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 | 戴锦华教授导赏系列之二十三《绝美之城》
时隔三个月之后,戴老师与我们再续周三之约,对此她坦言有一点兴奋也有一点张皇,感觉有些忘记了在这样的空间、在这样的时刻该怎么去把握分寸,才能够恰到好处地跟大家分享刚刚看过的电影。戴老师大概理解大家的体验,即当你看了一部使你沉浸其间的电影之后,当电影刚刚结束的时候,你并不希望立刻讨论这部电影,所以戴老师说她某种程度上扮演的是一个并不很令人欢迎的角色。这个时刻也不是一个非常深入的、客观的、理性的去分析一部电影的最好时刻,所以戴老师说她有一点张皇是真切的。此刻她再一次在讲堂这个空间当中可能有一点冒昧地去尝试重新找到与大家分享这部影片的分寸、尺度、感觉和方式。
反复观影后的吉光片羽
意大利导演保罗·索伦蒂诺(Paolo Sorrentino)这一部非常著名的《绝美之城》(La Grande Bellezza,2013年)是赢得了无数荣誉的一部电影。本片获得了第86届奥斯卡金像奖的最佳外语片,并且获得了当年意大利国别电影最高荣誉大卫奖的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也入围了第66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换言之,《绝美之城》在本土影坛、在好莱坞这样一个具有全球影响力和覆盖力的奥斯卡的舞台上、在国际三大电影节的舞台上都获得了肯定与褒扬。几乎所有对本片的讨论,都将其重新放置在意大利电影史的序列。意大利电影的回顾和展望都毫不犹豫地把本片与意大利电影史上最著名的艺术电影大师费德里科·费里尼(Federico Fellini)的影片《甜蜜的生活》(La Dolce Vita,1960年)同提并论,所以本片有“二十一世纪的《甜蜜的生活》”之称。以上都表明了影坛对这部影片近乎无保留的艺术价值、艺术成就、审美价值的肯定。
而戴老师坦言,跟大家分享这部影片时她会有一点迟疑、有一点困难,因为她对本片的观影有着双重真切的体验:一方面这部影片影像华美、视野丰富繁复、视听语言和视觉语言组织结构奇特精美,使她在影院观看时不仅有深深的沉浸感,而且有沉醉微醺的感觉;但是另一方面,当她走出影院的时候好像只剩下关于影像的吉光片羽,好像没有能够捕捉到深深地触动了她、深深地留在了她心中的场景、角色和印象。而当戴老师一次再一次地重看这部影片时,那种沉醉感依旧会到来,同时会有一些迷惘和迷惑越来越清晰地显现出来。
在戴老师反复观影和思考的过程当中,这部影片最为奇特的是从第一个场景到最后一个场景没有形成沉淀和叠加的效果,它不像是一层一层地累积上去,不像是有什么东西渐次出现,而始终有一种漂移、一种滑动、一种在表层上去抚摸、去体认的感觉。为了跟大家分享,戴老师第N次重看这部电影,然后第N次做笔记,第N次去阅读她每一次观看这部影片以后的笔记,以下她把每次做笔记都会标注着重记号的对白首先与大家分享。
影片中一场Party上面有宾客组成的小火车,每一位宾客扶着前一位宾客的肩膀然后在庭院中回旋,此时主角捷普说:“这是罗马最好的小火车,因为它哪儿也不去。”随后他跟身边的人说:“看看我们周围这些人,他们什么也不是。”电影中捷普还说过一句非常著名的台词:“罗马每天都有事发生,也就是什么都不发生。”
电影剧照
