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著名企业家去世!42岁白手起家,产品伴随了几代人成长↗
2月25日,娃哈哈发布讣告:
娃哈哈集团创始人、董事长
宗庆后因病医治无效
于2024年2月25日10时30分逝世
享年79岁
回顾宗庆后的一生,青年时期在农场磨炼15年,直到42岁,事业才迎来转折点,先借钱接手校办企业经销部、后推出第一款专供儿童饮用的营养品。
作为改革开放后我国第一批白手起家的民营企业家,宗庆后从蹬三轮卖冰棍开始,打造了中国知名的民营食品饮料企业娃哈哈集团,其打造的联销体模式,硬刚法国达能集团,曾多年位列中国内地富豪榜首富,给中国快消行业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生命最后依然在病床上坚持工作
记者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1月6日,宗庆后躺在病床上一边吸着氧,一边和同事商量着公司里的事情。探望他的人问他,为什么不安排其他人代劳,宗庆后说,公司如同自己的小孩一样,放心不下。
另一位消息人士称,1月25日宗庆后在病房,安装了体征监测仪器,当时有点发烧,神志清醒,状态还好,还和安装人员交流了仪器使用事宜。单人病房里有打印机、许多文件,宗庆后住院期间仍在办公。
据了解,宗庆后早几年确诊肺癌,并动了手术。手术后依然坚持工作,出席各种论坛活动。2022年6月宗庆后还参加了浙商发展研究院(浙商智库)10周年纪念大会。
15年农场生活打下基础
靠借来的14万元接手一个经销部
42岁白手起家
公开资料显示,1945年10月12日,宗庆后出生于江苏省宿迁市东大街,共有兄妹五人。
宗庆后的家族曾显赫一时,其祖父曾是张作霖的财政部长,父亲在国民党政府当过职员。解放后生活变得贫困,父亲没有工作,全靠做小学教师的母亲的工资度日。
1963年,为减轻家庭负担,初中毕业的宗庆后来到舟山一个农场,在海滩上挖盐、晒盐、挑盐;几年后辗转至绍兴一个茶场,种茶、割稻、烧窑。
在农村,宗庆后一待就是15年。
节目《朗读者》中,宗庆后曾回忆上述这段经历称,做过农活、修过大坝、挑过大粪甚至学会了杀猪,这15年艰苦生活的磨练使他的斗志更坚强,为以后创业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
1978年,33岁的宗庆后回到杭州,在工农校办纸箱厂做推销员,十年间辗转数家校办企业,依然郁郁不得志。
直到42岁,他的事业才迎来了转折点。
1987年,宗庆后靠借来的14万元接手杭州市上城区校办企业经销部,靠代销汽水、棒冰、文具、纸张一分一厘赚钱起家。只要接到学校的电话,不管是刮风下雨还是烈日酷暑,42岁的宗庆后都马上蹬上三轮车把产品送到学校去,哪怕利润微薄。
当年7月,宗庆后以花粉销货款和5万元银行贷款作为原始资金,筹建杭州保灵儿童营养食品厂(后更名为“杭州娃哈哈营养食品厂”),为杭州保灵公司代加工花粉口服液。
1988年,各种口服液市场火热,宗庆后发现儿童食欲不振、营养不良的情况很普遍,但市场上却没有专为儿童生产的营养液。于是,他找到了当时浙江医科大学的营养学教授朱寿民,在其指导下,娃哈哈开发出第一款专供儿童饮用的营养品。
▲ 图据娃哈哈官网
区别于大多数传统产品的上市方式,宗庆后大胆地决定在杭州电视台做广告,所付出的21万广告费几乎是当时娃哈哈的全部资金。
但这次冒险收到了成效,随着“喝了娃哈哈,吃饭就是香”广告语在电视上播出,几个月娃哈哈就实现了488万收入,企业快速增长,到1989年,娃哈哈的收入已经达到2713万元。
小鱼吃大鱼的兼并
在娃哈哈的发展历史上
宗庆后最常提到的则是
一场小鱼吃大鱼的兼并
也是娃哈哈从小到大
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一搏
