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活动回顾 | 戴锦华教授导赏系列之二十三《绝美之城》

汪琦 海螺Caracoles
2024-09-06



时隔三个月之后,戴老师与我们再续周三之约,对此她坦言有一点兴奋也有一点张皇,感觉有些忘记了在这样的空间、在这样的时刻该怎么去把握分寸,才能够恰到好处地跟大家分享刚刚看过的电影。戴老师大概理解大家的体验,即当你看了一部使你沉浸其间的电影之后,当电影刚刚结束的时候,你并不希望立刻讨论这部电影,所以戴老师说她某种程度上扮演的是一个并不很令人欢迎的角色。这个时刻也不是一个非常深入的、客观的、理性的去分析一部电影的最好时刻,所以戴老师说她有一点张皇是真切的。此刻她再一次在讲堂这个空间当中可能有一点冒昧地去尝试重新找到与大家分享这部影片的分寸、尺度、感觉和方式



反复观影后的吉光片羽


  

意大利导演保罗·索伦蒂诺(Paolo Sorrentino)这一部非常著名的《绝美之城》(La Grande Bellezza,2013年)是赢得了无数荣誉的一部电影。本片获得了第86届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外语片,并且获得了当年意大利国别电影最高荣誉大卫奖的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也入围了第66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换言之,《绝美之城》在本土影坛、在好莱坞这样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和覆盖力的奥斯卡的舞台上、在国际三大电影节的舞台上都获得了肯定与褒扬。几乎所有对本片的讨论,都将其重新放置在意大利电影史的序列。意大利电影的回顾和展望都毫不犹豫地把本片与意大利电影史上最著名的艺术电影大师费德里科·费里尼(Federico Fellini)的影片《甜蜜的生活》(La Dolce Vita,1960年)同提并论,所以本片有“二十一世纪的《甜蜜的生活》”之称。以上都表明了影坛对这部影片近乎无保留的艺术价值、艺术成就、审美价值的肯定。



而戴老师坦言,跟大家分享这部影片时她会有一点迟疑、有一点困难,因为她对本片的观影有着双重真切的体验:一方面这部影片影像华美、视野丰富繁复、视听语言和视觉语言组织结构奇特精美,使她在影院观看时不仅有深深的沉浸感,而且有沉醉微醺的感觉;但是另一方面,当她走出影院的时候好像只剩下关于影像的吉光片羽,好像没有能够捕捉到深深地触动了她、深深地留在了她心中的场景、角色和印象。而当戴老师一次再一次地重看这部影片时,那种沉醉感依旧会到来,同时会有一些迷惘和迷惑越来越清晰地显现出来。

在戴老师反复观影和思考的过程当中,这部影片最为奇特的是从第一个场景到最后一个场景没有形成沉淀和叠加的效果,它不像是一层一层地累积上去,不像是有什么东西渐次出现,而始终有一种漂移、一种滑动、一种在表层上去抚摸、去体认的感觉。为了跟大家分享,戴老师第N次重看这部电影,然后第N次做笔记,第N次去阅读她每一次观看这部影片以后的笔记,以下她把每次做笔记都会标注着重记号的对白首先与大家分享。

影片中一场Party上面有宾客组成的小火车,每一位宾客扶着前一位宾客的肩膀然后在庭院中回旋,此时主角捷普说:“这是罗马最好的小火车,因为它哪儿也不去。”随后他跟身边的人说:“看看我们周围这些人,他们什么也不是。”电影中捷普还说过一句非常著名的台词:“罗马每天都有事发生,也就是什么都不发生。”

