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镇西】没有家,哪有国?——我看《我和我的家乡》
去年看《我和我的祖国》就很感动,后来听说又拍了其姊妹篇《我和我的家乡》没怎么动心,主观认为不过是跟风之作而已。再加上看之前已经听有人说“不好看”,我心里还想“意料之中”。但因为我的学生胡小鸥参与了该片的创作,所以我还是打算看看。
没想到,《我和我的家乡》让我流的泪比《我和我的祖国》还多。
该片五个故事在“我和我的家乡”的同一主题下独立成篇,以轻喜剧的形式来表现庄重的思想和真诚的情感。
五个故事的演绎还是略有差别,并非达到了同一艺术高度,但都让人捧腹也让人感动。我不想过多地谈论故事情节,以免“剧透”,但我还是不得不说说最戳中我泪点的“最后一课”。
范伟的表演炉火纯青,出神入化,我认为是整个影片中最出彩的形象。也许我的职业也是教师的原因,看到晚年已经呆痴的范老师不远万里,从瑞士赶回当年教过的乡村小学执意要给学生们上“最后一课”时,我完全能够理解他永远抹不去的记忆,尽管这记忆有着那么多的艰辛与苦难,但这是他青春的色彩,他理想的光芒,他事业的源头。为了他这“最后一课”,已经长大成人的当年的学生们,不得不商量着制造“骗局”来一起“哄”他,这些学生的孩子们假扮爸爸妈妈当年的模样,也就是20多年前范老师的学生。上课时,痴呆的范老师在自己的幻觉或者说梦境中开始上课,尽管语无伦次,却对每一个孩子的特点了如指掌,因为孩子们的一切都已经深入他的骨髓,融入他的血液,成为他的下意识……当完全失去记忆的范老师终于认出已经长大的学生并和他拥抱时,银幕上的主人公痛哭不止,银幕下的观众们也泪流满面。
我当然想到了我的“最后一课”,同样是多年后的师生相逢,同样是以前课堂真实的再现,同样是过往岁月的真挚情感,同样是生命的重叠,同样是青春的交响……不同的是,在最后一课上,范老师的学生是当年学生的孩子,而我的学生依然是当年的学生;更不同的是,我一直在城市教书,而范老师当年是在最贫穷的村子里上课。
家乡是什么?家乡其实更多是一种苦涩而温馨的记忆,这个记忆往往和小时候的学校有关,和简陋却温馨的教室有关,和沉重而响亮的钟声有关,和校园里某棵大杨树、大槐树、大榕树或者其他什么大树有关,因为树下有许多和老师、和小伙伴们的故事……
比如,对范老师和他的学生以及他学生的孩子来说,家乡就是那一间漏雨的教室。关于理想、关于人生、关于祖国、关于世界、关于未来……都是从这间教室里生长出来的。
《我和我的家乡》之所以打动人,很重要的原因是两个字:真实。尽管电影是喜剧风格,但故事源于生活,内涵更是属于普通中国人的情感。尽管《我和我的家乡·最后一课》的情节有些魔幻主义,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发生的,但因为故事本身的内涵,是属于普通人极为真实的记忆和情感,所以人们忽略了或者说“原谅”了其情节的“匪夷所思”。
那么,相比之下,《我和我的家乡·天上掉下个UFO》则直接取材于现实。该片的音乐创作者胡小鸥告诉我,他所参与拍摄的那个故事完全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包括两个恋人因为彼此相隔的直线距离只隔一公里而最终不得不分手的“悲剧”也是真实的。“这在贵州山区不只一起,很常见。”他说。
