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法明传[2024]173号
2
中共中央
3
起源 解读 龚
4
赵紫阳
5
妈 分享 回
6
南京李志
7
写小说
8
中美友好合作故事
9
百度
10
今日热点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首页
下载应用
提交文章
关于我们
🔥
热搜
🔥
1
法明传[2024]173号
2
中共中央
3
起源 解读 龚
4
赵紫阳
5
妈 分享 回
6
南京李志
7
写小说
8
中美友好合作故事
9
百度
10
今日热点
分类
社会
娱乐
国际
人权
科技
经济
其它
市管干部“龚书记”免职迷局
近视的孩子有救了!国内最新近视防控矫正技术,不手术,扫码进群即可了解!
法明传[2024]173号:1月1日起,未用示范文本提交起诉状,部分法院将不予立案
法明传[2024]173号:1月1日起,未用示范文本提交起诉状,部分法院将不予立案
2025.1.1起,全国法院全面推进应用民事起诉状、答辩状示范文本(附下载链接)
生成图片,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查看原文
其他
郑英:让课堂回归“简约”
Original
郑英
源创图书
2022-06-06
收录于合集 #课堂/班级管理
17个
☝点击标题下方的“
源创图书
”关注我们。源创图书 · 以出版推动教育进步
“披尽泥沙始见金”,“简约”课堂提炼的是质——课的含金量,过滤的是量——
课的掺水量。
如何让课堂回归“简约”,从冗繁走向凝练,从紧张走向舒缓,从杂乱走向清晰,从狭隘走向广阔,从肤浅走向深邃?
笔者认为,教师需要把握以下原则。
01
进退有度,无为而治
要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退”是一个必然趋势,甚至可以说,只有教师“退”了,才能有学生“进”的空间。在课堂上,教师为学生“退”出空间后,冲锋陷阵的是学生,摇旗呐喊的是教师,最后出彩的是学生,教师也成就了自己。课堂教学是“进”和“退”的互搏,我们只有正视“退”的必要性,才能珍视“进”的价值,最终从根本上走出冗繁的泥沼。
教师从课堂教学中“退”出来,并不意味着教师要表现得无能,相反,教师应表现出一种具有教育智慧的无为。这意味着教师在适当的时候撤出来,但当课堂出现问题的时候又随时在场。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在课堂上应“有所为,有所不为”,“有所为”的地方就是自己应该“进”的地方,“有所不为”的地方就是自己应该“退”的地方。在“有所为”的地方“退”了叫“缺位”,在“有所不为”的地方“进”了叫“越位”。教师的缺位与越位都是一种错位,不但会影响课堂教学的实效,还会影响教师对学生的引导。
课堂上,教师做该做的事情,并想尽一切办法去把它做好,进退有度,适时到位,课堂教学才会清晰、流畅。
02
主线简明,细节饱满
“简约”的课堂教学流程犹如画“圆”:首先是聚“点”,找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节“点”
,从整体着眼,顺藤摸瓜,梳理头绪,集中火力,其余内容则可一带而过。这样才能引导学生把那些值得学的精华细细品味、吸收,“提领而顿,百毛皆顺”。
其次是拎线,把“点”拉成一条不蔓不枝的“线”,“线”明晰了,课堂教学的结构和层次就清晰了;“线”扣紧了,起承转合、轻重缓急就能落在实处,课堂教学的动感和韵律也就显现出来了。最后是联“圆”,教师应使课堂结构相互融通、首尾呼应,形成一个开放的圆,营造出曲径通幽、别有洞天的意境。
这个“圆”是“简于形”而“精于神”,也就是说,主干脉络清晰之后,我们还需要补充许多血肉,使之更加饱满。“文似看山不喜平”,课堂教学何尝不是如此!一节课如果四十分钟走的都是直线,学生当然会感到枯燥、乏味。
教师既要避免把课“上胖”,追求主线简明;又不能把课“上瘦”,应力求细节饱满。
“简约”就是简单而有品位,这体现在对细节设计的把握上,它看似平常,却蕴涵智慧;它看似简单,却深刻隽永。有了灵动的细节,课堂教学才会充实饱满、激情跌宕、隽永俊秀。
03
深度留白,适度补白
留白是中国艺术作品创作中一种常用的手法,吟诗作文也有悬念一说,意思是作者只言七分,其余三分由读者自己去想象,目的是给观众和读者留点儿遐想和创造的空间,从而分享遐想之快乐,品尝创作之真味。教学也是如此,教师可抓住一角,让学生寻找、想象冰山下的部分。因此,课堂教学也要讲究留白。有时候,教师故意留下空白之点和顿歇之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加以填充,可以给他们带来无穷的回味。
“简约”课堂并不排斥教材以外的东西,有时候,我们也需要填补课文的空白,让课堂更加充实,让教材的意蕴得以最大程度的提升,从而让课堂更具张力。需要注意的是,拓展要基于学情,不能本末倒置。
引进的课堂学习资源应为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供脚手架,为学生思维的发展提供爬坡台,为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构筑防护栏。