        电影剧照


电影中还有一个重复出现的表述,男主捷普说,福楼拜曾构想写一部什么也不谈的小说,也许我能够完成它。电影结束时捷普与初恋的场景重现,而那个惊心动魄的时刻不再是初吻的时刻,而是初恋女友展示了自己美丽的美妙的动人的青春的身体。在此段落,电影中频繁出现的听觉元素——咏叹调——响起,此时镜头反打呈现老年捷普,然后切换为玛利亚修女跪行爬上圣约翰大教堂阶梯的场景,咏叹调的华美神圣与修女的苦行交织,而修女用身体行为表达出信仰的力量,同时伴随着捷普的旁白:“通常故事以死亡结束,但首先会有生命,可是生命在这样那样当中,其实都早已在喧哗中落定,寂静也是情感,爱情也是恐惧,绝美的光芒,野性而无常,那些艰辛悲惨和痛苦的人性,都埋葬在生而为人的困窘之下,说也说不完,其上不过是浮华云烟,我不在意浮华,所以这就是小说的开始。”

戴老师自己至少看过三种翻译版本,翻译得非常不一样,因为自己完全不懂意大利语,所以并不能判断哪个翻译更准确。最近她看到的两个版本,其中之一将上述独白最后一句翻译为“就让它成为小说的开始,不过是戏法而已”,而另一个版本翻译为“不过是技巧而已”。电影就是在这段旁白之后结束,咏叹调继续,字幕开始向上滚。戴老师说:“这个大概是我的迷茫、我的迷醉和我的迷惘所在。”

《绝美之城》是一部非常奇特的电影,它是一个无情节电影、一个非叙述性电影。这部电影一直在讲述,在电影当中无数人物在我们面前走过,戴老师不确定大家看过这个电影以后记住了哪个人物,还能不能够分辨不同的人物,但其实坦率地说,记不住和分辨不出也不要紧,因为都是吉光片羽,都是浮光掠影,都是过眼烟云。


索伦蒂诺作为电影作者的独特



导演索伦蒂诺说:“我这部电影锁定了一个人物,这个人物就是捷普,但是我们不是通过他的眼睛去看,而是我们看见了他的眼中所见。”戴老师提醒大家注意此处的修辞本身,导演说,这就是他的生命。这正是本片作为电影的魅力,也是这部电影作为一个晚近的欧洲电影作者的原创。通常在电影当中,主角不仅是故事的中心、意义的中心,最重要的是视觉的中心,我们经过看到他和经过他的眼睛所见,来建构故事的世界、影片的世界。但本片的奇特在于,电影当中无处不在的是视觉镜头,大量的特写、近景、运动镜头推向某一个角色、某一个场景,然后在镜头摇移中向我们展现空间。通常这一定是某个人物的视点镜头,在本片中,我们看到捷普在看,但捷普不论在他的心理空间位置上,还是在他的物理空间位置上,他都不可能是此前的镜头的占有者。所以本片中大量视点镜头事实上是无人称的镜头,视点镜头是主观性的,但它不属于某个人物。《绝美之城》正是用这样一种方式实际在电影语言的意义上抹除了叙事主体的位置,这部电影有一个主角,却没有一个叙事主体,这样一个故事对应的是这部电影中没有真正的情节。情节是由因果链构成的,上一时刻发生的事件构成了下一时刻的因,而下一个时刻作为上一个时刻的果引发了下一个事件的推进,这是叙事的秘密。所以,“国王死了,然后王后也死了”是故事,“国王死了,王后伤心过度也死了”是情节。


本片基本上分成二十多个场景段落,它们彼此之间并不构成因果连接,所以说本片是一个无情节的、非叙述性的电影。它也是一部似乎不断地追索意义、而最终没有意义显现、没有意义达成的电影,所以可以将导演称之为是二十世纪欧洲艺术电影、现代主义电影、伟大的无情节电影传统的继承人。可以说导演是这个传统的刷新者,也可以说他原创性地改写了关于电影叙事、关于电影角色、关于电影中看与被看关系,但你也可以说他成功地用非常精美的、却又是非理性组合的镜头,构成了一个什么都不讲述的、无意义的和拒绝意义的讲述。电影结尾时捷普说,这就是小说的开头。这位40年前写了一部叫做《人体装置》的杰作的曾经的天才作家,在40年的无意义的漂流之后要开始写他的另一部作品了。但是大家注意,这是电影的结束,捷普开始写他第二部小说的时刻,是导演索伦蒂诺完成了他的福楼拜式的、什么也不讲的电影的时刻。戴老师说,再次重看本片时,她确认了这部电影的一个社会文化的定位——这是一部非常典型的后革命、后新浪潮的欧洲艺术电影和欧洲作者电影,这部电影成就了又一位欧洲电影作者。