电影中还有一个重复出现的表述,男主捷普说,福楼拜曾构想写一部什么也不谈的小说,也许我能够完成它。电影结束时捷普与初恋的场景重现,而那个惊心动魄的时刻不再是初吻的时刻,而是初恋女友展示了自己美丽的美妙的动人的青春的身体。在此段落,电影中频繁出现的听觉元素——咏叹调——响起,此时镜头反打呈现老年捷普,然后切换为玛利亚修女跪行爬上圣约翰大教堂阶梯的场景,咏叹调的华美神圣与修女的苦行交织,而修女用身体行为表达出信仰的力量,同时伴随着捷普的旁白:“通常故事以死亡结束,但首先会有生命,可是生命在这样那样当中,其实都早已在喧哗中落定,寂静也是情感,爱情也是恐惧,绝美的光芒,野性而无常,那些艰辛悲惨和痛苦的人性,都埋葬在生而为人的困窘之下,说也说不完,其上不过是浮华云烟,我不在意浮华,所以这就是小说的开始。”
戴老师自己至少看过三种翻译版本,翻译得非常不一样,因为自己完全不懂意大利语,所以并不能判断哪个翻译更准确。最近她看到的两个版本,其中之一将上述独白最后一句翻译为“就让它成为小说的开始,不过是戏法而已”,而另一个版本翻译为“不过是技巧而已”。电影就是在这段旁白之后结束,咏叹调继续,字幕开始向上滚。戴老师说:“这个大概是我的迷茫、我的迷醉和我的迷惘所在。”
《绝美之城》是一部非常奇特的电影,它是一个无情节电影、一个非叙述性电影。这部电影一直在讲述,在电影当中无数人物在我们面前走过,戴老师不确定大家看过这个电影以后记住了哪个人物,还能不能够分辨不同的人物,但其实坦率地说,记不住和分辨不出也不要紧,因为都是吉光片羽,都是浮光掠影,都是过眼烟云。
索伦蒂诺作为电影作者的独特
戴锦华教授
罗马华丽舞台之上的表演与戏法
这部电影当中因为大量的夜景戏,所以影片充满了逆光、侧逆光、顶光。顶光是一个禁忌,很少有人能经得住顶光,没有人能经得住底光。戴老师开玩笑说,在夜晚穿过校园有时候她会受到惊吓,现在才慢慢习惯,那不是一个用底光来吓人的人,而是一个路过的学生,他不过是在专注地看手机,而形成的完全是一个底光效果。本片中大量的逆光、侧逆光和顶光成为非常重要的众生像、或说是肖像的一种勾勒方式,构成了古典油画式的视觉效果,大量的侧逆光构成一种奇特的肖像勾勒的效果,同时电影也直接把罗马上流社会众生相的丑陋暴露无遗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蒙太奇构成的精巧封闭结构
整部影片事实上是一个封闭结构,它以捷普65岁生日开始,他在生日的时刻开始有了某一种动摇和迷惑,到影片结束时,他终于获得了再次写作的力量,他终于相信他有能够成就一部福楼拜式的、所谓什么也不撰写的小说的能力。在这一封闭结构中,碎片的、破碎的、短暂的、没有逻辑连接的、没有剧情连接的段落的连缀,共同构成了一个精美的完整的电影叙事体,这本身是一个蒙太奇技巧的大成。电影达成这样的一种表达、这样的一种非表达、这样的一种意义、这样的一种无意义、这样的一种叙事、这样的一种非叙事和反叙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技巧,就是它完全不让场景、剧情、人物关系所产生、所召唤出的情绪累积,一旦一种情绪出现的时候,导演会用一个完全相反调性的场景或者人物把它抹除。
在这个场景之后,电影只用一句旁白“很遗憾,你女儿的死亡”就完全抹除了拉蒙娜的生命和拉蒙娜的存在。通常故事是以死亡结束的,最经典的叙事终结方式是婚礼、葬礼和登基,在电影当中最后的对白也说:“通常故事是以死亡结束的。”但是其实这部电影是以死亡开始的,而且电影当中短暂的、碎片式的、浮光掠影式的片段是由死亡事件来句读的,在电影当中死亡断续地发生,死亡构成叙事的某一种节拍器。但是在电影叙述当中,死亡事件都被蒙太奇所遮蔽、都被蒙太奇所剪掉、都被蒙太奇抹除了死亡可能带给我们的启示和意义。电影也用同样的方式抹除了故事也许会传递给我们的痛感,如果有片刻我们可能在这个故事当中体认到某种痛感的话,那么同样它用另一个调性的蒙太奇镜头切换使那个痛感也瞬间消弭。
