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世界那么大,有必要看个遍吗? | 从“过度消费”到“过度旅游”

2017-07-17 Jing 有机会网

有机会原创文章

作者:Jing


当我们谈到过度消费,较容易联想到的会是一些跟有形的商品有关的问题,比如服装、食品、电子产品、私家车等等物品的过剩。可是,无形的事物中也存在过度消费,其中一个很适合在这个季节讨论的例子就是——旅游。

关于过度消费物品的质疑,现在已经很常见。但遗憾的是,鲜少有人质疑——

我们是不是旅游得太多了?

我们真的需要那么频繁的、长距离的旅游吗?

关键是,那么多的旅游,会像期望的那样,让我们变得更幸福吗?

过度旅游

旅游已经成为了一种快速消费品,人们争相购买,游后即忘(相当于物品消费中的“用后即扔”),彼此攀比,就这样反复循环,却没意识到这背后对自己、对他人、对生态的负面影响。以至于国外媒体造出了一个新词——over-tourism “过度旅游”,提出这已经成为旅游业的主流趋势。

来看看旅游这种消费品是如何被媒体们大力支持的(跟推荐一些新潮物品的广告用语是一个套路):

像下面这种用去过的国家数字来做自我介绍的人,我不仅媒体上见过,现实生活中也见过……

在一篇讨论旅游攀比的文章后面,这个网友总结得简洁到位——

用“旅游”这个关键词随便搜一搜,就能看到各种资讯都在变着法子煽动你,“身体和心灵,总要有一个在路上”,去的地方越多越好,越新奇特越好,要把N个著名景点都走个遍才“不枉此生”……

一个不知出处的段子是这么总结“旅游鄙视链”的:“ 自由行看不起包团儿的,穷游看不起腐败游的,骑车的看不起开车的,搭帐篷的看不起住店的,爬台阶的看不起坐索道的,去国外的看不起国内晃的,爬野山的看不起5A风景区的,有故事的看不起平平淡淡的……”

这条鄙视链在成人中存在,孩子们也不知不觉“拷贝”了过去。

儿子还在读一年级的吴女士坦言,放寒假时,老师就给孩子们布置了作业,游览一个地方,回来告诉同学们那个地方的风土人情。结果刚放假一周,班级微信群里就陆续有家长晒出了带孩子到世界各地游玩的照片。“以前我觉得带孩子出国游本身就是一件量力而行的事情,没想到现在自己面对它如此‘压力山大’,出国旅行好像变成必修课了。”(摘自《城市晚报》2016年2月的报道)

and……

王女士的儿子壮壮在长春的一所优质小学读书,这个暑假壮壮提出要出国游学。“儿子班上不少同学都去了国外,有的去新加坡、有的去加拿大……前一阵子,壮壮最好的一个同学要去美国游学,劝说着壮壮跟着他去。”王女士无奈的说。

当王女士提出要请年假,陪儿子去国内游时,儿子非常不高兴。“班里不少同学都出过国了,玩的地方太土会很没面子”、“我都跟同学说了,若不去会被他们看不起”,壮壮的这两句话让王女士印象深刻。(摘自新华网2016年8月的报道)

在这样的攀比中,旅游早就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世界那么大,有必要看个遍吗?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这句话火了好久,似乎被所有人都认为是理所当然,相信这里“充满情怀”。可是,静下心来比较一下吧,很多人看到的世界都已经比祖辈们看到的要多太多了!过去人们要花上几周、几个月艰苦跋涉才能到达的地方,如今订一个航班,几小时内就能到。可是,科技发展了,我们为什么还总是不满足?为什么总是想要更多、更新、更远、更快?

旅游业是全球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跟其他产业一样,旅游业对自然环境、文化、经济都有着巨大的影响。这里面太多复杂的问题这里暂不一一讨论,不过几个统计数字能让我们看到冰山一角。

在1960年,全世界只有2500万人次出国旅行,在1970年是2.5亿人次,1995年,5.3亿人次,到2012年,这个数字已经突破了10亿人次大关。注意这只是出境游,还没算境内游的人次呢。旅游业提供了全球8%的工作岗位。地球没有变大,旅游的人却多了这么多,这个数字本身就是个极大的威胁了。而旅游业的经营者们为了利益,依然在给人们不断灌输——你玩得还不够多不够炫酷,你还需要更多更刺激的旅游。

全球旅游业组织(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统计出,“旅游业贡献了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5%。而在旅游业排放的二氧化碳中,大部分(75%)都是由交通产生的,其中又以乘飞机旅行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最多。”“旅游业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中,20%来自住宿环节,其中包括冷气和暖气、酒吧、餐厅和泳池的维护等等。”

↑ 几年前的一则新闻图片:登山者们每年都会在喜马拉雅山留下差不多50吨的垃圾,这已经对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摘自解放日报)

你家附近是否有一些被旅游行业“改造”过的自然风景区,二三十年前山清水秀民风淳朴,现在到处是酒店、水泥路、停车场?有没有出现外地人扎堆买房置业,本地人生活越来越艰难、越来越被边缘化的现象?无序的商业化建设和大批蜂拥而至的游客破坏着一个又一个人们向往中的“净土”,这早就不是什么新闻。

旅游能让人更幸福吗?

