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钱理群丨2024年和年青人的12封通信

海螺Caracoles 2024年09月14日 08:49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三联书店三联书情 Author 钱理群

自2023年12月,抖音博主“大刘”陆续在平台上推荐北大中文系资深教授钱理群的经典作品,2024年3月,又在三联书店钱理群著作精编再版之际,组织读书群的书友们重读经典。书友们在读书群互相分享当下遭遇的迷茫、困顿和阅读体悟。受书中钱理群给青年朋友们回信的启发,十余位书友给钱理群写信,并通过三联书店转交。钱理群收到信件后,在85岁高龄,连续一周撰写了12封回信约一万多字,解答青年人们的问题。信中,他依然保持着对时代的敏锐思考和对青年的关怀。


我们在征得钱理群老师的同意后,略加编辑,并对写信人的姓名做了汉语拼音简写的处理。特此刊布,以飨读者。


2024年和抖音平台上的年青人的通信
钱理群
2008年我编辑出版了《致年轻朋友——钱理群演讲书信集》一书,集中了我于2002年退休以后至2008上半年对青年(主要是“80后”青年)的“演讲词十六篇”,和在此期间及之前给青年写的“书信五十通”。
2015年,我又对2008年版进行了认真修订,改名为《26篇:致青年朋友》。保留了初版本主要文章,删去了与青年关系不那么直接的几篇文章,以及与青年的通信,准备以后单独出版书信集,同时补充了2008年以后写的演讲词。重新编为三辑:辑一“漫说大学之大——致大学生、研究生”,辑二“为生命给出意义——致青年志愿者”,辑三“准备好了吗——致‘80后’‘90后’青年”。
《26篇:致青年朋友》还以2014年的一篇讲话《我和青年》作为“代前言”,对我作为“30后”,与“40后”“50后““60后”“70后”“80后”五代青年的密切交往做了认真回忆和总结。在《后记》里,我深情写到“和当代青年的交往对我自身的意义”。特别是2002年退休以后,与社会隔绝,我更加自觉地“通过和青年的接触,与现实保持或一程度的联系”;“青年们不仅给我提供了大量来自生活第一线的信息,而且用他们所提出的问题,逼着我面对当下中国的迫切问题。青年们活跃的思想,更给我增添了思想的活力”。
我特别提到“80后”“90后”的青年。在我看来,“这些具有思想力、行动力的青年,正是鲁迅所说的存在于‘地底下’的中国的‘筋骨与脊梁’。但他们又同时处于被忽视、‘被抹杀’的地位。我也因此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即和他们站在一起,尽我的力量给与支持;更从他们那里吸取思想、智慧与力量,在相濡以沫中寻求生命的意义与快乐”。
我在《后记》里还强调:“青年不仅代表着未来,而且他们自身也在创造未来——青年一代正在用自己的方式成长着,创造新的生命。正是青年使我在关心现实的同时,更多地思考未来。”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未来”把我与青年连接在一起。这样,我在2002年退休,离开了课堂以后,就通过在全国各地游学,与青年通信,最后汇集成《致青年朋友》一书的初版本与修订本,在2008年、2015年,与“80后”“90后”的青年相遇,继续保持我与中国的现实和未来的密切联系。这自然是我晚年人生路上极为重要和光辉的一页。我没有想到的是,时隔九年,2024年5月,我突然收到三联书店的朋友转来的十多位年青人(各年龄段的青年都有,相当部分是“90后”“00后”的青年)的来信。他们是“抖音的一个读书博主”(账号“大刘读书”)网站上的网民,一起读了我的书,特别是《26篇:致青年朋友》,有许多想法要和我交流,就通过三联的朋友转来了他们的“心声”。这又是一次历史的机遇:我这个年过八五的养老院里的“老头儿”,正处于历史“大变动”的时代困惑引发的大焦虑、大思考中,突然有了机会,与同样处于焦虑、思考、寻路状态的年轻一代讨论中国与世界的过去、现在、未来:实在太难得,太可贵了。于是,就有了下面老、少两代人的通信。——且让我一一道来
钱理群教授近照

 1 

我是抖音的一个读书博主,账号是:“大刘读书”,名字是刘楚东。我是三年前(2021)开始做抖音的。原因是发现现在的青年,远比二十年前迷茫,焦虑,不安。希望通过阅读引领他们建立良好的人生态度,更好地认识自我,了解世界。这期间也推荐了钱老师您的不少书。像去年东方出版中心的《二十六篇》,今年三联的《心灵的探寻》《我的精神自传》《天地玄黄》等。很多人都说,“如果在大学期间能读到就好了”,“也许会有许多的不同”。

是的,现在的青年读书太少了。很多在大学该读的书没有读,该做的事没有做。现实的喧闹和浮躁,更甚以往。实用主义与虚无主义的思潮在大学里弥漫。现在要么是“躺平”,在宿舍里窝着,等待没有希望的救赎;要么是“卷”着,朝着实用的目标,盲目冲刺。梦想是什么,未来是什么,一切都不重要。

