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实施“彝路相伴”“牵手伴行”后,安置社区居民生活得怎么样了?
编者按
四川省民政厅坚持问题导向,积极发挥社会工作专业优势助推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社区治理,于2020年在凉山彝族自治州6个特大型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策划实施了“彝路相伴”三年行动计划,并于2021年在全省推出“牵手伴行”行动计划。
这两个行动计划采取省民政厅支持、市(州)为主体、高校指导、社工参与的“厅-州(市)-校-社”合作模式,通过以党建为核心、社区为平台、社工为纽带、社会组织为支撑的社区治理行动,着力构建“党建引领+综合服务+综治保障+科技赋能”的社区治理新框架,推动建设既有活力又有秩序的新型社区,防止搬迁群众规模性返贫。凉山彝族自治州美姑县牛牛坝镇北辰社区就是四川省34个搬迁群众超过800人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社区(村)的缩影。
夜幕降临在凉山美姑河畔的牛牛坝镇北辰社区,周围寂静的群山高耸,一派安静祥和。而在北辰社区的广场上,灯火跃动,热闹非凡,人们伴着欢快激昂的音乐,热情地跳着达体舞。
很难想象,这群手牵手与音乐共舞的社区居民,一年前还各自散居在遥遥相望的高山上。更特别的是,现在每天一起跳舞的还有来自数百公里之外的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发展研究院的师生和一家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社工们。
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腹心地带的北辰社区是美姑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社区。该社区建成于2020年5月,安置了美姑县13个乡镇、62个行政村的脱贫户,现有总人口1695户8412人,具有搬迁时间短、安置规模大、居民之间不熟悉等特征。
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时期,在四川省民政厅的安排和支持下,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发展研究院与社工机构协作,在北辰社区承接了 “彝路相伴”社区治理项目。社工服务团队以解决社区问题为导向,以促进社区善治为目标,面向社区各类人群展开了一系列社会工作服务行动。
社区未来与希望:社区儿童的成长
“老师,你们还招学生不?我家孩子特别想来!”社工服务团队面向北辰社区儿童提供的服务深受孩子和家长们的欢迎,大家纷纷报名参加。
专业社会工作力量如何在彝族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社区落地,进而更好地助力社区后续治理和发展,是服务团队一直在思考的议题。针对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社区内儿童众多,各类预防性、治疗性和发展性需求十分突出的现实,服务团队将儿童社会工作作为重要的切入点。2020年8月,在前后两轮全覆盖式调研的基础上,服务团队申请了“彝路相伴、生命花开”——凉山州美姑县易地扶贫集中安置点社区儿童关爱服务项目,并获得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立项支持。该项目也成为在北辰社区开展的第一个社会工作服务项目。
项目实施过程中,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师生与来自社工机构的社工们根据社区各类儿童的特征,开设了抗逆力增强、良好卫生习惯养成、自信心提升、亲子沟通等各类主题小组活动,提升了社区儿童的综合素养;面向社区特殊困难儿童开展个案服务,运用增权赋能、优势视角、生态系统等理论指导行动,有效调动社区内外各种资源,切实帮助他们满足现实需求;因地制宜地开办各类正向成长夏令营活动,积极扩大服务覆盖范围,让社区内的儿童都有机会享受这些服务。
服务团队秉持“服务型治理”理念,通过回应儿童等社区各类弱势人群的需求,为党和政府打通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让社区居民感受到更多的温暖与关怀,提升了社区的温度。
▲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工作博士生在“儿童正向成长营”中主持小组活动
从受助到助人:社区青年的升华
“从昨天的社区疫情防控宣传、新冠肺炎疫苗接种摸排,到今天的防汛减灾排查活动,离不开每个志愿者的辛苦付出。”北辰社区的工作人员宋晓红感慨地说。
宋晓红提到的志愿者们,大多是北辰社区在读的大学生和高中生。不久前,他们还是“(准)大学生成长引领计划”的营员。如今,在社区的老年人关爱活动、文艺竞演比赛、防汛减灾宣传等场合,都能看到他们作为志愿者的忙碌身影,他们已成为助推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社区治理的重要力量之一。
社区居民是社区治理的主体,也是社区善治的直接受益者。如何改变以往社区干部对社区事务“大包大揽”的做法,赋予社区居民更多“参事议事”的机会,提升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是社工服务团队非常重视的问题。为此,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师生充分结合社区青年学子们求知欲强、可塑性高、勇于担当使命的特点,把社区内的大学生和高中生组织起来,开展了“(准)大学生成长引领计划”。
