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川玲对谈中国最著名小学校长卓立:我们对“名校”的误解太多了!
这是童书妈妈“那些改变教育格局的人”系列访谈之二。
大家对”名校“的误解有很多,我也不例外。
比如,在采访大名鼎鼎的史家小学终身校长卓立时,我以为会听到很多达官贵人子弟的故事,阶层固化的故事,想不到,我听到的是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将一个胡同里面的破庙学校,变成全中国最好最著名学校的“改变教育”的故事。
我们看教育,不要从现在往过去看,而应该从过去往现在看。就是说,我们不要看到史家小学现在的辉煌而认为它走到今天理所应当,而是要关注和思考,史家小学是怎么走到今天的,它做了什么,经历了什么,坚持了什么,舍弃了什么……
我们不是去记录一个传奇,或者,增加一些谈资和轶事,而是真正探讨这里面的思想。
只有这样,我们谈论教育,才有意义。
我们谈论史家小学,不是为了追捧其名气,更不是为了炫耀其硬件,让更多的家长产生类似“人家的学校”“我们的命不好进不了”等等的焦虑。
其实,史家小学在条件更为艰难的几十年前,就开始”自己改变自己的命运“。我们今天再次聚焦史家小学,正是为了告诉所有人,任何学校都可以成为史家小学,任何家庭都可以教育好孩子,任何孩子都可以成就幸福。
我们很想通过史家小学的变化,通过卓立校长的所作所为,来深入探讨打破阶级固化的东西是什么?如果让孩子拥有幸福的未来,最应该发力的究竟是什么?
不久前,在北京润丰学校现代化的演播厅里,我像一个电视主播似的,采访了北京乃至全国最出名的校长卓立老师。
为了这次采访,我专门去跟读者收集了上百个问题,最后优中选优,尖锐中选更加尖锐,我选出了十个问题作为采访提纲发给了卓校长。
两小时的采访让热爱教育的我热血沸腾,卓校长坦诚而有气度的回答让我受益良多。
误解一:名校是天生的吗?是用特别的资源建设的吗?
事实:从少人问津的破庙小学,到中国最炙手可热的名校。
三川玲:卓校长,我们都知道史家胡同小学(下称史家小学)是北京乃至全国最好、最著名的小学,甚至有人说能够进这个学校是家长身份的象征。在采访您之前我查资料,才发现史家小学并非生来如此,以前甚至是一所少人问津的破庙小学,是这样的吗?
卓立:我从事教育工作已经55年了,我是1962年开始工作的,工作的第三年做副校长,后来就一直做校长,当校长也是当了50多年的校长了。
我原来在的史家胡同小学本来是一个破庙,占地只有5000多平米,很小,是史可法的家庙改的。
这个庙有多破呢?连顶棚都是纸的,窗户也是纸的,每年都要糊顶棚、糊窗户。这个胡同里的学校只有18间教室,是一个很小的学校。
我高中毕业之后就在史家小学工作,在第三年的时候当上了副校长,之后当了校长。在我当校长的时候,学校已经成了危房,我就把全校的房子给拆了,建了新的学校。
之后新学校还不够用,我又在三站地之外建了新的校区。我前前后后也建了一些分校,比如通州的史家小学分校,完全模仿史家小学本部中高年级部设计的。
就这样我干到66岁退休了,在朝阳区接手创办了九年一贯制的润丰学校。我完全按照做“史家”那样做润丰,也是一个我理想中的学校。
总之我这辈子吧,从教55年了,真的是很有意义的,因为一直在建造非常好的学校。
三川玲:你要做一个庞大的现代化的校园,在5000平米的胡同里面怎么能够实现呢?你要像绘本里面写的那样做一个一百层楼的学校吗?但是北京的胡同据我所知是不可以建高的建筑的。
卓立:不能往高了建,我就想,我就充分利用地下呗。我就把地下都挖开了,结果地下比地上建得还多。
我建了一个地下操场,体育馆、游泳馆在地下,什么都有。后来学生越来越多,越来越多,我就在离这三站地的北小街建了一个占地两万平米的学校。
当时建北小街这个校区的时候,很多人反对我的做法,说原来的地方搞得不错就可以了。我说,不成,一定要建一个非常现代化的学校,让孩子们有很好条件的学校。
当时我就提出了设计理念——建一个绿色校园、科技校园、艺术校园、和谐校园。
这四个理念不是随便说说的,比如说绿色校园,种点树就是绿色校园?不是这个意思,绿色的,起码是环保的概念,要使用环保的新技术。
比如说史家就是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供热的;又比如说在新学校里面是有直饮水系统的,自来水经过处理,能够拧开水龙头就喝处理过的水;又比如说有下沉式广场,不影响周边的教室,虽然是地下的,但有地上的功能,这样不就节能了吗,还有其他很多考虑了节能、环保这样一些概念的细节。
三川玲:那是什么年代啊?在现在我也很少看见有学校这样真正地“绿色”。
卓立:那是16年前。
第二个概念就是建科技校园,我心里面要建一个最现代化的学校,那么设施应该是最现代的。
比如说那时候就给学校建了汽车停车场,就设在下沉广场——16年前还没有私家车,我是北京最早开车的校长,我说以后老师们会有汽车的——现在我们校车就有100辆,孩子们接送都不用上大街了,在校园里就接送了。
当时设计这个停车场,怎么开进来,怎么开出去,睡觉都睡不着,你看现在,特别好吧,大家都有车了,说校长太棒了,16年前就给我们建好停车场了。
