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拍案丨徐老师,你是不是跑错了片场?
学术界又有新“瓜”了。
严格来说,这应该算“老剧爆红”,一篇发表于2013年的学术论文突然“火”了。
这篇名为《生态经济学集成框架的理论与实践》的文章在论述中,列举了大量导师夫妇的事例,进而阐述“导师的崇高感和师娘的优美感”。作者叫徐中民,现为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话说当日在斜月三星洞,毛猴学成72般变化,菩提祖师临别赠言:“日后你惹祸,不把为师说出来就行”。但这笔7年前的旧帐翻出来,徐博导盛赞为“高山仰止”的导师程国栋先生却没法不被浪头打湿。
这位已经近80岁高龄的中科院院士、业内赫赫有名的权威专家出面向公众解释,自己在担任《冰川冻土》杂志主编的过程中存在失职,引咎辞职。
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其实徐老师就算把导师师娘贤伉俪夸到天上去,旁人看着虽然肉麻,倒也挑不出大错,坏就坏在这种当代“青词”竟然发表在一本严肃的学术期刊上。
回归到学术期刊的原始定义:一种经过同行评审的期刊,发表的文章通常涉及特定的学科、展示研究领域的成果。显然徐老师的作品并不符合这些要求。再看看《冰川冻土》这本期刊,是一本创刊已经近40年的老牌期刊,由寒旱所主办,综合影响因子2.008,级别属于“北大核心期刊”。
这里涉及到两个概念,影响因子是国际上通用的期刊评价指标,由一套复杂的方法计算得出,不是绝对,但属于比较可靠的期刊质量衡量方式。某种程度上,在评价一人的学术水平时,看重影响因子远远大于文章发表数量。《冰川冻土》这本杂志的影响因子在同领域期刊中属于中上水平。
“北大核心”是对中文类核心期刊的另一种分级标准,是由北京大学图书馆联合众多学术界权威专家鉴定,根据期刊的引文率、转载率、文摘率等指标确定的,也是学术界非常认可的一类背书。
在中国知网上搜索徐中民的学术成果,发现他不仅仅只有这一篇“奇文”,还有发表于2012年的论文《风行水上——论科研人员之道》,单看“风行水上、道、江海纳百川”等关键词,根本不敢相信这竟然是一篇科研论文,倒像是某个道观的“修真笔记”。在这篇文章中,他也没有忘记恩师程国栋,在摘要中写道,文章主要是为了介绍自己与程先生17年来“因缘和合”中悟出的修炼之道,文章全篇充斥着“妖魔鬼怪”、“打掉魔头”、“走火入魔”等令人乍舌的词语。
还有发表于2014年的《卓越之路——变化、持久和永恒》,如果说《风行水上——论科研人员之道》这篇文章还勉强算是以哲学话术纵论科研人员修炼品格之道,那这一篇则从头到尾是一篇彻彻底底的哲学思辨论文,或者说“奇谈怪论”更加准确。不难看出,文章花费了徐老师巨大的精力与功夫,从“四位一体”到“阴阳抱和”,从马克思到朱光潜,引经据典、旁征博引,让人如坠云端、眼花缭乱。
更让人啧啧称奇的是,这两篇文章也是发表在《冰川冻土》上的,且作者通讯地址为:寒旱所内陆河流域生态水文重点实验室,几篇文章上万字,丝毫看不出有哪一点和内陆河产生了半点关联。
哲学是使人变得智慧的学科,承前贤训,我们无论是做什么工作、从事什么研究的人,学一点哲学总归来说没有错。徐老师热爱传统文化、醉心思辨,本身没错,但是把个人心得体会和兴趣爱好发表在尚理性、重实据的科研期刊上,就是驴唇不对马嘴、贻笑大方了。
在知网上继续搜索,发现徐老师从1999年就跟程国栋院士一起做研究,之后的十余年他的研究之路一直非常正统,围绕甘肃省张掖市、黑河流域的生态经济发展写了多篇文章,并在其他文章中试图提出针对中国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的解法。
所谓“人如其文”,徐中民前期的文章显示他不时前往各地实地考察调研,很有做学问的劲头,但后期的文章却玄而又玄。作为一个影响因子不低、且被“北大核心”加持的“双保险”期刊,《冰川冻土》居然接二连三给这些没有丝毫学术价值、甚至不符合用稿要求的论文腾出大量版面,恐怕不是撤稿致歉就能解决的。
让一位成名学者洋洋洒洒的数万字的“奇谈怪论”登上期刊,对那些在实验室、野地里苦熬苦等的青年研究人员和学生更是一种极大的不公平,对他们的真知灼见和学术成果,是典型的“劣币驱除良币”。
学术界有许多不成文的潜规则,花钱买版面、近亲繁殖、发关系稿、文章灌水,人们似乎已经见怪不怪,如果不是这篇“奇文”被翻出,如果不是赞美师娘“优美”的言论过于奇特,《冰川冻土》恐怕还要继续如此,徐老师的“哲学研究”恐怕还要继续在寒旱所进行,程院士也不用拼上晚节引咎辞职。
但如果只是如果,盖子揭开了,捂不住的终究捂不住。
神评榜丨听到哪首歌说明快过年了?
央视网评:回应公众质疑 以推广ETC的劲头落实整改
拍案丨精细化育儿 可别赔了钱财又伤娃
编辑:吴明泽 责任编辑:文燕 来源:央视网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