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中闻报道 | 中闻: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律所管理之道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智合 Author 智合

作者 | 林戈 宁思甜 陈琼青 

 来源 | 智合


在历史学家汤因比眼中,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即“挑战和应战”,文明即是在“挑战和应战”这对矛盾中诞生和延续的。应战成功,文明可以继续向前发展,反之则会导致文明的衰落。对于律所管理而言,也是一个“挑战和应战”的过程,在持续地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


律师事务所管理的本质,是通过文化理念和组织制度的引领,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平台,充分激发律师的热情和聪明才智,使其为客户提供最优质的法律服务。


在中国,有这样一家律师事务所,其崇尚“人才办所、民主办所、制度办所、稳进办所”的发展理念,持续朝着规模化、专业化、平台化、品牌化的方向迈进,形成了综合化、全方位、多元化的法律服务体系。但更为值得关注的是,其历经潮起潮落,不断锐意进取、改革升级,真正做到了用中国律师的思维方式来管理律所。


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


这家律所的名字叫做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其创立于2001年7月13日。巧的是,这一天也是北京申奥成功的日子。


中闻律师事务所主任吴革说:“中闻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律所管理之道;中闻的目标是要建立一个中国一流、世界知名的法律服务品牌;中闻更为远大的愿景,是建设一个法律人的微型理想国。


中闻19年史:鹤鸣九皋,声闻于天


1990年,吴革走出大学校门,在息县司法局所属的律师事务所任职。那时,全国律师资格统一考试已经步入第六个年头,23岁的吴革一次过线,取得了律师执业资格。彼时,中国律师人数刚刚超过5万人。


1994年,已经执业三年的吴革,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发展,寻找新的发展机遇。那时才刚过25岁的吴革,做了一个决定,辞去小县城司法局的铁饭碗,前往400公里外的省会郑州闯荡。来到郑州的第三年,吴革参与了一场社会广泛关注的官司,他也因此受聘成为河南电视台的法律顾问,这些成绩,让未及而立的吴革,在河南律师界已初露锋芒。也正是这一年,在河南省会本已站稳脚跟的吴革,再次做出了新的选择,而这一次选择,改变了吴革的一生。1997年,30岁的吴革去往北京,攻读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研究生,正式开始了自己的“北漂”生涯。


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主任 吴革律师 


在吴革看来,作为一名律师,应当树立“三个一”的目标——


第一,能够办一件案子,这件案子可以推动中国法治的进程。时任全国律协宪法与人权专业委员会主任的吴革提出了“中国影响性诉讼”的概念,倡导法律学者、法学研究者、媒体乃至社会民众关注重大案件对法治建设的重要作用,提倡通过个案推动中国法治。在早年参与承办一些具有重大影响力的案件的过程中,吴革看到了个案推动法治进步的希望。这些案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激起了法律理论界和实务界对案件背后制度层面的思考与探讨。如果将这些典型案例进行深化研究,将对我国法治发展产生更加深远的意义。“影响性诉讼运动是促进法治统一的过程,是法律价值发现的过程,是立法检验、媒体监督的过程,是一个先例形成的过程,也是一个普法的过程。”吴革说。从2005年开始,中闻所作为主要的承办单位之一,每年开展中国影响性诉讼的评选活动,通过研究梳理评选出当年10个最有影响力的案件。在以吴革为代表的法律人、媒体人的不懈坚持下,中国影响性诉讼的评选活动已连续进行了15年,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第二,能够写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可以在五十年后仍然具有参考的意义和价值。执业30年来,吴革笔耕不辍。例如《中国律师政策探源(1921-1949)》《影响性诉讼是中国律师的新主张》《律师,你为谁服务》《社会需要“三个律师”》《试论法官、检察官职业路径的重塑:主要从律师队伍中选任》等文章,均是吴革在多年观察、认真思考、系统总结之后的作品,其中不乏真知灼见,在业内广为流传。


第三,能够办一家律所,这家律所可以发展成为百年老店。在吴革的律师生涯中,曾在“国资所”执业,在国内规模大所工作的经历,又支持设立了公益诉讼的北京义派律师事务所,对中国律师业发展的体会不可谓不深,对律所管理的理解不可谓不透,其十分善于从全局性和本源性出发进行思考。当然,在吴革所有的经历中,中闻无疑是最引以为豪的“作品”!


2001年,吴革已经“北漂”四年,在“三个一”的信念驱动之下,他离开了原本工作的规模大所。经与孙成霞、周唯、温继强等几律师商议后,他们决定共同创办一家新的律师事务所。同年,7月13日,中闻律师事务所登记成立。


那为何取名“中闻”?吴革是花费了一番心思的。“中”谓以中国的简称,并有居中、正中的含义,在儒家的思想中,“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乃中庸之道,在《左传·定公元年》中:“未尝不中吾志也”,意为符合、恰恰对上,且“中”与“忠”同音;“闻”字则有两层含义,一为“达”,出自《诗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二为“声誉卓越”,出自《论语·颜渊》:“在邦必闻,在邦必达”。


在中闻成立的那一年,全国共有9144家律师事务所,北京市注册律师事务所443家,律师人数在10人以下的多达255家。刚起步的中闻虽然仅有6名律师,但是随着律所的发展,每年都有不少律师加入中闻。中闻成立3年后,所里已经有了几十名律师。