当时还给每个教室都做了上下水,孩子们在教室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还有就是每个教室都安装了普罗米修斯白板。又在普罗米修斯白板的基础上,都做了触摸屏。这是7年前,因为当时我受了“朝闻天下”的影响,就想着老师讲课的时候能够触摸多好。
两年前,我们在每个教室安装了AP,让每个教室成为一个局域外的wifi环境,使每个孩子的ipad和老师的触摸屏可以互动,这样就太好了,老师可以实时地监控每个孩子的学习过程,学习的效率大大提高了。
同样一个实验,孩子们做完之后,在这儿一拍,发给老师了,老师就知道了他做得怎么样,或是给其他同学看他的问题在什么地方,非常方便,所以现在我这个学校(润丰学校)的现代教学水平在国内目前是最高的。
现在,我经手建造的校园,每个教室都有和信息中心相连的控制器。这是真正意义的数字校园,包括网络系统,可以远程直播等等。
三川玲:卓校长,我现在感受到,你是个现代化设备控!你的做法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想,我很关心你的艺术校园是怎么做的。
卓立:我的现代化的设施里面还有小剧场。一般的学校里,一般的校长不敢提这个小剧场,连个礼堂都不好提,但是我说,一定要有一个小剧场。
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我觉得对于一个孩子,他听报告的机会很少,但他需要一个表现自己才华的场地。如果有个小剧场,音响、灯光效果特别好,舞台效果特别好,舞台很大,这种环境下培养出来的学生,他的演说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合作能力、应变能力,包括他的写作能力都不一样吧?包括他的气质、素养都会很大地提高,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很不一样的,所以我坚持建造小剧场。
实际效果是这样的,比如说史家的学生,中央领导接待外宾的时候,需要有献花的活动,肯定会想到史家学生。
现在这个润丰学校有毕业学生去了加拿大上高中,回来告诉我,加拿大的中学必考3门,英语、数学是其中两门,第三门必考的不是物理化学,而是表演。物理化学倒是可以选考,表演必考。可见国外对于人才的需求,实际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表现。
综合素质就包括了他的演说能力,奥巴马、特朗普当选总统,除了他们的实力,很重要的是演说能力,所以在这样的环境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的气质是不一样的,一个有剧场的学校还是很有意义的。
👆润丰学校小剧场的座位是从英国进口的。这并不是为了高档,而是让孩子切身地感受到”正式“。硬件是为软件服务的,好的硬件是软件的一部分。当然了,如果好的硬件没有为孩子服务,那就真正地成为了摆设了。我们看待这些做法时,一定要了解背后的逻辑。
三川玲:我女儿在白家庄小学,他们学校的金帆艺术团前几天去北京音乐厅表演。我听了他们的合唱,整个学校分成ABC三个团来唱, 我大概估了一下,大概全校有三分之一的孩子都参加了这个合唱团。
我女儿周围的小朋友们大多数都是这个合唱团的孩子们。这些孩子我天天见到,他们就是普普通通的孩子,但是他们唱歌的时候,6~8个声部,听起来像在音乐的海洋里一样,非常享受。他们的服装、气质,呈现出来的效果,跟我很迷恋听的教堂灵歌的合唱团一样。他们也有去维也纳演出。
我当时想得特别多的就是,为什么普通的邻家小孩最后会表现出一流的国际水准?这些小孩我是天天都见的,他们抠鼻屎的时候,撒娇或是流鼻血的时候,掉了一颗牙的时候我是见过的,他们是怎么达到一流水平的呢?可以整齐划一地让这么多普普通通的孩子变成这样的,我觉得这是有规律的,我不知道卓校长怎么看这个规律?
卓立:这就是教育的魔力,是教育的理念和一个学校校风环境打造的。
史家胡同小学那个5000平米的校区,地下就建了个游泳馆。那是80年代。游泳对一个孩子身心的发展是很有用处的,他的形体会不一样。学校里的学生必须游50米,拿到50米合格证了,才能拿到毕业证,没有50米合格证,不可以。
三川:80年代,我们让孩子去游泳的意识都没有,更不要说去建一个游泳馆了。
卓立:我66岁的时候就退休了,来到了朝阳区的润丰学校。
原来没有这个学校,本来想建一个和小区配套的学校,后来 朝阳区说,一定要建一个非常棒的学校,所以我就重新设计这个学校,就是现在的润丰学校。
我觉得比史家小学又前进了一步,做得更到位了,更好了。现在的学校各种体育场馆应有尽有,有篮羽馆,游泳馆是分深水区和浅水区的两个游泳池,背景设计成蓝天白云,孩子在里面游泳像在云朵里面游泳,非常漂亮。还有一个综合体育馆,跆拳道、柔道、剑道,包括蹦床。
在我们标准的篮羽馆里还有攀岩,在馆厅里还有健身房,还有模拟的高尔夫球场,所以说现在的设施比以前又先进了一步。
校园里面有各种各样的文化馆,文化长廊什么的,每个教室都有开放的书架。
👆在史家小学分校,孩子们正在书架上挑书。现在很多孩子在学龄前会大量看绘本,小学三年级前会看很多课外书,但随着年级越高,看书越少——这和教育界公认的”阅读改变命运“背道而驰。很多时候,学校反而成为了阻止阅读的源头。很多学校羡慕名校生源好、条件好、资源多、政策宽松……而这一切,其实也都是从一点一滴做起的。
误解二:名校都是用钱堆起来的。没有钱光有理念根本没用!