要把真人真事改编成有观赏性的电影,主创人员的艰辛可想而知。五个故事,实际上是五个微电影,每个时长只有20多分钟。“越短越难做!”胡小鸥从音乐创作的角度告诉我,“不要小看这25分钟,我们花了很多心血。”为了表现贵州的地域风情和民族特色,他在音乐里用了大量苗族乐器,如芦笙,还请当地的专业芦笙演奏者来吹奏芦笙,还用树叶来演奏。他还说:“为了这25分钟,我们还专门去了苗寨、侗寨,素材录音近200小时,当时国内疫情还没有得到控制,大家都很拼啊!”我很惊讶:“‘200小时的素材录音最后只提炼出25分钟?”他说:“不,音乐不是25分钟都有,音乐最多有10多分钟,而用了素材的最多5分钟。我们的修改不是按‘秒’而是按‘帧’来算的,比秒还小的单位。难度太大了!”仅仅是影片音乐的制作,难度就这么大,其他创作的艰辛就可想而知了。
而精品就是这样炼成的。
感觉也有不足。五个故事都发生在农村(第一个《北京好人》似乎发生在城市,但表舅的困境是因为自己的农民身份,而且医保最终得以解决还是在农村),似乎不太平衡。虽然从“根”上说,绝大多数中国人百年以前都是农村人,但毕竟现在是21世纪了,对相当多的人来说,老家可能不是山村而是街巷。所以,影片“家乡”的概念有些狭隘了。另外,用喜剧形式表现乡情是很好的构思,但第一个故事有些过了,葛优的表演无疑是精彩的,但正因为他精彩而自然的搞笑,冲淡了这个故事本应该发人深思的内涵,作为手段的喜剧成了目的,所以后来“表舅”医保卡的圆满解决倒显得有些生硬和突兀了。
尽管如此,我还是给《我和我的家乡》打高分。对比一下去年的《我和我的祖国》,无论是隐姓埋名于沙漠为国家核事业献身的科学家,还是奋力拼搏勇夺五连冠的中国女排,或是香港回归时的升旗手和国庆阅兵的飞行员……都不是普通老百姓的经历,而是我们听到的英雄壮举甚至不朽神话。而《我和我的家乡》不同,里面的人物,就是我们的乡亲、同学、邻居,甚至就是我们自己。
人们常说——没有国,哪有家?还说,没有国家,个人什么都不是!这话当然正确,但只是相对意义上的正确,因为这话必须有一个前提,就是巨大的自然灾难和凶悍的外敌入侵。“5.12”大地震,没有强大的国家,一个个家庭显然是无力从废墟上重新站起来的。看看战火纷飞的一些中东国家,当国家贫弱且战乱不断时,一处处家乡也必然成为战场。所以我们说“国破家亡”——因为“国破”所以“家亡”。
但是,就常态而言,从绝对意义上说,没有家,哪有国?家远远早于国而存在,人民建立“国”正是为了保护“家”——实质上是“人”,一个个具体的“人”。如果离开了一个个家,哪里还有什么“国”?我们见过没有国的家,却绝无没有家的国。我们爱我们的国,首先就是因为爱这个国中属于我们的家庭和家里家外的亲人、朋友和一切善良的同胞;我们爱我们的国,就是因为这个国能够保护我们的家和家乡。
结论:爱国,不是爱文章或演讲中的抽象的“国”,而是要爱国人,爱亲人,爱家乡。
从《我和我的祖国》到《我和我的家乡》,“祖国”具体为“家乡”,祖国才落到了实处;“爱国”体现为“爱乡”,“爱国”才拥有了根基。
2020年10月10日
(天猫、京东有售。最新消息:本书名列京东教育图书热卖榜第一名)
1.本茶馆不定期会有广告文案,我早有说明:《直言不讳答网友:我不会接受任何道德绑架》。请感到不适者自行离去。
2.请勿在后台给我发消息,我一般不看后台消息,因为每天铺天盖地的“求助”我无法一一回应和满足,请理解!有事在每天的文章后留言即可。
几篇重要文章,欢迎点击阅读
鼓励原创 ,随意打赏
有缘相逢,来者皆客,欢迎再来!
(特别提示:拙著在各网站都有售,感兴趣的朋友自行前往搜索购买就是了。我这里就不单独提供链接了。)
欢迎扫码关注“镇西茶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