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社工站建设论坛丨服务怎样沉到基层?项目可持续性怎样保障?......看温州的思考

鲍慧 中国社会工作 2022-10-15


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作为开展社会工作的基层综合性服务平台,由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提供社会工作服务,以实现基本民生兜底保障和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的效果。浙江省温州市在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建设过程中,在社会工作优势视角和问题视角的平衡下,思考并审视各方参与主体的优势和主观能动性,正视现实的困境与问题,兼容并蓄,回应各方面问题。


社工站落在镇(街),服务怎样沉到基层?

乡镇(街道)社工站选址落在镇街够不够?怎样把社会工作为民服务沉在基层、落到一线?能不能把为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缩短到“最后一米”?温州市以构建“区(县)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村(居)社会工作室”三级社会工作服务体系来回答这一系列问题。

服务对象在哪里,服务需求就在哪里,社会工作服务就应延伸到哪里。基层民政工作的“难点”、社会工作服务领域的“盲点”、群众需求的“焦点”,就是社会工作服务的重点。“区(县)-镇(街)-村(社)”三级社会工作服务站室各司其职,分工明确。区(县)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辖区社会工作统筹规划、资源整合、协调指导和督导评估;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致力于辖区内社会组织培育、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策划,监督指导村(居)社会工作室服务开展;村(居)社会工作室主要面向村(居)民开展社会工作服务。

这样,村(居)社会工作室成为开展社会工作服务的前沿阵地,社会工作服务前移,信息触角延伸,社会工作者与居民、村民坐在一条板凳上,拉家常、话营生,发现需求、思考介入,同理群众日常生活中的难处,把社会工作服务做到服务对象心里,用服务的深入度来回应基层群众的需求,成为老百姓的贴心人。

社会知晓度和美誉度是衡量社会工作服务满意度的重要指标。居民能感觉到社工的存在,有问题找“社工”,是乡镇(街道)社工站落地生根最直观的效果。温州市依托19家镇(街)党群服务中心、6家镇(街)社区服务中心、7家文化站、4家养老中心和其他15家场馆的场地和服务体系优势,建成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凝聚了力量、整合了资源。在依托这些场地融入的同时,社工站以醒目的形象标识系统来打造有辨识度的形象,而不是淹没在标牌林立的党群服务中心里。这样,就避免了“藏在深闺无人知”的窘境。同时,驻站社工通过社区漫步、入户调研等工作,避免成为党群服务中心前台的“壁花小姐”。

▲温州市苍南县多个社工站协助开展核酸检测工作


社工人才供应不足,要情怀还是要专业?

社会工作需要专业,也需要情怀,有情怀的社会工作才有生命力。从目前的社会场景和文化来看,情怀也是一种核心竞争力。因此,温州对驻站社工的选择不限专业,但社会工作及相关专业毕业或者持有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的优先。同时铺开这么多服务项目,社会工作人才供应不足的状况显现。而且,由于目前社会工作职业认同感不强,社会工作人才流动性大。对此,温州在乡镇(街道)社工站全面铺开的同时,探索“先有再专”。

温州市现有的17439名持证社工中,真正在社会工作服务机构从事社会工作的一线社工占比甚少。2021年建设的80家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特别是一些偏远的乡镇(街道)、村(社),只能在“用生命影响生命”的情怀感召下,在人才的使用中培养人才。

专业性是社会工作发展的生命线。因此,温州市构建市、县、乡村三级督导体系,成为保障社工站专业性的关键环节。市级层面的督导侧重于行政管理和专业方向把控;县级层面的督导侧重于专业服务,如对服务质量和服务进度的监控;乡镇(街道)社工站和村(居)社会工作室则通过同事督导的“传、帮、带”培养出一批一线社工。同时,温州引进国内高校的社会工作专家和社会工作发展较好地区的社工机构督导开展专业督导,形成完整的理论和实务相结合的督导体系。

为建设一支扎得下、留得住、用得上的一线社工队伍,温州通过教育培训,打造社工站所在乡镇(街道)党政干部专业培训、持证社工职业培训双管齐下的培训模式,提升其专业性。温州现有乡镇(街道)社工站全部由本土社工机构承接,驻站社工95%以上是能使用方言的本地人。本土化的乡镇(街道)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打造,一方面有利于社会工作者本地融入,另一方面也降低了购买服务成本。

▲温州市龙湾区瑶溪街道社工站阳光社工开展成长-“心路相伴”青少年个案心理健康咨询辅导


社工站的服务,是要“雪中送炭”还是“锦上添花”?

