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吴非:照亮校园的常识

吴 非 源创图书 2022-06-06
点击标题下方的“源创图书”关注我们。源创图书,以出版推动教育进步。



教育常识,简而言之,是在适当的时机做正确的事,并积久形成的教育文明。


人们把教师职业视为“平凡的工作”,也许因为一方面,这个职业无须做惊心动魄的冒险,不易令人萌生建功立业的野心;另一方面,要在漫长时期谨守简单的道理和朴素的常识,就不太可能开创史诗般宏大壮阔的气象。特别是在基础教育阶段,在学生生命初始的十几年,教师要和他们一起,斫开认识世界、认识自我的路,如果没有持久的勇毅和发现的趣味,的确会感到那种周而复始的劳作,是如此平淡无奇。然而,没有人能飞越这一普通过程,你必须一步一步地走过。教育,就如同一路上吟唱着的古老叙事诗,这首诗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常常扣人心弦,流出新意;教师,就是路上的一盏灯,任凭行吟者从你身边缓缓走过,如果你已安之若素,成了一盏并不耀眼的灯的话。


教育的基本原则,是了解常识、尊重常识。教育常识体现教育的基本规律,不受个人意志和利益的驱使,保护所有人受教育的权益,帮助人正确认识世界和自我。回顾过往的教学之路,我们可以发现,但凡“风调雨顺”时,无不因为依靠常识并有遵循规律的社会环境(或是有能力营造、形成守常识的“小气候”),有一间安静的教室,教师能比较正常地实施教育;而违背常识,无视规律,必然招致挫折与失败。我经常和同行说,我不算有多少智慧的人,只不过遵守常识让我少犯了一些错误,仅此而已。


教育教学实践中,常识不断地被发现,被重新认识,特别在出现失误、遭遇挫折之际,理性的反思促使人们回归朴素的常识。常识并非静态的知识。它不是孤立的,它也在发展。尊重常识,必然能发现常识在不同情境中呈现出的丰富。人们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必须通过探究和寻找,这样的探索,使常识得以延续、传播,出现创造性的使用,并在新的实践中被人重新认识。教育创新,不可能背离常识;所谓“奇迹”,不可能违背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许多非凡的见解,其实是常识,只不过经常被处于狂热、惊喜中的人们所忽视。


尊重常识并能始终守常,绝非一件容易的事。常识,很难被否定,却常常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人们会承认常识,但在具体行为上,往往止不住东张西望,被形形色色的“反常识”所诱惑。


毋庸讳言,现今中小学教育,普及常识的任务也许比加大教育投入更为迫切。教育投入少,至多是难以达到目标;违反教育常识,则势必形成“反教育”。随着应试教育的出现和发展,学校教育和教师的教学出现了很多违反常识的行为,在功利主义的驱动下,“反常识”往往有深厚的社会基础,人多势众,形成风气,而“守常识”的学校和教师往往承受重压,甚至孤立无援。


遵守教育教学常识,为什么会变得这样困难,成为困扰学校和教师的问题?为什么大批教师被反常识的行为裹胁,在教育教学中做出错误的选择?


当一个社会普遍尊重常识、尊重思想时,才会有真正的进步。但是,不能认为常识姓“常”,就一定成为人之常、世之常。常情常理,也和常识一样,为人知而未必为人所尊重,否则世界早已太平无事。


教育界反常识的行为,往往举着迷惑性很强的旗号,扭曲教育的目的,用利益诱惑学生,急于事功,以牺牲学生的尊严和发展换取短期利益。反常识的社会基础,有功利主义,有民粹情绪,也有科学认知的缺乏。为求一时之安宁,在客观上延续蒙昧,无理性地制约、违背教育常识的行为是放弃文明的开始。在具体的教育中,反常识的教育行为往往带有抹不去的私欲和利益。我们不难看到,校园里那些浮躁、浅薄和荒谬的现象背后,是欲望和诱惑,是一些人的私利。


群体活动中,一部分人的行为意志会影响另一部分人的思维,一些人的选择会干扰另一些人的判断。在利益诱惑下,放弃长远目标,或本身缺乏理性判断,都会导致人们违反常识、做出错误选择。教育教学不是个体行为,在功利主义盛行的环境下,违背教育规律,违反教育常识,追逐短期利益,往往因为“大家都这样干”;要守常识,必须独立思考,敢于做单枪匹马的独行者。


如果教师的确无力改变环境,为什么想不到改变自己?先让自己成为一个守常识的人,至少能给学生留下一点儿正确的教育记忆。


我交往的,都是那些被称为“普通教师”的老师,虽然我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会有“普通教师”的说法。我因此想到,以后,会不会有“正常教师”的说法?当然,很可能会有“正常学校”和“正常教育”的提法,不过,真到了那个地步,一个时代的发展将面临更大的困难。


收在这本书中的,都是近年有关学校和教学的思考,无甚高论,全是我在重温的常识。常识伟大,也很平常,我用半生时间去学,不断地豁然开朗,也不断地面对新的困惑。


我以前曾想,相信未来,只要未来能证明我的选择是正确的,就无怨无悔。后来,我有了新的想法——我根本不必在意历史能否证明我的思考正确与否,我只要在选择时尊重了常识,没有违背自己的意志,其他便无所谓。如果我仍然期盼“历史证明”,则说明我还心存私念、在意他人或后人的评说、对个人思考的价值缺乏自信,说明我的一言一行还存有后顾之忧、还在受外界干扰。那样,我的职业认识就还不够纯粹,我仍然没能为自己而活,仍然有可能违背常识。


常识,在每一个时代都曾困扰过人们,也仍将伴随人们的思考和实践。空寂中,经常隐约回响着一些声音,细听而静默,无意则轰鸣,我以为那是前辈探索者的争论或自语。很多简单的教育常识,仍然在陪伴一代又一代的教师。人们在交流那些非凡的见识时,往往想不到常识就在他们身边。


文章来源:本文为源创图书新书《照亮校园的常识》的序

《照亮校园的常识》
吴  非  著
源创图书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9年9月出版


编辑推荐

如果在未来,学生回忆学校教育,能记住的是基本规则和教养,是文明的行为习惯,那就是说,他们的一些老师“在很久很久以前”,用常识照亮了他们的童年和少年。
—— 吴  非

● 特级教师、杂文家吴非继《不跪着教书》《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致青年教师》后的又一力作!
● 什么是常识?如何分辨常识?怎样在教育教学中“守常”?对此教师必须有清醒的认识。学校有遵守常识的教师群体,学生才能真正地“成长”“成人”。
● 用一双慧眼,于纷繁复杂的教育教学现象中,拨开迷雾,读懂常识。
 
内容简介
基础教育最重要的原则,是了解常识,尊重常识。
实践中,常识不断地被关注,被重新认识,特别在出现失误和遭遇困境之际,理性的反思总能促使人们回归简明的常识。尊重常识,必然能发现常识在不同情境中所呈现的丰富。
本书以随笔形式,结合中小学校园实践,从学校教育、课堂教学和教师素养等不同层面记录了有关常识的问题与思考。

长按识别二维码购买




源创图书 · 吴非作品


《照亮校园的常识》

《不跪着教书》

《致青年教师》

《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前方是什么》

《王栋生作文教学笔记》

《王栋生作文教学笔记二集》





长按识别二维码购买



源创图书 · 以出版推动教育进步


长按指纹,或搜源创图书 关注我们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