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别把挫折教育荒唐化

连岳 连岳 2019-01-05

昨天有条留言说到一件荒唐事:



有文中这样的爸爸,这个孩子,一生的挫折将会更多。可怜。


希望他看到这篇文章后,赶紧停止这种无聊且有害的行为。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用经验证明,儿童的思维方式与成人完全不同。这也说明,用成年人的想法去折腾他们,给他们生造所谓的挫折,他们可能完全理解不了,不过是白白受害。


皮亚杰证明了二至七岁的孩子理解不了守恒概念,向这些孩子展示两个盛有等量液体的宽玻璃杯,然后把其中一杯液体倒进一个细长玻璃杯。这些孩子一致认为:细长杯的液体变多了。


不知皮亚杰这个实验的父母,或者说,不知道儿童思维方式异于成年人,见此情景,可能就会惊恐地认为,自己的孩子太笨了,以后要被社会淘汰,可能要强迫他增加学习量,对大人孩子来说,都是自寻烦恼。


皮亚杰还证明,儿童只会以自我中心来看待世界,他们还无法从别人的角度想象事情,还没学会穿别的鞋子思考这种高级方法。


说这些的意思是,真要搞儿童教育,至少得有点常识,那个爸爸,骗三岁儿子“爷爷被警察抓走了”,就是吃饱了撑的,从成年人的角度看,你只是开了个疯狂的玩笑,从三岁孩子的角度看,他就真实经历了巨大的痛苦。


如果父母的知识水准有限,理解力又不高明,我建议教育孩子还是不要乱赶时髦,朴实一点好,饿了给吃,困了给睡,多亲多抱多陪伴,即可。


所谓的挫折教育,演化成了对新一代幸福孩子的嫉妒,在评论中,多有家长留言表示,现在的孩子不缺吃不缺穿,担心他们成长无压力,没有为幸福生活奋斗的动力。


不缺吃不缺吃,孩子不匮乏,不才是正常世界吗?现在中年人小时候的匮乏,那是不正常的。在不正常的世界长大的人,比较容易不正常,在正常世界长大的孩子,更正常,这才是合乎逻辑与现实的结论。


现在中国的中年人,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同龄人比,童年时代匮乏得多,别人家汽车电视洗衣机,物质过剩,我们家父母都得像防贼一样藏一点可怜的零食,中国的中年人成长的挫折多得多,是不是比别人更有出息?


没有嘛。


同样是中国的中年人,在儿童时代,农村孩子比起大城市的孩子,也吃过更多苦,挫折多几倍,是不是更有出息?更可敬可爱?


也没有嘛。


这么明显的事实摆在那里,为什么还是认定给孩子生造出挫折与匮乏对他有利?那是因为局限在自己的经验里,凡是符合自己经验的,才是好的,我小时候吃了好多苦,所以现在的小孩不吃苦是不对的。


人缺吃缺穿,确实是挫折,也本能焕发出挣扎求生的动力。但是这种动力太低端了,如果仅仅只有这种奋斗记忆,以至于指望孩子也来一次,那意味着没有高端一点的奋斗经验可以传授,人生太简陋了。


一个人不匮乏,生活幸福之后,他的追求将更远大,他的动力会更高端。精力从找吃找喝这种低端需求中释放,就会转移到追求创造与成就,渴望获得尊重与荣誉,许多企业家、发明家、投资者,工作到死,不愿退休,他们什么也不缺,从低端的角度看,没有任何动力了,从高端的角度看,他们找到了终极动力:智慧的乐趣。


挫折教育不是故意给孩子制造挫折,故意为难他们,这样的话,领导给你穿小鞋,出门办事被刁难,骗子骗你,流氓打你,都属于给你的挫折教育,你要感谢。


人生最不缺的就是挫折,人们在每一天,每一件事上展开竞争,其中的失败者,就得面对挫折。对好胜的孩子来说,考了第二名都是挫折。


挫折教育,是指你要在孩子遇到挫折时(这会经常性出现),你如何倾听他的委屈与诉求,如何鼓励他重振旗鼓,如何提供足够的心理支持,慢慢增加他的韧性、抗击打能力以及竞争精神。


挫折教育,是给教育,不是给挫折。


推荐:我是好妈妈

上文:爱是一个肯定体系,给了肉体,还得给灵魂

文章已于修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