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从“援助”到“留住” ,对口帮扶托起彝族群众“健康梦”




久违的秋日暖阳,让萦绕在山顶上的雾气逐渐消散。伴随着救护车的呼啸声,来自华西绵竹医院康复科的援彝医生张锐来到因急性脑梗死突发左侧肢体无力3小时以上的患者林勇的家中进行家庭随访。


张锐一边给他做检查,一边为他制定下一步的康复计划。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训练,林勇从最初的卧床到恢复行动,再到现在能做简单的农活,感受着自己的身体恢复得越来越好,他连连说,“绵竹医生卡莎莎,是你们让我又重新站了起来。”


健康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也是为全面小康夯实根基。为帮助彝族同胞撑起健康“保护伞”,自2016年四川省绵竹市对口帮扶甘洛县以来,绵竹援彝医疗队翻越彝区崇山峻岭,踏遍甘洛崎岖山路,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医者誓言。


从“援助”到“留住”,让当地县级以及基层医疗机构在内部管理规范化水平、诊疗技术能力和整体医疗服务水平上有了较大提升,托起了当地群众的“健康梦”。



“输血”“造血”并重

为医院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走进ICU病房,干净透彻的现代化环境让人耳目一新。病房里,医护人员有序地忙着给病人检查、上药。在一个病床前,华西绵竹医院ICU主管护师朱继雯正带着徒弟刘小菡对一位刚刚转入ICU的病人进行护理。


2019年12月,朱继雯带着“传帮带”的使命来到甘洛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以自身经验和技术作为参考,从理论知识、技术培训、集中授课、疑难病例讨论等方面对徒弟以及科室护理人员进行手把手地教学,弥补护理人员在医疗工作中的短板。


“师傅为我们带来了许多重症医学上的新技术新理念,从危重病人的观察、护理技术等方面给予了我们更加全面的指导。”甘洛县人民医院ICU护士刘小菡是朱继雯的徒弟,在朱继雯的指导和帮助下,她已经能够独当一面,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护理服务。


为了能够抢救更多的危重症患者,2017年5月8日,甘洛县人民医院在绵竹的对口帮助下正式建立重症医学科,实现了该院重症医学从零到有的突破。ICU组建至今,绵竹市相继派出经验丰富的重症医学专家前去指导帮扶,提供技术支持,使该院重症医学科从弱到强,逐渐壮大。目前科室已经拥有了一批先进的医疗设备,形成了专业素质过硬的医疗团队。


输出技术很重要,植入理念更关键。位于城郊的新市坝镇中心卫生院,承担着该镇3500余名0—6岁适龄儿童的预防接种工作,每天上午的预防接种量达到70—300人次,大量的预防接种工作对无菌技术操作有着更加严格的要求。为了帮助公卫科人员规范无菌操作,提升院感意识,来自绵竹市中医医院的门诊主管护师朱英每天都会对科室人员开展技术指导,疫苗的储存、预防接种个人档案的准确和可追溯、无菌技术操作……她结合自身工作经验,帮助科室在开展公共卫生服务时不断提升业务技术水平和院感防控意识,疫苗接种工作也从一类疫苗向二类疫苗延伸。


“我们的帮扶虽然有期限,但我们与甘洛医疗技术的交流、与当地群众的感情没有期限。”市卫生和计划生育监督执法大队援彝干部黄德伟感慨道。在对口帮扶过程中,正是这一批批优秀的医务人员将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管理理念带到甘洛县,将“输血”与“造血”有机结合,指导开展了多项新技术、新项目,为整个甘洛县的医疗发展筑牢了安全保障。


开展“互联网+医疗”

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医疗服务


日前,在华西绵竹医院重症医学科医生办公室,科室主任冯晓东坐在电脑前,对远在甘洛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一位患者进行查体,通过和对方医生的沟通,冯晓东对该患者的诊治方案进行了详细指导。此时此刻,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医生办公室,重症医学科主任康焰教授也正盯着电脑屏幕,全程观看并参与了华西绵竹医院针对甘洛患者的这一场治疗,并对冯晓东的治疗方案提出了更加完善的办法。


一根网线、一台电脑、一个摄像头,24小时待命,15分钟内响应。“这种模式叫重症医学三级远程联盟,即以华西绵竹医院重症医学科为枢纽,建成上联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重症医学科,下接甘洛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的三级帮扶模式。”冯晓东说,只要甘洛有需求,华西绵竹医院的医生就会第一时间上线协助。遇到超出救治能力的患者,马上连线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邀请专家在线会诊,让地处偏远山区的甘洛患者寻医无需走千里,远程也能看好病。


“互联网+医疗带来以前我们不敢想象的变化。”甘洛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刘洪武说,线上帮扶能够让医护人员有更多的机会在实战中学习经验,同时也有效地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


通过在线帮扶,甘洛县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开展新技术20余项,年收治患者600余人,疑难危重患者转上级医院率降低27.3%,甘洛县人民医院也于2019年成功创建为二级甲等医院。


“我们这些地方比较偏僻,平时有个小病小痛,需要跑到很远的地方才能看到病。这次专家来了,要珍惜机会啊。”听说绵竹巡回医疗队的援彝医生们要在相邻的田坝镇开展义诊活动,家住新茶乡的村民罗清莲一大早便带着同村的几个村民来到义诊现场,尽管当天细雨霏霏,却依旧没有阻挡他们渴望健康的脚步。


排队等候、基本信息登记、预检分诊、量体温、测血压、专科咨询、检查……在义诊活动中,绵竹援彝医生们用娴熟的专业知识,认真地为前来咨询的群众看诊、解答,通过耐心细致的分析病情,讲解卫生保健知识、注意事项、用药安全、饮食结构等卫生常识,让他们对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诊治及预后有了更多的了解。


4年来,绵竹巡回医疗服务队已累计开展义诊36次,义诊群众80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0000余册,让彝区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把健康扶贫送进彝族同胞的心窝里,促进城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也是帮扶的重要一环。2016年以来,绵竹市先后投入70万元帮扶资金,助力田坝镇中心卫生院、新市坝镇中心卫生院、斯觉镇中心卫生院开展基本医疗、AAA级接种预防门诊、公共卫生服务设施及科室规范化改造,填补甘洛县在AAA级预防门诊上的空白,面向全体城乡居民免费提供最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不断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对口帮扶,民生优先。一个个医疗卫生项目拔地而起,为彝区医疗改善提供保障;一个个医疗骨干手把手教学,毫无保留地将经验方法教给彝区医务工作者……4年来,绵竹市始终把方便彝族群众看病放在重要位置,坚持打造以带不走的医卫人才队伍为目标,先后帮助甘洛县人民医院、妇幼保健中心建立了重症监护、肿瘤、康复医学、围产期保健科等重点科室,开展新技术12项。2017年绵竹市定向捐赠价值45万元的乳腺钼靶机,2019年定向捐赠价值50万元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填补了甘洛县在相关领域的空白。同时,绵甘两地56家医疗机构建立了“一对一”帮扶机制,选派146名医护人员常驻甘洛支医,两地156名医技护人员签订“师带徒”协议,先后举办各类培训班19期,培训6000余人次,义诊130余次,惠及群众20000余人。


来源:学习强国




推荐阅读



四川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最新情况(11月18日发布)我们脱贫啦!四川凉山 健康扶贫让脱贫群众有保障专家回应|冷链食品还能吃吗?冬季多病共存如何鉴别新冠?陈霞爱心•公益援助四川成都站正式启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