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国际残疾人日丨社工,为残障人士增能努力!

黄肖凤 中国社会工作 2022-10-15

每年的12月3日为“国际残疾人日”,旨在促进人们对残疾问题的理解和动员人们支持维护残疾人的尊严、权利和幸福。

1992年10月12日至13日,第47届联大举行了自联合国成立以来首次关于残疾人问题的特别会议。大会通过决议,将每年的12月3日定为“国际残疾人日”。

残障人士一直是社会工作的重要服务人群。社会工作者在促进其康复权、教育权、劳动权、文化生活权、社会福利权、环境友好权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反映社工服务精神障碍人士及家庭的短视频《阳光下,有你有我》。该作品获得“这就是社工”短视频征集活动二等奖


残障人士增能与无障碍融入社会服务计划与实施——以“倡响未来”项目为例

服务理念


社会工作者认为,要实现残障人士的社会融入,自身增能和环境改变缺一不可。据统计,我国现有残障人士总数约为8500万人,他们的生活状态不容乐观。一方面,他们为了不成为任何人的“负累”而选择独守家中,同时,“缺乏权能”导致他们不认可自己,依赖他人解决问题,或者认为政府和他人就应该帮助自己,从而长期陷入“弱势”和“失能”的状态;另一方面,城市建设更多是把残障人士作为客体而非主体去设计,导致残障人士外出困难,难以融入社会。

因此,要促进残障人士融入社会,首先要改变残障人士的想法和观念,让残障人士相信自己有能力,相信环境可以改变,而且用自己的力量去改变。社会工作者要做的,就是和他们一起先改变我们所处的环境,让他们看到希望、增强信心,进而形成观念与环境共改变的良性循环,共同促进和实现社会融合。

融入社会是残障人士社会工作服务的重点和难点,在推动残障人士社会融入中,社工不仅要做好残障群体的增能工作,还要倡导社会环境改变,比如社会观念、社会政策、社区无障碍环境建设等,为残障人士融入社会创造有利条件。

东莞市展能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社工设计实施了“倡响未来”残障人士增能与无障碍融入社会项目,在增能理论的指导下,结合政府政策支持,一方面通过残障人士骨干培育与带领以及开展群体管理与互助工作,促进残障群体的主体意识和互助意识提升;另一方面,通过开展倡导性行动,让残障群体积极参与改善障碍性的社会环境,最终达到群体增能及无障碍融入社会的目标。

问题与需要


社工在日常开展残障人士服务以及所做的相关调研中发现,残障人士融入社会存在着很多困难,但同时也有不少有利条件。在项目需求调查中,社工梳理出了以下需要和有利条件。

一是残障群体增能的需要。目前残障人士普遍存在自我评价低、积累的负性经验较多、依赖他人去解决自身问题与困难等情况,表现出强烈的群体无力感和失能,有群体增能的需要。

二是社会环境改变的需要。目前较多的残障服务是以社工为主导、以满足残障人士基本需要为目标的,包括出行协助、康复资源链接、就业协助等,而残障人士的权益保障和社会融入则需要社会环境的同步改变,包括社会观念、社会政策、社区无障碍环境建设等,这些改变由残障群体作为主体去发声和推动会更有力量。

三是政策的助力与推动。残障人士融入社会,无障碍环境改善尤为重要。东莞市人民政府发布的《市政府一号文2020年行动计划》《东莞市民生项目清单(2020—2021年)》均提出要大力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2020年东莞两会上,有4份政协委员的提案关注了无障碍环境建设。可见,项目的倡导性活动具备政策支持和社会关注的良好时机。

项目实施


项目以增能理论为指导,该理论认为,人是有能力和价值的,个人的无力感来自环境的排挤和压迫,社会环境中存在的障碍使人无法发挥能力,但障碍可以改变。因此,社工注重长期处于“缺权”状态的残障人士的能力,以群体增能为目标,教授相应的政策、倡导行动等知识,发挥残障群体的主体力量去解决群体所遇到的社会环境问题。

项目目标一方面为提升服务对象的主体和互助意识,促进增能;另一方面是发挥残障群体的主体力量开展倡导行动,促进障碍性社会环境的改变。项目分为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建立骨干小组,培育骨干的能力与意识

社工建立了110多人的社区残障服务对象群。在服务中,社工鼓励他们担任多重角色,慢慢引导他们从受助者转变为助人者,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效能感,培育了近30名残障人士志愿者。他们多次协助社工开展外出和探访活动,目前已具备协助开展基础服务的能力,并且他们在鼓舞被探访者(多数为康复信心较低的残障人士)方面的效果是其他普通志愿者难以达到的。但是,他们仍常常表示“我们做不了什么,只能简单打杂帮忙,不像你们社工这么能干”“政府不帮助我们,我们就没办法改变”等,可见他们对自己及群体的认识仍然比较负向,依赖他人解决问题,对现实有较多无力感。因此,项目从这30名志愿者中的15名能力和意识较高的志愿者入手,提升他们对自我、残障、社会环境的认识,再发挥他们对残障群体的了解及影响力优势,带动和影响其他残障人士。