让吴革没想到的是,中闻的发展比预想的要好太多,最初的办公室已无法容纳越来越多的律师,搬迁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搬去哪里?是中闻全所上下都在考虑的事情。经过对新址位置、交通、租金与其他费用的综合考虑,位于北京北三环中路的城建大厦,是当时中闻的选择。单间的办公室、工位大平台、宽敞的会议室与会谈室,崭新的工作环境,使得每一个中闻人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从华展国际到城建大厦,这是中闻的第一次搬迁。从2001年开始,北京朝阳区的经济总量便位于北京市各区县前列,率先形成了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中闻迁入城建大厦的第二年,朝阳区的产业结构也日益优化,高端产业地位已逐渐突显。面对社会经济形态的新变化,中闻不得不再次思考是否需要再次搬迁。


2005年位于北京东城区的天恒大厦开盘,前来洽谈租用办公空间的企业络绎不绝,他们不仅仅只是看中这里的交通条件,而是更看重周围比邻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人保等众多大型公司与国企。在天恒大厦建成的第三年,中闻正式迁入,成为北京东城区的一家律所。


从2005年到2010年,中闻度过了平稳的五年,朝着综合性规模大所的方向持续发展,各项业务均呈现良性发展的态势。在当时,北京律师行业发展迅猛,许多律所走向了强强联合的道路,北京律师界的“战国纷争”呈现激化态势。2010年,中闻律师事务所拥有合伙人共20名,专职律师72名,属于一家中等规模的律所。同年,中闻也在不变更事务所的名字前提下,合并了三家律师事务所,成立了新的中闻律师事务所。由于合伙人与律师在合并后剧增,中闻第三次决定搬迁,选定了离天恒大厦不远处的居然大厦。至此,中闻开始了新的发展。


2010年12月,中闻出台了两份文件,一份《中闻宪法》,另一份则是《中闻律师事务所2011年发展纲要文件》。这两份文件的形成之后,中闻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跨越式发展,合伙人数量翻番,专职律师达到142名。当时中闻所确立的办所理念为逐步实现三个基本目标,即专业化、规范化、公司化。截至2011年底,中闻的创收总额达到了六七千万元,转年创收总额升至八千多万元,增收趋势下有望突破亿元大关。


律所合并带来的优势显而易见,快速增加律师人数,扩大律所规模,但弊端也开始逐渐显现。“合并之初只想把规模做起来,但对于多家律所合并后的新中闻需要沿用哪一套管理制度,三家所原有的律师怎么管理,却没有明确,有人提出要领导权,有人提出要管理权”,吴革说。多家律所合并了之后,每个所都保留着过去形成的一些习惯,虽然规模是很快起来了,中闻从1000平方米的办公场所扩大至3000平方米,人员达200多人,业务收入接近一个亿,但是很快,人员之间的矛盾也开始一一凸显。


办公场地的房租过高,资深律师想搬至更有性价比的地区,但是年轻律师却认为律所搬迁应该往更好的地方去,不能让律所越做越倒退。高级合伙人之间因管理分工出现的矛盾分歧也日益凸显,在分配机制和理念不合之下冲突加剧。当时,中闻已经成立12年,中闻律师再一次感受到了中国律师业界的迅猛发展与快速变革,深感中闻发展正在遭遇严重的瓶颈制约,原有体制并不能再带领中闻前进。2013年,在经历了合并蜜月结束后的劳燕分飞之后,彼时的中闻痛定思痛,开启了改革的步伐。


2013年,中闻召开了一次合伙人会议,所有的合伙人都参加,并且当即决定在内部成立了两个小组——制度建设小组和交接过渡小组。吴革担任制度建设小组的负责人,专门就创建新的制度体系拟定条款展开研究;交接小组负责过渡期间的日常管理工作,直到选举出新的执行委员会。2013年成为中闻改制和腾飞的起始点。


经过不断地改革和创新,中闻逐渐确立了三项基本制度,即三权配合制度、合伙人股份制、三个公共制度(专业平台、公共律师团队、公共积累)。这三项基本制度构成了中闻发展的基石。2014年,新的制度正式实施,在这六年时间里,中闻每年的业绩增长均超过了50%。


2014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到来,在密切关注了“互联网+”的概念体系,在了解了“跨界融合”“重塑结构”“尊重人性”“开放生态”这几大特征之后,2015年5月26日,吴革在个人博客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关于成立中律联盟的倡议书》的杂谈,杂谈中提到:“中律联盟将建立全球化、遍布中国三四线城市的律师事务所网络,将每家律师事务所不专业、能力弱的板块高效整合,使得律师事务所无须丧失联盟成员所在当地业已形成的品牌优势,却可以形成线上海量资源与线下成员律师事务所实体的无缝对接。同时,将联盟成员律师数以亿计的碎片时间高效利用,共同抗衡全球大所的竞争,取得跨界超越优势。”在这篇杂谈发表151天之后,吴革的构想落地,中律联盟正式成立。时至今日,18家参会联盟所将专业法律服务与互联网相互融合、碰撞,一起创造无限的可能与未来。