影片中的奇迹时刻与解读路径
第一个魔术时刻是经由这个带钥匙的男人将罗马的绝美在我们面前展开,而第二个魔术时刻是迁徙中的火烈鸟围绕着玛利亚修女,修女轻轻地嘘了一口气,于是群鸟在黎明的天际当中高飞。重要的不在于修女重新带来神圣,她只是作为这个故事的一个外来者,给他们、给这个世界撕开了一道小小的裂缝,她只讲了几段话,而这几段话恰是裂缝所在。一段话是侏儒的杂志社主编坚持要采访修女,而修女的代理人说她早在1971年之后就拒绝访谈了。然后当他们迫使玛利亚修女开口时,修女说的话此处有两种翻译,一种翻译是“我嫁给了贫穷”,另一种是“我对贫穷发下了誓言”,贫穷不能够被讨论,只能生活于其中,贫穷也是不应该被言说的一个裂缝。此处展现了极端的不合时宜,极端的非表演,极端的非戏剧性。
与这个世界和谐的是红衣大主教喋喋不休地谈论美食,这是一个合拍的、逻辑的所在,而玛利亚修女在此处讲了第一个不和谐。第二个不和谐是在火烈鸟飞起之后,玛利亚修女问捷普:“你为什么不再写作了?”,这是所有人都在问他的问题,而只有这一次他真诚地回答说:“因为我寻找至美,我寻找绝美,我寻找极致的美,而我找不到。”然后玛丽亚修女所问非所答地说:“你知道我为什么只吃根吗?因为根是重要的。”关于根和漂浮、和浮萍、和顺流而下、和戏水与游戏人生的相反,修女又以这种方式撕开了一道裂缝。但也仅仅是裂缝而已,因为最后结束这部影片的是那句“这不过是戏法”。但是这个小小的裂缝完满了叙事,引申出了关于这部影片的几种解读方式。一种解读方式是,我们把本片的主角视为罗马城。戴老师说自己最近在参加一个关于城市、建筑和空间的评审,当她被问及哪部电影最表现了人与城市,她很遗憾居然在回答这个访问时没有说《绝美之城》。这部影片是一个关于城市、关于空间、关于城市与人的非常成功的、非常迷人的、非常美丽的电影,所以电影的主角是罗马、罗马的历史、罗马的古老、罗马的不朽,以及罗马城中的浮光掠影、吉光片羽、漂浮浮萍一样的游戏人生和旋生旋灭的时尚文化、精英集团的抱团取暖和彼此之间赤裸的恶语相向,形成了一个有趣的对照。而从另一个角度,我们可以把、当然也必须把这个影片的主角视为捷普。此处戴老师清晰地感觉到,当人们说这是费里尼《甜蜜的生活》的二十一世纪版本的时候,他们说错了。此处戴老师更同意一个豆瓣影评人的说法,这部影片更像是二十一世纪版的《八部半》,因为《八部半》是关于一个导演陷入了创作困顿,然后到他最终走出创作困顿时,他开始拍摄他的电影,而这也就是《八部半》这部电影的完成。在《绝美之城》当中,捷普写出第一部杰作后停止写作40年,他最后决定开始新一部作品的写作,而这部电影也在此完成。但是戴老师同时又完全地否认《绝美之城》是二十一世纪版的《八部半》或者二十一世纪版的《甜蜜的生活》。如果大家是影迷,如果大家熟悉欧洲艺术电影,如果大家熟悉费里尼,大概我们可能会共鸣或者认同于戴老师的感受,这部电影才华横溢、美妙奇特,但是完全没有费里尼式的张扬、费里尼式的狂悖、费里尼式的姿势、费里尼式的放荡不羁、费里尼式的恣肆狂妄,上述风格本身来自于费里尼对影片主人公所置身其间的现代文明、资产者雍容繁华的生活有一个彻底的轻蔑和彻底的无视。