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支持医疗救助领域社会工作发展!国办《关于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的意见》印发

社工君 中国社会工作 2022-10-15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聚焦减轻重大疾病患者医疗费用负担,着眼于统一规范制度,健全相应保障机制,对增强医疗保障制度托底性功能作出安排部署。

《意见》提出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救助保障。支持医疗救助领域社会工作服务和志愿服务发展,丰富救助服务内容

《意见》指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和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共同富裕方向,坚持应保尽保、保障基本,明确制度功能定位,强化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制度综合保障,建立健全防范和化解因病致贫返贫长效机制。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实事求是确定待遇标准,既确保制度可持续,又避免过度保障。坚持协同发展、有效衔接,促进三重制度与慈善救助、商业健康保险等形成综合保障合力


《意见》明确五方面措施:


一是科学确定医疗救助对象范围。统筹城乡困难人群,实施分类救助,确保精准施策。救助对象既覆盖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低保边缘家庭成员和农村易返贫致贫人口等低收入人口,同时也将因病致贫重病患者纳入救助范围,增强救助公平性、可及性。

二是强化三重制度综合保障。全面落实财政补助政策,分类优化资助困难群众参保政策,确保应保尽保。厘清三重制度功能定位,发挥基本医保主体保障功能,增强大病保险减负功能,强化医疗救助托底保障功能,按照“先保险后救助”的原则,做好制度功能衔接,发挥保障合力。

三是夯实医疗救助托底保障。坚持保基本,妥善解决救助对象政策范围内的基本医疗需求。合理确定基本救助水平,按救助对象类别,分类设定救助起付标准和救助比例。明确由统筹地区合理设定年度救助限额,并将基本医保、大病保险起付线以下费用纳入救助保障范围。兼顾门诊慢特病和住院救助保障,共用年度救助限额,统筹资金使用,实施倾斜救助。

四是建立健全防范和化解因病致贫返贫长效机制。加强医疗救助对象信息管理,做好高额医疗费用支出预警监测,及时将符合条件的人群纳入救助范围。全面建立依申请救助机制,畅通救助申请渠道,增强救助时效性。强化医疗救助、临时救助、慈善救助等综合性保障措施,精准实施分层分类帮扶,确保政策应享尽享。

五是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救助保障。发展壮大慈善救助,鼓励慈善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设立大病救助项目,发挥补充救助作用。促进互联网公开募捐信息平台发展和平台间慈善资源共享,规范互联网个人大病求助平台信息发布,推行阳光救助。支持医疗救助领域社会工作服务和志愿服务发展,丰富救助服务内容。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各方承受能力,探索建立罕见病用药保障机制,整合医疗保障、社会救助、慈善帮扶等资源,实施综合保障建立慈善参与激励机制,落实相应税收优惠、费用减免等政策。鼓励医疗互助和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更好满足基本医疗保障外的保障需求。

《意见》还要求加强组织领导、部门协同、基金预算管理和基层能力建设,确保政策落地、待遇落实、群众得实惠。

在加强部门协同方面,《意见》要求民政部门要做好低保对象、特困人员、低保边缘家庭成员等救助对象认定工作,会同相关部门做好因病致贫重病患者认定和相关信息共享,支持慈善救助发展。

在加强基金预算管理方面,《意见》要求拓宽筹资渠道,动员社会力量,通过慈善和社会捐助等多渠道筹集资金,统筹医疗救助资金使用。


👉点此阅读《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的意见》全文


来源:中国政府网、新华社、中国社会工作,转载请注明来源


END



责编:汪昊

制作:谢霄

往期推荐



易地扶贫搬迁社区的一场“新弥合”治理丨系列报道⑥

从保护到发展,1.2万余个乡镇(街道)社工站助力儿童服务迈向专业化丨系列报道⑤

基层前哨、微治理生态圈……城乡社工站的一场“组团式”治理实践丨系列报道④

3万多名乡镇(街道)社工助力基层养老:触摸得到的温度丨系列报道③

一道“加法”题引发的社会救助嬗变丨系列报道②

1.2万余个乡镇(街道)社工站正带动基层民政服务的创新丨系列报道①





立即关注在这里,了解社会工作全行业发展

投稿平台:

tg.shehuiwang.cn

今日头条:中国社会工作

抖音:中国社会工作

微博:中国社会工作杂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