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 | 学院体制与数字时代知识转型——中国当代文学批评再定位(2014—2024)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Author 李静
我将本书命名为体制史,意在强调它关注的不仅仅是特定的学术批评实践,还包括这些实践在现代大学中被以某些方式——这些方式并非唯一可能的方式——制度化后所经历的变化。换言之,我关注的不仅是以个别学术成果、潮流的形态“进入”的东西,也包括作为一种操作性的整体“出来”的东西,以及这个整体如何被体制以外的人理解、误解,或是完全没有觉察。[1]
01
1990年代转型:从“知识分子写作”到“学院批评”
在整个80年代,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知识分子写作”的一个基本样式,从个人情感、群体心理到伦理冲突、社会矛盾、政治改革甚至经济发展,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的写作方式统统可以“介入”,仿佛文学的边界、思想的边界就是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的边界。[6]
而在更加年轻的作家崛起于文学创作领域的时候,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显然是严重滞后了,以至于常常需要作家自己出来发表一些辞不达意的话,来表达自己。结果误解与隔膜越来越深。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我们高校中文系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博士、硕士,他们都到哪里去了?他们为什么不把眼光放到与他们同代的人身上?这是我们今天的教育制度,尤其是所谓学院派的研究生教育制度都应该认真反省的。[20]
02
“历史化”潮流与“去批评”的自觉
近十多年来,现当代文学研究领域出现了一波又一波史料整理热,在期刊目录、作家年谱、轶事钩沉、文学制度等诸多方面,均有引人注目的新成果。以下事件值得我们注意。1.《当代文学期刊目录》(44种)的整理。2.陈忠实、路遥、高晓声等知名作家年谱的撰写与出版。3.对“当代文学”中的“世界文学”诸多材料的发现和分析。4.各省市“作家研究资料丛书”的先后出版。5.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杭州师范大学举办多次不同类型的“史料研讨会”。6.作品版本、创作时间问题的考订和研究。以上种种,促进了现当代文学“文学史”和“文学批评”的进一步分化,奠定了现当代文学史研究在史料建设上的基础。现当代文学史料建设形成一个新热点,既有巩固强化本学科学术竞争力的意义,也有助于弥补新时期历史整体叙事中社会学、当代史史料丰厚,而文学史料相对薄弱的短板。[28]
03
“文学性”与文体探索:学院批评的本体建构
04
跨越边界的尝试:“策展”与“破圈”
05
余论 知识新形态与学院的价值
[1]杰拉尔德·格拉夫:《以文学为业:一部体制史》,童可依、蒋思婷译,译林出版社2023年版,第5页。
[2]约瑟夫·诺思:《文学批评:一部简明政治史》,张德旭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导言”第7、9页。
[3]参见王炎《网络技术重构人文知识》,《读书》2020年第1期。类似讨论还可参见徐贲《人文的互联网:数码时代的读写与知识》,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4]刘心武、张颐武:《知识分子:位置的再寻求——对八十年代的回首》,《艺术广角》1996年第3期。
[5]蒋晖:《当代写作中的性别话语》,见韩毓海编《20世纪的中国:学术与社会·文学卷》,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438页。
[6]张旭东:《序:文学认识“统一场”理论及其实践刍议》,《批判的文学史——现代性与形式自觉》,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第2页。
[7]参见贺照田《后社会主义的历史与中国当代文学批评观的变迁》,《当代中国的知识感觉与观念感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54~75页。
[8]参见许纪霖《启蒙的自我瓦解》,《二十一世纪》2005年4月号。
[9]参见《李泽厚对话集·九十年代》,中华书局2014年版,第145~148页。
[10]洪子诚:《我们为何犹豫不决》,《南方文坛》2002年第4期。
[11]黄平:《在学科化与反思学科化之间——当代文学史料研究的二律背反》,《浙江社会科学》2021年第5期。
[12]何平:《返场:重建对话和行动的文学批评》,《批评的返场》,译林出版社2021年版,第3页。
[13]参见约瑟夫·诺思《文学批评:一部简明政治史》,张德旭译,“导言”第4~5页。
[14]赵勇:《学院批评的历史问题与现实困境》,《文艺研究》2008年第2期;王宁:《论学院派批评》,《上海文学》1990年第12期。
[15]谢冕:《建设性和科学精神》,《天津文学》1992年第11期。还可参见宁宗一《响应“新学院派批评”的建构》,《天津文学》1992年第11期。在此之前,温儒敏、垄耘、白烨等都已谈论过学院派批评的话题。
[16]贺桂梅在《批评的增长与危机》(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中对“学院批评”有专门论述。
[17]陈思和:《试论知识分子在现代社会转型期的三种价值取向》,《上海文化》创刊号,1993年11月。
[18]陈思和:《知识分子岗位意识的当代性》,《扬子江文学评论》2023年第5期。
[19]参见陈平原《学者的人间情怀》,《读书》1993年第5期。
[20]陈思和:《从“少年情怀”到“中年危机”——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的一个视角》,《探索与争鸣》2009年第5期。
[21]戴锦华、王炎:《在网络时代,人文学科该如何应对研究生态的巨变?》,《新京报书评周刊》2019年10月9日。
[22]参见《85后、90后“学院派”批评家问卷》,共三期,分别发表于“文学新批评”微信公众号2024年4月8日、4月10日、4月12日。
[23]张清华:《在历史化与当代性之间》,《文艺研究》2009年第12期。
[24]罗长青、吴旭:《学术现象视域中的中国当代文学“历史化”概念所指》,《南方文坛》2020年第4期。
