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乡村振兴记丨一个瑶族村的文化口述史行动

唐大其妹等 中国社会工作 2022-10-15


山溪村位于广东省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村民99% 以上是瑶族,是典型的少数民族自然村。近年来大部分青壮年外出务工,村庄空心化严重,丰富多彩的瑶族文化也随着村庄的衰败而没落。

文化是村庄的灵魂。乡村要振兴,文化须先行。当地政府在政策指引下,结合瑶族传统文化的特殊性,将乡村文化振兴作为重点战略方向。2019 年4 月,三排镇社工站承接了“瑶乐振兴,公益乡村”项目,社会工作者从优势视角出发,对社区资产中的文化资产进行复盘和分析,通过口述史、组织培育、公益活动、义卖宣传等形式, 帮助山溪村村民增强文化自信,推动村民社区参与,从而为助力乡村文化振兴贡献力量。

社会工作者以文化口述史行动作为项目实践的基础,前后共走访了300 多户村民。社会工作者发现, 山溪村的瑶族文化具有丰厚的历史底蕴,瑶乐、瑶歌、瑶舞等还有保留,但传统的瑶族乐器如芒笛、长鼓等制作工艺面临失传的危机。基于社区的基本情况和需求,社会工作者和村民们初步商讨, 将目标定在瑶族文化传承上。





开展文化行动,培育传承力量

除了老人,山溪村的留守群体中还有部分青少年和妇女,他们是可以挖掘和培育的重要力量。在平常的青少年小组活动中,社会工作者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们共同讨论口述史行动,激发他们的兴趣, 邀请他们一同访谈村中的老人, 并组建了名为“山溪追梦小草”的青少年志愿者队伍,与社会工作者一同走访,也为有困难的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与此同时,社会工作者把村中爱跳舞唱歌的妇女集中到一起, 与她们同吃、同住、同劳动,带领她们一起办歌舞晚会,通过挖掘骨干力量,培育出另一支志愿团队——山溪乐娘队,加入到瑶族文化的发掘和传承中。

在社会工作者的引导下,妇女和青少年翻山越岭前往瑶族长鼓舞艺人家中实地学习走访,整理乐器、舞蹈、歌谣等多方面素材,并将学到的内容整理成册,形成视频和文字教材方便传阅,吸引更多的村民关注自己的民族文化。

这一过程锻炼了妇女和青少年的个人能力和组织能力,增强了文化自信,有的妇女经过培训还成为社区讲师,义务宣讲瑶族文化。他们是社会工作者所影响的第一批支持者,为后续的社区参与和社会宣传奠定了良好基础。

▲山溪乐娘公益服务队乐娘表演长鼓舞





打造文化品牌,扩大社会影响

山溪乐娘队越发成熟后,社会工作者与妇女们商讨,尝试创新文化传承方式,将长鼓舞、瑶歌等文化融入社区公益演出和志愿服务中,打造文化品牌。一方面,组织演出和提供服务赋予乐娘更多的参与权和决定权,可完成从个人迈向组织的蜕变;另一方面,瑶族的传统文化展示与交流,增强了弱势群体对本土文化的感知力,在给予其生活关爱的同时,更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随着演出规模的扩大,越来越多的村民对社区活动表示认可,对瑶族文化感到自豪, 希望为村子的建设出一份力。

为了让瑶族文化得到更好的继承和发展,社会工作者和村民认为必须走出去,赢得更广泛的社会支持。社会工作者组织村民一起商量后认为,传统瑶族乐器芒笛制作简单易学,可以通过义卖宣传等形式扩大瑶族文化的影响力。借助2019 年深圳慈展会的契机,社会工作者积极链接资源,将山溪村传统瑶族乐器长鼓、手鼓、芒笛等带到展会上亮相。山溪乐娘和社会工作者一起精心策划了包括乐器制作、长鼓表演和文化解说在内的多个节目,吸引了众多参观者。独特的瑶族文化一炮而红, 全国乃至全世界都见证了山溪村瑶族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从个人发展到社区的文化认同, 再到瑶族文化带来的社会价值,山溪村发生了很多改变:通过口述史文化行动和社区讲师培育, 涌现了一批优秀的传承者;瑶族传统乐器的制作、瑶歌传唱、长鼓舞教学成为新的流行时尚;面临失传的古老技艺重新焕发了生机……更为重要的是,在社会工作者的助力下,山溪村的传统文化正逐步走向振兴。

▲社工践行“三同”服务理念,与乐娘一起给玉米地翻土


来源:中国社会工作,转载请注明来源


END



作者:唐大其妹 沈傑驹 王 瑶

责编:夏学娟

制作:谢霄


往期推荐



乡村振兴记丨妇女撑起村庄“半边天”

乡村振兴记丨一个村庄的“另类”崛起






立即关注在这里,了解社会工作全行业发展

投稿平台:

tg.shehuiwang.cn

今日头条:中国社会工作

抖音:中国社会工作

微博:中国社会工作杂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