在该计划的第一阶段,服务的重心是激发社区青年学子们的学习热情,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在此基础上,第二阶段的主旨是引导他们热爱、感恩、服务自己的社区,并形成组织化的志愿服务团队,积极参与各项社区服务行动。该项计划的实施,不仅促进了社区内青年学子的成长增能,培育了他们的社区主人翁意识,而且搭建起畅通的社区治理参与平台,让他们能够持续为社区的美好明天贡献力量。
▲在社工团队的辅导下,社区成立了青年志愿服务队,队员正在宣誓
与社区发展同进步:社区干部的提升
作为社区治理的核心力量,社区干部的工作热情是高涨的。正是在他们的辛苦努力之下,新建的北辰社区才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正常运转起来,为社区后续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光有热情还不够,社区干部在新时期的治理理念和治理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升。例如,社区干部在工作中的“管理”思维仍多于柔性的“服务”思维;社区干部虽然注重发挥党员的带头示范作用,但激发党员参与热情的方式较为单一,大多只是通过开会的形式做动员,等等。
一支有澎湃的工作热情、有清晰的工作思路、有新时期治理理念的社区干部队伍,是促进易地扶贫搬迁社区逐步走向善治的有力依托和保障。基于此,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发展研究院有效整合专业师资力量,为社区干部量身定制了系统的培训方案,全方位提升他们的社区治理理念和治理能力,推动社区事务的规范化管理。
一系列既有理念性引导又有实操技能训练的主题培训在北辰社区相继举办。由于培训效果良好,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发展研究院还与美姑县民政局合作开办了美姑县首届社会工作培训班,扩大了社区干部的培训内容和覆盖范围。来自各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的社区干部对现代化社区治理知识和理念的学习热情大大超出老师们的预期。
共建社区新家园:社区居民的融合
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社区作为一种新型特殊社区,与搬迁居民原社区相比,其居住空间和环境均有所改变,原有社区共同体遭到破坏,社区居民容易产生邻里关系陌生、共同体意识缺失、存在不同程度的社区疏离感等问题。因此,社工服务团队在北辰社区通过多层次、多样化的形式,有效整合社区内外部资源,协力营造社区共同体意识,努力提升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融入感,进而达成积极的社区融合之目标。
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师生在北辰社区开辟了“社区故事汇”讲坛,不定期邀请社区内的先进典型人物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为社区提出发展建议。通过挖掘“小人物,大故事”,不仅使故事讲解人更系统地总结自己的成长经历,更加明确自己未来的努力方向,还增强了他们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除了社区的先进典型人物之外,社区儿童也被发动起来。在社工服务团队的倡议下,北辰社区设立了“小小广播站”。社区里的小学生成为小小广播员,定期来到广播站播放各类“新闻报道”、分享自己的“小心事”、讲述社区的“大变化”。孩子们的参与,让大人们对社区的感情也逐渐培养起来。
彝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结合这一特点,社工服务团队还借助民族节日的契机举办各类社区公共活动,吸引广大社区居民踊跃参与。在此过程中,不仅弘扬了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也积极培养社区文艺组织,形成了“社区是我家”的良好氛围,促进了居民社区融入感与归属感的提升。
▲社工团队开展社区融合服务活动,居民们融洽合影
作为一项“厅-州(市)-校-社”联动服务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社区的创新实验行动,“彝路相伴”项目注重以社会工作专业的价值、知识和方法为指导,关注以人为核心的发展目标,具有服务对象创新、服务内容创新、服务主体创新、服务理念创新等特色。经过近一年的努力,社会工作力量已逐渐在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社区落地生根。而如何持续夯实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社区后续治理的基础,更好地助力彝族搬迁群众稳得住、过得好,社工服务团队还将有更多的思考与行动。
(作者单位: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发展研究院)
作者:李权财
来源:《中国社会工作》2021年9月上刊,原标题为《当搬迁安置社区邂逅社会工作》,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END
责编:张世华
制作:谢霄
投稿平台:
tg.shehuiwang.cn
今日头条:中国社会工作
抖音:中国社会工作
微博:中国社会工作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