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如何陪伴孩子迎接高考?

关注👉 连岳 2018-06-20



这问题有普遍性,今天仔细回答一下:


高考就要来了,除了成绩极差,家长老师孩子都已经彻底放弃那一部分学生,其他都处于焦虑状态,顶尖的学生,怕失误,怕生病,可上可下的学生,又怕失误,又希望超常发挥。总之,大家的精神都紧张,接受这点,这是正常反应,抗拒它,不承认它,反而增加恐慌,以为别人都淡定,只有自己害怕。


此时最重要的,是让孩子不被焦虑情绪压垮,尽量睡好吃好,顺利完成考试。家长多做减压,切忌继续加压。孩子要么掉泪,要么炸毛,这已经是压力极大的体现。


我为什么建议由他呢?


一是现在大势已定,三年的高中学习,水准已经固定,最后高考的成绩,与平时的座次,基本相同。现在再来讲究学习方法,已经太迟了,反而有“我原来都做错了”的恐惧感,得不偿失。如果家长有好的学习方法,也不至于现在才来传授。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放松方式,只要不是病态的自残自伤,其他的就不宜指导,他写作业前看小说,就让他看,这能让他抽离当下的忧愁。现在作业能不能写完,并不重要。


爱是接受,并不是过高期待。对那些资质一般,成绩一般的孩子,大多数家长与老师,喜欢诉说奇迹故事:某某某平时像你一样,但高考仿佛神灵附体,超常发挥,最后上了好大学。这是大忌,因为这是冷暴力,是摧毁,是爱的对立面。


过高的期待是冷暴力。一定要记住这点。很多父母从来没有打过孩子,嘴里都是各类不现实的激励神迹,自以为是励志大师,孩子心里却无比讨厌。过高期待极容易做到,不过动动嘴,做不到的人却充满失败感,你每过高期待一次,就等于张扬地羞辱他一次。


焦虑是精神病毒,它会感染。焦虑很难忍受,焦虑的人第一时间就想把它转交给别人,这种做法就像感冒了去吻人一样,被吻的会感冒,你自己的感冒也好不了。能够消化自己的焦虑,不传递给他人,这是精神健康与强大的标志。唠叨的父母,控制欲过强的父母,都属于不能够消化自己焦虑的人,他们只会传染孩子焦虑。


家长之所以是家长,就因为他是家的核心与支柱,可决定家庭的气场。家里的所有问题,几乎都可以在家长身上发现影子。家长没那么好当的,什么事都甩锅出去,家就变成一个霸道的家长和几个失败者的组合。


所谓做好最坏打算,就是需要家长先冷静下来,“心急如焚”的家长,一定会搭个情绪失控的孩子,镜像。高考最坏的结果并不是牺牲受伤,只是考不上好大学而已,孩子还是完整的孩子,是复读,是学艺,是工作,坐下来慢慢商量,大多数孩子是考不上好大学的,必须接受这个“最坏的结果”。


教育,养育孩子,总的来说,是接受失望的过程,父母对孩子,从他出生起,期待值都不会低,但绝大多数孩子只是普通人,父母得接受期待一次次落空,这就是那些伟大的父母之所以伟大的原因吧:我尽力培育你,但我也接受你只是普通的孩子。


这就是爱。



推荐:高三我都读完了,人生还有什么可怕的?

上文:没人天生喜欢劳动


▼ 点击阅读原文。连叔有货,特惠好货。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