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出门问问联手大众汽车的背后,是一条技术落地的战线

2017-04-06 Jes 深圳湾


- shenzhenware -


前不久,致力于重新定义下一代人机互动的出门问问向媒体发送了一份发布会邀请函,预示其将获得新一轮融资并与某汽车厂商进行战略合作的消息,引发不少人的猜测。


在今天正式举行的发布会中,这一消息的真相得到了具体呈现:出门问问与大众汽车集团(中国)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共同成立一家专注于车载人工智能技术的合资公司,并各持 50% 的股份。此外,大众汽车作为出门问问的 D 轮独家投资方,向出门问问投入 1.8 亿美金,用于支持合资公司的运营和出门问问的后续发展。



出门问问由前 Google 机器翻译团队科学家李志飞博士于 2012 年 10 月回国创立,在成立初期就获得百万美金的融资,并先后获得了真格基金、红杉资本、SIG 海纳亚洲、圆美光电,歌尔声学,Google Venture 的投资。加上本轮融资,出门问问的累计融资额已超过 2.5 亿美元。


| 从一家互联网基因的技术型公司向「AI + 硬件」的进化


出门问问在互联网企业中是一个独特的存在,他们有非常重的互联网基因,却从一开始亮相就做了硬件,差点让业绩以为他们要成为一家智能硬件公司。


然而,出门问问不断的向外界抖着自己的技术实力,并一次又一次的将这些技术积累沉淀到一个具体场景的硬件应用,再到这一段时间的各种战略联合。再回顾出门问问一路的发展,我们会有很多新的发现:


■ 从语音助手 APP、智能手表操作系统到 Ticwatch 智能手表,首次实现人工智能技术在硬件上的落地


从 Goolge 离开后,本身就带有互联网气质的李志飞自然也就从互联网开始创业,运营起了「出门问问」微信公众号,随后到了 2014 年 5 月,公司打造出一款智能语音搜索应用「出门问问」APP,并成功上线 iOS,Google Android Wear,Google Glass。


当时,搭载 Android Wear 系统和 Google Now 语音助手的智能手表在国内明显「水土不服」。发现这个问题后,李志飞决定打造一个基于 Android Wear,且针对国内市场的智能手表操作系统。于是,这款名为 Ticwear 的操作系统于同年 12 月份正式推出,首次应用在 Google 的 MOTO 360 智能手表中。


从此,李志飞似乎就与智能手表结下了不解之缘,他认为,现有的 Pebble 等智能手表只不过是一个通知中心,并没有交互可言,也就谈不上「智能」。


于是,从 2014 年的 10 月份开始,李志飞就决定自己做手表的,将语音交互作为核心,经过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在 2015 年 6 月,推出了出门问问的第一款硬件产品——Ticwatch。这也是出门问问人工智能技术落地的第一款硬件产品。



■ 获得 Google 投资,招贤纳士,拓宽战略领域的布局


因为看中了出门问问在技术、落地思想、本地化等方面的优势,在出门问问推出第一款智能手表后,Google 正式找到了李志飞,就在让出门问问向 Android Wear 提供中文语音搜索服务这件事情上进行商讨,最终,这件事情在 2016 年 9 月正式得到落实。


鉴于两者顺利的合作,再加上李志飞与 Google 千丝万缕的关系,过一个月后,Google 接下了出门问问 C 轮投资。同时,李志飞表示,将用这笔资金加大在智能车载、机器人、可穿戴方面的布局,以及引进更多海外的人才


■ 发布智能后视镜、ADAS ,出门问问正式把脚迈进了车载领域


2016 年,出门问问在硬件上有了新一轮的动作,除了发布能语音操控家电的第二代智能手表 Ticwatch 2 之外,还首次涉足车载硬件,推出问问魔镜 Ticmirror 和问问魔眼 Ticeye 这对智能后视镜和 ADAS 模块组合的产品。用户可通过语音、手势的方式与之交互,实现地图搜索、导航、流媒体播放等功能。



此次,李志飞表示,相比手机等硬件,车载应用是更适合智能语音技术落地的使用场景。当然,出门问问推出车载产品的原因远不止这些,还有其背后的长线布局,即实现可穿戴、汽车、家居三方的互通互连


■ 这一次,把另一条腿迈进了智能家居领域


在前不久的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AWE)上,出门问问携手海尔空调,向大家展示了智能家居、可穿戴、汽车三者的联动


在车联场景中,通过问问魔镜的智能语音远程操控空调,用户可在驾驶过程中提前实现家中空气设备的场景互操作。


而在随身操控场景中,用户则能够通过 Ticwatch 智能手表,用语音交互的方式获知家里的温度、湿度、PM 2.5 等空气状况,并通过语音命令进行优化空气环境或者远程控制等功能。



这一次,出门问问真正将「可穿戴、汽车、家居三方的互通互连」的概念付诸行动。


| 出门问问「AI + 硬件」发展道路:软硬通吃,B、C 客户两头走


事实上,此次传统汽车厂商大众与语音技术商出门问问的合作并不让人意外,两者在打造汽车智能语音交互上将有许多可探索地方。作为一个以智能语音起家的公司,出门问问曾发布搭载其语音技术的智能后视镜、ADAS 产品,在车载内容建设和车内声场方面已有一定的积累。此次与大众的合作,更是为出门问问提供了整车厂商这个更大的人工智能技术落地平台。


而从以上出门问问的发展时间轴来看,我们可以总结出该公司「AI + 硬件」发展道路的一下两个特点:


兼具技术提供者、硬件制造商的双重身份。包括最近与富士康合作,为夏普的 RoBoHon 的人形机器人手机提供中文语音交互技术,以及为小米电视提供语音识别技术等,出门问问在不断对外出售技术服务,同时还亲力亲为打造智能手表、车载硬件等,进行技术的产品落地。


要知道,经过这几年的磨练,出门问问已组建了包含算法、操作系统、硬件设计、供应链管理、销售在内全面发展的综合团队。


B 端、C 端两头走。从涉足硬件以来,出门问问的智能手表、面向后装市场的智能后视镜、ADAS 等产品均直接面向 C 端消费者。但毕竟要实现「智能家居、车载、可穿戴三者的互联」这一愿景,可不是出门问问自己完全能搞定的事情,特别是前两者的硬件方面,与海尔、大众的合作就是很好的例子。


出门问问的发展,让我们有了更多的期待,期待 AI 更多的产业化落地。(本文作者:Jes @ 深圳湾)


· ● 相关阅读 ● ·



· ● 深圳湾近期活动  ·


长按、识别图中的二维码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入报名入口


· ● 招聘信息 ● ·

深圳湾(公众号 ID:shenzhenware)是专注硬件创新的媒体社区和产业服务平台。作为国内最早也是最活跃的硬件创新者的新媒体和网络社区,深圳湾连接全球硬件创新者,连接硬件生态链上下游,连接跨界产品的设计、技术、生产、渠道、商业、创新。


深圳湾热衷于探索、发现、挖掘新硬件生态的一切新事物,并乐此不疲的推动交流、记录、分享。深圳湾正在招聘主编、编辑、记者、内容运营,请将简历、作品集、连同自荐信一并发送至:shining@shenzhenware.com,CEO 直面。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