从旅游者自身的角度来说,为了旅游花费了那么多经济代价、生态代价之后,有没有得到什么很有价值的回报呢?比如一个关键的问题是,旅游能让我们更幸福吗?

荷兰的学者们曾经做过一项研究,调查旅游到底是不是让人们感觉更幸福:有1530名荷兰成年人参与调查,其中974名在某个假期外出旅游,其他的则“宅在家”,作为对照组。研究者们发现,尽管旅游的确能够让人们的幸福水平提高,但相对比旅游本身,在旅游之前的那种心心念念的“期待感”让人的幸福水平有更明显的提高。换句话说,“期待”比“得到”更让人开心。这跟物品消费中的规律简直是一模一样。

更有意思的是,这个研究也发现,那些刚刚度假回来的人,很快又会重新回到计划旅行之前的幸福水平。究竟有多快?这取决于旅途是否放松、持续了多久,去了哪,以及回来之后是否很快重新投入工作等等这些因素。比如,那些旅途“非常放松”的旅游者,回来之后,幸福感下降的速度稍微慢一点,大概在两周内逐步下降。但是不论如何,总体看来,所有旅游者的幸福水平在回家之后都会回归“平常”。而长期看来,这两组被调查者的幸福水平并没什么差别。(原文见注释1)

咱们从日常生活的观察中也很容易发现,很多时候,旅游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美好,要是不走运在旺季选了热门景点,草草玩一圈之后的映像往往只剩下两个字:“堵”和“贵”,并不觉得有什么幸福感的增加。即便是经验丰富的老驴友,知道去哪玩既清净还能看到原生态的风景,旅游后的确是会开心一阵子,但长期看来,他们的生活是否幸福,跟旅游本身能有多大关系呢?幸福与否,或许还是取决于每一天的生活是如何过,有没有在做自己真心喜欢的事业,是否和家人朋友和睦相处……

如果不能经营好平时的生活,那么旅游得再多、再好,恐怕功能主要就是暂时的“逃避现实”,这导致回来之后的心理落差越来越大。那样的话,或许跟计划旅游之前比起来,幸福感不仅不会上升,反而可能下降吧?

这很类似于咱们之前的文章里提到的,人们常常喜欢靠购物来修补心情,但是却没意识到,购物后的快感大多只能维持一两天,不购物时就会感觉空虚、沉闷或迷失。总之,不管依赖物质商品还是依赖旅游体验来寻找幸福感,好像都不是什么真正有效的方法。看到幸福感的真正来源,是解决问题的起点。

换种方式,探索生活

目前常见的关于旅游负面影响的资料中,通常是在要求当地政府作出改变,比如建设新的垃圾处理设施,制定政策限制旅游人数、限制交通等等。很少有人提到旅游者自身的责任,而在我看来,这才是最关键的。不需要等待新的设施或新政策,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可以从自己开始改变。

真正的、持久的幸福不是来自索取外界的事物或体验,而是来自内在的心境。只有当我们停止假设“旅游能解决一切问题”,停止幻想“如果能周游世界,生活就完美了”,我们才有可能静下来思考:我为什么要旅游?我需要什么样的旅游?越有名气的地方就越有必要去吗?名人、明星都去过的地方我就一定也要去吗?……

曾经我也随大流地把“周游世界”作为人生目标之一,现在却真心觉得,世界那么大,但我有很多种方式可以看见她,关键是,我看见世界的方式可以跟别人的不同,这完全不该是个负担。如果偏要认为只有“周游世界”后人生才算完整,那么满足感永远不会出现,因为世界的确太大太大了……

我相信,如果某个旅游计划主要是为了攀比、炫耀,那么这个计划就是不值得实施的。因为攀比是无限的,是个永远填不饱的无底洞。特别是像文中开头提到的、孩子们之间对于旅游的攀比,一旦纵容,只会让孩子越来越不满足,解决的最好方式是,家长自身首先要反思,自己生活中是否常常在无意识地与人攀比?

