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那些凝视地球之美的人,会找到伴随终生的力量之源 | 开启感官,重拾生活④

2017-09-12 海藻 有机会网

有机会原创文章

图文作者:海藻


自从有幸和一群自然观察达人共处,我就几乎再没看过自然纪录片了。我发现,不论身在何处,身边的自然总是比屏幕上的有趣太多。没错,远在天边的亚马逊雨林、非洲草原或南极深海的确充满神秘的生命,但屏幕上的画面要么离拍摄对象距离太远,要么运动太快,而且不能给我足够的感官体验:那里的空气闻起来是什么味道?阳光的温度有什么不同?背景音乐下藏着多少细微的响动?……这些我都很难知道。

更关键的是,眼睛才是世界上像素最高、变焦速度最快的摄像机。任何屏幕上的画面都代替不了眼睛的直接观看。在小区绿化带里用自己的双眼看蜘蛛捉虫,比在屏幕上看灰熊抓鲑鱼要有意思得多,而且更能让人心情平静,因为我会从前者中感觉到自己和身边土地的联系。

大多数人都相信,视觉是五种常用感官中最重要的一种,也是我们日常使用最多的一种。的确如此,不过,我们真的好好使用它了吗?真的发挥视觉应有的潜能了吗?

我曾经对这个问题不以为然,“看”这件简单的小事,难道不是生下来就会吗?可是当我开始学习自然观察,我发现之前的自己确实没好好“看”过这个世界。

在转变的初期,我提过一个有点傻的问题。我之前很不明白为什么有些朋友能在一秒内辨别植物,为什么能瞥一眼数百米高空的小黑点就说出那种鸟的名字。当我用崇拜的语气问“你们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得到的答案总是“多观察”、“多看就行”。还有一位朋友这么说“想想看为什么你能分辨所有家人和朋友的长相?人都是两个眼睛一个鼻子一张嘴,多看看,就能分辨细微差别了。对野生动植物也是一样啊。”

第一次听到这种回答,其实是很晕乎的。不过我后来的慢慢练习,证明了他们说的是对的。虽然我很偷懒地没去用功学分类,但的确意识到那些所谓“细微”的差别有多明显。而即便说不出大多动植物的名字,用心的看、反复的看,也能带领我发现自己身边被“隐藏”的那个奇妙世界,从此对生活的理解也在加快地进化了。

不同的“看”的方法,影响着心灵,也影响着身体。人类的视力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差。据估计,在未来五年之内,世界人口可能有三分之一会患有近视。有研究认为,缺乏户外的自然光照,是导致近视泛滥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视网膜通常按照昼夜节律来产生多巴胺——白天产生得多——它通知眼球从视杆细胞主导的夜间视觉切换到视锥细胞主导的明视觉。研究者推测,在昏暗的(通常是室内的)光照下,这个周期会被扰乱,从而影响到眼球发育。[1]

我和很多人一样从小就是个近视,也许这个状况不可逆转,但当我知道了眼睛究竟需要什么——不只是看研究的结果,而是切身体会到在户外的自然体验会让眼睛整个很舒服——我就会刻意更频繁地用这个方式来照顾自己。

以下的这些小建议,曾给我很大的帮助,希望也能帮到你。

“我们看着,却并没有看见。我们张着眼,但‘凝视’只是轻瞥,漫不经心地一带而过。我们看到迹象,却没看到含义。我们不是盲人,却已蒙蔽了双眼。”——Alexandra Horowitz

慢下来,停下来

慢下来,停下来,这是我要说的关于“看”的所有建议中最最重要的前提。不有意识地做这一点,其他的技巧和知识再多也是徒劳。

说个有意思的事,我比较偏好跟做自然观察的朋友一起爬山,而不是和只为健身而爬山的朋友一起——后者的速度总是飞快,我会被整得气喘吁吁,风景却没看到多少;而前者却习惯走走停停,有时一停就是十几分钟、半小时,即便双脚在向上爬的时候,速度也是很慢的,只为给感官留出足够的捕捉讯息的时间。这样的爬山没有半点疲劳的感觉,而每一步都能看到截然不同的风景。