戴锦华教授



罗马华丽舞台之上的表演与戏法


但是本片也在某种意义上展现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困境。接下来戴老师给出一点更具体的分析。这是一部有大量的夜场戏的电影,主人公的生活是喧嚣的、美妙的、华丽的、堕落的、腐败的,是无数个罗马之夜和无数个罗马之夜终结之后的黎明。捷普的一句对白说:“黎明的罗马总让我感到很陌生”,然后他在另一个场景中对初恋女友的丈夫说:“你们起床的时刻就是我入睡的时刻”,整部影片展现的是所谓罗马上流社会的夜生活。
这部电影当中因为大量的夜景戏,所以影片充满了逆光、侧逆光、顶光。顶光是一个禁忌,很少有人能经得住顶光,没有人能经得住底光。戴老师开玩笑说,在夜晚穿过校园有时候她会受到惊吓,现在才慢慢习惯,那不是一个用底光来吓人的人,而是一个路过的学生,他不过是在专注地看手机,而形成的完全是一个底光效果。本片中大量的逆光、侧逆光和顶光成为非常重要的众生像、或说是肖像的一种勾勒方式,构成了古典油画式的视觉效果,大量的侧逆光构成一种奇特的肖像勾勒的效果,同时电影也直接把罗马上流社会众生相的丑陋暴露无遗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大量的夜景戏使影片很多场景当中大片的黑成为一种非常有效的造型和表意手段。就电影摄影而言,能够追求到那种高密度的、纯正的黑,其实是一个技术挑战。而也正是大量的夜景、逆光、侧逆光、顶光和大片的黑,事实上成为影片当中一以贯之的造型语言和表意手段,导演以此把每一个场景、也是影片当中的整个罗马城营造为了一个舞台,所有的人物都是舞台上的演员。接下来戴老师提到这部电影当中的两个关键词——表演和戏法。此处戴老师用“戏法”而不用“魔术”,是指它是更低劣的、不包含奇迹感的小伎俩小手段。电影一开始时是一个日本旅行团中游客的死亡,而与此同时是城墙上无伴奏合唱团的表演。此后本片特有的荒诞表演开始出现,俄国女人的表演好像是神迹、又好像是行为艺术,好像是低劣的骗术、又好像是极具深意的寓言。那个场景完全可以视为一场表演,但是也可以视为一个戏法,也可以视为一场骗局。此外,那个又像是宗教的、神圣的、邪教的场景,又像是简单医美的场景,实在就像是一群神棍。如果说这个场景的主角是神棍的话,他又似乎是在实施着某种治疗,但如果说这是治疗的话,又似乎太简单了。他用一个注射器在每个来访者的脸上点上一点就要收700欧元。来访者中一个过气电视女明星遭到了谴责,因为她居然敢去别的治疗场所,所以她被收了全价1200欧元。有太多类似的表演性的场景、表演的场景或者非表演的场景,在电影中被呈现为表演,比如说脱衣舞场、脱衣舞秀,比如说葬礼。葬礼之前捷普做了一个哲学性的宣言,说人们总以为葬礼是偶发事件,其实不是,葬礼很重要,葬礼才是最好的秀场,于是他继续说明在葬礼这个特定的表演场景当中该如何表演。有趣的是,接着我们就看到捷普导演自己在葬礼上演出了所有剧本规定的恰到好处的表演。但是同时,我们看到他出戏了,或说他入戏了,他违背了自己的剧本,他在抬棺时哭出来了。电影最后进入到一个意大利文化、意大利艺术家、意大利导演似乎都难以挣脱的、高度内在的基督教宗教信仰的主题,当一个类似于德兰修女的玛利亚修女圣徒的角色出现时,我们看到所有人物都试图把这个圣徒放在一个表演的场景和表演的空间当中,但是这个表演被坚决地拒绝了。


