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弟变大哥,新时代的中国如何与世界共舞?| 对话博鳌
《财经》杂志总编辑王波明指出,中国改革开放40年所做的事情可以总结为三件事:树立激励机制、对外开放、坚持市场经济的导向。但这段路只走了一半,还有很多地方尚未到位,比如在资源配置方面,要改变由政府配置资源的局面,使市场成为决定资源配置的最重要力量。
《财经》记者 江玮 | 文 郝洲 | 编辑
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成为今年博鳌亚洲论坛的一个焦点议题。在改革开放过去40年中,中国与世界的关系不断深化。在新中国即将迎来成立70周年之际,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如何继续与世界的互动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中国与世界的未来。
作为2019年博鳌亚洲论坛的分论坛之一,“70 年与 40 年的记忆:走进新时代的中国 ”成为3月26日最受关注的一场讨论。在讨论开始前半个小时,会场门口就已经排起长队。
《财经》杂志总编辑王波明指出,随着中国的崛起,过去几年世界对于中国的看法发生了一些变化,变化的原因在于中国在很短一个时间内从“小弟变成大哥”,外界要调整这一心态很难。
在四十年的时间里,有年均9%的GDP增长,“不仅在中国文明史找不到,世界的文明史也找不到,任何一个国家在这么短的时间里,以这么快的速度发展。”王波明说。他表示,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一个国家保持谦虚谨慎,把自己的事情办好。经济总量毕竟是经济总量,中国还有很多软件方面,比如教育和文化的问题,仍需要虚心向世界各国学习。
中国前外经贸部副部长、博鳌亚洲论坛前秘书长龙永图对如何与外界打交道深有体会。他表示,世界应该开始认真理解中国这些年来的发展,中国对世界不应该被看成是威胁,而是一个真正的机会。“这是一个很简单命题,但是要真正讲清楚这一个命题,让他们了解这样一个命题,还是需要很长的时间,必须要有耐心。”
曾代表中国展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谈判的龙永图称,基于中国与世界这些年的交往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中国和世界如果是交往得越多,对中国和对世界好处就越大。“所以中国的开放,不仅仅是是有利于中国,也同时有利于世界。”他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例,说明中国只有在与外界的不断交往、不断相互促进当中,才能不断加快自己的改革。
菲律宾众议院议长、前总统阿罗约表示,新中国过去70年的发展历程向世界提供了一个新的路径。过去人们认为发展必须要通过西方资本主义,但中国的发展使世界上其他国家认识到,每一个国家都能寻找到自己的发展道路。
但另一方面,伴随中国的发展,也出现了对中国担忧的声音。中国保利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念沙坦言,外界对中国有很多的不理解,尤其对于国有企业有很多的不理解。
中国与美国的贸易争端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这种担忧。发生在世界两个最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摩擦已经持续一年,经过密集的谈判,双方有望在近期达成协议。
阿罗约表示,美国曾是自由贸易的引领者,但在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台之后,他的政策让美国变得更加孤立和保护主义,这极具讽刺意义。“现在中国变成全球化和开放的引领者,这是非常正确的。”
法国前总统奥朗德指出,尽管中国在世界贸易组织中仍被视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仍有一些贫困地区,但当中国已经成为一个高科技国家,外界会对中国有一些压力,比如国际贸易规则上要有一些改变,要求中国有更多的开放。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院长李稻葵建议,中国应该与欧洲、美国共同探讨下一步国际贸易的规则。
在改革开放40年和建国70年的节点之后,中国下一步将走向何方?作为中国制造的代表,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表示,中国制造业来更加应该有一种创造力,用创造来改变世界。龙永图则表示,重要的是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保护知识产权制度,中国才能够成为一个创新型国家。“而中国不成为一个创新型的国家,中国在过去几十年的努力,可能很快就会把自己的优势丢掉。”
李稻葵指出,中国未来的发展需要解决增长的内生动力问题和近10亿人口尚未达到中等收入水平的问题。
《财经》杂志总编辑王波明总结说,中国改革开放40年所做的事情可以总结为三件事:树立激励机制、对外开放、坚持市场经济的导向。但这段路只走了一半,还有很多地方尚未到位,比如在资源配置方面,要改变由政府配置资源的局面,使市场成为决定资源配置的最重要力量。
责编 | 黄端 duanhuang@caijing.com.cn
◤本文为《财经》杂志原创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请在文末留言申请并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