被科技俘虏的我们,容易对速度上瘾。出门在外,自行车都算是最“慢”的了(其实对于自然观察来说还是太快),我们大多数时候接触的户外景色是在电动车、汽车、巴士甚至高铁、飞机上看到的。在高速运行的交通工具窗外,树与树之间没了差别,小动物们“消失”了,原本丰富的色彩被杂糅成一片模糊的绿或灰。

只有慢下来甚至停下来,眼睛这台“摄像机”才能有机会展示出它的超高像素有多惊人。

打破期待

著名的“看不见的大猩猩”试验,听上去很可笑,却在我们生活的时时刻刻不停发生着。

篮球场上,几个大学生穿着白色或黑色的衣服在传球,研究者给试验参与者的任务是,“等下会问你穿黑色衣服的人互相传了几次球。”于是大家就仔细看着穿黑衣服的人传球。试验结束时,真正的提问却是“你在这过程中有没有看到什么奇怪的、不寻常的东西?”有近一半的人表示,没有啊!没看到任何奇怪的东西。而另一部分人说,看到了一只大猩猩穿过球场——的确,在传球的过程中,一个穿着大猩猩服装的人从球员之间走过,还面对镜头捶打胸膛,在镜头前停留9秒后退出。

在近一半的观众眼里,大猩猩为什么消失了?

当我们太专心注意某一点时,大脑将所有资源都集中在一点,对周边其他事物的处理能力就会转成自动化模式,认为“一切都在预期之中”,不会有什么奇怪的事发生。[2]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预料之外的事物常是看不见的。当然,这是有很大积极价值的一种习惯。我们需要减少分心,提高在重要任务上的专注力。可是有时,一直延续的专注却会让生活显得越来越无趣——“一切都照旧”、没什么变化。

当我们“觉得”自己今天依然不会看到什么惊喜,“相信”自己已经完全了解周遭的事物了,惊喜就的确不会出现。这点在自然观察中体现得很明显。

比如当我“觉得”大城市里不会有什么野生动物时,我的确也从没有看到过。但是当我的期待被打开,当我常常去问自己:今天会有什么惊喜呢?越来越多的发现就自动找上门来。

最明显的就是各种鸟儿。参加过一些观鸟活动后,我对城市鸟类种类数的设想一次次地被打破。当啄木鸟、猫头鹰、翠鸟、八哥、斑鸠、黄鹂、白鹭、绿头鸭等等这些原本只在书本上听说过的生命真实地呈现在眼前的时候,心中的喜悦难以言语,既感到新鲜又像是久别重逢,暗暗感叹“终于见到你们了!”而刺猬、黄鼬、松鼠这些小个头的哺乳动物也在城市里植被良好的地方出没着,当我幸运地发现那些小身影时,总是要停下手中一切事情,眼睛睁大静静地注视、还不自觉屏住呼吸、嘴角扬起微笑。或许城市环境很恶劣,但自然的生命力似乎并不示弱。

全景“拍摄”

长时间阅读、每天8小时以上注视电子屏幕……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近距离用眼”活动,在人类整个历史上其实算是非常新鲜的新鲜事。我们习惯于把视线集中于眼前半米内的一个小小的范围之内,而对其它的事物视而不见。

其实,每个人都拥有一架免费的全景摄像机,那就是我们的眼睛。

曾经我很不明白为什么我的同伴可以在每次徒步中发现那么多的野生动物,后来越来越多次同行才发现,并非他们的视力比我好(很多人的近视度数其实比我高),而是他们习惯以“全景拍摄”的方式去观察周遭的世界。比如同时既能看得清脚下的路,也能用眼睛余光发现天空略过的黑影,同时注意到树叶上爬过的一小只毛毛虫。