再比如说长颈鹿的场景,是被称之为魔术的戏法,一种障眼法。类似的还有电影中的话剧演出,在此不一一列举。表演和戏法使得电影当中所有场景都无关真实,都无关生命的触动,都无关人格的流露,都无关亮出真正身份的时刻,而只是是否得体、是否恰当的表演,在这个舞台上每一个人都是演员,每一个人都是观众。主人公捷普在本片中是一个绝对意义的旁观者,他又是一个绝对意义的主角。旁白说,他追求成为社交之王,他希望拥有击败他人的权力,而且在电影当中他说:“我做到了”,所以他是一个绝对意义上把自己成就为主角的演员。但是他把自己成就为主角的表演秘诀是在于,他始终是一个冷眼旁观者。戴老师每一次看这部电影时,都会想起一句俗语——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捷普始终在游戏人间,他始终在游戏情感,他始终在这样的性爱、情爱、社交、权力关系当中,使自己因为不付出而处于不败之地。


蒙太奇构成的精巧封闭结构


这部电影对于专业电影人来说,可以把它视之为一部蒙太奇技法大全,电影中一方面每一个段落都是由极端短暂的、片段的镜头构成的,另一方面整个电影是由短暂的段落构成的。我们看完整部电影时候的那种完整、那种召唤我们沉浸其间的体验,事实上是经由高明的蒙太奇剪辑技巧完成的。所以这部电影看似是具有相当的先锋性、原创性,但同时它的结构又极端的严谨、极端的精美。
整部影片事实上是一个封闭结构,它以捷普65岁生日开始,他在生日的时刻开始有了某一种动摇和迷惑,到影片结束时,他终于获得了再次写作的力量,他终于相信他有能够成就一部福楼拜式的、所谓什么也不撰写的小说的能力。在这一封闭结构中,碎片的、破碎的、短暂的、没有逻辑连接的、没有剧情连接的段落的连缀,共同构成了一个精美的完整的电影叙事体,这本身是一个蒙太奇技巧的大成。电影达成这样的一种表达、这样的一种非表达、这样的一种意义、这样的一种无意义、这样的一种叙事、这样的一种非叙事和反叙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技巧,就是它完全不让场景、剧情、人物关系所产生、所召唤出的情绪累积,一旦一种情绪出现的时候,导演会用一个完全相反调性的场景或者人物把它抹除。


戴老师在此举了两个例子,其一是那个陷于忧郁症、也许是陷于疯狂、也许是陷于狂想、也许是陷于哲思的富家子安德里亚,他迷恋普鲁斯特、屠格涅夫,他把自己化妆成赤裸的、蒙难的耶稣,这个年轻人开着汽车、眼里含着泪,同时含着某种宁静和决绝向前开去,然后摄影机反打,我们看到他的主观镜头快速向前推移。那个时刻我们大概都领悟到了,他在赴死,他要终结自己的生命,他要告别这个无意义的世界。但是此时摄影机极端平滑地切换,推进镜头继续前行,但是主体改换成了夜游罗马的捷普和拉蒙娜,他们在黎明的罗马的宫殿阳台上展望大海,摄影机向大海蔚蓝的波涛上推进,呈现一个完全不同的调性。而那个死亡被搁置了,那个死亡被中断了,那个赴死之行没有呈现,而再次呈现的时候,是在捷普所获得的最好的秀场——葬礼上呈现的。拉蒙娜这一角色出现时,她告诉捷普说,我跟美好无关,然后两个人之间短暂地交往,似乎有一点真爱的感觉产生。之所以说是有一点真爱的感觉产生,是因为捷普跟拉蒙娜分享了他的一个秘密,他说:“睡过来,抬头看看海”,拉蒙娜问:“海在哪里?”他说:“天花板上”。这是全片几乎唯一的场景,让我们感觉到捷普这个社交之王的内心也许仍然有某一个深藏的、干净的角落,这个角落能让他在洁白的天花板上看到大海。而且这是他少有的试图跟别人分享内心秘密的时刻,或者是内心纯净、宁静的时刻。