2018年8月8日,在中闻改制为特殊普通合伙制5周年之际,中闻主办了“新时代律师事务所发展论坛暨居然大厦8层办公区启动仪式”。在论坛上,吴革用八个字归纳了改制创新的亮点——“产权制度”“民主制度”,并介绍了7项重点改制内容:其一,从普通合伙制律所改制为特殊的普通合伙制律所;其二,确立“民主办所、制度办所、人才办所、稳进办所”的四项办所原则;其三,建立合伙人大会、主任、执行委员会、监事会的法人治理结构;其四,取消合伙人分级,建立以股份为基础的平等合伙人关系;其五,取消提成律师,改制助理制度,建立律师事务所的公共律师团队;其六,民主选举律师事务所主任、执委会、监事会成员;其七,推行激励股权制度,激励青年律师成长,尊重资深律师,让他们在退休后可以通过股权受益。


为了实现律师事务所快速、持续、健康发展,在《中闻发展规划和改革纲要(2018-2022)》中,中闻所进一步明确了自身的战略方向,将“规模化、专业化、平台化、品牌化”作为不懈追求的长远发展目标。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中闻的四大核心办所理念一直是以“民主办所”作为首要,但在2020年,中闻重新进行了调整,而将“人才办所”居于首位。之所以作出这样的改变,是因为中闻意识到,人才是律师事务所能够成功发展的核心,无论是民主办所、制度办所还是稳进办所,都是为了聚拢人才,都是围绕人才这一核心发展战略。


同时,吴革还明确了当前阶段的五“要”五“不要”——要有点理想,不要小富即安;要规模档次,不要低端租赁;要专业突出,不要强制切割;要科学管理,不要各自为战;要品牌信誉的大智慧,不要机关算计的小聪明。这既是吴革内心的信念和渴望,也是中闻所有律师所共同认可的理念。他们真正做到了以中国律师的思维来管理一家律所。文化就像灵魂和血液一样,看不见,但对于一个肌体无比重要。


中闻律师事务所2019-2020年度庆典 


历经19年探索与改革,中闻目前已形成了“人才辈出,良将如潮”的局面。根据2020年北京市律师协会公布的统计数据来看,中闻北京总所的律师人数规模已位居北京前五。如今的中闻,已经形成了完整的律师梯队。在中闻的平台上,基于民主的制度和氛围,律师们可以就律所的管理与发展充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中闻精神”也得以在年轻律师群体中得以传承。


当然,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中闻的发展理念和管理制度,因为这才是中闻赖以基业长青的基础和长远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实体、程序、执行”:用律师思维管理律所


在吴革看来,律所管理的思路可参照律师思维,分别从“实体”“程序”“执行”的角度出发来进行思考,其中“实体”问题是要明晰律所的产权问题,解决律所内产权不明晰的状态;“程序”问题则需要制定一个兼顾民主与效率的治理结构,既能够听取大部分人的意见,又能保障小部分人的权益;执行问题则是强调要由专业的人来管理律所,让律所的管理朝着专业化、平台化的方向发展。


● “实体”:明晰产权问题,推行股权新制


特殊的普通合伙制与股权新制,被视为助力中闻改制深入进行的两根拄杖。


在律师事务所的管理中,产权制度和分配机制居于首要。基于《律师法》与《合伙企业法》的要求,当下中国律所的产权治理结构,除个人律师事务所外,基本上全属于合伙所有制(包括普通合伙制、特殊普通合伙),而由此衍生诸多的管理模式与薪酬模式。


2013年,在《北京中闻律师事务所普通合伙制改革方案(讨论稿)》成文20天后,中闻发布了一份股本设置的改制方案,总股本被分为赠予股、购买股、预留代持股三种形式。这一方案强调,股本设置要在法律上落实合伙人对律师事务所的所有权,以达到进入退出顺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目标。其中赠予股主要是对改制时已经在中闻多年的合伙人,则考虑此部分律师之前对律所的贡献折成一定赠予股份;“预留股”则主要考虑为将来新加入的合伙人预留一部分的股份,供新加入的合伙人认购,同时涉及“二次分配”而需要赠予股份的,也可以从预留股份中解决。这三种类型的股份中预留股不参与表决,购买股和赠予股的表决权能是一致的。


同时,这份改制方案对中闻的合伙人赋予了全新的理念,即“合伙人包括申请成立时的发起合伙人和本所成立后申请加入的后续合伙人,对外统称为合伙人”“事务所的合伙人地位平等”。不仅如此,中闻的股权分配并非完全参照律师的创收贡献,虽然创收仍然占据了主要的权重,但参与律所管理、社会活动、知识管理、学术活动、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贡献亦被考虑其中。


目前,中闻的股权激励制度主要体现在“二次分配”上,其中“一次分配”主要是指,根据分配制度在缴纳税费和律所公共留存后进行的普通分配;“二次分配”则是指,在每年年终时根据各合伙人业务创收情况、公共留存情况、事务所贡献等情况核算出一定的分值,通过二次分红和赠予股的安排实现“二次分配”,通过“二次分配”制度鼓励那些为事务所做出贡献的律师,同时实现了律所的凝聚力。