如果你愿意主动减少近距离用眼(特别是使用电子产品),这个技巧就会显得特别容易掌握。试着体会下吧,当双眼处于完全放松的状态时,自然而然就变成了“全景”的。

我对这个练习的体会是,有的时候并不是我特意想要去看某物,而是在放松的状态下,一些特别的动静或是突出的颜色会自然而然把我的眼神“抓”过去。并不是我“看”的能力提高了,而是用另一种方式和周围环境在互动。

换个角度

解决生活中难题的一个好方法是,换个角度去看问题。我觉得,如果体会了观察自然中的实实在在的“换角度”,那么虚拟的观念中的“角度”也更容易被转换。

跟小孩子们一起到户外,可以特别体会到角度的关键,如果视线高度只有1米左右或更矮,你看到的自然界会是完全不同的。受到他们的启发,我特别喜欢的角度就是蹲下来或是趴下,这样能看清许多地面上的细节。不过作为一个成年人,以这样的姿势停下来观察,常会收到路人的“关心”,曾多次有人(包括公园保安)问我“你丢东西了吗?需要帮忙吗?”

哈,可能的确是丢了东西——我想把小时候的“惊奇之心”找回来。

如果你觉得蹲下或趴下略显尴尬,那么可以从另一个很棒的角度——仰望——开始。我喜欢仰望早晨和傍晚的天空,以及仰望树冠,从中体会自身的渺小。对了,你或许也已经知道,仰望的姿势还是治疗颈椎病的好方法之一。

近点,再近点

一位朋友常随身携带迷你放大镜,遇到认识不认识的植物动物都掏出放大镜来好好端详一番。记得有一次他看一朵针尖般的超小的小花,感叹其中的纹路是多么复杂,“好像看到了外星人哎!”……这的确有其中的趣味,不过我倒是觉得放大镜多少会导致一些变形,肉眼可见的情况下,还是用自己的双眼凑近去观察,来得更有趣也更方便。

特别是发现花朵时,我常不满足于远观,而是忍不住要凑近了去看细节。看色彩的渐变,看花蕊的姿态,看阳光下闪着光的细细绒毛,看起伏的脉络,看花中觅食的各种小虫…… 最妙的感觉莫过于,当凝视得足够久,我会觉得自己好像变得跟花朵一般大小,好像我们之间并不存在什么隔阂和区别。

运用以上的这些建议,你可以试试这个游戏:

一棵树只是一棵树吗?

如果远观,一棵树好像只是孤零零的一棵树。真的如此吗?停下来走近看看吧,也换换角度,找找树上有多少种不同的生命?ta们在如何产生互动?

举个例子吧,比如离我家不远的一棵松树(上图),远看似乎没什么“动静”,近看却总是热闹非凡。今早看到的精彩一幕是一只灰色的小蜘蛛捕食的场景:当感觉到网上一只小飞虫被粘住而带来的震动,这只小蜘蛛从不知哪个角落里疾步冲下来,先顺着一根纵丝到达网中央,然后顺着另一根纵丝飞奔到挣扎着的小虫那儿,七手八脚捆一捆,拖回网中央慢慢享用,停在那半分钟后吃饱喝足,再爬回原先躲藏的角落里,体表的灰色跟松树枝的斑驳融为一体。同样在今早,在这棵松树上,我还看到其他好几只蜘蛛和可能是其中某只蜘蛛褪的壳,无数只爬上爬下忙碌的蚂蚁、一只蜗牛、几个瓢虫褪下的壳、蛾、叶蝉,还有一只几次都差点被一张大蜘蛛网粘住但是终于逃脱的黄蜂……哦对了,还有可能是草蛉的卵(不确定)——

像花束一样绽放,在阳光下晶莹剔透,难以形容的精致。总之,这棵松树一点不孤单,ta跟很多种小生命一起生活着(地下部分以及肉眼不可见的部分更为复杂,只是我看不到)。你也可以试试类似的游戏,看看对“树”的理解会有什么不同?