在这个场景之后,电影只用一句旁白“很遗憾,你女儿的死亡”就完全抹除了拉蒙娜的生命和拉蒙娜的存在。通常故事是以死亡结束的,最经典的叙事终结方式是婚礼、葬礼和登基,在电影当中最后的对白也说:“通常故事是以死亡结束的。”但是其实这部电影是以死亡开始的,而且电影当中短暂的、碎片式的、浮光掠影式的片段是由死亡事件来句读的,在电影当中死亡断续地发生,死亡构成叙事的某一种节拍器。但是在电影叙述当中,死亡事件都被蒙太奇所遮蔽、都被蒙太奇所剪掉、都被蒙太奇抹除了死亡可能带给我们的启示和意义。电影也用同样的方式抹除了故事也许会传递给我们的痛感,如果有片刻我们可能在这个故事当中体认到某种痛感的话,那么同样它用另一个调性的蒙太奇镜头切换使那个痛感也瞬间消弭。



影片中的奇迹时刻与解读路径


前述这部电影以表演和戏法作为非常重要的关键词,影片当中只包含了两三个魔术时刻,或者叫奇迹时刻。其一是捷普引领拉蒙娜跟随着带钥匙的男人,这个男人提示着我们意大利文学乃至欧洲文学当中那种超现实主义的神奇存在,一个魔术师式的存在。他们在带钥匙的男人的引领下进入到罗马的深处、罗马最隐秘的美丽所在,当然也是特权的所在,可是也是这个电影真正的标题。电影的意大利语标题La Grande Bellezza在中国大陆翻译成《绝美之城》,在香港翻译成《罗马浮世绘》,可能都不够准确,因为标题原意就是“绝美、至美、极美”
第一个魔术时刻是经由这个带钥匙的男人将罗马的绝美在我们面前展开,而第二个魔术时刻是迁徙中的火烈鸟围绕着玛利亚修女,修女轻轻地嘘了一口气,于是群鸟在黎明的天际当中高飞。重要的不在于修女重新带来神圣,她只是作为这个故事的一个外来者,给他们、给这个世界撕开了一道小小的裂缝,她只讲了几段话,而这几段话恰是裂缝所在。一段话是侏儒的杂志社主编坚持要采访修女,而修女的代理人说她早在1971年之后就拒绝访谈了。然后当他们迫使玛利亚修女开口时,修女说的话此处有两种翻译,一种翻译是“我嫁给了贫穷”,另一种是“我对贫穷发下了誓言”,贫穷不能够被讨论,只能生活于其中,贫穷也是不应该被言说的一个裂缝。此处展现了极端的不合时宜,极端的非表演,极端的非戏剧性。

