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亿人进城?我对新城市化政策的解读
William H. Johnson · New York Skyline at Night
城市化的核心是这八个字:产权保护,自由迁徙。
在这八个字的指导下,人们追逐利益与机会,自然而然逐渐聚集起来,在一个国家,出现一(几)个超级大都市,点缀其间的,是无数中小城市,非常像现在的美国、英国与日本。
中国如果彻底按这八个字,可能传统的北上广会变成超级都市,其他城市都会停滞或者变小。可能没有深圳什么事。
但是不可能彻底。在城市化过程中,人们的自然选择是一大力量,政府是另一大力量。政府做的决策,个人几乎无法对抗,只能分析其影响,然后选择符合自己利益的选择。
城市,是最能满足人们稀缺的地方。
什么东西稀缺?很多人马上想到土地和风景,它们一点不稀缺,土地有的是,风景有的是。邓小平在深圳画一个圈,并不是中国其他地方土地不够用,而是在这个圈里,有更好的产权保护,人也能更自由地追逐财富。这点在中国其他地方没有,资金与人才就源源涌入,生生造出一座伟大的城市。
所以,真正稀缺的是对产权的保护,是对自由的保护。现在找出一块中国的无人地带,给政策,让当地居民永远免税,而且允许所有人自由迁徙到那个地方,这座新城,30年后,绝对比深圳牛逼。
有深圳这个经验,我觉得决策者一定知道城市化的好处,城市化是造富机器 ,城市化是扶贫机器,城市化是文明机器 ,城市化是真正的未来。
这点也体现在很多人关心的,前几天发改委颁布的《关于实施2018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的通知》中,其中体现出了对城市化的极度渴望,要求各地放宽城市落户条件,落实1亿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2018年实现进城落户1300万人。
这种放宽,显然不包括北京上海。这两个城市是把人口减少当成目标的。而且我认为,这目标也会长期坚持。甚至不惜降低这两个城市的经济地位。
这自相矛盾的两个政策,后面的想法应该是这样的:
1、认为北京上海保持现在的人口规模,精耕细作,足够了。不希望它们过大,用行政手段压制。
2、鼓励二线城市竞争,谁有办法争得更多人才更多资金,谁就胜出,成为新中心。这也是近来二线城市各类抢人新闻频出的原因。
3、最大受益者是深圳,它既有一线城市的基础,又有二线城市的政策。这是块风水宝地,永远受照顾。
中国接下来的城市化,是深圳领先,其他二线城市白热化竞争的时段,择业、置业、迁徙,顺应这个风向,犯错的可能比较小。
虽然局部令人疑惑,但是管理者顺应城市化,追求城市化,这算是符合规律做事,希望做得更符合规律,如果允许中国人自由迁徙,彻底保护产权,那么,中国城市化的壮观景象,一定超出想象。
当然,对租售同权,对租房落户,许多人的期望值太高,也会失望。以为在名校旁租个房子,孩子就可以读名校,这相当于以为天上掉馅饼。名校的学位是固定的,到时还会分出三六九等,租户必是最后一等。
但是让人租房进城,让租房人落户,总归是好事,因为这增加了人的自由度。进城这第一步走出去了,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为了进入更高阶层,有点志气的人,总是会脱离租房阶层,拥有自己的房产,成为城市真正的主人。再不完美的出发,总归是出发。
一个人规划人生,对城市化规律无知,不太可能做得对,甚至身在福中不知福,就像昨天这个问题:
推荐:多代同堂是落后的农耕思维
上文:与希特勒的区别……
▼ 点击阅读原文。连叔有货,特惠好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