1990年,娃哈哈儿童营养液就创造了年产值近1亿的目标,但虽然几经改造,但简陋的校厂制约了娃哈哈的发展。1991年,为扩大生产规模,满足市场需要,宗庆后决定给校办小厂“鸟枪换炮”。
宗庆后看上的是有着辉煌历史的国有杭州罐头厂,后者有着6万平方米的巨大厂房和2000多名职工,但由于经营不善,负债超过6700万元,历史负担很重。宗庆后坚定地拍板,决定出资8000万整体收购罐头厂,并接收全部2200多名员工。
在并购后第一次见面会上,面对300多名罐头厂内部代表,宗庆后用真诚的态度和娃哈哈真实的销售数字,以及3个月的奖金,说服了罐头厂上下。
宗庆后也把娃哈哈的拼搏精神带到了罐头厂,每天7点不到就进厂,晚上很晚才回家。仅仅28天,罐头厂就建立了新的生产线,短短百日,年亏损4000万的罐头厂扭亏为盈。
有了新工厂,1991年娃哈哈产值达到2.5亿元,并在1992年进入果奶等饮料市场,娃哈哈从此也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在之后举行的多次企业家论坛上,宗庆后都曾谈到过这场“小鱼吃大鱼”的并购,在他看来,这是娃哈哈走向规模经营的关键一步。从此,娃哈哈集团也开启了走向中国民营饮料巨头之路。
娃哈哈曾因“达娃之争”陷入困境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宗庆后一手打造出的娃哈哈已成为国内的食品饮料龙头企业,其产品涵盖蛋白饮料、包装饮用水、碳酸饮料、茶饮料等十余类200多个品种。
而在娃哈哈发展的历程中
“达娃之争”
是宗庆后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1996年,正在当时百富勤董事总经理梁伯韬的介绍下,与达能接触并展开合作,达能与香港百富勤合资的金加公司持股51% ,娃哈哈集团持股39%,娃哈哈美食城公司持股10%。
双方合资后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蜜月期,外资的进入让娃哈哈引入先进的设备和管理思路,销售收入和利润连续2年翻番。但双方管理层的理念、管理方式的不同,也让双方在经营中摩擦不断。
宗庆后在自传中
总结了与达能的合作
认为当时的达能
无法理解中国市场
更无法理解
中小城市与农村市场的广大机会
双方矛盾的集中爆发是在1998年之后,当时达能收购了百富勤持有的股份,持有娃哈哈51%的股权成为了控股股东。到2001年的三年间,因为乐百氏的收购、以及对娃哈哈的经营限制,让宗庆后与达能管理层的矛盾不断尖锐。
双方矛盾的爆发点则是关于非合资公司归属的问题,当时娃哈哈业务增长较快,但达能并不同意在合资公司旗下扩大投资建厂的方案,宗庆后不得不转而设立非合资公司来为双方的合资公司代加工。
但在2005年范易谋继任达能亚太区总裁后,就开始调查娃哈哈的非合资公司,认为这些非合资公司的存在拿走了本应由合资公司享有的市场和利润,并要求以40亿代价收购娃哈哈非合资公司51%的股权,此举遭到了宗庆后的拒绝。
2007年5月9日,达能向瑞典斯德哥尔摩商会仲裁庭提出了8个仲裁申请,将娃哈哈和宗庆后告上法庭,当天娃哈哈也回应将奉陪到底。
在自传中,宗庆后将这场达娃之争,看作尊严之战,宗庆后投入了极大的精力,也从“宗总”变成了“宗律师”。在之后的1000天之中,达能与娃哈哈先后进行了七八十场诉讼,娃哈哈全部应诉,宗庆后参与了全部的诉讼。
最终,双方在2009年9月30日发表了“和解声明”,达能出让合资公司51%的股权,从此退出娃哈哈。
作为伴随着改革开放
白手起家的那一代企业家
陆续离去
但宗庆后给中国快消行业
留下了一个
勤奋、自律、质朴的背影
网友:时代骄子
产品几代人的成长
来源 | 新闻坊综合红星资本局(作者:杨佩雯)、第一财经资讯(作者:栾立、揭书宜)、浙商杂志、网友评论
编辑 | 金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