一个科学、合理的律师事务所产权制度,既要让年轻人看到希望,同时也要让年长律师得到保障。中闻股权制度的另一特色,是通过股权新制打破了个别人控制或高级合伙人控制的情形,合伙人通过购买股份、获得赠予股份等方式参与到事务所管理中来,实现了“事务所是我家”的主人翁意识,“关爱中闻”“和中闻共同成长”是大部分律师的所想所念。同时,对于年长律师,即便减少执业或是停止执业,虽然股权不会增长,但股权仍然保留,仍然可以享有投票权和分红权利。


● “程序”:贯彻“民主办所”的理念,建立法人治理结构


1986年,亨利·马丁·罗伯特出版了《议事规则袖珍手册》(Pocket Manual of Rulesof Order)。后来,这部手册亦被称为“罗伯特议事规则”。在“罗伯特议事规则”中,确立了平衡、对领袖权力的制约、多数原则、辩论原则、集体的意志自由等根本原则,既确保了让多数人的意志成为总体意志,同时又让少数人能够充分发表意见,所有决定都是在充分且自由的辩论协商之后方才作出。


在中闻的合伙人会议进行讨论和决策时,采用的正是“罗伯特议事规则”,这再次体现了中闻的“民主办所”理念,要让所有合伙人都参与到事务所的决策中来。


2014年1月,中闻临时执行委员会召开了全体合伙人会议,选举出了第一届执行委员会委员、监事会监事和事务所主任,任期为2年。虽然在当时的新设制度中,并没有规定事务所主任不能兼任执委会委员,但在事实上形成了主任仅担任事务所的形象代言人而不兼任执委会委员的惯例。在中闻的管理体制之下,主任、执委、监事、执委会主席、监事会主席均属于义务性的工作,并没有任何特权。“服务”是执委会、监事会的底色。


第一届执行委员会委员共有7人,其中李波律师被7位执委推选为执委会轮值主席。第一届监事会委员有5人,温进律师当选为第一届监事会主席。当时,中闻刚经历过风波,正值百废待兴之际,既要凝聚人心,同时又要探索、改革、形成新的制度。在接下来一年多的时间里,第一届执委会、监事会全力以赴,终于让中闻扭转了颓势,中闻股价也越来越有价值。


中闻律所组织架构


在中闻的组织架构下,合伙人大会为最高权力机构,决策整个律所的财务预算、决算、入伙、退伙、更名、迁址等章程规定的重大事项,决定选举主任、执委会、监事会等领导层;事务所主任作为事务所的负责人,对外代表事务所;执委会负责事务所的日常管理和运营;监事会则按照章程规范要求进行履职,公布律师反映问题的渠道、收集律师意见和建议,派员列席执委会会议,审议会议议程,发表监事意见,对重大事项行使“监事提案权”,同时还承担了律所的“风险控制”工作。


根据中闻的事务所章程规定,每位合伙人均可作为执委、监事的候选人,通过合伙人大会选举产生,可连选连任,此为中闻“民主办所”的一个重要体现。而且,每次执委会委员和监事会监事的选举都为差额选举,候选人需要在合伙人大会上发表竞选纲领。可以说,民主化选举模式构成了“民主办所”的一面旗帜。


穆振辉 律师

中闻执委会主席

杨凯 律师

中闻监事会主席


目前,中闻仍然由吴革担任律所主任,执委会主席为穆振辉,监事会主席为杨凯,执委会成员为陈尔怡、张继军、周明刚、金顺海、程璇、王鑫、苗蓓、杨广华,监事会成员为赵军、杨改凤、白皛、李玉娟、刘春、卢浩斌。


● “执行”:由专业的人来管理律所


在律师事务所的语境下,职业经理人则会分为两个群体,一是在专业律师中,担任律所主任、管委会成员,或是有志于从事专职管理工作的律师;二是由律所聘任的外部专业人士,通常分布于财务、市场、品牌、人力资源及IT等领域。


由于让合伙人/律师来管理律所,通常会出现“在管理上并不专业”“时间上难以兼顾”等问题,因此,在目前中国的许多头部律所中,合伙人回归了律所的“所有者”和“业务承担者”的本色,在事务所层面聘用专业的经理人团队,并辅之以科学的分配与激励制度,将事务所朝着“平台化”“生态化”的方向推进。当良好的平台与生态建立,系统内就会产生新陈代谢,优秀的团队脱颖而出,核心、特色、新兴业务交相辉映。


吴革一直提倡:“好的律师事务所要形成一个稳定的管理模式,由专业的人来管理。


事实上,在改制之初,中闻就一直在思考,由谁来担任专职的管理者,负责整个事务所的运营。经过反复协商,当时先由第一届执委会主席杨凯担任起半专职管理的主责,待执委会议定外聘一位具有较强管理能力的专职运营总监。


经过6年时间的发展,中闻已基本实现了管理专职化,实现了事务所硬件、管理、制度和资源的整合。未来,中闻将会探索“执委会+运营总监”的管理模式,即由执委会决策,运营总监管理和落实工作的方式;同时通过聘请首席运营官(COO)和组建完善的运营服务团队的方式实现行政和运营管理服务的专职化,推动中闻全球运营机构管理的组织化和专职化。


