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蒋方舟 | 从东京到北京,去不同书店体验别样阅读乐趣(文末福利)

马特 TimeOut北京 2019-10-23


蒋方舟在新书《东京一年》里说到,“在东京度过的一年并没有把我变成一个新人,我们只是更像自己本来该成为的样子。”和城市对人的影响一样,阅读也不断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我们跟回到北京后的蒋方舟聊了聊关于阅读的话题,以及阅读如何塑造了她。




读书这件事情,对于普通人和学者作家是有着不同意义的,我们想找到一个平衡点,既有职业作家的阅读素养,又有普通人生活化的视角。蒋方舟就是这样一个角色,我们希望通过她的独特切入点与体验来讲述她对于今天阅读和书店的看法。

 

阅读不仅仅是蒋方舟作为一名作家的工作需要,在她看来更是一种人格自我塑造的过程。我们每个人生活在世界上,个人经验都是狭窄和有限的,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外部世界提供的信息。对不看书的人来说,这个信息来自于社交网络电视和营销号,相应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也被此塑造,读书对蒋方舟来说是最美好的获取信息的方式。

 


在这样的需求中,书店提供的不再仅仅是书的零售,更是一种独特的场域和氛围。蒋方舟经常和朋友约着一起去书店,选完书之后聊聊天各自工作,她会内心感觉很平静,好像在快速变化的世界中找到静止的一隅。在东京的时候,一个人去逛书店,也是她面对语言不通的城市,最能有沟通感的方法。

 


在实体书店受到互联网冲击的今天,不同于一些书店经营者努力向有声书、电子书、视听产品方向发展,蒋方舟作为作家和读者反而觉得实体书店是不可取代的。蒋方舟认为书店最大的意义不是卖书,而是提供一种文化生活的追求。在文化生活的生态链里,书店依然处于上游,如果书店消失了,不仅仅代表人们不去实体书店买书了,而代表着人们对于文化生活的向往消失了。


 

蒋方舟不觉得未来实体书店会消失,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人们的兴趣选择比以前多了,读书只是其中一个爱好,书店更像是兴趣爱好者的线下交流场所。这种趋向在蒋方舟的观察中最明显的一点是,书店变得越来越不赶客了,蒋方舟说自己小时候去的书店连椅子都没有,生怕顾客多待一会儿,店家希望人们买完书赶紧走人。现在的书店基本上都有舒服的沙发和咖啡厅,还卖文创产品,她之前去过的一家书店甚至可以免费影印和复印书。书店比起百货商店,变成了一个花很少的钱也能消磨一下午的地方。

 


在东京生活的这一年,神保町的旧书街是她经常去逛的地方,她发现那里的书店非常细分,有专门卖画册的、卖漫画的、卖摄影集的、卖中国古书籍的、卖电影类图书的,她希望这也是北京书店的发展方向。在蒋方舟的期待中,北京是很多元的地方,未来北京的书店也应该是多元的,按照畅销书榜量贩毫无特色图书的超级书城可能会消失得很快,取而代之的是各种专业的独立书店。



 TO:请问你平时会去哪些书店,哪些书店给你留下过深刻的印象?

现在我去书店很少了,我最爱去书店的时候大概是在大学,每周去好几次万圣书园,主要是看社科历史类的书。我觉得现在不爱去书店的一部分原因是获得书信息的途径变多了,上大学的时候没有微信,不太清楚周围人的动态,想找好书要去书店自己一本本试选,现在经常是看到朋友圈里别人推荐什么书,就去下单买一本。我在东京旅居的一年经常去神保町的旧书店街,因为旧书比较便宜,淘到了很多很棒的画册、古书,还有川端康成等作家的签名本。

TO:可否说说你的阅读生活有着怎样的规律?

我日常生活大概是这样,早上八点起床,九点左右开始写作到下午三四点钟,吃点东西休息一下,处理一些杂事,然后运动,运动完大概看一两个小时的书,写日记,之后睡觉。如果是出差或者出国的话,我就不工作,只写写随感日记和看书。我看书一定会做笔记,看到好的段落会誊抄在电脑里。看了一本好的书也会在日记里写读后感。这是我高中开始养成的习惯,也是我受益最多的习惯,省下了很多查找和重复阅读的时间。


福利 

在微信下方留言,就有机会获得蒋方舟新书《东京一年》一本,共5个名额。


/ END / 


撰文|马特

摄影|伊藤王树

排版|金亮(实习)


欢迎朋友圈分享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



北新桥,一部浓缩的北京文艺青年图鉴(文末福利)

一周好吃 | 确认过节奏,是时候尽情撒欢了(内含福利)

一周好玩 | 这不过是一道诱人的心理年龄测试题

寻味 | 爱意弥漫母亲节

TimeOut新媒体招聘

北京文学散步地图

城市散文 | 朝阳门内,忽而立夏


━━━━━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