以前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现在是“精致的,迷茫的,急躁的,孤独的利己主义者”。

在做抖音的过程中,我时常能感受到这一点,感到悲哀和无力。钱老您的书籍成为我的动力。我也经常给他们推荐:“读读钱老的书吧,去看看,知道该如何读书,应该具备怎样的精神,如何‘健康地,快乐地,有意义地活着’。”

在这段与青年的接触中,我发现他们远比想象的难。一方面,他们迫切地要进步,但却找不到方向。而外界所给的信息又繁杂多变。各种“成功学”,各种大力宣扬的各种知识,都让他们得不到指引。一方面受到的压力,收到的信息又远比之前复杂,情绪容易受感染,欲望容易被诱惑。既焦虑不安,也不知所措。而文化圈、出版社,为了满足利润需要,不去引领文化,而是迎合市场,制造焦虑。当他们想通过书籍去提升时,却不知道该读什么书,不知道去哪儿找书!

我竭尽全力去宣传,去帮扶。但坦率讲,有效果,但效果很一般。有一段时间,我很沮丧,最后也想通了:小有所成,作为一个普通读书人,也只能做到这样了。能帮几个算几个吧。

钱老师,您说,我们还能做点什么,更好地帮助青年人从迷茫、焦虑中解脱出来,建立更好的阅读习惯,有更好的人生态度呢?

致LCD
谢谢您的来信,给我提供了当今中国青年(恐怕是“全民性”)的精神困境的一个准确的概括:“以前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现在是‘精致的,迷茫的,急躁的,孤独的利己主义者’”。这背后的根本问题是“信仰的缺失”。这使我想起了一百年前(1925年)鲁迅的一个召唤:年青人必须“重新寻路”。我的理解,就是“理想、价值、生活重建”。鲁迅提出了四大建议:一是不要相信那些“挂着金字招牌”的“鸟导师”,二是一些老人的经验、教训是可以听听的,根本的问题是自己“寻路”。一时找不到,不妨就“睡一觉”,睡醒了再找一条“似乎可走的路”。——这样说来,今天一些年青人的“躺平”也还是有积极意义的,至少不再“跟着走”了。而鲁迅最为看重的,是年青人“联合起来寻路”:“你们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导师》,收《华盖集》,《鲁迅全集》第3卷)
今天提出“重新寻路”是有一个大的时代背景的,寻路的前提,是重新认识我们的“时代”。我们正处在历史“大变动”,也即新、旧两个时代的大更替的关键时刻。旧时代内在矛盾、问题、危机正在彻底暴露,你来信中所说的人们(不只是年青一代)的极度迷惘、焦虑正根源于此。与此同时,新时代的“曙光”也正透过乌云洒落。
问题是曙光在哪里?这个问题十分复杂,我自己还在寻问之中,只能把问题提出来,大家共同探讨。可以略说一点的,也是当下许多人都在关注和讨论的,是“人工智能时代”提出的“人类何以存在”的路向问题。当“人类”现有的功能许多都被机器人替代或超越,“人类”何以生存与存在,“人类做什么”“人类向何处去”都成了问题。这也是当下青年备感不安的一个重要方面。我想向诸位强调的是,这不仅是危机,更是机遇:“曙光”正在我们的身边!我大概已经看不到这样的曙光降临的时刻,却很可能是你们年青一代未来的人生基本路向。这也是我最近一段时间,一直在紧张、兴奋地探讨的问题。这里就不多说了,就作为我们下一步交流的话题吧。
最后要说的,是您的信中最后说到的,当下自己所能做的事情的有限性:只能“小有所成”,“能帮几个就算几个吧”。我十分敬佩您的这一难得的“清醒”。这也是我多年来一直说的,现在不是“大有作为”的时代,只是“小有作为”,至多“中有作为”的时代。认清这一点,只能使我们更加自觉地“做事”,我提出了两条原则:一是“韧性”,准备长期、持续“奋斗”一辈子;另一是“智慧”,学会“钻空子”,在体制的缝隙中做我们可以做的事,并且进退自如。

 2 

我是个“90后”的青年。在2022年末,“新冠”带走了我爱的人。我强迫自己的生活停下来,我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生命,疫情三年给我们带来什么。

我问自己,这几年的日子,我是怎么度过的?时间都去哪儿了?无论怎样睡眠不足,小跑向前,也赶不上上涨的物价,市场的脚步,一线城市的节奏,飞速发展的时代的步伐。这不,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新一轮科技革命近在眼前,我会在这一轮弯道中被落下吗?

不知道你们那一代青年被冠以什么样的词汇。“80后”被冠以“迷惘”,“90后”如今面临的似乎是“焦虑”。焦虑,可能源于“速度快”或“知道得太多”,又或因为“对比”。网络——网购时代,过剩的信息填满了注意力,人人都是“知道分子”。过剩的物质消费了时间,互联网赤裸裸地展现出人与人之间巨大的矛盾与不平等。我们就急于赚取消费的循环,填补表象的“差异”。“我们”被更多地分散成“我”,原子化生存。青年——消费的主力军,被市场塑造出各种需求,就连“读书”这件事,“买”的意义,花费的时间和精力,也常常大于“读”。买过就等于读过,就该“嗮”了。自媒体时代,人人抢着碎片化的自我表达。

但我真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并为之努力了吗?我问自己。

我终于觉醒:我停下来,重新整理书架,处理周围的人、事、物,又拿起书,重新出发。

就在这时候,读到了您的《二十六篇》,真是相见恨晚!

