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屠新泉:特朗普挑起贸易战的真正目的与破解之道

2018-03-23 黄承婧 财经杂志

自从去年8月特朗普政府开启对华301调查以来,中国几次寻求沟通,但最终特朗普的大棒还是挥下。特朗普采取了不同于往届美国政府的策略:将价码抬得非常高,施以最大的压力,然后等着对方来妥协。

(图/新华社)


《财经》记者 黄承婧/文 袁雪/编辑


当地时间3月22日,延迟了数月的对华301调查结果终于公布,美国将对600亿美元的中国出口商品征收关税,要求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在15天内列出被征收产品的类别。


自从去年8月特朗普政府开启对华301调查以来,中国几次寻求沟通,但最终特朗普的大棒还是挥下。对外经贸大学WTO研究院院长屠新泉,是对中国贸易政策熟稔且有较多意见参与的人士,他将这归结为特朗普不同于往届美国政府的策略:施加最高的压力,逼迫对手寻求谈判妥协。


在对钢铁征收关税的过程中,他也使用了相似的策略:首先提出重税,再逐个进行豁免谈判。屠新泉透露,在整个过程中美国没有提出明确的要价,301结果公布后或许会提出更为具体的要求清单,双方再进行谈判。


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高级研究员爱德华·奥尔登指出,这将成为中美贸易关系的一个转折点。“中国会采取措施,但只有双方互相报复,才会演变成为贸易战。我希望这可以在中美之间开启新的谈判。”


对此,屠新泉认为中国应该强硬应对,打击特朗普的强势。“我觉得现在对特朗普只能硬碰硬,中国已经软过,能软则软,但该硬就得硬。以战争促和平。不要浮皮潦草,那没有用,打不痛他”,他在接受《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


北京时间3月23日清晨,中国商务部提出,拟对自美进口部分产品加征关税。产品清单暂定包含7类、128个税项产品,按2017年统计,涉及美对华约30亿美元出口。第一部分共计120个税项,涉及美对华9.77亿美元出口,包括鲜水果、干果及坚果制品、葡萄酒、改性乙醇、花旗参、无缝钢管等产品,拟加征15%的关税。第二部分共计8个税项,涉及美对华19.92亿美元出口,包括猪肉及制品、回收铝等产品,拟加征25%的关税。


谈判才刚开始



《财经》:从特朗普在选举时将中国列为贸易不公平的重点对象,到301调查的最终出台和随之而来的关税措施,中国一直在寻求和美国沟通,双方还是没有谈拢的原因是什么?


屠新泉:对于301的调查,我认为不存在双方沟通问题,也不存在误解问题,这就是特朗普的策略:将价码抬得非常高,施以最大的压力,然后等着对方来妥协。


在整个过程中特朗普始终不给出他的要价,他提出要削减1000亿美元逆差,这不是要价,这是结果,没有提出在多长时间内完成削减,哪个政府也没有手段去控制数字,所以这不是要价,这就是一种恐吓的手段。


对于钢铁征税的232调查也是这个套路,将所有国家都列入,然后再谈判能否豁免。


这种策略和他的个性以及之前所处的行业有关,他起家的纽约地产行业就是个灰色行业 41 35980 41 14939 0 0 2818 0 0:00:12 0:00:05 0:00:07 2954他习惯了这种恐吓、交易的方式。


《财经》:特朗普宣布的措施中提出要征收500亿美元关税,这会马上实施吗?接下来会如何发展?


屠新泉:301调查结果和措施宣布后,不会马上就实施,还会有一个过程,即使中国拿出报复措施以后,仍然可以再谈判。我的猜测是,他把压力拉到最高,然后在谈判的过程中,提出更为具体的要求。


从美国以前301调查实施的惯例来说,提出的要求都是很具体的,贸易壁垒也好,限制投资也好,都是一个非常具体、调查以后得出的结论。所以现在来看,就等他能不能提出一个具体的要求清单,比如知识产权保护可能会提一些更具体的要求,在强制技术转让、窃取知识产权、中国公司去美国投资转移知识产权等等方面,可能会对中国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


但在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上,中国已经有了很大改进。美国商会的调查显示,知识产权问题的重要性在不断下降,在今年的报告中已经排到第11位,这也说明中国在不断改善。


《财经》:所以特朗普到底想要什么?


屠新泉:从他自己的角度来说,似乎是要削减贸易逆差;但是从他调查的内容,包括一些要价情况来看,对削减贸易逆差没有什么帮助。以保护知识产权为例,中国在保护知识产权上做得更好,结果是更多的美国公司到中国来投资,以及随之而来更大的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逆差。这是矛盾的。


我感觉美国商界也不是很清楚他想要什么。美国商会并不关心贸易顺差,特朗普想要的并不是美国企业界想要的东西。


《财经》:有分析认为,面对中国不断提升的创新能力,特朗普希望保住的是美国产业对中国的竞争力?


