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郭冀平厅长:实施“蒲公英”计划,高位推动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
实施“蒲公英”计划,高位推动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
——专访黑龙江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郭冀平
近日,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黑龙江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郭冀平。
高位推动,多部门形成合力
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是在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黑龙江民政是如何深化思想认识、积极主动谋划,推动社工站建设“蒲公英”计划精准落地的?
我省民政服务对象总量大、分布广、困难多,而民政基层工作力量普遍薄弱,民政部门承担的使命任务重与基层工作力量严重不足的矛盾尤为凸显。因此,如何精准高效地把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在乡镇(街道)落实到位,对民政部门来说是个很大的考验。长沙会议后,我们深刻地认识到社工站建设对于推动我省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现实而深远的意义。为探索龙江本土化社工站建设模式,我们迅速成立了调研组深入哈尔滨、牡丹江等14个调研点,制定了符合龙江省情的社工站建设“蒲公英”计划。
我们将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纳入全省民政事业“十四五”规划并作为今年民政重点工作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十件实事之一向省委、省政府进行专门汇报。通过主动汇报、积极争取,从不同角度有力推动社工站“蒲公英”计划进入省委、省政府的决策视野。
6月4日,副省长杨博亲自主持召开了全省社会工作联席会议第二次会议暨全省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推进会议并讲话。会上,省直27家成员单位达成共识,要加强整体联动,畅通政策衔接,协调解决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蒲公英”计划实施过程中遇到的“组织领导、资金保障、社工人才队伍建设”等核心问题。我们借机发力,积极协调,推动将社工站建设写入《中共黑龙江省委关于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融入新发展格局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现新突破的决定》等文件,多方融入各部门工作,研究推进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出台,形成了推动“蒲公英”计划精准落地的工作合力。
黑龙江建立了由省直27家成员单位形成的社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这个制度在推进“蒲公英”计划中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
在“全省社会工作大家唱”的格局下,省直27家成员单位各司其职、通力协作,及时破解了“蒲公英”计划推进过程中遇到的资金、人才等共性的痛点、难点问题。
省委将社会工作人才确定为六类人才队伍发展之一,纳入全省人才工作整体战略规划。
省委组织部多次组织人才工作调研,对社会工作人才建设作出工作部署。
省委宣传部制定出台《黑龙江省志愿服务协调议事机构及其工作规则》,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彰显志愿服务力量。
省民政厅会同省财政厅联合下发了《关于推进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工作提高基层民政服务能力的通知》,明确从社会救助专项经费中按2%比例提取购买社会服务资金,一年可提取1.7亿元,为社工站建设提供服务支撑;各地在落实社会救助资金的同时,积极争取将乡镇(街道)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加大彩票公益金支持力度;建立“2%救助专项经费+财政预算资金+福彩公益金+公益慈善资金”的多元化资金支持机制。
省发改委将社会工作相关内容纳入全省“十四五”规划。
省人社厅主动谋划,出台了《黑龙江省高级社会工作师评价实施方案》。
省农业农村厅研究制定《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实施意见》,将农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全省乡村治理人才培养总盘子。
团省委组建青年志愿者助力兴边富民计划大学生支教团,鼓励引导有志青年到边境地区锻炼成长、建功立业,有力推动我省边境地区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工作发展。
截至目前,我省共有专业社工4万多人、社工行业协会14个、社工机构231家、志愿服务组织176个、志愿服务队(站)2.75万多个,注册志愿者达430多万人。
▲社工开展“乐陵学堂·老年人智能手机学习”活动
试点先行,分阶段稳步推进
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蒲公英”计划的具体行动目标是什么?现在黑龙江省的社工站建设推进情况如何?
我们本着“试点先行、示范引领、分步实施、统筹推进”的原则,按照“一年起步,三年铺开,五年建成”的总体目标,力争在“十四五”末建成一支本土化、专业化、职业化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实现全省乡镇(街道)社工站全覆盖,村(社区)有社工服务的目标。
具体内容是:2021年,省、市(地)、县三级同步开展社工站试点,拟在全省乡镇(街道)建设100个社工站,平均每个市(地)不少于6个试点,其中,省级遴选支持20个试点;2022—2024年,突出地域特点,实施分类分级设置,初步实现乡镇(街道)都有社工站,村(社区)都有社会工作者提供服务;2025年,在实现社会工作服务全覆盖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拓展社工站服务功能,总结提升服务成效。
我们坚持资源共享共建。社工站建设不是从零开始另起炉灶,而是整合现有的场地、人员、资金、信息等各种资源,最大化发挥效能。在场地上,提倡在党群服务中心、有条件的社区设置社工站点、服务窗口,充分利用原有活动场地、社区组织、政府公共信息等资源迅速开展工作。
我们加快对社工站人才培养力度,启动“蒲公英·人才培训计划”。提倡聘用本地人员,放宽聘用人员年龄限制,提出持证社工、有社区工作经验者优先,同时出台“累计接受民政部门组织的培训超过60小时即具备社会工作专业资质的‘地方粮票’”等人才鼓励政策。各地据实研究原有社区网格员、协理员、持证社工到社工站兼职的可能性,充分发掘人才存量资源,做到人才最大化共享。
同时,为吸引更多技术型、教育型等公益人才参与社工站建设,我们向全省慈善组织发出倡议,号召社会公益慈善组织通过社工站平台购买扶贫济困等社会服务项目;动员鼓励高校教师和社工专业毕业生创办机构;将社工机构发展与“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结合、与人才使用结合,采取“政-社-校”合作模式启动“蒲公英计划”,与黑龙江大学建立了社工人才培养、项目研发、理论研究实习实训基地。
目前,100个省市县社工站相继有序启动。省民政厅成立了社工站建设专班,并且实行了主要业务处室“包点到站”的推进工作机制。
截至目前,全省所有市(地)均成立了工作专班,10个市(地)建立了社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8个市(地)建立社工站指导员制度;共出台社工站专项政策文件24个,召开推进会议31次。我省“体系完善、衔接有序、职责明晰、督导到位、运转高效”的社工站建设工作格局已初步形成。
您刚才提到,目前黑龙江20个省级试点社工站已进入先行先试阶段,采取的是省民政厅主要业务处室“包点到站”的推进工作机制。可以具体谈谈“包点到站”的运行机制及其优势吗?