与这个世界和谐的是红衣大主教喋喋不休地谈论美食,这是一个合拍的、逻辑的所在,而玛利亚修女在此处讲了第一个不和谐。第二个不和谐是在火烈鸟飞起之后,玛利亚修女问捷普:“你为什么不再写作了?”,这是所有人都在问他的问题,而只有这一次他真诚地回答说:“因为我寻找至美,我寻找绝美,我寻找极致的美,而我找不到。”然后玛丽亚修女所问非所答地说:“你知道我为什么只吃根吗?因为根是重要的。”关于根和漂浮、和浮萍、和顺流而下、和戏水与游戏人生的相反,修女又以这种方式撕开了一道裂缝。但也仅仅是裂缝而已,因为最后结束这部影片的是那句“这不过是戏法”。但是这个小小的裂缝完满了叙事,引申出了关于这部影片的几种解读方式。一种解读方式是,我们把本片的主角视为罗马城。戴老师说自己最近在参加一个关于城市、建筑和空间的评审,当她被问及哪部电影最表现了人与城市,她很遗憾居然在回答这个访问时没有说《绝美之城》。这部影片是一个关于城市、关于空间、关于城市与人的非常成功的、非常迷人的、非常美丽的电影,所以电影的主角是罗马、罗马的历史、罗马的古老、罗马的不朽,以及罗马城中的浮光掠影、吉光片羽、漂浮浮萍一样的游戏人生和旋生旋灭的时尚文化、精英集团的抱团取暖和彼此之间赤裸的恶语相向,形成了一个有趣的对照。而从另一个角度,我们可以把、当然也必须把这个影片的主角视为捷普。此处戴老师清晰地感觉到,当人们说这是费里尼《甜蜜的生活》的二十一世纪版本的时候,他们说错了。此处戴老师更同意一个豆瓣影评人的说法,这部影片更像是二十一世纪版的《八部半》,因为《八部半》是关于一个导演陷入了创作困顿,然后到他最终走出创作困顿时,他开始拍摄他的电影,而这也就是《八部半》这部电影的完成。在《绝美之城》当中,捷普写出第一部杰作后停止写作40年,他最后决定开始新一部作品的写作,而这部电影也在此完成。但是戴老师同时又完全地否认《绝美之城》是二十一世纪版的《八部半》或者二十一世纪版的《甜蜜的生活》。如果大家是影迷,如果大家熟悉欧洲艺术电影,如果大家熟悉费里尼,大概我们可能会共鸣或者认同于戴老师的感受,这部电影才华横溢、美妙奇特,但是完全没有费里尼式的张扬、费里尼式的狂悖、费里尼式的姿势、费里尼式的放荡不羁、费里尼式的恣肆狂妄,上述风格本身来自于费里尼对影片主人公所置身其间的现代文明、资产者雍容繁华的生活有一个彻底的轻蔑和彻底的无视。费里尼是一个反叛之子,而影片主人公捷普只是一个冷静的、睿智的、旁观的、冷酷的同行人,这是索伦蒂诺和费里尼两位艺术家之间的落差,但它更是一个时代的落差。影片使得戴老师感到深深的迷惘在于,当故事结束时捷普开始要撰写一部小说,这部小说应该就是他眼中的世界,也就是他所谓的生命。但是当他开始撰写这部小说时,这部电影完成了。我们在片中看到的应该也就是索伦蒂诺眼中的吉光片羽,也就是索伦蒂诺的生活和生命,这样的一个无意义的、带有某种无望的、但又是雍容的、自如的一种漂移和生活。于是戴老师不合时宜地产生了某一种疑惑和追问:那么电影是什么?电影的意义是什么?在对美、对绝美的追求、营造、捕捉、追寻而不可抵达之中,美之于人、之于社会,它的意义究竟是什么?美与贫穷,美与木乃伊似的苦行者,无数随波逐流的人和似乎已经孤岛一般的对价值的渴望,他们在现代世界之间的联系是什么?这是关于这部电影不合时宜的、不恰当的追问,但是戴老师感到这种追问仍然困惑于她,因为这部电影是自反的,但却不是内省的,这部电影是嘲弄的,但却不是批判的。那么批判是否必要?批判是否可能?我们是否仍然渴望给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的世界赋予意义?这是戴老师不合时宜地最后想跟大家分享的话。




Q

问:电影开头游客的死亡意味着什么?