在这15名残障人士志愿者组建的“倡响未来”残障人士互助小组中,社工引导他们讨论“如何管理我们自己的群”,让他们作为问题主体去思考问题的形成和解决方法,最终商议出群管理规则。为进一步巩固他们对项目的理解,正确认识残障,社工播放引发网络热议的“导盲犬公交车被拒”视频和“世界上不应该有残疾人”视频,让组员关注残障人士出行障碍,讨论“残障人士出行困难是自己身体原因造成的,还是社会的障碍”,再引导大家理解和反思“残障”,讨论什么是残障人士。观看视频后,组员的观念有了明显转变,纷纷表示“要多出去,不要因为别人的眼光而不出去,要让大家多关注残疾人群体”“我们和其他人没有什么不同,世界很美好,不要因为别人的拒绝而害怕或者不再出门,遇到不公平的事情要懂得发声和表达,积极维护自己的权益”。社工借势引导他们:社会的刻板印象太多,需要改变;我遇到的障碍,不是我的问题,而是社会环境需要改变;我可以做很多事情,只要我想去做。

第二阶段:稳定骨干小组,通过项目培育和群管理,由骨干带动其他残障人士形成主体与互助意识

这个阶段主要是通过日常的群管理及定期开展骨干活动实现,以培育骨干的能力和稳定骨干队伍为目的。社工主要从群管理、日常服务协助、时事热点讨论中不断强化和提升骨干的主体和互助意识,如针对群内问题或者其他残障人士的疑问等,组织骨干讨论,进一步完善群管理规定,同时引导骨干学习更好的沟通方式、沟通语言等。

第三阶段:教授相匹配的知识,提升能力,引导开展倡导性活动

社工主要教授残障人士在政策解读、沟通、组织等方面的知识和技巧,提升相应能力,比如通过视频播放、引导和讲解、情景模拟等方式,帮助骨干及其他残障人士掌握必要的资讯和知识,有能力、有信心参与到项目服务中来。同时,引导残障人士作为主体参与倡导性活动,积极发声,推动社会环境改变。社工鼓励服务对象为自己发声,为促进无障碍的社会环境共同努力。

结合东莞市政策指引,社工引导组织骨干成员在2020年8月组织开展了4次倡导体验活动,体验内容包括“我与世界的距离之从家里到活动地点”的交通道路情况体验,商场的超市、KTV、游乐区及影院的娱乐场所体验,公园的休闲运动场所体验以及文化宫的文化场所体验,通过体验式观察记录,了解东莞市无障碍环境建设的情况。活动归纳了32条无障碍环境建设建议,提交给东莞市残联残工委。

第四阶段:实现骨干自主管理群,并由骨干带领残障人士发起倡导性活动

项目后期,骨干已经能够很好地管理社区残障人士交流群,能够自主处理群里的问题,不定期地自发在群里讨论与残疾人权利有关的福利、政策和热点事件,并考虑如何发声。他们的主体意识提升,能够带动发起倡导性的活动,包括自发在残障人士社区交流群中发起“随手拍”活动,将在身边看到的无障碍环境建设不足的地方随手拍摄下来并反馈给社工;自发在残障人士社区交流群中讨论某个镇街残障人士交流活动减少的问题,并形成了解决方案。

项目成效评估


首先,培育和带动项目骨干效果良好。项目培育了15名残障人士骨干,他们能够发挥引领作用,有效管理交流群,在群内引导大家思考与讨论,带动大家行动,产生了积极、正面的影响。

其次,项目服务对象的意识改变和能力提升明显。服务对象能够作为主体关注残障人士的权益问题,能自发在群里讨论有关的福利、政策和热点事件,并考虑如何发声和行动,在政策解读与关注、群体知识和能力认识、线上沟通平台操作使用、群管理等方面的能力也都有了较大提升。

最后,响应东莞市政府的倡导,推动完善东莞市无障碍环境建设,通过宣传获得更多社会支持。项目将残障人士通过讨论和验证的无障碍环境建设建议提交给市残联残工委及其无障碍调研团队。媒体对项目进行报道,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财、物支持。

反映社工服务身体残障人士的短视频《我的未来不是梦》。该作品获得“这就是社工”短视频征集活动一等奖


文章作者:黄肖凤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工作》2021年7月下刊,转载请注明来源和作者


END



责编:张世华

制作:谢霄


往期推荐



关注丨助残社工看过来!三部门印发意见完善残疾人两项补贴制度

发挥社工扶残助残的积极作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解读“十四五”残疾人发展规划



喜欢本文,就点击右下角“赞”和“在看”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