遗孀。
正是从这时起,康德姐抛掉了那一书柜的萨特加缪,开始去教会,中韩印美墨西哥混在一起抱团敬拜。她抱着女儿受洗,跟黑白黄肤色的兄弟姐妹分享她的苦难。英语虽磕磕绊绊,在场的人还是听哭了。各种援助纷至沓来。中国人一般直接出钱,现金,塞信封里,不见得很多,却实实在在。美国人毕竟在自己家门口,能玩儿的花样就多了:有人帮她找律师周旋各种债务加速绿卡申请,有人帮她申请政府救济和奥巴马医保,还有人建议她在教会的幼儿园帮忙看小孩打零工。
这些人当中有一位韩国大姐,便是李金姝。最开始带来各种吃的:一罐罐辣白菜,一板板冷面,一盒盒烤海苔片。两个女人来往几次,李大姐就问你会不会剪头发。岂料康德姐被问哭了,当下从卫生间里拿出一把剪子:原来丈夫出车祸是因为去底特律开会,西服衬衫是她给熨的,头发也是她给理的。得知车祸后,从垃圾桶里翻出剪掉的头发,淡黄色一缕一缕,被她收在一个小盒子里。因为亲手碰过,所以比骨灰更让人伤心。
李大姐也听哭了,第二天就把康德姐招进店里,从零工做起,扫地,洗头,吹风,接电话。康德姐也确实像样,一大早把孩子放教会幼儿园,上午在老李家打工,下午去镇里的社区大学培训,晚上接孩子回家,连哄带喂,伺候睡着了,再偷偷开车去福建人开的“唐王朝”中餐馆端盘子。
如此熬过大半年,虽然瘦脱了相,但英语说得溜了,社区大学也听说她的情况,提前颁发了毕业证。她拿了执照,便在李大姐这店里正式出道。普通男发十五块美金,李金姝抽九块,剩下六块加小费全归康德姐—照这边的行规,李大姐已经没法再够意思了。
结果康德姐和她的剪子大受小留们热捧。这首先归功于她的母语,无论剪什么发式都能顺畅沟通。不像李金姝,剪得虽然卖力,但英语忒差,掰扯不明白,唰唰唰剪完,都一个模样,流行杂志上那些韩流男星的机械翻版而已。连陈焕生这样自以为英语还不错的,都受不了李大姐那发音。若非价钱便宜到不剪就觉得吃亏的地步,他早去别的店了。
跟康德姐就舒服多了,不但能用汉语讨论发型,还能聊聊哲学。康德姐说她的专业虽是偏现代的存在主义,但真正喜欢的还是古典主义哲学。最爱读的是康德,因为康德有点像古代那些隐居的贤哲,独居在德国的一个小村,生活简单,作息规律,村民们甚至以他的起居活动为钟点:康德起来散步,大伙儿起来种地;康德中午回家读书,大伙儿回家吃饭;康德晚上出来遛狗,大伙儿也准备洗洗睡了。
康德姐用一口嘎嘣脆的京片子,跟所有小留讲康德遛狗的段子,很快就有了“康德姐”的绰号。大家私下里说她为了省趴车费,晴天骑单车,雨天坐公交,比天气预报还准,所以论其规律性,恐怕也不会输给正版康德。
康德姐的操作奇快无比,一手捋头发,一手下剪,简直就是在薅羊毛。这一点小留们也喜欢,因为大家不像老美,把理发当成一种享受。小留们都是用中午下课晚上吃饭的边角时间过来排号,剪完立刻走人。因为消费理念有本质差别,小费就给得不大情愿。康德姐表示理解,毕竟国内也没有给小费的习惯。所以她就更有理由剪得糙快猛了,反过来小费也给得更可怜,留下皱巴巴一美元的大有人在。好在双方都不在乎—我们永远以量取胜。
赶上秋季入学,康德姐突然单飞了。东挪西凑盘下主街对角一间小屋,自己当老板,店名起得也够哲学,Kant’s Clock,字面意思是“康德的钟”。这可是狠狠摆了老东家李金姝一道,因为这是每年争抢顾客的旺季,而李大姐新招来的纳沙还很不成器,最紧缺的就是人手。
偏偏“康德的钟”又花样频出:剪一个头只需十美元,只排十分钟,比煮两包方便面还快还省。许多小留被吸引过去了,陈焕生却因为纳沙,坚持留在了老李家。可他又没胆子直接翻纳沙的牌子,便又坐在李金姝的镜子前。
“我很理解那个中国女人,不是不让她走,可跟我打一声招呼就那么难?礼拜天还在教会里一起唱赞美诗,礼拜一就在街对面成仇家了?我给她女儿买了礼物,还要认干亲呢!”
李大姐的英语依旧是一股大酱汤味儿,头发依旧剪得一丝不苟,陈焕生一边听她絮叨,一边用余光瞄纳沙。