树立目标,沉潜下来,行动罢!

我有了重新打开鲁迅的冲动,想要再次进入这位考试中令我头疼的,熟悉的陌生人的精神世界。期待在下一本书中,与您继续相遇!

致ZJP
这回和我通信的朋友,大都是您这样的“90后”,还有“00后”,都是我在校教书期间,没有机会相遇的。感谢您(们)的来信帮助我认识了你们这一代青年。
您(你们)出生在90年代,却成长于21世纪初,正是2001年中国加入国际贸易组织,进入“全球化”的世界潮流,中国经济也也因此获得高速发展的时代。就像研究者所说的那样,你们青少年时代的境遇,所受的教育,决定了你们从小就”相信”教育者所说的一切。正像您所说的那样,疫情突然改变了你们周围的社会,国家与世界,更把你们这一代推到了“自我生存”的边缘,甚至被封闭起来,失去了行动的自由。“无论怎样睡眠不足,小跑向前,也赶不上上涨的物价,市场的脚步”。在人工智能科技革命的历史新一轮的弯道中,又面临被推下、淘汰的危险。
这才有了您,你们,“90后”“00后”这一代的觉醒。于是,就有了这一代的“躺平” “润”;更有了您这样的多少喜欢思考问题的“90后”“00后”的自我追问:我是谁?我应该“向何处去”,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开启怎样的属于自己的“人生”?这就是今天的“90后”“00后”的你,你们,陷入深层次的“焦虑”的原因所在。
你们确实需要重新认识“历史”“政治”“生命”这些根本问题,重新“寻路”,重新“树立目标”,“沉潜”下来,“行动”起来:一切靠自己!而我,则永远和你们在一起,我们会“继续相遇”。

 3 

作为一名青年,我首先要感激您对一代代青年的关注。这让我感受到一种力量,让我知道有很多您这样的长者在默默注视着我们。这种力量会转化作我面对一切未知的勇气。

我所处的时代,可能也包括“10后”“20后”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教育体制进一步成熟,应试教育进一步发展的时代。从进入幼儿园到高中毕业,每一步都已经被定好。社交媒体空前发达,个人意志极易被宣传所裹挟。我小时候就流行这么一句话,叫做“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各式各样的补习班应运而生。在根本需要无法解决的情况下“减负”只是“越减越负”。在这种背景下,学生达成一个共识:学习是一件痛苦的事。考上大学以后,失去了考试的目标,我和周围的同学都陷入了茫然,逐年加剧。促使很多人上课不听,睡觉不起。

我隐约感觉到需要进行一种精神重建。我选择到书中去寻找答案。我的阅读于是逐渐深入,方向也从文学为主转向了社科为主。在这一过程中我感到自己的精神日益充盈,有一种人格逐渐完满的喜悦感。

我此时才发现自己好像找回了许多人都丢失了的东西:好奇心。我终于明白,探索欲或者说好奇心是人类的天性,也是人活着的根本内在动力之一。我们十几年的应试教育磨灭了好奇心,习惯了一道道考题和被人安排好的生活,以至于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爱好什么。被剥夺了自我,剥夺了探索欲,就陷入了精神的干枯。人只是循着惯性生活下去,自我庸俗化。我正在努力从这样的“自我庸俗化”中挣脱出来,又常常陷入“现实的困境”。期待您为我指点迷津。

致YYZ
您的来信提出了两大问题:“精神重建”和“找回好奇心”,都引起我强烈共鸣和兴趣。坦白地说,这正是我最近集中思考的两大问题。读了您的来信,我真是又惊又喜!
在我看来,“人”的问题,就是“年青一代”“精神的失落”;而精神的失落,除了“信仰的缺失”之外,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好奇心,想象力,创造力的缺失”。人们很少谈及,但却万万不可忽视。特别是在学术界和教育界,没有了好奇心、想象力、创造力,就什么都谈不上了。其一,就像您所说的,好奇心、想象力、创造力,是“人”的本性,在我看来,还是“人的童年”的天性。最近我和养老院的新知己、著名的儿童文学家王金波先生讨论“人类回归何处”,第一个提出的就是“回归童年”。而当下中国教育的最大问题,就是中国的孩子已经没有童年,他们甚至已经不会玩了。好奇心、想象力、创造力的丧失,就是人性的丧失,而且是根本性的;其二,好奇心、想象力与创造力,是一切创造性的劳动(读书,写作,学术研究,创业)的驱动力,原创性的来源。我们说,在人工智能的时代,人的“智力”特别重要,它是机器人不能代替的;而人的智力就是完全依靠人的好奇心、想象力,创造出来的。我最近总结自己的一生学术时,就注意到,我的所有的机器人不能代替的学术研究成果(当然不是全部,有不少是机器人能够取代和超越的),就是仰赖我特殊的智力,其基础就是在好奇心、想象力的驱动下,参与的广泛的社会实践,积累下来的极其丰富的人生经验和生命体验,以及我在厚实的史料基础上,依靠想象力,而产生的思想的飞跃,概括力,提升力。而我在85岁的高龄,到了人生最后阶段,还能开创全新的研究领域:养老学、生死学、未来学——也全赖我对未来(未知世界)的好奇心、想象力与创造力。由此而形成我的一个全新思考:越是在人工智能的时代,人越要回归自己的本性:好奇心,想象力与创造力。今天就在这里和诸位分享吧。

