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李镇西】这个“优生”除了打班主任的耳光,还打了谁的脸?(旧文重发)

李镇西1 镇西茶馆 2022-06-06



这是一件真实的事,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我隐去了学校和当事人的真名。

几年前,某知名老牌重点中学在高考中“再创辉煌”,标志之一便是有一个学生考上了清华大学。其实,明眼人都知道,这辉煌的背后有着残酷的生源大战——所有“名校”的高升学率背后都必然有着“高度密集”甚至“高度垄断”的优秀生源。这所学校也不例外。当初高中招生时,学校便通过种种手段“重金收购”中考尖子生,承诺“如果报考我们学校,高中阶段的所有费用全免,还给生活补贴”云云。果然,三年后学校精心选拔的“好苗”结出了“硕果”。好久没出现考上清华的学生了,学校以他为无比的骄傲和无上的荣光,通过媒体大肆炒作“素质教育硕果累累”,自然是一番热闹景象。

让我感到吃惊的是,学校给了这个考上清华的学生以七万元的奖励——这也是当初招生时的承诺。许多人和我一样感到不解:为什么要给这孩子七万元奖金呢?校长的回答是:“为了激励更多的学生冲刺清华北大!”我笑了,考清华考北大是需要智商的,有的孩子你就是给他七十万也没用。希望通过金钱让更多的学生考上清华北大,这真是一个喜剧!

但其实这事到了后来是个悲剧。八月份,这所重点中学的高三学生提前到校上课了。学校打算请那考上清华的“优生”回母校给学弟学妹们讲讲学习方法之类,便通过班主任给他打电话。那位“优生”听了班主任的话,第一句话是只有三个字的疑问句:“多少钱?”班主任一下子就懵了,她完全没有想到自己的学生会这样说这样问。于是便在电话里给她的这位“优生”讲“学校培养你不容易”“要懂得感恩”之类的话。该“优生”又反问了一句:“我考上清华关学校什么事?”

班主任顿时像挨了一耳光。可以想象,这个“优生”在三年高中生活中,受到过班主任怎样全方位的“倾斜”?清华的苗子将是学校的荣誉,或者说叫“面子”啊!为了“确保”他能够考上清华,学习上的细心辅导,生活上的精心照料,无微不至,不一而足。现在,现在这“优生”突然翻脸了,班主任老师怎么能够不锥心地痛呢?

这一耳光更是打在了学校的脸上。这学生说:“我考上清华关学校什么事?”某种意义上看,他说的是对的。作为中考尖子生,学习基础那么好,更重要的是天赋那么高,到哪里不是一样的考清华?当初本来就是学校花钱买来的“优生”,学校的行为已经明白无误地告诉他,一切都是可以用钱搞定的!现在他同样用钱给学校说事儿,这不是很“正常”的一笔交易吗?这就是“种豆得豆,种瓜得瓜”,这是浮躁而功利的学校教育结下的恶果。学校挨这一记耳光,一点都不冤枉。

其实,这一记耳光打的是日益浮躁功利因而越来越畸形的中国基础教育。现在,中国教育叫得最响亮的口号是“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但在有些地方这不过是口号而已,是写在墙上美化校园的,或烘托校园“文化氛围”的;而实际上,是“以分为本”,不是一切为了学生,而是一切为了“升学”!是“一切为了升学率,为了一切升学率,为了升学率的一切”!为了这个升学率,生源大战血肉横飞;为了这个升学率,逼着成绩差的学生“自愿转学”;为了这个升学率,不惜重金挖外校的优生……学校不择手段,教师尊严扫地,教育丧失良知!

我曾经写过一篇《我鄙视这样的名校》,剖析过一些所谓“名校”诞生的“规律”——

其实,名校诞生的“潜规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有的新建学校之所以一夜成名,大致是遵循这样的“规律”:建校之初,不择手段四处挖优秀生源——包括重金“收购”优质生源,然后以“泪水加汗水”的野蛮方式大搞“应试教育”;到了毕业年级,学校又以各种方式“分流”,强迫一些成绩不好的学生“自愿转学”——用比较“学术”的说法,叫“去分母”;升学考试的时候,又巧妙地作弊……于是,第一届毕业生“一炮走红”,学校名声大振;然后学校通过媒体大肆炒作,宣称如何“遵循教育规律”,如何“以人为本”,如何“素质教育”,还归纳出一些“数字化”的经验,比如“突出”一个什么什么呀,狠抓“两个”什么什么呀,“落实”三个什么什么呀……第二年招生的时候,学校大门前自然人头攒动,家长们带着孩子打破脑袋往里面挤,学校便百里挑一地择优录取(高额学费当然一分不少),这样,学校便步入“良性循环”,于是,“名校”诞生了!

如果你给这样的校长谈什么陶行知的“真教育”和苏霍姆林斯基的“人学”,他会笑你“太天真”和“过于理想化”,在这些校长看来,只有狠抓死揪,才是教育;升学率就是学校的一切!学校就是靠这成名的。为了这,可以不择手段地收购优生,撵走差生。当然,这些话,他绝不可能对着记者的摄像机说的。

我这里说的是新建学校“迅速蹿红”的绝招,其实老牌名校“再创辉煌”也大多是这个套路。

无论新校老校,在如此“打造品牌”时忽略了或者说根本就没有想过教育的首要功能:教会学生做人!