这里想特别提一下,不少朋友表示自己是虫恐(或蛇恐,蛙恐,等等)。我觉得,对自己恐惧的动物,我们往往不肯去看,当瞥到一个大致轮廓时,就不自觉地把脸别过去,眼睛半闭上皱起眉头,让自己被“啊好可怕!我不要看!”这样的想法淹没了。而神奇的是,当你某一天鼓起勇气去看一眼——哪怕只一眼,你会发现以前你真的根本不知道这个动物的真实模样,接着再多看几眼,观察ta们的姿态和色彩,随之恐惧就会消失大半了。我对很多动物的恐惧就是这样消失的(当然,了解动物的习性,安全的互动仍然是必要的)。下次你也试试看?

夜行

如果有幸去到乡间,在看不到公路、没有光污染的地方,来一次不插电的夜行,是我最爱的游戏之一。人类的夜视能力其实比我们自己想象的要好很多,去年有个报道说,有研究发现,人眼甚至能在黑暗中识别出单光子![3]

当然,不去管那些复杂的高科技研究,我们也能亲身体会到自己的潜能。在夜晚的户外找一个安全的地点,关掉手机和电筒,给眼球慢慢适应的时间。渐渐地你会分辨出道路的轮廓,尽管看不到颜色却能发现植物的明暗深浅不一,春夏季还会遇见蟾蜍和蛙等等这些夜晚才活跃的小生灵。

你还会看到夜空原本的色彩。我们常说的“黑夜”其实极少存在,夜空有时是凉凉的深蓝,有时是深灰或紫,有薄云的月夜是最为多彩的……而完全黑色的“黑夜”,只有在无星无月也无灯的情况下才会出现,我至今还没有体验过呢。在夜晚的户外行走,不只是重新开发视觉,更能让我们体会到自己作为动物的本能。人类的祖先或许不爱在夜间捕食,但夜视能力却是保护自身安全的必备法宝。

哪怕是平时最“胆小”的孩子,在同伴的鼓励下,玩夜行游戏也会玩得乐此不疲,有个孩子曾这样说“一开始害怕得很,后来却感觉被保护了。”我猜这“保护”有一部分原因就来自对自己的重新认识吧。

“别将夜晚当做是白天的缺席,而是当做一种自由。不再面对太阳的时候,我们才可能看到遥远的星辰。”——Diane Ackerman《感官的自然史》

微小的和遥远的

尽管眼睛是我们“看见”世界的最好的工具,但也有很大的局限性,暂且不说除了可见光之外有多少我们看不见的东西,就算是能反射可见光的物体,也有太多是肉眼看不清的。

如果我没有从显微镜里看过微生物,没从望远镜里看过星空,我简直无法想象我现在是谁,会在哪里做着什么。那些微小和遥远的事物,在书本或影片里呈现时还是太抽象,亲眼所见要更震撼得多。用其他感官很难了解,因此这时视觉就显得很关键。

比如我记得曾经观察过一滴河水里的原生动物,其中一些胖乎乎、很像鼠妇(但是透明)的小生命,数十只短小的“脚”不停游动着,特别的萌!还有自己培育的霉菌,肉眼看着一片“毛茸茸”,用显微镜放大后却能看到形态各异而复杂的“枝丫”(菌丝),以及串串相连的圆形“果实”(孢子),都是那么有趣。

对星空的观察是同样的让人映像深刻。用肉眼凝视洒满“钻石”的星空的确是一件让人激动的事,但几年前的一次用小型天文望远镜看到月球的“坑坑洼洼”、火星红彤彤的地表以及土星的“大草帽”,却给我的认知和生活带来更大的影响……

或许看上去这些事并没有什么“意义”,但对我来说,当证实了我肉眼所见的只是世界的特别小的一部分,当知道未知远远大于已知、并且能接纳这些未知,当我相信人并不是这个世界的主宰,当“生态系统”不再是个概念而是我的亲眼所见……很多烦恼就会自行化解。只需打开视觉而已,很简单却很神奇,不是吗?