 4 

我是个农村的孩子。去年刚刚大学毕业,现在连一份正经工作都没有,在一个学校作临时工。但我始终是您忠实的读者。2020年看到您著名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论断,真有当头棒喝之感。2021年暑假,看了许知远在《十三邀》对您的访谈。看到您和贵州学生们多年之后再相聚一堂齐声高唱,我哭了,为人的力量与时代的无情而哭。2023年我参加了“理想国”为您的新书《中国现代文学新讲》召开的发布会,在下面听三位老师讲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真是特别开心,那是一种真正来自内心的共鸣。

我特别想和您聊聊鲁迅。在现实生活中能够畅所欲言的人越来越少了。欲将心思付瑤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我读鲁迅,大致属于“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事”的类型。上大学之前和以后,都读鲁迅的书,但都是在根据鲁迅的著作核对官方提出的“鲁迅思想”,只记得他是一种精神的一面旗帜,然而忘了他这个人本身。

直到2020年9月,在有了一些经历以后,才突然想到《灯下漫笔》里的一句话:“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以后,还万分喜欢。”那一刻,我觉得我真正读懂了鲁迅。

我觉得鲁迅是一个消极、悲观、清醒、冷静、激奋、深刻,一肚皮不合时宜的人。而且我越来越困惑:文学与政治的关系到底应该怎样处理,我个人和这个社会的关系到底应该怎样处理?——鲁迅对于今天的处于极度困惑中的我,究竟有什么意义?

致一位未署名的读者
您在来信中说,特别想和我“聊聊鲁迅”。这也是去年以来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鲁迅思想对当代中国的意义。它能给处于极度困惑中的中国思想、学术、教育界,中国的年青一代什么样的启示?——我们又想到一起了。
去年,有学者发现了一条新的史料:20世纪30年代日本学者在翻译《鲁迅全集》时,对鲁迅做出了两个重要评价:要解“中国之谜”必须读《鲁迅全集》;而鲁迅对中国之谜的解读,不是纯文学的,而是从政治、经济、社会、思想、文化的“人文学”的角度切入。我因此而豁然开朗:当下,我们不正面临一个更大的“中国之谜”?!中国怎么发展到今天?真的有很多看不懂的地方。在我看来,从人文学的角度,解读现当代中国之谜,恐怕会成为相当一段时间,中国思想、学术、文化界,以至世界中国学研究的重大课题。鲁迅正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研究的范式。
根据我的观察,鲁迅的解读,是从四个方面切入的。一是对“中国皇权体制”的反思,二是对“中国传统文化(孔子,庄子)”的反思;三是对“中国国民性”的反思;四是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反思。这是四篇大文章,有待深入阅读,思考,研究和讨论。这里只能先出个题目。

 5 

很长一段时间,因为没有找到生命中的不可夺之志,感到生命迷茫和精神无所寄托。自我总结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资本主义、物质主义、利己主义成了主流。没有世俗的成功,导致自我价值感不强;2.现在的交流全靠手机、互联网,每个人都像一座孤岛,孤独感很强;3.读书太少,也不知道自己应该相信什么信仰缺失,导致缺少强有力的支撑。

最近,在读您的书时,看到您的一句话:“视野狭窄,一味咀嚼身边一己的悲欢,是长不大的。”才猛然警醒,似乎找到了突围的方法。同时也很好奇:您是怎么始终保持生命的激情状态的?我也很想成为您这样有智慧、有激情的人。

致ZZY
其实,我在您这个年龄,比您还要迷茫和绝望。那是1960年,21岁的我,因为家庭出身和1957年被打成“中右分子”,属于“内部监控”对象,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毕业以后,就被发配到贵州安顺卫生学校教语文。还被警告说,贵州是一座大山,进来了就别想出去。这就走到了人生的底谷。绝望之中,我想到了“狡兔两窟”这句话,就给自己定了两个目标。一是“客观条件已经具备,只要自己努力,就可以实现的现实理想”。我冷静分析:不管如何管控,我毕竟还是一个教师。就决心用心教书,还断然搬到学生宿舍,和学生同吃、同住、同劳动。很快就成为班级,以及全校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这就使自己的生存有了基本保证,为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我同时又给自己定了一个“条件不具备,需要长期的努力与等待,或许会有机会的理想的目标”:我要继续研究鲁迅,有一天回到北大讲鲁迅。于是,就在学生入睡以后又回到办公室,读鲁迅的书,写读书笔记。在“文革”大动乱中,一天也没有停止,读书笔记就写了几十万字。就这样足足坚持了十八年,到“文革”结束后的1978年,才获得一个考北大研究生的机会。这时候我已经三十九岁了。但因为早有准备,居然在考生八百、只取六名的几乎无望的情况下,以第一名的成绩,成为北大中文系现代文学专业王瑶、严家炎老师的研究生。您所看好的,我此后一生绵绵不绝的“智慧与激情”也就因此而练就。
不知道我的这一经验,对您是否有所启发?——当然,我这样的经历,自有相当的个人性,是很难重复的。