实践中,社会工作既有“雪中送炭”,也有“锦上添花”。“雪中送炭”就是着眼于困难群体、弱势群体的现实生活,运用助人自助的服务理念,切实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进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有深厚基础的社会秩序。这是社会工作的基本职能,也是社会工作者的初心使命,是真正体现社会工作者价值的地方。

温州要求乡镇(街道)社工站确定社会工作项目的优先次序,首先着力做好“雪中送炭”的项目,在可能的情况下再服务于次困境人群。

在乡镇、村社,民生方面的需求比较广泛,也比较紧迫,生存权、发展权、接受教育权这些基本问题上需求比较多。乡镇(街道)社工站发挥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从服务对象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千方百计地解决他们的困难,为政府工作拾遗补缺。

同时,社工站也在开展社区宣传、暑期夏令营、文体活动、四点半学校等服务。通过这些服务中,社工的沟通技巧、服务技巧更加扎实,与服务对象的距离一步步拉近,之后再开展专业服务就会顺畅得多。这是一个曲折求索的过程。

▲温州市鹿城松台街道社工站揭牌仪式现场


社工站服务项目的可持续性怎样保障?

任何项目都有周期,这会影响到乡镇(街道)社工站开展社会工作服务的可持续性。作为服务于人的项目,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若期限太短,则难见成效。同时,一线社工应保持相对的稳定性,频繁更换会导致此前已建立关系的个案、资源出现断裂,从而需要花费数倍的精力再次建立关系。因此,相对较长的、可持续的周期是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必需的。

要维持项目的可持续性,需要有可持续的能力保障和可持续的资源支撑。 社会工作服务项目的可持续性强调的是项目实施效果及影响力的持久性。 社工要想研发出一个好的服务项目,需要综合考虑服务对象的特性和需求,实施地的实际情况,项目的可复制性、可持续性、可操作性,以及实施策略或模式的有效性等方方面面的问题。这就需要社工不断学习和探索,开阔眼界,增加知识,为研发出社会效益高、操作性强、影响力深远的优质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做好准备。因此,社工要把推进服务进度与加强专业学习结合起来,既要做又要学。

目前社工站开展服务主要是以政府购买服务项目的形式开展,但是政府购买服务的项目资金往往对人员费用计入不足,因此承接服务的社工机构往往在项目运作和社工工资支出方面左右为难。温州市在社工服务的经费来源渠道上,从政府购买服务“一元化”经费来源渠道向政府、社会与企业等多元化经费筹集渠道转变。以区县财政投入为主,社会救助专项经费中支一点,公益创投资金投一点,省、市福彩公益金补一点,有条件的再从企业、公众募集一点,同时发挥社工的资源链接能力,积少成多,为乡镇(街道)社工站的健康发展、项目的连续性规划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

▲温州市永嘉县南城街道社工站开展青少年夏令营普法活动


温州市的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不仅仅以实现乡镇(街道)社工站的全覆盖为目标,而是以实现困难群众和特殊群体社会工作服务的全覆盖来衡量,有针对性地回应不同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要,确保服务不留盲区、不留死角,让基本民生兜底保障从兜得住向兜得好转变,基层社会治理水平在社会工作专业理念的助力下实现精细化和效能的提升。期待温州市乡镇(街道)社工站织密扎牢服务网络,深耕本土开花结果。


来源:中国社会工作,转载请注明来源


END



作者:鲍慧

责编:汪昊 颜小钗

制作:谢霄


往期推荐



社工站链接适老化改造项目惠及270位老年人

基层『微治理』的专业活力——浙江镇街社工站建设观察






立即关注在这里,了解社会工作全行业发展

投稿平台:

tg.shehuiwang.cn

今日头条:中国社会工作

抖音:中国社会工作

微博:中国社会工作杂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