归根到底,我们要以教材为圆心,向外进行学习辐射
。
恰当地留白和补白,可以让课堂更具节奏之美、张弛之美。
04
学会舍弃,经济用材
目前,一些课“瘦”不下来,往往是因为教师准备得太充足,预设得太完美,又不愿忍痛割爱,结果不但消耗了大量资源,还侵占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只有抓住课堂的认知冲突主线:学什么
——怎么学——有何用,学会做减法,学会取舍,才能让课“瘦”下来。
要让课“瘦”下来,教师还要学会经济用材。
首先,选材要“少而精”。
“少”不是单纯地减少教学的知识容量,而是选择核心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精简浓缩。当然,所选题材要有典型性和扩张力,能以一当十,对题材的包装也要适可而止,切不可喧宾夺主。
其次,用材要“单而丰”。
我们应努力做到一材多用、一材多变、一材多效,以此引导学生体会素材间的内在联系,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培养思辨能力,使所选材料都能发挥出最大的效益。
最后,组材要“整而优”。
我们应力求将材料组合成一个有机整体,使教学简捷明快、整体感强,切忌随意组拼、杂乱无序。经济用材,不仅可以去除臃肿和烦琐,走向凝练和精干,还可以给师生对话和动态生成留出更充分的时间。
05
适当静默,胜似有声
其一,我们的感觉有时是只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此所谓“妙不可言”。课堂上,学生刚浏览了一段材料,教师不必迫不及待地追问学生“说说你的体会”“谈谈你的感受”,因为此时学生的体会可能还是苍白的,感受可能还是无力的。此时,教师不妨选择让“一切尽在不言中”。
其二,课堂上,教师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效果未必好。我们的教育对象是一群正快速成长的学生,他们最讨厌唠叨。如果教师在旁边喋喋不休,他们不仅不能接受,还会产生厌烦甚至抵触的情绪。
学生只有静下心来,才能认真思考、潜心倾听。从这个角度来讲,静是课堂洗尽铅华、回归本真的前提条件。
其三,学生难免会出错,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该出手时就要出手,但不该出手时千万别急着给出自己的判断。很多时候,当场解决是治标不治本的快速疗法,此时,适当静默反而更加有效。
比如,教师在课堂上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个学生正在课堂上讲闲话或做与课堂无关的事情。这时,如果教师突然停下来,让全班同学保持沉默,那么,这个学生立即会有异样的感觉,停止说话或做小动作。
适当静默,可以引起学生的自我反思,让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强烈的震动,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
06
开放有序,创新有度
这里的“开放”,不是指漫无目的、天马行空,而是指围绕一个目标,深度挖掘探究,并进行拓展延伸。开放是有限度的,那种放任自流、恣意放纵的课堂,教学秩序必然是混乱的,教学效果必定不理想,甚至完成不了教学任务,也就谈不上“简约”。教师当下要做的既不是移植观念,也不是作壁上观,任由学生的思维毫无目的地漫游,更不是以表面上的热闹来掩饰思维的贫乏与苍白,而是要为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使学生产生思想的火花,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这里的“创新”,不是指漫无边际地异想天开,而是指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标新立异,从而培养独立意识和思辨能力。创新是有评判标准的,如果学生创新仅仅是为了表示自己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甚至哗众取宠的话,这样的创新是毫无益处的。
教师应致力于营造一个自由而宽松的环境,使师生放开手脚,尽情创造和发挥
,进而打造出简单中蕴涵智慧、朴实中富含新意的尽显大气的简约课堂。
“简约”的课堂是质与美的和谐统一:“减”出空间,把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变容量为质量,让学习更主动、自由;“约”出智慧,把挑战还给教师,变授受为对话,让教学更具个性和风格!
文章来源:源创图书《课堂,可以这么有声有色》,郑英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5月出版
源创图书 · 郑英作品
源创图书 · 以出版推动教育进步
长按指纹,或搜
源创图书
关注我们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title}}}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