 6 

最奇妙的尤其是书。不论学习和生活中遇见了什么,一翻开书,里边似乎总在说最近自己身上的一些事。有关书的巧合实在太多了。有时我看一本书,我自己会对它这部分在讲什么作一句话或几句话的总结;翻过这一页的另一边竟直接出现了我写的词语,或者表达出与我一致的意思。还有时提出一些疑问,不等自己解答,这本书的后边或者看的另一本书也竟给出了答案。更多的时候还是书对于自己曾经的经历或最近的思考的解答。书明明是死的,怎么活像一个无所不知的人呢?

我读您的书,也会忘记一些具体内容,但有的话是很不容易忘却的。每次读都会让我有更丰富的理解,产生更真切的情感,我就永远记住了。

感谢您,让我了解到许多我不曾知晓的历史,让我走进一个个曾经遥远的生命。带给我许多答案,又带给我很多思考。让我相信不论什么时候,总有一个小老头坚定地站在我的身后,翻开手边的书就能找到他。

认识您真好。多么希望您能陪我们久一点再久一点。但您一直都在,对吧。毕竟我们是朋友!

致SJ
读您的来信,我第一个反应是:我们“因书而结缘”!
这正是“书”的本质:促成不同的“人”结缘。说具体点,就是三种人:“作者——书中的描述对象——读者”。
按你的描述,作者提供的描述对象与读者有两种关系:或者是读者熟悉的,就能够引起很多的回忆与重新体认;而更多的是“遥远的人的生命”。这就是我经常说的,读书可以使我们读书的人,跨越时间与空间,和百年、千年之前的人,百里、千里之外的人相遇,而且是“召之即来”——打开书就来;“挥之即去”——关上书就走:这多有意思!读者绝不是被动地阅读,更有主观的积极参与。阅读的过程也就成了读者与作者生命交流的过程。
这样,作为作者的我,和作为读者的诸位,我们的生命也就交融为一体了。请放心,我这个八五高龄的“小老头”,会一直坚定地站在你们身后,“翻开手边的书,就能找到他”。我一时不会走,还“在”——这就够了。

 7 

我现在是中文系在读学生,目前上大三。从大一起,就读了您参与编写的《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以后又在B站看了“钱理群讲鲁迅”的视频,看出您对于学术的热情,又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有自己的愿望,在心中充满了想法。我终于明白,一个有自己理想的学人不应仅仅沉浸于学术,还应显示出对社会的关怀,以一种介入的身份、姿态和具有批判性的意识、思维去观察社会,勇敢地指出它的弊病。我觉得这是一个真正的学者,真正的知识分子所应承担的责任。您无疑是这样的一位学者。在学术研究上,如鲁迅研究,您倾注激情和力量,可以说是一种全身心的投入。而在关注、观察社会方面,您也积极投入对地方文化传统的考察,还持续关注中学和农村教育:这都让我十分敬仰。我要向您学习。在今后的时光中,不仅专心进行学术研究,而且时刻保持对社会的深切关怀,为建构美好的理想社会略尽绵薄之力。

致YZQ
读您的来信,我的第一个反应是:我在当代大学生中遇到了知音、知己:多幸福,多开心!
您说得对,学术研究与社会关怀、参与,构成了我的人生选择、生命存在方式的两大要素,缺一不可,而且是相互交融,支撑的。
按传统的观念,做学问,就应该“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其背后的学术观,是认为学术研究就是“读书”,在一定的理论指导下,根据书籍提供的史料,进行概括、提升,写出研究论文、著作,是一个“从书本到书本”的过程。本来,强调“理论”与“史料”本身并不错,但将其唯一化,就有了问题。就像您来信中所说,一切从既定理论出发,形成一种“前理解”,形成“单一的阐释路径与阐释模式”,就使得“经典文本意义的含混性、模糊性与难解性”也即实际的“丰富性,复杂性”,就难以呈现。这样的从书本到书本的所谓“纯客观,纯学术”的研究,就常常陷入简单化、公式化的困境。其主要价值往往限于史料整理的范围。
更重要的,也是近年来人们普遍关注的,是在高科技的人工智能时代,机器人在获取理论资源和史料的能力上远超过人类。这就要求不同于“机器人”的“人类”的研究,必须有较多的“人类主体”的投入,机器人不能代替的人的人生经验和生命体验,由此而形成的“人的智力”在学术研究中的意义和价值,就日益突显出来。而这样的人生经验和生命体验,就不是关在书房里所能成就的。我在总结自己的人生学术经验时,就发现我的某些学术研究具有某种不可替代性,就是因为有“北大—贵州”两个精神基地,在中国社会的“底层—中层—上层”之间自由流动。您在信中特意提到的我的“地方文化研究”,“中小学教育,农村教育研究”,就不是“闭门读书”的产物,而是您所概括的“学术研究与社会实践的结合”。
由此形成的,是一种新的学术研究的理念与模式:不再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而是陈平原教授最近所概括的,“读书,读人,读社会”,“两耳闻窗外事”,“一心读圣贤书”。