专业化发展:平台战略促建矩阵部门


中闻所谓“平台战略”,是指“遵从客户价值核心,构建关联多方业务主体的生态经营系统,在平台上的业务单元之间会产生协同效应,每个业务单元都会获得自己的价值增值”。而“矩阵部门”,则是在“规模化、专业化”的理想目标之下,中闻的业务平台针对律师从事的业务领域促建矩阵式组织,把职能分工与组织合作结合起来,从专项任务的全局出发,促进组织职能和专业协作。


专业化是律所发展的生命线,也是律师业发展不变的主题。围绕这一业务发展战略,中闻在专业化建设上展开了积极的探索,一方面,建立了专业化制度,以专业平台加公共律师团队引导全所律师实现专业分工,促进高效合作。另一方面,具有专业化团队和专业化的律师,业务综合性强,打造多元化、全方面的法律服务能力。


● 以专业化为龙头,打造10个专业平台


专业平台与公共律师团队是中闻推动专业化建设的核心制度。建设专业平台是中闻推进专业化分工的第一步。专业平台承载着专业化的理想目标,针对律师从事的业务领域促建矩阵性组织,把职能分工与组织合作结合起来,从专项任务的全局出发,促进组织职能和专业协作。


目前,中闻形成了10个专业平台,分别是公司与合规、金融与资本市场、投资并购、房地产与建筑工程、重整与清算、知识产权、民商争议、刑事、政府与行政、国际业务。专业平台由原来的29个业务团队重新整合而成。


此前,中闻全所29个业务团队的全部律师由律所统一管理,如今,中闻将律师按照个人专长划分至各个专业平台当中,由专业平台负责管理与培训。


与医院划分各个科室进行专业化分工、精细化管理相类似,律师事务所的业务管理也需要一个合理的组织架构。”穆振辉说。未来,中闻将会以专业平台/专业团队的组建和发展作为业务发展的关键,在全所层面逐步实现以专业团队为主的管理模式。


穆振辉自2018年担任执委会主席,他牵头起草了两个发展纲要,《中闻发展规划和改革纲要(2018-2022)》是其中之一。《中闻发展规划和改革纲要(2018-2022)》中提出:设立律所层面的大专业平台和支持合伙人在平台上组建N多个专业团队群,实现专业化分工和团队化发展,指导和鼓励部分平台和专业团队公司化运营,并逐步扩大范围和带动其他团队加入。


具体而言,律所层面统一负责全体律师的入职、考核、晋升、辞退、福利等事项,而业务分工、律师培训、团队合作则归于各个专业平台负责,各个专业平台项下又按照细分领域划分为若干专业团队。


自上而下,从专业平台,到专业团队,再到律师个人,专业分工逐步细化,业务领域更加聚焦。中闻以此鼓励每位律师专精于某个业务领域,形成个人优势。中闻凭借专业平台指导律师进行产品研发,对于成熟的研发成果予以全面推广,帮助律师树立专业形象,对外打造个人名片。


同时,自下而上,通过律师个人的专业化带动专业团队乃至专业平台的发展,增强平台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中闻鼓励每位律师成为自己专业领域内的专家,非自己专攻的业务则交由其他律师完成,以此形成良性循环,推动所内形成良好的案件转介机制。


各个专业平台由有能力、有意愿的合伙人负责管理,他们拥有自行制定运营规则和发展规划的权力,而且,各个专业平台之间相对独立。


为保障每个成员都有机会接到不同合伙人指派的工作,目前中闻的公共律师团队覆盖了各业务领域,已形成律所内部的律师市场。拿到案源的合伙人在承办业务时,可以从公共律师团队内快速选择合适的律师人员,与其合作开展业务。设置公共律师团队的初衷,是促成律所内部形成活跃的律师市场,不仅有利于承办业务时的人员配合、分工协作,还有助于律师的业务积累和能力提升。


公共律师团队的案源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市场部,二是合伙人。公共律师制度推行初期,中闻积极推动合伙人将案源引入公共律师团队内,与公共律师展开合作。渐渐地,合伙人也尝到了甜头。“合伙人之间展开合作,在分配上一般是五五开,这是业内约定俗成的规则,” 穆振辉说,“而案件交给公共团队律师办理,既培养了年轻律师、稳定了专业团队,同时按照小时计算薪酬,也大大降低了成本。


公共律师按照小时计算薪酬,为保障公共律师的收入满足基本的生活需要,中闻强制要求各团队给予每位律师的工作量每月不低于55小时的工作小时数。实际上,每位律师的工作量会远超出这一标准,因此收入也较为可观。


公共律师团队被视为壮大合伙人队伍的后备力量,是中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公共律师团队成员分为法务秘书、律师助理、实习律师、初级律师、主办律师、资深律师、合伙人七个级别。团队内律师各有所长,其中业务能力强,配合度高的律师更易受到合伙人的青睐,他们能接触到更多案件,获得向更多优秀合伙人请教、学习的机会,同时也促进了律师之间的良性竞争。推行公共律师制度以来,已有多位公共律师团队成员晋升为合伙人,还有大批优秀律师正在快速成长。


纵观国内外法律服务市场,许多大所、强所实施了公司化制度,在实现专业化分工、整合全所资源上具有独特的优势。然而,中国律师行业尚不具备完全推行公司化制度的土壤,在律所内强推公司化必然会引起水土不服。