屠新泉:问题是特朗普跟高技术行业关系很差,他亲近的是钢铁、铝,这些行业没有出口,只有进口,无非就是进口多少的问题。但是限制进口,对美国是没帮助的,扩大出口对美国是有帮助的,包括出口原油、天然气、甚至是农产品、汽车,这都可以理解,问题是这些行业特朗普并不怎么关心。


我们曾经对特朗普的判断是他作为地产商的特点是好交易,那么就在两次互访和沟通中给他好处、尊重和面子,但他并不满意。


“以战争求和平”



《财经》:如果找不到特朗普政府贸易政策的内在逻辑,中国应该如何应对?


屠新泉:我觉得现在对特朗普只能硬碰硬,中国已经软过,能软则软,但该硬就得硬。以战争促和平。不要浮皮潦草,那没有用,打不痛他。


《财经》:之前中国和美国的种种沟通,基本上已经可以把能“软”的部分提出了,但是没有用?


屠新泉:目前来说,我们还是方向性、原则性的东西多一些,可能还不够具体。对于301调查,中国政府是否认它的合法性的,所以也不会进行正式的官方接触。


现在结果出来,美国应该会主动来跟中国提出具体要求,中国也有谈判的需求,双方摊开来谈需要什么,可以给什么。如果能够满足大部分的需求,美国也许可以撤销301的关税,但仍然会对中国投资有一定限制,这样影响程度就小多了,投资是增量,对既有利益没有损害。如果能谈到这个程度,就是最好的结果。


因为301的单边关税肯定违反WTO规则,中国不可能不进行报复。针对钢铁的232调查,欧盟都会进行报复,232调查在WTO还多少有国家安全例外的理由,而301是彻底违反规则。


《财经》:现在大家都在猜测,应该就会拿大豆开刀。


屠新泉:我认为应该会先以美国的农产品开刀,一个原因是贸易量大,美国农业集团在美国政府影响也比较大;另外,农产品是可替代的,对中国没有太大影响,少进口一点农产品没有什么损失,也可以从巴西等国家替代进口。


《财经》:中国在此前与美国谈判的过程中也提出了进一步开放,降低一些行业的投资准入门槛,但美国并不是很满意?


屠新泉:对,还是不太够。以金融业为例,在百天计划中中国提出要放开金融业,美国人的反应就是“太晚,太少了”。金融市场现在的格局已经跟十年前不一样了,美国本来期望在2005年或2006年开放,到了2008年美国银行业又受到很大冲击。以现在这个市场格局来看,它们进入中国的机会不大,兴趣也不大。


但美国企业仍然对中国很多行业有兴趣,例如新能源。在这个所谓的中国战略新兴产业上,他们一直觉得受歧视,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在政策上做得更透明一些?美国企业抱怨有抱怨的理由,我们自己可能没有承认,或者没有找出这些问题,那么现在就严肃认真地对待一下,把跨国公司的抱怨能解决的尽量解决。


从特朗普个人的角度来说,一方面通过硬碰硬,可以让他感受到压力,打击他的自大狂妄;另一方面还是得依靠美国的国内政治。中国怎么样能建立一个统一战线?从美国可以利用的人来说,最主要的还是美国的商界,企业界还是可以团结的力量。虽然近年来他们游说的积极性下降,但中国仍然有努力的空间。


《财经》:中国对美出口占GDP的4%,美国对华出口只占其GDP的0.6%,中国能打得起贸易战吗?


屠新泉:如果打贸易战,我认为实际上美国承受的压力比我们要大。一个原因是中国的出口都是全球价值链产品。


美国的报复清单中的电子机械、通信设备都是全球价值链产品,美国、日本、韩国……所有供应链上的国家都要受影响。从增加值的角度来看,中国占比并不是很高,而相比来说,美国出口的增值率要高很多,大部分是百分之百美国造,这个影响是不一样的。第二个原因是中国的承受能力,包括政府应对的能力更强,中国政府维持稳定的能力肯定比美国要强,可以对受损的行业进行补贴,但美国是否有这样的财政能力来弥补美国消费者因为加征关税所受的损失?


连锁反应有限



《财经》:美国提出的很多关切,例如知识产权保护、国家支持等,中国其他重要的贸易伙伴,欧盟等也有相似的关切。美国的301措施引起连锁反应的可能性有多大?