为更好地推动社工站建设,我们在省级20个试点乡镇(街道)社工站率先实行了专班包点责任制,即工作专班成员业务处室指派专人(原则为分管业务副处长或处内业务骨干)作为省级试点站联络员,负责工作专班确定事项在所包试点站的推动落实;负责及时掌握、协调解决所包试点站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等;各业务处室依托本处业务实际,侧重将所包试点站打造成本处业务领域的省内示范站;每个省级试点社工站均配备一名专职社工督导,从行政督导方面对包点处室给予技术支持。联络员每周对所包试点站进行一次工作指导,每月进行一次工作总结,每季度向工作专班进行一次工作汇报。
这种将社工站试点建设任务分解到各业务处室的做法,有利于整合各处室的业务资源,确保分工不分家,形成工作合力,并且为省级试点社工站明晰了建设路径、运营模式和服务特色等,确保专人负责,快速落地见效,打造出彰显各处室业务特点的特色化、品牌化建设样板。
品牌打造,提升社会治理服务水平
据记者了解,“蒲公英”计划推进过程中一直坚持试点先行、因地制宜、分类分级开展试点,把试点站先建起来,把服务先开展起来,通过运行逐步完善。目前,试点初步总结出了哪些经验?
目前,我们对试点社工站建设的要求是“一村(社区)一品牌”,哈尔滨市道里区兆麟街道社工站、平房区平盛街道社工站作为省级试点的两个标准化样板社工站,已总结出了特色鲜明的本土化社工站运作模式,可以为其他乡镇、街道建站提供借鉴参考。
兆麟街道社工站采用“站点结合”方式,在街道设社工站,在所辖4个社区设社工服务点,充分挖掘社区内生资源,建立“五社联动”(社区、社会工作者、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公益慈善资源、社区志愿者)的服务机制,打造具有“五社”融合特色的服务品牌和项目。该社工站重点为社区老年人提供健康服务、能力评估、精神慰藉、危机干预、社会支持网络建设等服务;人员配置模式为“1+1+2+X”,即设1名站长,1名社工服务督导、2名驻站社工加上若干兼职社工、实习社工、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等;专业社工边服务边进行“传、带、帮、教”,致力于培养一支本土化、专业化的社工人才队伍,较好地解决了基层民政服务人员数量不足和专业性不强的问题。
平盛街道社工站坚持党建引领,依托高潮村邻里关爱互助点成立基层党建实践基地,与高潮村党支部共同开展入户慰问老党员、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活动等形式多样的基层党建实践活动,全面提升基层党组织在农村工作中的领导力和战斗力,形成了“党建引领,社工(专业力量)+邻里关爱互助点(农村养老公共空间)+村民养老互助协会(村民自组织)+志愿服务”的农村互助养老新模式。目前高潮村“互助养老志愿服务时间银行”服务菜单共计8大类50项服务,一群活跃的志愿者成了屯里乡亲的“贴心人”。高潮村的“互助养老”从邻里守护与探望等基础服务到日常生活照护服务,延伸到院落卫生、协助代办、农村特色服务、精神慰藉、文体娱乐、医疗保健等养老深层服务内容,在推动多元主体参与农村社区治理创新,解决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领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兆麟街道社工站打造具有“五社”融合特色的服务。图为社工开展端午活动
您认为“蒲公英”计划将会给黑龙江省未来的民政工作带来怎样的改变?
“蒲公英”计划既象征着社工站建设承载社工希望、生生不息、奋发向上的精神,又展现了社会工作者耕耘基层、质朴为民的服务宗旨,同时也寓意着通过社工站建设为龙江培育更多社工人才,像蒲公英一样,将社工服务播撒在广袤龙江大地上的美好期许。我们希望“蒲公英”计划尽快在全省范围内落地见效、开花结果,创造出更多鲜活经验和特色做法。
我们将通过社工站建设“蒲公英”计划的顺利实施,培育一批扎根龙江基层的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建设一支素质过硬、结构合理、覆盖面广、社会认同度高的专业化社会工作人才队伍,解决一批基层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难题,提升民政服务的专业化、精细化、人性化、品质化水平,实现传统民政兜底保障工作从“兜得住”向“兜得好”转变;从单纯的物质救助向包括精神、心理、文化、社会等全方位服务转变;从服务个人向构建邻里友爱、居民自治、良性互动的社区治理共同体转变。
我们将通过社工站建设实现社会工作服务全覆盖,充分发挥社会工作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将社工站打造成社会治理的新引擎,进一步推动公共服务向基层延伸,不断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为党的基层群众工作注入创新活力,打通为民服务的“最后一米”,极大提升龙江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作者:记者/张燕
来源:《中国社会工作》8月上刊、《中国社会报》8月19日,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END
责编:张燕 张世华
制作:谢霄
投稿平台:
tg.shehuiwang.cn
今日头条:中国社会工作
抖音:中国社会工作
微博:中国社会工作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