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会飞的猪”和《语言神话》“搞定”美国认知语言学现状

2016-04-27 语言锋标 武大冯学锋


认知语言学一直是语言研究的热门,类似“认知语言学理论关照(或“视角”)下的汉语xxxx研究”一直很时髦,这里有许多误解。认知语言学并非一种具体语言学理论或观点,只是一种研究范式,相关研究常常在理论观点上产生矛盾和冲突。Benjamin Bergen是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著名学者,在认知语言学研究方面颇具影响力,有“小天才”的美誉。最近,锋标君与Bergen的弟子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认知语言学”课程的主讲教师Diana Liu女士聊到美国认识语言学的研究现状,Diana说,给你们推荐两本书吧,大体可以反映美国的研究现状。其中一本就是她导师Bergen的代表作,另一本也与Bergen有关系。


八卦一下:Diana和她丈夫Thomas本科就读于武汉大学,当年在珞珈山情人坡上“早恋”成功;夫妇二人都是冯学锋老师的爱徒。


特别感谢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者郑晓曦老师根据Diana提供的资料撰写本文。




今天要推荐的这两本书,首先它们不是故事书和神话,其次它们都给美国认知语言学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知识革新,前者成为了近年来为数不多的语言学经典之作,后者则因为挑战了乔姆斯基学派的权威,尤其是Steven Pinker“语言本能”这个论断而在认知语言学的江湖上掀起轩然大波,一时间各学派——支持的或反对的纷纷呛声,颇有华山论剑之势。






“会飞的猪”




“会飞的猪”不是书名,是Benjamin K.Bergen的经典著作《Louder Than Words: The New Science of How the Mind Makes Meaning 》中一个异想天开的例子,作者这样描述:“你说话的时候,听众的脑海里会充斥着你根本没有提到过的很多细节”,就像他们也许联想到了“会飞的猪”,这种现象被Bergen 称为“Embodied Simulations”,国内学者王慧莉(2014)将其翻译为“涉身仿拟”。

  

Bergen认为, “当我们听到词语和句子的时候, 我们激活了负责感知和行为的脑区, 并对这些已保存的旧的网络重新调整意向, 在我们的思维中进行仿拟。” 这些涉身仿拟可通过视觉想象或心象来实现,就像棒球运动员可以通过涉身仿拟中视觉想象的方法进行训练,比如观看成功的挥动击球动作案例,会让他们做的比以前更好。

 

2012年Louder Than Words一经出版便引起了学界广泛关注,著名的认知语言学家 George Lakoff在书的前言中写到Bergen提出了“一门关于意义的新的科学的综合体”,本书探讨了“语言、思维和世界 (储存在记忆中的语言经历) 之间的关系, 这一相互关系正是目前国际上很多语言学家、心理学家、哲学家和认知科学家正在探讨或者已经达成共识的新兴科学”。

 

本书共有11个章节,章节的标题没有按照学术专著的惯例编写,Bergen使用了颇具修辞色彩的表述概述章节内容,举几例子。


第一章The Polar Bear' s Nose(北极熊的鼻子)

第三章 Over the Top(飞越巅峰)

第六章 Early and Often(先前和时常)

第十一章The Repurposed Mind(重塑心灵)


Lakoff认为,“本书的写作风格是生动的、引人入胜的、甚至是风趣的”。


Bergen就是Lakoff的得意弟子,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认知科学系副教授, 语言与认知实验室的负责人。最后要“郑重”提醒大家的是,Bergen是一位高颜值高而又靠智商吃饭的学者,不信你去搜搜他的照片。

 



The Language Myth




The Language Myth: Why Language Is Not an Instinct这本书,自2014年出版以来一直争议不断,它引发了认知语言学界的激烈论战。作者Vyvyan Evans是英国认知语言学学会会长,现在北爱尔兰的班戈大学教授认知语言学。

 

在Chomsky看来,人类的语言器官在婴儿时期长成并自然具备了所有语言的语法规则,所以儿童可以自然地学会各种语言,尽管在东京的孩子学得是日语,出生在伦敦的孩子学得是英语,但是他们都遵从了普遍语法的运行机制。加拿大裔美国籍认知语言学家Steven Pinker 赋予其“language instinct”的定义即“语言是本能”。1994年Steven Pinker还发表了著作 The Language Instinct: How the Mind Creates Language。在Chomsky学派看来,普遍语法是人类脑回路中的“硬件”,那么它应该具有可遗传性才对,但是Vyvyan Evans指出神经生物学研究表明人类的DNA中没有任何语言编码存在。人类的基因编码组成的是神经系统,所以语言本能的前提条件——“语言本能”的可遗传性就令人质疑。

 

在The Language Myth这本书里,Evans反驳语言的“本能性”这一概念。

(1)证实语言与其他动物的沟通形式相关,各种语言表现出了惊人的多样性;

(2)我们根据人类思维的能力和一般共性来学习母语,而非关注先天性的普遍语法;

(3)语言不是自发的而与人类精神生活的其他方面密切相关;

(4)最终,语言和思维反映和影响我们与世界上的其他人的交流方式。


同年12月,Evans还发表了题为“For decades, the idea of a language instinct has dominated linguistics. It is simple, powerful and completely wrong”的演说,他认为体现在婴儿学习语言上的人类本能,是婴儿具有复杂的学习能力,他们试图去辨别周围人的话语含义,去了解成年人的言语交际目的,这是人类思维中合作能力的体现,它使人类拥有了发明和创造的巨大力量。

 

在书中的致谢辞里,可以看到Evans在写书的过程中与Lakoff,Bergen和Andy Clark等数十位认知语言学家有过深入的探讨和交流,获得了学者们很多宝贵建议。在挑战权威理论的过程中,Evans的理论会被质疑、被批判,但这正是科学的神奇之处,只有经得起挑战和批判的理论才可以被发扬和传承。


用Evans的话来结尾“ At last, in the 21st century, we are in a position to jettison the myth of Universal Grammar, and to start seeing this unique aspect of our humanity as it really is.”




图片来源:360图片



 
猜你喜欢




尊重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

授权、投稿及相关事宜请联系。

  
本期撰稿:郑晓曦     编辑:郑婷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