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守护流动青少年:让未来不再被圈定
本文转载自广州日报
写在前面:
“内卷”、“打工”、“困在系统”……我们的未来,特别是城市弱势儿童群体的未来,如何不被圈定呢?广州日报记者苏赞、林琳讲述了青草公益11年的坚守与努力:让流动儿童找到自己的成长动力和方向。苏赞记者也在今年2020年秋季项目青草“职”播间活动中担任嘉宾,与初中阶段的流动儿童分享自己的职业故事,启发同学们对未来的想象。
——青草公益联合创始人向芯、王向
过去,提及流动,“积分入学”“异地中考”“非户籍生”等概念便是不少人所能想到的一切。每个孩子都将通过各自努力,循着升学的轨道走向人生的某个目标点。
然而,11年前,当执信中学的高中生向芯和王向第一次走进康乐中学开夏令营时,感觉到了巨大的“落差”。
彼时,大多数流动青少年基础较差,被定义为“后进生”,大多被推向职业院校。而向芯和王向当时刚在执信中学毕业,是典型的“名校优等生”。那一年,她们看见关于打工子弟学校的频繁报道,不禁思考:“如果背景互换,自己又能否摘掉‘后进生’标签”。
向芯和王向等人连续多年到打工子弟学校开展涵盖多门课程的夏令营,在实践过程中愈发感觉到项目的难度。但这群青年认为流动孩子同样充满创造力和可塑性;他们的未来,可以经由更多人的支持而获得改变……
孩子并非天生“后进”
2009年,来自执信中学的高中生们便决定带来一点不一样的可能性。如今已是青草理事长的向芯在一篇文章中回忆道:除了开展丰富的夏令营课程,青草会在城中村的打工子弟学校里,给 “中专班”的学生上职业探索课。有一次,青草项目主管卓婷正讲解着幼教相关的职业发展路径,教室后排的学生早已睡着,还有人在偷偷打游戏。
当下的生活更像是在走流程
在一场流动儿童升学与职业发展研讨会上,青草理事的王向分析道,在进入公办普通高中方面,流动人口子女一直因为资格和学位限额,要比本地户籍考生面临的竞争激烈一些。考不上的孩子会在初中毕业后进入中职教育。
而作为青草调研团队成员的杨佳媚发现,“打工子弟学校大多会集中力量培养有可能升普高的孩子。实际上,很多打工子弟学校没有多余的师资力量陪伴其他孩子的成长和引导其生涯规划,剩余的学生像是‘陪读’,被贴上‘后进生’或‘不努力’的标签。”她回忆道,突然意识到自己“高中无望,只能去中职”的学生大多会不知不觉地陷入迷茫的状态:不再对升学抱有希望,当下的生活更像是走个流程,只为了见证日历数字能变成6月,然后进入职业院校。
广州城中村里的招工告示(张嘉欣供图)
卓婷对此分析道,很多受流动影响的孩子处在消极情绪的循环中,“自己觉得自己不行,没想法;而家长也没能给孩子足够的关心,觉得一旦上了职业学校就不用管了;打工子弟学校老师则精力有限,无法顾及到每一个学生”,只有让孩子从负面循环中走出来,才有可能让孩子重新认识自己的人生。实际上,每一份职业都值得尊重,都有可能成就辉煌人生。
把“不得不在家”的困顿变成重新认识“家”的契机
今年,青草开始搭建线上升学信息平台,线上同步更新升学政策与时间线等信息。与此同时,他们同步研发了针对家长的路径时间线折页,让家长清楚路径政策的同时,也能在各个具体时间点给到孩子需要的支持,还邀请各行各业的职场志愿者走入校园,与学生面对面,分享真实职业故事和成长路径。
在研发主管符璧莹的带领下,青草“把疫情期间‘不得不在家’的困顿,变成重新认识‘家’的契机,带领流动儿童和青年志愿者们找到自己在家庭、在社会中的位置。”
为了摸索做线上体验式活动的效果,他们跟2所学校、1个社区合作,带领81位流动儿童开展了9次“线上游学”活动,此后,线上夏令营正式推出,许多在夏令营期间建立的每日运动、记账、做家务打卡群,在营期结束后还依然活跃着。
值得关注的是,当11年过去了,青草也见证了一群孩子的长大,有的自主创业装修公司,找到自己的事业,每天忙得充满意义;有的成为青草实习生,和更多的孩子思考自己的可能性。他们欣喜地发现,当有人持续地支持孩子,告诉孩子更多选择时,一切也在悄悄改变。
截至2020年8月,青草累计带领2573位青年,陪伴8410位流动人口子女探索职业发展方向、规划升学、找到个人成长方向。
打破外来务工子弟的封闭
每一个孩子的变化,都弥足珍贵。
青草的大多数行动都是在打破外来务工子弟的封闭。而封闭背后又是什么?在向芯看来,对于部分流动儿童而言,“从小到大没人跟他讨论过以后做什么,孩子对自我认识也比较模糊”,青草也在不断努力地在每一场活动里为孩子营造安心空间,实现自我探索。
据青草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在这个安心空间里,我们要给孩子们搭脚手架,创造更多证明‘我能行’的机会……我们希望,安心空间加上每一个微小的成功经验,能够让这些在应试教育、城乡差异中成长的孩子们,找到自我认同感和成长动力。”
此前,广州市教育局最新发布的《2019年广州教育统计手册》显示,广州市义务教育阶段的在校生中共有逾61万名非本市户籍学生,相当于每10名学生就有4名流动人口子女。广州的环境跟其他一线城市相比,对流动儿童比较包容,这使得孩子们的改变有了先天的基础。
与此同时,一线社工、公益组织和高校教师在这方面的积极性还未充分撬动起来。在流动儿童服务方面,希望打工子弟学校、慈善(公益)组织、一线社工、高校老师及相关专家参与协作,能摸索出一条社会助力流动儿童健康成长,实现自我价值的路径。同时,多方发挥各自优势,带来可持续的变化。
青草从2009年起专注服务流动儿童
支持他们找到成长的动力和方向
流动儿童曲折的成长路程
需要你我一起守护
成为青草月捐人
守护流动儿童成长
见证青年点滴蜕变
往期精彩
文字 |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 苏赞 林琳
排版 | 小拍
审核 | 养乐多 菠萝包
有爱,有思想,有行动
2009年至2020年8月
我们已给2573位大学生、高中生
和8410位流动青少年的成长带来了积极影响
我们期待着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