 8 

我读您的《二十六篇》,印象最深的,就是您书中经常提到的“沉潜”,才意识到生活还能以这样的方式被赋予意义。但一面对现实,我又陷入一个尴尬境地。

我是一个大二的学生,因为高考前的状态不好,考进了一所民办大学。现在就真的有些进退两难。如果我一门心思地像您书中所说的那样,下沉潜功夫,奉行舍我其谁的学术精神,好像不应该是民办大学考虑的事情,有些好高骛远了;要是想毕业以后择业的话,民办的学生也是最后考虑招聘的。学习和读书都是有一阵没一阵的。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抱着侥幸的心理,得过且过。在这样的处境下,我只能求教于先生:我怎样才能坚定内心的道路?

致TDH
读了您的来信,我真不知如何回复为好!自己说的全是一番空话,不忍心再说了!真正尴尬的是我!
我又突然想起,鲁迅当年面对困境中的青年,也陷入尴尬,只说了一句话:一要生存,二要温饱,三要发展。我现在能说的,也只是这句话。对不起了!

 9.10.11 

我是一名1988年出生的中年读者。最近读了您在三联出版的书,产生了强烈的共鸣。开始反思自己:我所追求的生活,我和别人的关系,我对孩子的教育。我发现我有好多问题需要重新思考。一是如何在物质欲望和精神欲望两者之间达到一个合理的平衡。二是如何达到自己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相对平衡的关系。自己也还需要继续读书,不单读书,还得去实践,就像您说的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大地”。我现在开始改变我的生活,每天安排半个小时陪伴孩子阅读绘本,等孩子大一些也希望和孩子一起做家庭读书会。我想尝试换一种更合理的活法,就像您说的“就看我们愿不愿,能力能不能达到”。

——CXS


您的《致青年朋友》里,提到鲁迅说,他“原来是充满希望的,后来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废得很了”。让我沉思良久,内心也有波澜:这难道讲的不是我吗?儿时也对未来充满憧憬,而如今每天奔波只为了衣、食、住、行,有时夜深人静之时感到很绝望。在此特别要向您表示感谢:您让我重识“鲁迅”。

——您的粉丝


我是一名青年教师,也是不是那么安分的普通年轻人。尚在寻找自己的天命。在《二十六篇》里读到您关于“新的生活方式”的见解,就更坚定了自己的寻找路线,跟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去探索。现在我有加入或自己构建的有关“读书”“健康”“财富”的社群。对将来越来越好也有坚定的信念。我也在思考通过何种方式担负自己社会责任,比如公益和志愿者。我想作为一个没有任何利益诉求的普通读者,向您表达最真诚的祝愿。

——WRN

致CXS、署名“您的粉丝”的朋友、WRN
我在《二十六篇》的《代前言》里特地谈到了我这个“30后”和“40后”“50后”“60后”“70后”“80”后五代人的关系。从三位来信提供的信息,你们大概属于“80后”,即所谓“中年读者”。这一次“大刘读书”平台上的通信参与者大多数都是“90后”“00后”的年青一代,你们是少数。我读起来,却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感。在我的感觉中,我这个“30后”的老人与你们这批中年人之间,会有更多的共同点:我们一生经历了不同程度的磨难,曲折,也留下了不同程度的遗憾。在回顾以往走过的路时,就有了很大的反思性,而且也都开始了对自己未来的生活的重新设计。这都引起了我的强烈共鸣。
这大概也非偶然:CXS信中提到,他的新生活安排,准备和孩子开办家庭读书会;而我自己恰恰也在和著名儿童文学家王金波一起倡导家庭阅读,构建家庭文化,还出版了四大本“金波著钱理群点评”的家庭阅读读本。而WRN谈到自己已经组建了“读书”“健康”“财富”的社群,思考如何用自己的方式承担社会的责任,在我看来,这都是“未来”的新时代洒下的希望的“微光”:让我们携手共进!

