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多地已出现,别误食!寄生虫多达6000条,严重可致死!

郑贵勇 新闻坊
2024-09-06

最近

这东西又出现了

有人一见就

头皮发麻


上海、杭州、广东多地均已出现


申城:水田里有福寿螺出没

最近,坊记在浦东康桥镇沿北村的一片水田里看到,一农民正拎着大水桶在地里深一脚浅一脚的捡拾着什么,一问才知道她正在捡拾水汪处的福寿螺。


担心福寿螺将水稻刚出的芽苗吃掉,给水稻造成损害,因此她一早就起来到地里捡拾这些福寿螺。


傅女士 农民

早晨这水沟里捡了一水桶,很多的。


傅女士围着几块水稻田不断的捡拾,她表示,特别是有水的地方福寿螺更多。


尤其令人意外的是,这些福寿螺生命力顽强,还会在潮湿或泥泞的水稻田里爬到有水的地方生存,此时,正是水稻出芽冒尖的时候,这种啥都吃的福寿螺对水稻苗异常危险。为了保护水稻芽苗,农户们不得不下地捡拾掉。


杭州:河道里惊现粉红色“花”

前几天,家住杭州市的小王称:“村子的河道里密密麻麻的出现了粉红色的“花””!


小王告诉记者,自己每天都会饭后在村里散步,这些天河道里的木桩上竟然开“花”了!


凑近一看,这些“花”是由密密麻麻的一粒一粒小圆球组成,看上去像是粉红色桑葚;沿着河道行走,还有不少分布在木桩和河道内侧


“看着真的挺恶心的。”小王说,她记得是不太好的东西,需要叫人来清理走。


看到照片,记者一眼就认出来了,这是臭名昭著的福寿螺! 它不仅危害地区生态环境,万一食用了未煮熟的福寿螺,还极易染上线虫病!


广东:市民发现福寿螺踪迹

在社交平台,不少广东市民也发现了福寿螺的踪迹。


寄生虫病的中间宿主!

一只福寿螺

可能藏着6000条寄生虫

人们为什么会“谈螺色变”

这就不得不说反复强调——

福寿螺是一种人畜共患

的寄生虫病的中间宿主


据统计,一只福寿螺中含有寄生虫少的有3000条,多的达6000条

▲ 图源:人民日报微博


食用生的或未充分加热的福寿螺,可能引起广州管圆线虫等寄生虫在人体内感染,极易引起食源性广州管圆线虫病,感染此病,线虫幼虫会入侵人脑,损害中枢神经系统,引起嗜酸细胞增多性脑膜炎,可引起头痛、发热、颈部僵硬等症状,严重者可致痴呆,甚至死亡!


不过

大家见到福寿螺也不必惊慌

虽然身为广州管圆线虫的宿主

但这种虫皮肤接触不会感染

只有吃生的、或者半生不熟的螺肉

才会感染其中的寄生虫


面对福寿螺粉卵,怎么办?

据资料记载,福寿螺最适宜生长水温为25~32℃,5月到8月是繁殖高峰期,福寿螺繁殖能力很强,一年可产卵20-40次,年产卵量3-5万粒,可以迅速扩散,而且它食性杂,一旦爆发会破坏周边的生态系统


可能因为近年来对福寿螺及其它粉色的幼卵多有报道,所以人们也对福寿螺有一定的了解。基本上是望而却步,连平时想去河道散散步的人们都却步了。


那么

发现福寿螺幼卵怎么办呢?


市民自己清理福寿螺应怎么做?

  • 戴好橡胶(塑料)手套或者塑料袋,不用手直接触碰,基本不会有感染寄生虫的风险

  • 将成螺或者卵捡拾放入塑料袋

  • 扎紧直接作为生活垃圾放入“其他垃圾”的垃圾桶,不随意丢弃。


小坊提醒:

家长们 不要让孩子

单独去河边玩耍

更不要好奇这种粉色的螺卵

而去拨弄螺卵!


如何分辨田螺和福寿螺?

不少市民询问:

福寿螺和田螺十分相似

应该如何分辨两者?

① 外观来看,通常福寿螺个头会比田螺大许多,色泽偏黄

福寿螺的尾部比较短平,外壳薄且脆,而田螺的尾部较长较尖,外壳坚硬。

福寿螺的卵是鲜艳的红色或粉红色

▲ 福寿螺和田螺的区别


如何区分不带壳的螺肉

和分辨外壳颜色一个套路:两种螺肉颜色也不一样!

  • 田螺肉整体泛白色,青色,青灰色;

  • 福寿螺则是泛黄褐色。


煮熟的螺肉也能区分

关键是看大小——

  • 福寿螺个大,因为福寿螺有两对触角

  • 田螺只有一对触角


所以当你看到螺肉上的肉芽比较多且杂乱的时候,那就是福寿螺没差了!

▲ 福寿螺

▲ 普通螺肉


别吃福寿螺!别碰福寿螺的卵!

不管是福寿螺还是田螺

均可能感染广州管圆线虫

以及其他寄生虫

因此,吃田螺一定要煮熟

千万不能生吃或半生吃

特别是凉拌螺肉或烧烤螺蛳

不要吃!不要吃!不要吃!!!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坊记 | 郑贵勇

部分来源 | 广州日报、潮新闻·钱江晚报、天天看余杭、成都商报、“湖北疾控”微信公众号

编辑 | 金莹莹



推荐阅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新闻坊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