中国规模律所如何优化管理,如何整合资源?中闻有自己的见解:中闻不过分强调公司化,而是建设多个专业平台,各个平台形成相对独立的实体,鼓励平台及其项下的专业团队按照发展方向开展公司化试点。


未来,中闻将进一步打通专业平台、业务平台之间的合作,所内律师的联系将更为紧密。执委王鑫认为,中闻内部律师之间合作、推介完成的业务量远未饱和。为确保律所成为一个整体,获得尽可能多的业务机会,需要从制度层面打消合伙人之间业务合作及转介的顾虑。王鑫说:“中闻期望的是,对于客户提出的任何法律服务需求,我们都能在所内推荐给合适的团队完成,保证需求不离所、客户不离所,真正为客户提供全链条的法律服务。


● 全方位、多元化布局,打造提供一流法律服务的大所、强所


目前,中闻已构建了全方位、多元化的法律服务体系,拥有一大批深刻理解金融、公司、投资、贸易、知识产权等行业特点的法律专家,并在金融机构改制、银团贷款、资产证券化、股票发行和上市、外商投资、公司法务、反不正当竞争、海商、税务、PPP、新三板、诉讼与仲裁、房地产、劳动、知识产权、刑事、互联网金融、传媒等领域的法律服务中居于国内领先地位。


作为一家提供综合性法律服务的大型律师事务所,中闻成立至今成功办理近万件案件及项目,服务超过1200家大小知名企事业单位,凭借以卓越的服务水准获得客户赞誉。


中闻在刑事辩护领域具有强劲的实力。吴革是中闻刑辩业务的灵魂人物,他参与办理了多起引发社会关注的热点刑事案件。2015年11月,中闻刑辩律师学院成立,当时由中国“新生代”刑辩律师代表朱明勇担任院长,目前由清华大学的易延友教授担任院长。在学院成立当天,吴革在致辞中提到:“中闻广为人知的,多是因重大民商事诉讼案件,金融、知识产权、投融资等非诉业务,但其实中闻所在刑事辩护领域也有众多大腕:中国刑法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刑科院暨法学院院长赵秉志,清华大学教授、证据学专家易延友等十几位顶尖学者都是中闻的兼职律师。


吴革此言非虚,仅2018年,中闻律师就创下了物美“张文中案”、江西“李锦莲案”、河南“程正义案”三起影响性诉讼无罪辩护成功的案例,形成了刑辩圈热议的“中闻现象”。其中,由中闻所兼职律师赵秉志教授代理的“张文中案”,被列为中央保护产权的三大典型案例之一;中闻所兼职律师易延友教授代理的“李锦莲案”,被作为平反冤假错案的典型写入2019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至于中闻刑辩律师学院执行院长、中闻专职律师邓建国代理的“程正义”案,更是在业内普遍认为难以突破的职务犯罪辩护领域,实现了无罪辩护成功的奇迹。


2016年9月,中闻成立了全国首个行政诉讼研究院,由中国政法大学教授何兵担任院长。这是中闻所首次设立专注于行政诉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院,也是中国律师事务所首个设立行政诉讼研究院的律师事务所。中闻行政诉讼研究院的宗旨是,强化行政诉讼理论与实务的结合、提升行政诉讼案件代理水平、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促进公权力依法行政。


中闻的政府投融资业务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中闻借由与财政部合作的关系,在21世纪初便介入了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中闻律师为政府部门、社会资本方、项目公司(SPV)、金融机构、保险机构、咨询机构等相关机构,先后服务上百个PPP项目,其中包括多个国家级PPP示范项目,行业涉及交通运输、片区开发、市政工程、水利建设、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旅游、文化、能源、农业、林业、科技、保障性安居工程、医疗卫生、养老、教育、社会保障、政府基础设施等多领域。


近年来,中闻所荣获了“中国PPP项目十佳律师事务所”,“中国市政工程PPP项目律师事务所首选品牌”,“中国水利建设PPP项目律师事务所首选品牌”等荣誉,并成功入选“国家财政部首批PPP咨询机构库”及多个省市的PPP咨询机构库。为了进一步进行专业化发展,提升中闻在PPP领域的专业实力,2018年1月,中闻成立了“PPP研究中心”,由法律、财务、工程等三十多名专家组成,其中多名律师入选了国家财政部PPP专家库、国家发改委PPP专家库以及北京市等多省市PPP专家库。


一直以来,中闻都是一家注重“产学研一体化”的律师事务所,刑辩律师学院、行政诉讼研究院、PPP研究中心以及与泰国暹罗大学共同成立的“泰中法律研究中心”,让中闻在理论研究与实务拓展相结合方面的能力进一步得到提升。


金融业务是中闻传统核心及优势业务之一。中闻律师长期为国内外主要金融机构和投资机构提供高端金融法律服务,曾与英国律所合作,为国内某公司香港7亿美元贷款项目出具法律意见,为韩国产业银行北京代表处提供法律服务等,获得市场的高度认可。


王鑫 律师

中闻执委会执委


中闻执委王鑫曾长期服务于工银金融租赁,工银金融租赁是中国国内资产规模、企业创新能力和市场领导力均处于领先地位的租赁企业。王鑫先后为工银金融租赁的50多个金融租赁项目提供法律服务,涉及轨道交通、大型机械、风电等行业,资产总额高达三四百亿。王鑫还为汽车之家等知名企业提供了大量法律服务,“做金融租赁业务需要律师足够细心,”王鑫说,“金融租赁业务模式类似,但每个项目会有一些不同的问题。再加上金融创新力度加大,也会出现一些特别棘手的问题,此时需要团队律师齐心协力共同解决。”此外,中闻律师还为欧洲、非洲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大型建设项目提供融资贷款法律服务。


