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第一股”的新征途丨时报会客厅·对话中国科创力量
作为“中国激光第一股”,华工科技经过多年的技术积累,形成了以激光加工技术、光联接、无线联接和敏感电子技术为重要支撑的三大业务板块。
2021年,伴随着华工科技校企分离改革的完成,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公司业绩大幅增长,2021年度公司营业收入首次突破百亿元。近期,华工科技发布2022年年报。财报显示,报告期内,华工科技营收净利润实现双增长,营业总收入120.11亿元,同比上升18.14%,归母净利润9.06亿元,同比上升19.07%。
就如何进一步打开业务成长空间,证券时报记者近期专访了华工科技党委书记、董事长马新强。他表示,“目前中国工业正加速转型升级,尤其是汽车产业正向电动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我们将聚焦核心优势资源投入‘新能源汽车制造及其产业链’主航道。华工科技已经进行了前瞻性布局,PTC热管理系统、三维五轴激光切割机、电池托盘焊接系统、安全气囊弱化装备等系列产品已经占据国内市场第一位置。我们将围绕主航道夯实产品力、营销力、交付力。”
率先突破激光装备 “卡脖子”技术
证券时报记者:一路走来,华工科技是如何完成蜕变,成为中国光电子产业领域的翘楚?
马新强:华工科技从成立到现在,已经走过了23年的发展历程,从一开始销售额不足7000万元的校办企业向高科技上市公司、国家级创新企业的蜕变,主要经历了三大发展阶段:
第一个十年是华工科技抢占先机、蓄势发展的十年,在这一阶段我们完成了上市、跨国收购、战略聚焦、推出领军人才发展计划“猎鹰计划”,包括基地建设,为未来产业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个十年是我们向高端制造、服务型制造转型的十年,通过推进“大客户战略”、“产学研用协同攻关”,开发了一批行业领先的产品,行业领军企业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在这一阶段,我们也开始由产品、装备提供商向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变。
2021年,伴随着华工科技校企分离改革的完成,公司重新定义了感知、联接、智能制造三大核心业务,面向研发、营销、交付的三大管理变革深入推进,营业收入首次破百亿。这一阶段,我们更注重创新能力建设,对标国际领先企业,国际化经营以及企业组织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证券时报记者:在我国激光产业发展中,公司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起到了哪些作用,为行业的发展作出了哪些突出贡献?
马新强:华工科技是中国激光工业应用的先行者。对行业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率先突破“卡脖子”技术,使高精尖的激光装备深入渗透到工业制造中成为可能。在国内率先突破了光纤激光器、超快激光器、半导体激光器芯片等一批核心技术,让中国的激光装备不再受制于人。二是率先面向汽车、石油、钢铁、工程机械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推进装备国产化。特别是汽车行业,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是最大的。我们面向汽车行业开发了百余套标准化、定制化的国产装备及产线,比如国内首套汽车白车身激光自动化焊接产线、国内首套新能源汽车电池托盘焊接系统等。
证券时报记者:激光作为先进的技术,在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您如何看待我国近年来在激光领域取得的进展?目前行业面临哪些挑战?为突破这一领域的“卡脖子”技术,公司能发挥哪些作用?
马新强:近年来,激光行业的下游应用场景在不断拓展,比如半导体、泛半导体行业、新能源行业、工业数智化领域,但相比其他制造业大国,中国的激光技术在制造业领域的渗透率还有待进一步提升,细分领域工业软件及控制系统还需加强自主可控。
面对激光领域的“卡脖子”技术,华工科技将在自主创新基础上,持续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单位的合作,坚持以应用为牵引,不仅要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实现“从0到1”的突破,还要实现“从1到100”的跨越,促进自主产品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应用,形成示范效应。
聚集优势投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证券时报记者: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背景下,华工科技面临哪些发展机遇和挑战?