这就类似于我们之前文章说的,理性购物过程中,也要注意分清“需要”和“想要”。不要仅仅因为攀比而购买,否则,买来的东西会很快就不被喜欢了,不论对购买者个人还是对生态都是很大的浪费。

《Overbooked: The Exploding Business of Travel and Tourism》(超售:爆炸式增长的旅游业)是一本少见的、关于旅游的负面影响的书籍,作者 Elizabeth Becker给旅游者们提出的一个建议是,别再参加那种走马观花式的旅行(这可能占了全球旅游业的绝大部分吧?)。到一个景点扎堆拍拍照,停留几个小时就走人,不论是对于旅游者自身还是旅游目的地的人和自然环境来说,都没有什么好处。

她说在自己的研究当中,映像很深的是对不同时代的旅游指南的对比。她在美国国会图书馆中找到1830年代德国出版的一系列旅游指南,发现这些指南都是在历史学家的指导下撰写的,作者假设读者都愿意让自己完全“融入”一个新的地点当中。书中主要介绍历史文化,还有外语词典,只在结尾列出简短的旅馆和餐厅名单。而今天的旅游指南完全是反过来:关于历史文化的介绍极其简短,配上些吸引人的图片,大部分内容都在介绍吃什么、以及在哪住宿和购物。

Becker还建议说,要减少旅游业的负面影响,重要的一点是学会“在自己的家乡附近旅行”。探索家乡的博物馆、乡村、农田、历史古迹——同时通过阅读去了解当地的历史文化。即便是想要去国外做志愿者这样的“好事”,也可以先缓一缓,先从自己生活的地方开始,帮助他人,做志愿服务。这样,在你今后计划远距离旅行时,可以用在家乡做志愿者的经历作为参考,好好思考,行前到底该怎样去了解一个地方、做好准备。

我们都希望通过旅行看到新鲜的事物,这种愿望没错,但这不一定要通过哪些短期的、长距离的旅行来实现。比如关于自然风景,也许你很想在黄金周飞出国去感受热带雨林风光,但是短短几天的时间,没有专业人士带领的话,能看到多少呢?在一年、两年后还能留下多少印象呢?对日常生活又能有多少帮助呢?如果重新思考平日的生活安排,利用每个周末观察家附近的自然生态的变化,我们会跟自己所在的土地建立起更深层次的连接。你是否认识家乡最常见的野菜?是否辨得出每个季节鸟鸣声的差别?有没有在夜晚静静地到田野里寻找过萤火虫?……(连北京上海这样大城市周边的乡村,都还有萤火虫存在,如果我不是亲眼看见也不会相信!)总之,我们到底是否认识自己居住的地方?

另外,想要体验不同的文化,是人们外出旅游的主要动机之一。但是,就在我们身边不远处,就在我们认为是“同一个民族”、同一种肤色的人群当中,就能发现多种不同的文化,这被太多人忽略了。

的确,这几年让我受益最多的,正是跟华东各地乡村新农人之间的交流,不说别的,光是看到他们对于“慢生活”的种种不同理解和不同实践、积极的心态,就足以对我旅行之外的每一天的生活带来持续的积极影响。再比如当我在离家乡并不远的,浙江北部的一个小山村学习兼旅行,坐在古老的土屋中,靠着“翻译”,听穿着传统服装的当地老人讲她家的故事,那种感觉就像是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即便是出国也不曾有过那样的体验。

就算是在城市中,不同职业、家庭背景、生活环境的人之间,差异同样是相当巨大,只是我们忘了去发现。《美第奇效应》作者Frans Johansson就认为,当代的多样性主要并非来自不同的种族,而是来自不同的领域和“背景”。而最大的文化差异,正是不同经济阶层之间的差异。对于旅游者来说,如果对文化多样性感兴趣,或许探索本地比走向远方能收获更多。

就像尽量食用本地应季食材更有利身心健康一样,本地化的旅游同样对人好处多多。跟身边的、“本地的”社群、“本地的”自然环境建立长期的连接,会让我们更容易找到“我是谁”这个问题的答案。而让这个问题得到回答,在我看来,是获得持久幸福感的不可或缺的一环。

以前读过网络上关于“生态旅游”这个概念的争论,其中典型的一个反对理由就是“不旅游才更生态,因为没有交通能耗嘛”。我曾经觉得这个说法挺好笑,现在看来不无道理。当然,不是说要极端到完全不旅游,而是我们有必要有意识地看到旅游的真实代价,然后根据真正的需要来选择目的地和旅游的方式,别让攀比、嫉妒心带来太多浪费和矛盾。我觉得,只有在这个“适度旅游”的前提下,所谓“生态旅游”中的一些原则(比如尊重当地民俗传统、保护野生动植物等)才是有意义的。

主要参考信息:

  •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2Fs11482-009-9091-9

  • http://sdt.unwto.org/content/faq-climate-change-and-tourism  

  • http://www.zmescience.com/other/feature-post/what-is-ecotourism/

  • http://intelligenttravel.nationalgeographic.com/2013/04/15/is-tourism-destroying-the-world/

(图片来自Pixabay、解放日报、微信搜索截图等)


延伸阅读



用生活,定义有机。


新农夫 | 有机田 | 慢餐食 | 简生活 | 纯自然 | 绿心灵


联系我们

media@yogeev.com(支持)
farm@yogeev.com(合作)post@yogeev.com(投稿)

人人有机会扫描二维码,关注有机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