张继军 律师

中闻执委会执委


中闻2007年便入选了北京高级法院第一批破产管理人,自此开启了在破产领域的开拓。中闻执委、企业重整与清算业务部主任张继军是破产领域的优秀律师代表,他认为,“一名成功的破产业务律师,应当是懂法律、懂经济、懂金融、懂财务、懂管理的‘五懂律师’。”中闻所企业重整与清算团队目前已成为一只公司制管理的专业团队,十余年间办理与破产有关的案件达百余件。


在国务院国资委督办的湖南某国有僵尸企业通过破产清算完成市场出清的案件中,中闻律师在短短六个月时间内,协助企业一次性成功处置了破产企业整体资产,开创了湖南首次破产资产整体处置成功的先例;在山东某大型民营企业关联破产重整案中,共计24家关联企业合并重整,重整计划得以债权人会议高票通过,最终实现了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的完美统一。


在投资并购业务上,中闻目前已拥有四十余位具有深厚法学理论功底和丰富从业经验的律师,其中包括十多位合伙人以及几十个律师助理和公共律师团队成员;在私募股权与投资基金业务上,中闻以严谨、创新的法律工作陪伴和见证了诸多私募基金及基金管理机构发展壮大;同时,中闻在争议解决,竞争与贸易救济,破产重整,环境保护、能源与自然资源,房地产与建设工程等业务上也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成功办理了大量标志性案件。


在知识产权领域,中闻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可以帮助客户制定并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方案的专业机构。2020年4月26日,正值第20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中闻律师代理案件分别获评四项知识产权十大案件。中闻所监事杨改凤及律师申丽丽代理的“宫颐府”商标无效宣告案入选北京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研究会发布的“2019年度商标授权确权十大典型案例”;中闻深圳分所合伙人闫洪师代理的“福田竹子林交通枢纽建筑设计规划著作权纠纷案”入选“2019年度广东省知识产权审判十大案件”,并入选深圳市律协发布的“2019年度深圳律师承办知识产权十大典型案例”;中闻所合伙人王国华、王维维、肖琼、任红蕾等代理的“小说《锦绣未央》侵害著作权系列纠纷案”入选“2019年度北京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案例”。


创立19年来,中闻不断拓展业务领域,精进专业能力,一步步走向壮大与辉煌。未来,中闻将不断优化各项制度建设,促进全所业务协同发展,以期为客户一揽子提供多领域、不同类型的法律服务。


立足中国,放眼全球,推行“双十双千”计划


连续多年来,中闻一直是《亚洲法律杂志》“亚太律所规模50强”(Top 50 Asian Domestic Law Firms)和“中国本土律所规模30强”(ALB China Largest 30 Domestic Law Firms)榜单上的常客,这也是中闻迈进律师行业第一阵营的重要标志。


目前,中闻已然拥有了11家国内分所,今年又有3家国内分所获批设立中,已经形成“北上深”三足鼎立和部分重点城市的布局,还在我国香港地区和新西兰新设了2家海外办公室。


2008年,新修订的《律师法》施行,取消合作所,规定可以设立特殊的普通合伙形式律所,并允许个人所。自此,合伙所(普通合伙与特殊普通合伙)、个人所与少量国资所的律所组织形式延续至今。


允许设立特殊的普通合伙制律所,为律所实现规模化、国际化经营打开了通道。纵观中国法律服务市场,可以发现很多全国或区域综合大所,在规模化、国际化的棋局上,或早或晚都不约而同地走出了改制这一步。特别是在2012年之后,律所改制数量倍增。中闻亦是其中的一员。


2013年底,《北京中闻律师事务所普通合伙制改革方案(讨论稿)》拟就,这份21页的文件成为中闻新制度改革的核心文件之一。讨论稿提出,中闻要在“采用特殊普通合伙制”下实现“专业化、公司化、规模化、国际化”。


采用特殊普通合伙制的好处在于:由于将合伙人的“无限责任”变为“有条件的有限责任”,合伙人不必为其他合伙人的过错付出高昂代价,因此可以有效降低律师执业风险,进而为律所扩张松绑。与此同时,采用特殊普通合伙制对于律所实行公司化、民主化管理,以及可实现所有权与经营管理权的有效分离也大有裨益。


陈尔怡 律师

中闻执委会执委


陈尔怡律师于2016年初加入中闻,2020年当选执委会成员,主要负责中闻全球化发展及分所管理。《中闻发展规划和改革纲要(2018-2022)》提出,中闻计划在5年内达到律师人数600人以上;2-3年在国内重点城市设立10-20个分所,推动纽约、洛杉矶、伦敦和多伦多等国际重要城市设立分支机构;5年内在国内重点城市再新生1-20家分所,国外重点城市新增5-10家分支机构,服务网络覆盖全国和世界主要国家。