屠新泉:我不认为会发生连锁反应,从目前来看,除了美国,大多数国家还是支持自由贸易,反对所谓的单边制裁,应该不至于出现多米诺效应。


欧盟对中国的不满程度更高一些,但他们主要针对的是投资壁垒。如果中国政府从建立国际统一战线的角度考虑,在对美国进行报复的同时,可以对欧盟、日本的企业在投资方面做出大幅度改善。在克林顿政府将人权和贸易挂钩时,中国也运用过这个策略,欢迎更多欧盟公司来中国投资,引起美国公司的焦虑,第二年就实现了脱钩。特朗普是否会这么理性不能确定,但会有作用。


中国一直在讲投资开放,但做的可能还不够,现在或许可以走的快一点。


《财经》:那么美国利用钢铁关税,主动拉拢欧盟和日本,形成一个对中国围堵圈的可能性又有多大?


屠新泉:我认为要想形成围堵,美国就不会退出TPP、TT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协议)和TISA(国际服务贸易协定),美国这个3T战略对中国压力相当大,但特朗普自废武功。所以我认为特朗普没有为美国的长远战略谋取什么,他没有这种设局、造势的构想。他注重的还是短期利益。对这个判断我仍然坚持。


模式之争何解?



《财经》:在理解美国贸易政策时,我们是应该理解特朗普这个人,还是要关注他周围的圈子,现在突出的是商务部长罗斯和贸易代表莱特希泽。


屠新泉:特朗普是决定性的。其他人对他的影响是边际性的,或者说,因为跟他想法一致才被招进来。


现在主要是莱特希泽和罗斯,年纪都比较大。他们有两个特点,一是非常迷信美国的权力、美国的力量。莱特西泽比较典型,他活跃于80年代里根时期,当时301是非常有效果的,至少是战术行动上非常有效。通过301,美国想要从日本和欧盟那里的得到的开放基本都得到了。莱特希泽认为301的成功是因为美国的力量和美国的市场,以及如果你不这么做,我就可以惩罚你。到现在为止,我觉得他们还在迷信这种力量,没有看到世界的变化,尤其他们认为美国对中国仍然有无穷大的优势:美国一威胁,中国就服软。但我的判断是,对中国政府应该没有用。虽然中国政府很不希望打贸易战,但是也不至于美国一吓唬就投降,中国可不是日本,我们对美国没有任何军事上、政治上的依赖或依附。


另一个特点是这几个人对国际规则,或者说对所谓新自由主义的国际制度的看法是相当消极的。特朗普本人所处的房地产行业是个无规则的行业。莱特西泽也有这个情况,301本身就是蔑视规则,他是最积极的使用者;后来他成为反倾销律师,事实上也是在积极实践贸易保护。


他们无视国际规则,无视国际关系,有着非常强的自我中心论。


《财经》:抛开特朗普个人的执政风格不说,美国对中国的战略转向已是事实。中国和美国的经贸之争是否是“国家资本主义和自由市场”之间的模式之争?双方关系会在一路碰撞中,走向哪里去?


屠新泉:我倒觉得特朗普在乎的不是模式问题,奥巴马是在乎的,当时的财政部长盖特纳是政府中第一个提出“国家资本主义”这个概念的。


不可否认,现在美国的精英阶层,建制派都有这个认识,两国的模式差异巨大,但如何来解决,没有人想得好。


有些人就批评WTO,认为WTO解决不了中国模式问题,对于中国的国有企业、产业政策、政府干预等,WTO都没有强约束力。这是因为制定WTO规则时,没有想到会有中国这样一个国家加入。


正因为美国对WTO的不满,才有了TPP,关注补贴、国有企业等问题。但特朗普主动退出了TPP,所以我认为他不关心中国模式,他关心的是眼前利益。


至于说这个模式之争怎么解决,是个麻烦事。我的思考是可能最终不是美国改造中国,而是某种意义上的美国适应中国,美国承认中国的发展模式,存在即合理,中国也是一种市场经济,虽然和美国的市场经济不一样。


最后也许就是看什么时候双方能相互接受,相互尊重。到了美国无能为力的时候,彻底失去了改变你的希望的时候,就是接受的时候。这是美国人的实用主义。


(实习生王文杨对本文亦有贡献)


大家都在看:


保险监管20年:三任主席,三重人生

郭树清出任银保监会首任主席:且行且改革

新反腐体制诞生:监察法通过,国家监察委落定 |《财经》特别报道

20年磨一剑,新任央行行长易纲的新使命和新挑战

“一行两会”重塑金融监管 |《财经》封面


责编  |  黄姝静  shujinghuang@caijing.com.cn

◤本文为《财经》杂志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请在文末留言申请并获取授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