我多次说过,天才到哪里都是天才,无论是中国的钱学森、莫言,还是外国的爱因斯坦、霍金,他们超常的天赋,与学校教育关系实在不大。同样,对那些智商高的孩子来说,他们在学习上出类拔萃,与学校教育关系也实在不大,而与其父母的遗传基因倒是有着必然的关系。那么,对这样的孩子,教师就一点意义都没有了吗?当然不是,教师对于天才孩子的意义,在于人生导航,教会做人——善良,正直,勤奋。而恰恰在这一点上,我们目前许多学校出现了问题。

我曾经在一所重点中学的教室里,看到这样的励志口号:“提高一分,干掉千人!”真是令人恐怖。对于一个高三的学生来说,这被“干掉”的“千人”是谁呢?不就是自己的同学和同龄人吗?什么时候,教育成了手足之间的互相屠杀?以这样一种杀气腾腾的“斗志”冲刺高考,就算是考上了大学,他还是一个有健全人格的人吗?药家鑫不是考上了大学吗?还是搞艺术的,后来却成了杀人犯;林森浩不是考上了大学吗?还是复旦的高材生,后来也成了杀人犯。他们在“干掉千人”之后,把自己也“干掉”了。

当然,成为杀人犯的大学生毕竟是极个别,但自私、冷漠、缺乏公德心,没有责任感的年轻人却绝非个别。几年前,钱理群教授在为已故马小平老师的《人文素养读本》一书的序言中这样写道——

我曾经从北大这样的重点大学的教育,反观为北大输送人才的重点中学教育,有一个让我出一身冷汗的发现:我们正在培养“绝对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所谓‘绝对’,是指一己的利益成为他们一切言行的唯一驱动力,为他人、社会所做的一切,都是一种‘投资’;所谓‘精致’,是指他们有很高的智商、教养,所做的一切在表面上都合理、合法,无可挑剔;同时,他们又惊人的‘世故老成’,经常作出‘忠诚’的姿态,很懂得配合,表演,最善于利用体制的力量,最大限度地获取自己的利益,成为既得利益集团的成员,因此,他们要成为接班人,也是顺理成章的”。

特别值得注意和警惕的,是他们讲起“人文精神”也是头头是道,但这对他们来说,不过是炫耀的知识,而正如本书里的一篇文章所说,“人文知识不是人文素质”,必须让知识“渗透到他的生活与行为,才能称之为素养”。

此刻,读着钱理群先生这两段文字,我心里想着的便是芮成钢。而我们目前不少中学的教育,正源源不断地培养着一个又一个“芮成钢”。本文开头说的那个与母校讨价还价问“多少钱”的尖子生,本质上也是“芮成钢”,只不过他把话说得太直白,还不够“精致”而已。

可以想象,这样的学生将来的人生会是怎样的?他们对社会的危害又将是怎样的?他或许会越来越“成熟”“圆润”,他会越来越有“渊博的学识”与“优雅的谈吐”,越来越有“过人的智慧”与“非凡的能力”,并因此春风得意于一时,但因为从受教育之初,自己的“人”字就从来没写正过,自私与冷酷已经深入骨髓融入血液,其最后的人生结局,很可能是马加爵,或芮成钢,或周永康。

中小学教育究竟是以培养“杰出人才”为首要任务,还是以培养“真正的人”为根本目标?且让我们听听苏霍姆林斯基五十年前的忠告——

请记住,远不是你所有的学生都会成为工程师、医生、科学家和艺术家,可是所有的人都要成为父亲和母亲、丈夫和妻子。假如学校按照重要程度提出一项教育任务的话,那么放在首位的是培养人,培养丈夫、妻子、母亲、父亲,而放在第二位的,才是培养未来的工程师或医生。
     当那位“优生”问母校“多少钱”时,中国功利主义的教育便挨了一记响亮的耳光。但这一耳光所产生的痛苦却要整个社会来承受。要改变这种积重难返的局面,当然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但最起码,让我们从改变人才观开始吧——这当然是一个说了很多年因而已经显得苍白的话题了。但即使是苍白,我们还是要说,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越来越畸形的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已经不是增加而是降低了中华民族的世界竞争力,这再次让“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2015年8月




    1.本茶馆不定期会有广告文案,我早有说明:《直言不讳答网友:我不会接受任何道德绑架》。请感到不适者自行离去。

    2.请勿在后台给我发消息,我一般不看后台消息,因为每天铺天盖地的“求助”我无法一一回应和满足,请理解!有事在每天的文章后留言即可。

                                                     


几篇重要文章,欢迎点击阅读


01 直言不讳答网友:我不会接受任何道德绑架

02  不做“意见领袖”,不为“圈粉”写作

03 别老想着请教别人,只有你自己能够帮你自己

04 了解和加入新教育实验指南




鼓励原创 ,随意打赏


有缘相逢,来者皆客,欢迎再来!


(特别提示:拙著在各网站都有售,感兴趣的朋友自行前往搜索购买就是了。我这里就不单独提供链接了。)


             欢迎扫码关注“镇西茶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