一直以来,中闻的全球扩张一直遵循着稳定为本,循序渐进的原则。2018年之前,中闻聚力于练内功,夯实总部基础,中闻长时间维持着郑州、上海、海口三家分所的体量。2018第三届执委会制定分所发展规划,中闻才开始密集地设立分所,在各个重要城市布点。


之所以决定此时开始大规模布局,是因为中闻的整体发展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阶段,完成了从量变到质变转化。”执委、合伙人陈尔怡说。于是,中闻的规模扩张之路逐渐放开,落子南宁、济南、银川、西安、杭州、深圳等地,也确定了总分所一体化的发展方向。


中闻的分所管理采用直投、直管、直营的方式,不盲目追求规模,更注重总分所之间的一体化运作和通力合作。”吴革解释说。正因如此,中闻始终秉持着稳健发展的思路和谨慎的态度进行布局,近两年保持着每年2-3家分所的速度进行扩张。


经济基础较好的省会城市,是中闻分所布局的首选。目前,中闻在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经济中心的布点已初步完成。在长三角布点上海、杭州,南京和合肥分所在推进之中;在珠三角落子深圳,广州、珠海分所业已蓄势待发,以迎合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下的法律服务需求。


而西安、银川、南宁等分所的成立是特殊的战略地位使然。比如,银川、西安是“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在我国对外交往中,具有独特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银川还设有中阿法律服务咨询中心,是中阿法律法学研究、法学信息汇集的枢纽;南宁是对接东盟服务的桥头堡,具有国内其他地区无法替代的优势。


中国利用外资从最初的“引进来”为主进入当前的“引进来”与“走出去”共同发展的阶段,律所也遵循着“中国企业和公民走到哪里,涉外法律服务就跟进到哪里”的原则,迈向海外法律服务市场。


中闻紧随经济发展和国际形势,率先在新西兰设立办公室,成为第一家登陆新西兰的中国律所。经过前期的调研与考察,中闻认为新西兰是值得拓展的新市场,无论是移民、投资等法律服务,还是英美法系课程培训、游学项目上都将大有可为。


法律服务市场随着投资市场而转移,律师需要更加密切地服务当地投资市场。伴随着中国资本走出去,如何提供配套的法律服务,如何更好地为中国企业、公民提供法律支持,这是中闻重点考虑的问题。”陈尔怡说。


受新冠疫情的影响,中闻于2020年拓展日本、新加坡、泰国法律市场的计划被搁置。美国纽约、加州、德州,以及作为欧盟决策中心的布鲁塞尔,都是中闻着重考量的战略要地。


在2020年初的合伙人大会上,吴革提出了“双千双十”计划,即通过5年左右的时间,北京总所执业律师人数超过1000名,收入超过10亿元,各地分所律师总数亦达到1000人以上,收入合计达到10亿元。中闻期望在5年左右,规模进入全国前十靠前位置,总所在目前规模基础上翻番,同时通过分所和分支机构实现再造一个中闻的规模化目标。


对标国际一流律所,提升市场地位,是中闻最新一届执委会的工作理念。在规模化之路上,中闻任重道远,但中闻深知,把握好自己的发展节奏才能行稳致远。不为规模盲目扩张,不疾不徐是中闻不变的态度。


结语


中闻的战略定位是“一家提供综合性法律服务的大型律师事务所”。19年来,中闻在文化上,形成了全体合伙人、律师都认同的核心发展理念;在管理上,构建了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律所管理制度;在业务上,形成了10个专业平台,以平台战略促建矩阵部门,构建全方位、多元化的法律服务体系;在规模上,北京总所的律师人数规模位居北京前五,完成了国内重点城市的布局,放眼全球。


在未来5年时间里,中闻将会以“426工程”为指导思想进行发展。所谓“426工程”,即以规模化、专业化、平台化、品牌化这“四化理想”作为长期发展目标;聚焦于业务专业化和管理专职化这“两个工作重点”;并以专业化为龙头,以业务发展为中心,以人才和品牌为两翼,以运营管理为基础,以分所发展作为助力这“六大板块”作为工作的支撑切入点。


对于中闻要构建一个法律人的微型理想国的伟大愿景,从宏观上来看,中闻要构建的法律人的理想国以人性为基础,建立在法律人内心所确信的公平、正义、民主、平等等观念之上;从中观来看,所谓中闻法律人的理想国,实质上是中闻合伙人的理想国,是合伙人合伙的艺术,是合伙人与律所之间的契约关系,以产权制度为基础;从微观来看,中闻的法律人理想国以均衡的法人治理结构为基础。这是一个开放、发展、和谐、共享、互助的法律人社区,意在让中闻的每一位合伙人、律师、辅助人员都能够以中闻为家,以中闻为傲。


中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精英律所探索、改革与奋斗的创业史。19年时间,中闻有过高潮,有过低谷,更有历经高低起伏之后的涅槃重生、焕然一新。而经过时间洗礼、经过岁月沉淀后的中闻的发展理念和管理之道,更值得被记录下来,为中国律师业的后来者鉴!



中闻资讯 | 中闻律所合伙人孟韬律师办理贩毒案,嫌疑人批捕后被取保候审
中闻资讯 | 中闻金融资本平台为河北某农村信用联社提供专项法律服务
中闻原创 | 离婚诉讼中唯一共有住房该如何分割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