费里尼是一个反叛之子,而影片主人公捷普只是一个冷静的、睿智的、旁观的、冷酷的同行人,这是索伦蒂诺和费里尼两位艺术家之间的落差,但它更是一个时代的落差。影片使得戴老师感到深深的迷惘在于,当故事结束时捷普开始要撰写一部小说,这部小说应该就是他眼中的世界,也就是他所谓的生命。但是当他开始撰写这部小说时,这部电影完成了。我们在片中看到的应该也就是索伦蒂诺眼中的吉光片羽,也就是索伦蒂诺的生活和生命,这样的一个无意义的、带有某种无望的、但又是雍容的、自如的一种漂移和生活。于是戴老师不合时宜地产生了某一种疑惑和追问:那么电影是什么?电影的意义是什么?在对美、对绝美的追求、营造、捕捉、追寻而不可抵达之中,美之于人、之于社会,它的意义究竟是什么?美与贫穷,美与木乃伊似的苦行者,无数随波逐流的人和似乎已经孤岛一般的对价值的渴望,他们在现代世界之间的联系是什么?这是关于这部电影不合时宜的、不恰当的追问,但是戴老师感到这种追问仍然困惑于她,因为这部电影是自反的,但却不是内省的,这部电影是嘲弄的,但却不是批判的。那么批判是否必要?批判是否可能?我们是否仍然渴望给我们的生活、给我们的世界赋予意义?这是戴老师不合时宜地最后想跟大家分享的话。
现
场
问
答
Q
问:电影开头游客的死亡意味着什么?
观
众
短
评
新学期再度重返戴老师的导赏“课堂”,还是熟悉的深深震撼,感谢老师将《绝美之城》这部经典之作带给我们。绝美之一,在于每一帧的华丽眩目,碎片化的意象间充斥着浮华掠影,未完成的情节中闪烁着罗马之夜的迷人。绝美之二,在于戏法的美感,死亡与重生的交叠、虚伪与真诚的交错、表演与非表演的交织,弥漫着蒙太奇、意识流、如梦似幻的醉人。绝美之三,在于似有非有的迷蒙,舞台上被父母逼迫创作的小女孩,哭泣嘶喊着作画;与之形成对比的,是周围面无表情的旁观者;与之形成呼应的,是坚持以孩童视角看世界的侏儒编辑,类似的还有圣者修女、红衣主教、唱诗班成员……如同过眼云烟般,赤诚与麻木、圣洁与堕落在一座城里铺陈开来,折射出纸醉金迷而转瞬即逝的沉沦。在这里,没有叙事主体,没有情节发展,没有理性意义,有的是众生相,是关于美的骗局寓言,是关于生活的虚无荒诞,但同时,这也是一次寻美寻“根”之旅,一次从回忆初恋重识自己的觉醒,一次以新小说为起点的新开始。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2020级本科生
唐儒雅
《绝美之城》,美是欣赏,欣赏夜晚罗马之城的华美多姿;美是思考,思考这份华美背后的空虚与迷惘。在这部电影中,二十余个平行段落,频繁出现的咏叹调穿梭期间,美丑交织,视听融合,让观影者近乎迷失在镜头的吉光片影之中。
在戴老师的精彩导赏中,我们回忆起影片中那些意味深长的镜头,领略着《绝美之城》的不同凡响。它在一部影片的封闭结构中,连缀起淡化因果的、略去情节的、追索意义的旅程,凡此林林总总却都同归于生命终极意义的思考。主角捷普在他生命回望的探寻中开启了一部“什么都不谈”的小说,《绝美之城》也在镜头的惊奇组合中成就了一份“什么都不是”的伟大。
——北京大学法学院2022级本科生
刘伊濛
本文原载于公号“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感谢戴锦华老师及公号授权转载。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本期编辑 | 吴敏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