[25]按照赵黎波的梳理,以“历史化”作为关键词的文献最早出现于2007年的一篇综述文章,内容是对2007年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文艺争鸣》编辑部、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历史观念与方法”学术研讨会的总结。2008年程光炜发表《当代文学学科的“历史化”》(《文艺研究》2008年第4期),此后“历史化”渐成当代文学研究的关键词。参见赵黎波《“历史化”:“重返八十年代”学术思潮的关键词》,《当代文坛》2022年第1期。至于对历史化、史料化转向的动力分析,可参见吴俊《新世纪文学批评:从史料学转向谈起》,《小说评论》2019年第4期。
[26]邵燕君、李强:《媒介性、原生性与学科建设性——网络文学史料研究的问题和方法》,《南方文坛》2021年第2期。
[27]除去程光炜,吴秀明也有多篇文章从学科角度讨论史料化建设的基础位置,他的论述很有代表性,比如《史料学:当代文学研究面临的一次重要“战略转移”》(《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2年第2期)、《一场迟到了的“学术再发动”——当代文学史料研究的意义、特点与问题》(《学术月刊》2016年第9期)。
[28]《2022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光明日报》2022年12月30日。其中热点7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料的整理与运用”,本文所引内容为程光炜对这一热点的点评。
[29]邵燕君、李强:《媒介性、原生性与学科建设性——网络文学史料研究的问题和方法》,《南方文坛》2021年第2期。
[30]洪子诚:《我们为何犹豫不决》,《南方文坛》2002年第4期。
[31]参见李静《作为方法的“阅读史”:洪子诚文学批评中的历史、美学与生活》,《文艺论坛》2023年第1期。
[32]斯炎伟:《当代文学历史化概念的几点辨析》,《福建论坛》2022年第6期。
[33]吴秀明:《当代文学研究“历史化”需要正视的八个问题》,《学术月刊》2021年第1期。
[34]石磊:《追寻当代性——〈雪崩何处〉第六部分的形式与内容》,《民族文学研究》2018年第6期。
[35]周展安:《“当代性”的绽出与当代文学研究的“反历史化”契机》,《当代作家评论》2022年第1期。
[36]黄子平、李浴洋:《“反思”是为了能够提供一张新的“认知地图”——黄子平教授访谈录》,《文艺争鸣》2020年第3期。
[37]刘再复:《八十年代文学批评的文体革命》,《文学评论》1989年第1期。
[38]许子东:《新时期的三种文学》,《文学评论》1987年第2期。
[39]贺桂梅:《“纯文学”的知识谱系与意识形态——“文学性”问题在1980年代的发生》,《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第2期。
[40]洪子诚、黄子平、吴晓东等:《再谈“文学性”:立场与方式——〈文本的内外:现代主体与审美形式〉三人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3年第2期。
[41]张旭东还将批评方法引入鲁迅研究,参见其专著《杂文的自觉:鲁迅文学的“第二次诞生”:1924—1927》,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3年版。
[42]王尧:《文学批评与“文学性”的重建》,《中国文学批评》2022年第2期。
[43]王尧:《文学知识分子的思想状况与“文学性”危机》,《文艺争鸣》2023年第10期。
[44]张清华:《为何要重提“文学性研究”》,《当代文坛》2023年第1期。
[45]李遇春:《是继续“历史化”,还是重建“文学性”——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范式之争》,《当代文坛》2023年第3期。
[46]王峰:《科幻小说何须在意“文学性”》,《探索与争鸣》2016年第9期。
[47]参见储卉娟《说书人与梦工厂:技术、法律与网络文学生产》,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
[48]李杨:《底层如何说话——“文学性”镜像中的“后打工文学”》,《天津社会科学》2020年第6期。
[49]施战军:《新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的危机与生机》,《中国图书评论》2008年第10期。
[50]贺绍俊:《文体与文风》,《文艺争鸣》2018年第1期。
[51]敬文东:《文学批评漫议》,《文艺争鸣》2018年第1期。
[52]参见王侃《学院派、诗文评及批评文体》、叶立文《体兼说部、杂文学与重建文学性——论中国当代作家的话体批评》(《文学评论》2023年第2期)、姚晓雷《“学院派”文学批评文体的困境及突破路径》,等等。
[53]何平:《自我奴役的文学批评能否“文体”?》,《文艺争鸣》2018年第1期。
[54]参见李静《作为方法的“阅读史”:洪子诚文学批评中的历史、美学与生活》,《文艺论坛》2023年第1期。
[55]李敬泽:《编者的话》,《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22年第2期。
[56]参见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曹卫东、王晓珏、刘北城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年版。
[57]何平:《“文学策展”:让文学刊物像一座座公共美术馆》,《光明日报》2018年9月4日。
[58]何平:《重建对话和行动的文学批评实践》,《行动者的写作》,浙江古籍出版社2022年版,第50~51页。
[59]何平:《返场:重建对话和行动的文学批评》,《批评的返场》,第1页。
[60]爱德华·W.萨义德:《知识分子论》,单德兴译,陆建德校,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年版,第82页。
[61]参见罗昕《打破“圈地自萌”,文学内部对话的可能与限度在哪里?》,澎湃新闻,2020年1月8日;唐诗人《创作“下沉”,批评“出圈”》,《文学报》2020年1月23日;徐刚《出圈——从文学“出圈”说到“学院派批评”》,《文艺报》2020年12月21日。
[62]李壮:《“生命的风暴将裹挟我们”》,《文艺报》2024年2月6日。
[63]王尧:《何谓批评家与批评家何为》,《忽然便有江湖思:在文学的字里行间》,译林出版社2024年版,第189页。
推荐阅读
访谈|洪子诚·李 静:“当代文学”是从“世界文学”的背景下来设计自身的,文学史研究如果缺乏这个视野,很多问题将得不到深入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