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乡村振兴记丨“以文促产”, 黑皮冬瓜种植走出产业振兴路

梁秀娟等 中国社会工作 2022-10-15


文化品牌促发乡村经济探索

黑皮冬瓜是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黄龙村的特色农产品,以个头大、囊少、肉质紧实、便于储存等优点甚得青睐,远销在外。种植黑皮冬瓜曾是黄龙村村民增加收入、改善生活的重要途径,但随着时代变迁,村民从务农为主转变为以从事工业活动为主,黑皮冬瓜种植大幅减少。

2018年,黄龙村社工在走访调研中发现,黑皮冬瓜作为当地村民有共同回忆的经济作物, 具有较高的辨识度,可以成为调动村民参与社区事务积极性、增强村民对乡村认同感的强力纽带与精神载体。于是,社工开始在本村党建引领下挖掘并打造有黄龙特色的黑皮冬瓜文化符号。

然而,在此过程中社工发现,单纯的文化活动难以促发村民积极持续地参与社区事务,唯有将社区文化与社区经济、群众生活等方面关联起来,才能更好地激发村民持续参与的动力。因此,如何“以文促产”,让黑皮冬瓜文化品牌成果转化为产业振兴的红利,成为社工接下来探索的方向。

为此,社工撬动积极参与冬瓜文化品牌建设的村民骨干,把有参与意愿的瓜农联合起来,推动其带动更多村民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借此提升黑皮冬瓜品牌的竞争力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社工做好文化传承、骨干培育、组织孵化等前期工作的基础上, 2020年6月,“佛山市顺德区黑皮冬瓜农民专业合作社”正式注册成立。随后,社工借助合作社的运营,以绿色农产品产销为重点,探索有黄龙村特色的可持续产业发展路径,以提升农民收入,助推产业振兴。




▲村民骨干销售黑皮冬瓜


议事协商推动瓜农形成共识

在合作社成立初期,多方利益相互制衡,开会就像在吵架,无法达成共识。合作社发展的每一个议题,例如关于种植冬瓜的土质、种植基地的选址、种植责任田的租金确定、责任田认领形式与约定、合作社架构的人员、村民准入合作社的标准等,村民中均有多重声音。关于土地租期如何与本村原本土地规划协调错位、土地租金如何确定才能确保公平、如何平衡合作社成员与其他瓜农利益关系等问题,也制约着合作社的决策。涉及合作社内部如何统购、收入如何在社员间分成等问题时,合作社内部也有不同意见。

面对此状况,社工充当协作者角色,将协商议事的理念与规则运用到合作社成员会议中。在多次的议事协商行动中,合作社成员逐渐认同“一人一票”的民主原则,以“少数服从多数,多数尊重少数”的规则参与讨论。

可喜的是,从第一次会议的“七嘴八舌、喋喋不休”,到后来“举手发言、积极行动”,议事协商的方式不仅让多方利益在会议上得到呈现并达成共识,也逐渐让村民提升了参与社区事务的能力。


▲黑皮冬瓜文创产品等


农商对接助力冬瓜销售

2020年,在黄龙村乡村振兴系列行动的大力推动下,全村共种植黑皮冬瓜超过8万斤。但是,由于农商对接渠道不畅,又恰逢“龙舟水”,黑皮冬瓜出现滞销。同时,黄龙黑皮冬瓜采用传统技术种植,生产效益偏低,销售欠缺价格优势,运输成本高。如何做好销售工作,保持瓜农种植冬瓜的信心与热情,成为当时亟须解决的问题。

对此,黄龙村党委及社工协助合作社联络媒体及相关热心企业单位,开展“爱心助农”认购行动,一方面积极寻找销售渠道,另一方面鼓励瓜农加工制作冬瓜干,以解决黑皮冬瓜在雨季难保存且日常难运输的难题。通过“爱心助农”认购行动,爱心单位以及社会热心人士纷纷对黑皮冬瓜销售进行支持,截至2020年7月17日,累计销售黑皮冬瓜3.12万斤、瓜干26.5斤、瓜皮1.5斤。

“爱心助农”认购行动中的多方参与,一方面助力合作社打通了农商对接销售的渠道,帮助瓜农实现了增收;另一方面让合作社的业务被多方知晓,促使更多人关注并协助宣传、参与购买。同时,合作社参与乡村振兴行动的知名度也得以提升。


来源:《中国社会工作》2021年5月上刊,转载请注明来源


END



作者:梁秀娟 郭嘉欣 谭晶晶

责编:夏学娟

制作:谢霄


往期推荐



社区鸡头米文化品牌养成记

一个瑶族村的文化口述史行动






立即关注在这里,了解社会工作全行业发展

投稿平台:

tg.shehuiwang.cn

今日头条:中国社会工作

抖音:中国社会工作

微博:中国社会工作杂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