戴老师回答:很难说意味着什么,因为我要回答它意味着什么,我就要给出意义,而这部电影在告诉我们无意义。电影正是用这样一个黎明中最惯常的游客场景,而且尤其是我们这样的东北亚游客走到哪里都拍照,我们是这样的好像充满好奇心的、但是又没见识的一些外来者,电影就让这位游客在兴致勃勃去拍照的时刻无端地倒下,奠定了影片的一个基调:关于生与死之间恐怕没有事情大于生死了。但是这个死亡本身也是毫无意义的,因为当这个游客倒下时,当旅行团开始惊呼慌乱时,这座城市完全不动容,合唱团继续用天籁一样的歌声吟唱,然后黎明照样开始,一天照样进行。如果一定要说它有什么意义的话,电影正是用最极端的事件——死亡,来开始这个故事。我们是在近景中看到游客拍照的动作和他的倒下,但是此后所有场景都是大全景,再没有给他任何关注和注意,电影正是用这样一种镜头调度和镜头语言风格,把我们可能想象的极端事件表现为日常,即“罗马每天都有事情发生,也就是什么都不发生”,在这个城市当中,生生死死,人来人往。此场景还对应着一句对白“罗马最好的居民是观光客”,没有谁是罗马的居民,罗马最好的居民只是这些匆匆行走的无名人群,他们的生与死完全不可能进入我们的视野,更不会进入我们的感知。如果一定要给意义的话,大概我就会给出这样的一个意义。



新学期再度重返戴老师的导赏“课堂”,还是熟悉的深深震撼,感谢老师将《绝美之城》这部经典之作带给我们。绝美之一,在于每一帧的华丽眩目,碎片化的意象间充斥着浮华掠影,未完成的情节中闪烁着罗马之夜的迷人。绝美之二,在于戏法的美感,死亡与重生的交叠、虚伪与真诚的交错、表演与非表演的交织,弥漫着蒙太奇、意识流、如梦似幻的醉人。绝美之三,在于似有非有的迷蒙,舞台上被父母逼迫创作的小女孩,哭泣嘶喊着作画;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周围面无表情的旁观者;与之形成呼应的,是坚持以孩童视角看世界的侏儒编辑,类似的还有圣者修女、红衣主教、唱诗班成员……如同过眼云烟般,赤诚与麻木、圣洁与堕落在一座城里铺陈开来,折射出纸醉金迷而转瞬即逝的沉沦。在这里,没有叙事主体,没有情节发展,没有理性意义,有的是众生相,是关于美的骗局寓言,是关于生活的虚无荒诞,但同时,这也是一次寻美寻“根”之旅,一次从回忆初恋重识自己的觉醒,一次以新小说为起点的新开始。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2020级本科生

唐儒雅



《绝美之城》,美是欣赏,欣赏夜晚罗马之城的华美多姿;美是思考,思考这份华美背后的空虚与迷惘。在这部电影中,二十余个平行段落,频繁出现的咏叹调穿梭期间,美丑交织,视听融合,让观影者近乎迷失在镜头的吉光片影之中。

在戴老师的精彩导赏中,我们回忆起影片中那些意味深长的镜头,领略着《绝美之城》的不同凡响。它在一部影片的封闭结构中,连缀起淡化因果的、略去情节的、追索意义的旅程,凡此林林总总却都同归于生命终极意义的思考。主角捷普在他生命回望的探寻中开启了一部“什么都不谈”的小说,《绝美之城》也在镜头的惊奇组合中成就了一份“什么都不是”的伟大。

——北京大学法学院2022级本科生

刘伊濛




本文原载于公号“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感谢戴锦华老师及公号授权转载。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本期编辑 | 吴敏峰



推荐·阅读

活动回顾|戴锦华教授导赏《飞向太空》


活动回顾 | 戴锦华教授导赏系列之二十二《看不见的客人》


纪念|戴锦华教授带你看懂万玛才旦的电影《塔洛》


活动回顾|戴锦华教授导赏《薄荷糖》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海螺Caracoles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