剪着剪着,李大姐突然停住了,直起腰,晃一晃脖子,仰头长叹一口气。在她家做过的理发师都会这套动作,估计是一天到晚扭脖子弯腰落下的职业病。舒展完身体,她口气也变了,还是从“我很理解那个中国女人”开始,说中国女人的婚姻,说她丈夫的车祸,说她有一个女儿,天使一般漂亮,却是个重度自闭症。
陈焕生听得倒吸一口凉气:这中国女人不知给他理过多少次发,讲过多少回康德遛狗,可除了一口京片子、一个戏谑的外号和一窄条削瘦的身形,他对她一无所知。
二、纳沙
“纳沙”是纳塔利娅的昵称。她有一双圆而深的蓝眼睛,本该让人联想到月亮或湖水之类的比喻,却因为太瘦而塌陷得很凶,整个人像一只受了惊吓的猫。可惜这是陈焕生一厢情愿的想象,人家纳沙可自得其乐,夏天穿条不无夸张的短裤,一条腿又白又直,另一条布满了刺青,密密麻麻,绿得发了蓝。暑假客少,一有空闲她就拉上康德姐抽烟。Lee’s Hair的风铃下,总是站着一黄一白两个奇瘦无比的中年女人。
纳沙是白俄罗斯人,不少小留不知道这小国的英文名,生搬硬造问:“你是白色的俄罗斯人么?”纳沙很生气,用带着东欧腔的英语反击:“我的祖国是白俄罗斯,和俄罗斯没一毛钱关系!”
不但脾气大,她还对政治特敏感,疑心所有来这儿的中国人都是党员。陈焕生觉得好笑,耐心解释国内如何选拔党员。
纳沙早已失去耐心,嘟囔一声“ Whatever(爱啥是啥)”,扶着陈焕生斜躺在理发椅上,拧开龙头。
“热么?”她问。
“不热。”
“冷么?”
“也不冷。”
“您大概是一条蜥蜴吧。”
纳沙喜欢扎起一头金发,盘成髻,刘海散开一小缕,弯腰给陈焕生洗头时会垂下来,扫到他脸上,被她一口气吹开,他便实实在在感觉到那混合了香烟、咖啡和口香糖的奇异味道。那双蓝眼睛就在上方,他还从未在这个角度被凝视过,慌忙闭上眼,装作享受水温和她手指在他的短发间抚过的感觉。剪发前洗五分钟,剪完后冲五分钟,每一个月十来分钟的亲密,他开始对她念念不忘。
陈焕生的科研并不顺利,换过两任课题负责人,无端蹉跎两三年,便多读了不少所谓没用的书,比如文学。究竟无用到何种程度,想想他已经三十还孑然一身就知道了。可在纳沙身上,他仿佛看到了文学的用处。比如她的膀子上刺了个蓝色的大胡子老头儿,底下一行斜体字母,好像是D开头,一问果然是陀思妥耶夫斯基。陈焕生大喜,忙说自己最爱俄罗斯文学,通读过托尔斯泰全集,但陀思妥耶夫斯基那种大段对白读起来就比较吃力,而且中译本都太拗口了。
岂知纳沙一撇嘴,高高吹起那缕散开的刘海:“俄语?文学?Nie, nie, nie!(不,不,不!)”
原来她在读大学时去了一趟巴黎,连走亲戚带穷游,顺便在一家咖啡店打零工,那里彻夜举办俄语文学沙龙,她也跟着泡在不加伴侣的黑咖啡与“索尔仁尼琴”之类的字眼儿中昼夜颠倒。
“那你怎么来美国了?”
“还能为什么?为了一个美国男人呗!是个搞文学评论的,光骂别人自己啥也写不出来的那种。拿到绿卡我就跟那狗娘养的拜拜了。”
“对不起,纳塔利娅。”斜躺在理发椅上的陈焕生睁开眼。
“对不起?得了吧你!叫我纳沙好了。”
纳沙,让人心里麻酥酥的名字。陈焕生又闭上眼,感受着水温和她的手指。
那年诺贝尔文学奖颁给了白俄罗斯女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陈焕生以为机会来了,网购了女作家的代表作,英文版《锌皮娃娃兵》,想把它当作圣诞礼物送给纳沙,却惹得这姑娘大发脾气:“把它拿开!收集别人苦痛,署上自己名字,编成一本烂书,卖出去出名得奖,到底算哪一路英雄好汉?算哪门子狗屁文学?”
陈焕生很尴尬,李金姝更是一头雾水,暂停了笔记本里放的韩国偶像剧。“好啦,陈,对不起,”纳沙发完脾气就道歉,她发不准“焕生”的音,一直叫他“陈”,“我离开那狗娘养的好几年,可是讲话却越来越像他。”