 12 

JW也是中年人,他用了六天时间,写了一万二千字,表达他对“三十而立”的理解。把自己已经过去的生命历程总结为“大学生涯——选择回炉锻造前——回炉锻造中”三个阶段。重点在人生“第四阶段”的“未来规划”。并且在信的结尾处,提出自己的两大思考:其一,“不管如何选择,总要回归日常生活”。“不同于父辈,我们这代人可能把自己的生活过得更精彩。不仅是物质生活,更多的是精神生活”;其二,“我理解的‘三十而立’并非物质上立,而是是否建立了正确的价值观,是否能守住自己内心深处的那份本真”。

致JW
读到来信的最后,我不禁笑了起来:怎么,我们又想到一块儿了?
您把自我总结的重心放在“未来规划”上,我很赞同,其背后的思维方式更是我最为欣赏的。这也是我这一段一直在讲的:我们不能总是“从过去和现实看未来”,那极易导致悲观与绝望;我们应该“从未来看未来”,就会看到希望。何况你们中青年一代本来就代表了未来。
而您在规划未来时,所强调的守住内心深处的“本真”,以及“回归日常生活”,更是我当下思考的重心。
我的思考,最初完全出于“养老学”的角度:这是我晚年研究的重点。我提出,晚年人生的最大目标与意义,就是“回归个体生命的本真状态”。并且提出其主要内涵,包括“五大回归”:“回归童年,回归自然,回归家庭,回归日常生活,回归内心”。
但最近一段时间,我在思考高科技人工智能的时代,“人类何处去,将以什么方式存在”时,又突然猛醒:“回归人的生命的本真状态”,岂止是“老年人生”所需,它所提供的,是“人类”自身应有的生命形态啊!这样,我所概括的“五大回归”:“回归童年,回归自然,回归家庭,回归日常生活,回归内心”,就很有可能是人类原先的生存功能逐渐被机器人取代,人类转向“休闲人生”以后,可供选择的一个路向。我原先关注与思考、讨论的“养老学”问题,就具有了“未来学”的意义,就和您的“未来规划”想到一起了:多有意思!
最后,还要多说几句。这一次和抖音平台上的青年的通信,写了一万多字,还意犹未尽。这是有一个背景的。尽管我的“精神”仍处于高峰,但我的“身体”已经衰老,以至生活上不能自理,只能聘请护工,日夜照料了。坦白地说,一个多星期地拼力写信,已经难以为继。我这个八五老人和相距五十、六十年的中青年倾心交谈:这是“最后一次机会”了。现在,要真正“告别”了。拜拜,再见!
2024年6月28日-7月4日下午7时,
7月6日中午12时定稿
钱理群作品精编9种
↑点击图片进入三联书店微店选购

心灵的探寻
ISBN:9787108047502 定价:45.00元
《心灵的探寻》是钱理群先生的代表作,也是他的第一本专著,是国内鲁迅研究界中的标志性作品。这本书可以说是钱理群自己的“鲁迅观”。在他的笔下,鲁迅许多原先不为人们熟知的魏晋风骨、无政府主义和个人主义思想都得到了展示,在80年代极大地丰富了鲁迅的面貌;更重要的是,他用自己的生命体验对“鲁迅”进行着投射。钱理群曾经说过:“我研究他,不是在学院中把他当作研究对象,而是把他当作引导者,首先学会怎样做人,然后有体会,写成书就是《心灵的探寻》。至于人们承认与否是无所谓的。”他这本书并不求在学院体制内得到承认,更在意与公众分享“我之鲁迅观”,进而让大家从“鲁迅”中受益。而三十年来,这本《心灵的探寻》在思想界、知识界,也包括学术界,都得到了应有的好评与重视。

周作人论
ISBN:9787108047496 定价:58.00元
《周作人论》是钱理群的第二本专著,是他对周作人各个面向较为全面的评述。钱理群先是将周作人置于鲁迅的视野里,讨论“周作人道路及其意义”,把周作人的思想道路做了很完整的描述,并揭示他是如何“走向深渊”的;进而探讨周作人的学术文化足迹,将他各种杂学和新文学创作做了分门别类的评述;最后又比较“周作人与同时代者”,在宏观中进行个体的品评、对比,具有相当的概括性和群体性。钱理群全面肯定了周作人的启蒙主义贡献,对其走向深渊和脱离启蒙工作做了联系,是较早对周作人“落水”问题做思想解释的学者,而对周作人艺术方面的把握也颇为精当、传神。

世纪心路:现代作家篇
ISBN:9787108050601 定价:59.00元
从陈独秀到胡风,将从“五四”到解放前的现代作家做典型分析。在钱理群的心中,早在1997年就有一个“中国知识分子心路历程”的研究设想,但只完成了《1948:天地玄黄》和《我的精神自传》两种,关于1949年以前的作家“心路”,暂时还没有合适的著作。这本书就将他这部分的计划完成,通过散见各书的个案汇编入本书之内,的确拉出了一条知识分子在1949年以前的心灵线索。而选择作家来代表知识分子,不仅是因为作者的专业是研究文学,也与他对作家的体认有关。在钱理群看来,作家是一个特殊的知识群体:“他们的思想,感情,心理,都更复杂,更敏感,也更脆弱”,“他们是民族的思想者,永远的精神的,文学的探索者,具有更丰富的,自由无羁的想象力”,他们身上所显示的“心路历程”就更具感性,蕴含着更为复杂、丰富的生命内容,也更能融入作者自己的生命感受。