马新强:对当下的华工科技来说,机遇大于挑战。首先,国家层面将科技自立自强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未来十年一定是创新的黄金期,产业、技术的跨界融合在加速推进,工程师红利将进一步释放。
其次,从行业角度,中国工业的转型升级特别是汽车产业向电动化、智能化方向转型升级,以及数字经济的发展给我们的核心业务带来了广阔的施展空间。另一方面是国产化的红利,我们的产品国产替代空间很大,目前在汽车、半导体、面板等众多行业中,工业基础装备、核心部件、材料必须从国外采购,国产替代是当下我们必须把握的红利。
至于面临的挑战,随着业务的发展,我们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目前特别需要软硬件复合型人才以及懂经营的技术人才,和懂技术的经营管理人才。
证券时报记者:在国产替代的红利背景下,如何推动产业链价值提升,进一步打开业绩增长空间?
马新强:在推动产业链价值提升以及未来业绩增长方面,我们已经有了明确部署:
一是聚集优势资源投入“新能源汽车制造及其产业链”主航道。这一领域我们已经进行了前瞻性布局,积累了一定的行业影响力,PTC热管理系统、三维五轴激光切割机、电池托盘焊接系统、安全气囊弱化装备等一系列产品已经占据了国内市场第一的位置,客户涵盖近八成的国内车企,我们将围绕主航道夯实产品力、营销力、交付力。
二是坚持创新至上。2022年,华工科技已投资超2亿元用于中央研究院研发、中试基地建设。近期,中央研究院完成了包括高压压力传感器、硅光相干芯片、工业数字孪生平台、激光加工应用软件平台、新能源汽车大灯在内的15个项目的立项,今年拟新投入2亿元作为中央研究院运营资金,加速突破核心技术。
三是积极推动国际化经营。经过十余年的积累,华工科技的营销网络日益完善,2022年在海外布局了新的制造基地,同时公司拥有一批逆向而行、敢打敢拼的海外营销人才,包括海外本地员工,公司的核心产品也已经具备了和国外竞争对手PK(竞争)的实力。我有信心,未来三年公司的海外销售占比可提升到25%左右。
加强创新投入 提高自身“造血”能力
证券时报记者:在当下这个阶段,在公司的成长性、盈利、创新投入和规模这四个大类指标中,您最看重的是哪一个?为什么?
马新强:在当下这个阶段,我最看重公司的创新投入。“企业前途在创新,创新关键在投入,投入重点是人才。” 这是我们一贯坚持的发展理念。没有创新投入就没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从公司层面来说,作为一家上市公司,产品具备领先性、独创性不仅能提升企业价值,也能获得含金量更高的利润。目前,华工科技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需要不断加强在创新方面的人才、资金、政策等资源投入,才能推动新技术、新产品生成能力的打造,提高自身“造血”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从国家层面来说,“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已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作为科技企业,我们需要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担负起我们这一代人的使命。
证券时报记者:华工科技的短期和长期发展目标是什么?未来想打造成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马新强:短期来看,销售规模、利润每年保证20%以上的增长,现有的产品要做到“行业领先、国产替代、专精特新”;中长期来看,我们要“参与构建全联接、全感知、全智能世界,成为全球有影响力的高科技企业”,这是我们企业的愿景。
责编:朱雨蒙
校对:苏焕文
版权声明
证券时报各平台所有原创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我社保留追究相关行为主体法律责任的权利。
转载与合作可联系证券时报小助理,微信ID:SecuritiesTimes
END
点击关键字可查看
潜望系列深度报道丨股事会专栏丨投资小红书丨e公司调查丨时报会客厅丨十大明星私募访谈丨太猛了!最高暴拉170%,港股这一板块狂飙!丨累计超37亿!“妖镍”后续,伦敦金属交易所遭多家机构索赔丨美联储主席重磅表态!美股吓崩,道指狂泻600点…丨3.8女神节,数说A股“她”力量丨单日大涨超300%!TVB直播引爆香港传媒股… 丨6G概念再掀涨停潮!一月内两次4级以上地震,正常吗?丨重磅解读!中国金融监管改革再出发:机构调整有乾坤,央地共建科学高效金融稳定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