偶尔,赶上纳沙开心,会给陈焕生做上两分钟的脖颈按摩。她手腕很细,没什么汗毛,简直不像他见过的那些白人女生。陈焕生撑起胆,磕磕巴巴说出了这念头,纳沙听了大笑:“陈,你这傻瓜,不会连女用剃刀都不知道吧?你应该跟我老板去她们教会瞄一瞄,那儿有很多单身的亚洲女孩,你该找个女朋友啦!”
亚洲女孩?找个女朋友?这是拒绝么?陈焕生想约她出来,一直没敢说出口。
偏偏纳沙又说些没心没肺的:“喂,陈,你猜今天几个男的跟我要电话?才两个!昨晚我又失眠,现在看着肯定像坨屎,但他们也不至于这样吧?这帮狗娘养的,看我是个洗头发的,就把我当成一个笑话。你知道他们说我啥么?说我发音可爱!Fuck those pigs!(这些猪头去死吧!)”
不消说,这在陈焕生听来更是拒人千里了。
时光以月为单位在猜来度去中流逝,转眼到了枫叶披红的时节,康德姐跑到街对面单飞,李金姝气得病了一场,纳沙孤零零一个人在风铃下抽烟。“唉,那个读哲学的是个真正的婊子,”她背对着陈焕生,仰头吐了个烟圈,“但谁又不是呢?生活本来就是个超级大婊子。”
李金姝为了多留顾客,不得不把纳沙转正为理发师。可又不敢彻底放手,因为纳沙说总有男人试图动手动脚,还说再敢这样就用剪子戳瞎他们的狗眼。
陈焕生的爱情就更没指望了。他既攒不够找纳沙洗剪吹的勇气,又舍不得不来,只好坐在李大姐的镜子前,任凭那双蓝眼睛凝视着别人,对着别人怒骂诺贝尔奖,让别人也叫她纳沙。
他越发搞不清自己和纳沙这点亲密,到底算个什么东西,终于鼓足勇气,来个了断,大大方方约出来,独立日请她去密歇根湖畔看午夜烟花。成就成,不成以后就不想了。
他带着必胜的憧憬和必死的悲壮站在风铃下,店里却只有李大姐在忙乎。一问方知纳沙病了,又没有人家电话,苦等到下礼拜再来,纳沙依旧不在,反倒是一个穿紧身 T恤的大胡子在冲他笑。
“纳塔利娅哪儿去了?她到底怎么了?”他问李大姐。
“她不干了。去别的州了。”
“别的州?为什么?去哪个州?”
“去能让她堕胎的州了。”
原来他的纳沙前一阵发现自己怀孕,很是歇斯底里,没法相信自己三十好几,居然“还犯中学生才他妈犯的错误”。这小镇位于中西部的Christian Belt,即所谓“基督教地带”,不但堕胎有悖教义,而且她还没有医保,负担不起费用。李大姐劝她生下来,说这生命是上帝的礼物,哪怕是不请自来,教会也肯定会帮忙的。
纳沙撇撇嘴,标志性地一吹刘海:“如果耶稣能搞清是哪个狗娘养的把这礼物塞到我肚子里,生下来也无所谓。”
李金姝信主多年,又有一种大韩民国式的执拗,当下被这态度激恼了。两个女人用各自乡音浓重的英语大吵一架,纳沙愤然离开。临行前又跑回来,给前任老板一个充满大麻味道的拥抱:“李,我虽不信你那套,但你是个很棒的人。我很抱歉在这种时候跑掉,但再不抓紧跑,那个上帝的礼物就更弄不掉啦。”
“这是新来的迭戈,是我见过手艺最棒的,你要不要试试?”李金姝指着那个大胡子问陈焕生,“我发誓再也不招女人了。”
陈焕生茫然无措,不知是该转身走掉,还是该躺在那张他感受过水温和纳沙手指的斜椅上。
……

BOOK

本文内容由新经典·琥珀工作室提供。感谢授权海螺转载。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本期编辑 | 唐综蔓

刘岩 | 作为“现代”纪念碑的老城——历史化边缘视角下的东北区域变迁及现代性问题(作者最新修订版)


推荐|12家出版社的女性主义联合书单


21个人在16国的域外疫情生活|新书《看得见与看不见的光》已上市


推荐 · 阅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海螺Caracoles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