精神梦乡:北大与学者篇
ISBN:9787108048653 定价:68.00元
本书可以视作钱理群个人的大学观与学者观的思想发声。在钱理群的50年代和80年代的两度求学经历中,北大是极其重要的地方,在他心目中可谓“精神圣地”与“心灵净土”,并由此形成了他的大学观与学者观。在钱理群看来,大学应该有两个功能,一是思想文化、学术精神传统的传递和坚守,二是新思想、新文化、新学术的创造。因此,理想的大学应该成为民族文化的堡垒,精神的圣地,新文化的发源地,理想主义者的聚集地,坚持独立、自由、批判、创造的大学精神。真正的学者追求的是精神的存在意义,对于自我,学术与民族、人类都有自觉的承担,并且是心灵纯净,充满生活情趣的,是为“赤子之心,星斗其文”。

1948:天地玄黄
ISBN:9787108050618 定价:38.00元
1948年,是所谓‘新中国’与‘旧中国’生死大决战的时刻,同时,也是中国知识分子必须在历史的大转折中作出决定自己命运的选择的时刻,正是这一时刻围绕各类知识分子的不同选择而发生的极其复杂也极其丰富的社会、思想、文化、心理现象,构成了这本《1948:天地玄黄》的基本内容。

丰富的痛苦:堂吉诃德与哈姆雷特的东移
ISBN:9787108051547 定价:45.00元
本书是钱理群的代表作之一。用作者自己的话说,本书的任务仅在于描述:描述两个文学幽灵跨越几个世纪的门槛,从西方走到东方的故事;描述东、西方各国作家怎样出于对人类(首先是知识分子)某些重大精神命题的共同关怀,按照自己民族文化的传统,自己所处时代的要求,以及个人精神气质的特点,一面接受前人思想、艺术成果,一面又丰富与发展前人的思考,有如思想与艺术接力棒的相互传递,共同创造了两个世界文学的不朽典型的故事。正是这一充满迷惘、痛苦与生命活力的创造过程,把生活在截然不同时空里的几位世界级艺术大师、思想家一一从英国的莎士比亚,西班牙的塞万提斯,德国的海涅,俄国的屠格涅夫,到中国的鲁迅,以及他们周围的一大群作家、知识分子连接在一起,从而反映了从17世纪到20世纪人类精神发展、世界知识分子心灵历程的某一个侧面。而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气质,他们与世界知识分子的内在精神联系,也是这部书考察与描述的重点。

情系教育:教师与青年篇
ISBN:9787108051349 定价:68.00元
“教师”是钱理群先生非常看重的一个身份。从北大退休以后,他投身到一直关注的中小学教育中,与很多在教育第一线的中小学教师进行了交流对话,一起对中国教育的现状和前景进行着总结与思考。本书即是他多年来关注和思考中小学教育、农村教育等问题文章的结集,分为“默默播种”和“慢慢寻路”两辑,包括为一些中小学教师的著作所写的序、在教育论坛上的发言、与青年志愿者们的谈话,及与“京城流浪汉”、“青年朋友”的对话与通信。作者以鲁迅思想为底色、饱含热情地书写了那些“为大历史叙事忽略的小人物”,那些“真正的教师”和“新一代的青年理想主义者”,他们的困惑、追求和努力,以此来寻找鲁迅所呼吁的“中国的筋骨和脊梁”,探寻中国教育的出路。

漂泊的家园:家人与乡人篇
ISBN:9787108054493 定价:52.00元
钱理群先生对他的两个精神家园——家人和家乡——的一份记录。第一辑写家人,多为祭奠之文,也有学术研究,以及个人小传式文体,通过记录个人史、家族史,描绘出一幅中国20世纪知识分子与普通人的生活变迁和精神漂泊的图景,涵盖对中国当代历史的深刻反思。第二辑写作者的第二故乡贵州,有怀念贵州友人之作,有对贵州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的思考,也有对个人心灵史的描画。书写背后,作者关心的是如贵州安顺这样的边远地区在20世纪中国的历史、经济、文化发展中所曾经发挥的作用、如今的尴尬位置,以及未来可能的前景。

我的精神自传
ISBN:9787108054463 定价:58.00元
本书是钱理群先生近年来最为重要的作品,也是他最为看重的作品。它既是一部个性化非常鲜明的思想学术人生自传,更是一部结合个人身心创痛和研究心得来总结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思潮的变迁和中国经验的得失,反省思想界、知识界、学术界所遭遇的大问题大困境,表达一个真正知识分子的立场和追求的深度之作。思考透彻,激情飞扬,充满了敏锐的发现与深刻的思索。

 END 

原载自公众号“三联书店三联书情”,感谢三联授权转载。

本期编辑:丘芊



推荐阅读


Museum




钱理群:这次,我和年轻人共读鲁迅|纪念鲁迅诞辰140周年
新书推荐|姚丹编《钱理群研究资料》
黄灯 | 看见这些年轻人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海螺Caracoles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选择留言身份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