其他一些关于视觉的游戏/活动:

蕾切尔·卡逊在《惊奇之心》中分享,发现自然中隐藏之美的一个小技巧是,问问自己,“假如我从没有见过ta呢?假设我以后再也见不到ta了呢?”

寻找色彩:我们常以为只有春和秋是多彩的,夏天是一片绿,冬天“了无生机”,这又应验了上文说的“看不见的大猩猩”试验:你看到的,其实只是你期待看到的。事实是,自然一年四季都不吝啬她的“颜料”,任何时候她丰富的色彩都远超语言形容的范围。比如,下次走到你认为的一片“绿色”植被中,试试看能发现多少不同的颜色?

迷你徒步(micro-hike):特别适合小朋友的一个游戏。用一根一米长的绳子做成“迷你徒步小径”(可以在户外的任何植被丰富的地方,摆成弯弯曲曲的而不是直线形),以一只虫子的视角慢慢“走”过这条小径,看看会发现什么?

自然笔记:找一段安静的时间,把你看到的自然用绘画+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推荐参考书,芮东莉的《自然笔记》)。我相信,没有人不会画画,如果你觉得自己不会,只是因为还没给自己好好“看”的机会。我见过很多害怕做自然笔记的人,在“硬着头皮”体验后他们都不再去评价自己画得好不好,而是感叹:“真是从来都没这么仔细观察过啊!”

其实很多艺术活动,不论是绘画、手工艺,还是摄影、写作、雕塑等等,都会有“唤醒视觉”(以及唤醒其他感官)的作用。初次尝试的时候,不必太紧张于结果的“好坏”,最大的收获往往不是创作出了什么作品,而是学会了用全新的双眼去看待世界和看待自己。

发现美,就是发现力量

自然观察赋予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而这些“美”究竟有什么意义呢?仅仅是养眼吗?仅仅是带来愉悦的享受吗?

让心情愉悦,的确是非常重要的,但我想,更重要的是,当我确信身边充满着美,确信自己也能创造美,心中才有更强的力量去面对那些人们都不希望发生的事物,而不至于被后者所压垮,不至于丧失信心。换句话说,烦恼的事情还是不少,但当正负两面势均力敌或者正面略微胜过负面,烦恼似乎不再像以往那么可怕。

还有,美,在很多时候是无法被相互比较的。对我来说,鹅肠菜藏在草丛里的白色微小花瓣,并不逊色于樱花满树的盛放,学会平等地看待身边的美,也让我容易知足。或许一年中抽出两天跑去远方看樱花会给人10分的愉悦,但是欣赏近在身边的各种各样的美,会每天都给我10分的愉悦。当愉悦的来源如此容易,我就不会去费劲追求一些“必需品”。尽管他人说有了那些“必需品”才会“幸福”,但是当确信自己能创造什么、在感受到什么,就会更相信自己的决定,生活自然更轻松一些、慢一些。

美的意义对每个人都不同,重要的是去“看”,慢慢的、凑近的、允许惊喜发生的“看”。

“那些凝视地球之美的人,会找到能够伴随终生的力量之源。”——Rachel Carson

参考文章链接:
[1]http://www.guokr.com/article/440096/ [2]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5910460/
[3]http://www.sciencealert.com/world-first-experiment-shows-our-eyes-are-capable-of-detecting-individual-photons

延伸阅读:




用生活,定义有机。


新农夫 | 有机田 | 慢餐食 | 简生活 | 纯自然 | 绿心灵


联系我们

media@yogeev.com(媒体)
farm@yogeev.com(农场)post@yogeev.com(投稿)

人人有机会扫描二维码,关注有机会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