事实:我们也是从没有条件里走出来的。理念比硬件更重要。
三川玲:我有一个做高档童装的朋友,她告诉我孩子在一些场合一定要穿正装,包括我们大人,也一定要穿正式的服装。当你穿了正装,你对自己的要求,一言一行不一样——一套衣服可以让孩子发生精神面貌的变化。
现在史家和润丰的孩子,能够有一个这么好的环境,那他看到那样的游泳馆、教室、演播厅的时候,他知道这样的环境和设施就是为他做准备的,他对自己的期许和要求会不一样。
小孩儿要进步,老师抽着鞭子去进步,不太可能。但他对自己有要求了,他就会进步。
现在我能理解你了。
坦白说,来之前我做了一些功课,知道你是个现代校园控,当时我想,用钱堆一堆,做最高级的校园谁不会?可是没有钱怎么办?难道世界的未来就是给有钱孩子的吗?
北京郊区的学校,中国那么多县城乡镇农村的学校,没有史家现在这样条件的学校,你认为他们最应该发展是什么?如果他们同样想让孩子更优秀,你认为他们可以发力的是什么东西。
卓立:38年前,我就建起了中国第一个红领巾电视台。也是在38年前,我在全国建起了第一个计算机教室,那时候不叫计算机,也不叫电脑,叫微处理机。它都没有中文界面,你做个1+1用basic程序,画条线用程序做。
这是一种意识,和钱没有直接的关系。
为什么这么说呢?建立全国第一个红领巾电视台是在38年前,那时候还没有彩电呢,黑白电视还很小,我就在东北买了个摄像头,在电视厂买了个黑白监视器,在废料堆里捡了好多旧电缆,自己攒起来。
还有,那个计算机我是用监视器做屏幕的,计算机的桌子我是用两个电冰箱的废门改的。
三川玲:我能理解你举这个例子的苦心,就是令人羡慕的,现代化的富有的学校,并不是一开始就令人羡慕的,它的成长必然需要有人去想办法,从一穷二白去开始。
我想很多人不能自己都还没有付出努力时,就埋怨命运不公。但是,面对史家这样的跟其他学校拉开太多差距的学校,难道不应该教育资源均衡一下吗?
卓立:通常大家面对史家和润丰这样的学校,都会提出这样的一个问题,也是您刚才想问的,这样做公平吗?这样做均衡吗?
我觉得要打消这样的想法啊。我觉得要均衡的,而且中央一再强调教育要均衡化发展,全国的学生都应该享受均等的基本的教育权,这是绝对应该保障的,而且我们要想尽各种办法使得教育均衡化。
但是呢,我同时又认为,简单均衡是不可以的,因为简单均衡会阻碍事情前进和发展。我觉得应该提倡的是优质均衡,就是用优质教育来引领,实际上是均衡的。
第一,均衡是暂时的,不均衡是永恒的,比如说建10个一模一样的学校,一年以后它肯定不一样,因为他的环境、条件、办学水平不一样。
然后大家再向好的看齐,螺旋式上升。
第二,再一个考虑的均衡呢,是一个区域的均衡。全国绝对均衡并不现实,北京非要和新疆、西藏完全均衡是不现实的。我们是用优质教育来引领。这样是使得先进的教学环境和教学理念,引领教育的发展、社会的发展。
我想我刚才说的这些,不要被大家误解——你说的这些跟我们没关系啊,你们怎么先进,我们这儿连基本条件还做不到呢。
我是说,教育是需要面向明天的。我们也是从没有条件里走出来的。在任何条件下,我们都不能说,我们条件不可以,我们培养不出好学生。
反而,我们应该在现有的条件下,不断地用现代的方法弥补这些。比如网络、卫星的教学啦,可以弥补一些缺陷,寻求更好的效果。
总之,我们期许的是教育的现代化。
三川玲:那么其他学校可以怎么发力呢?你有什么具体的建议?
卓立:我觉得分两个方面。教育的理念上,一方面我们尽量让我们硬件现代一些,这对培养现代人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这不是唯一的。不是说我不具备这样的条件我就培养不了了,不能够绝对地这样说,我觉得呢,要使我们的教育的理念符合现代的潮流。
三川玲:您觉得落后的理念有什么?
卓立:落后的理念就是把教育单纯地看成分数,单纯看成知识的传授。我觉得这非常可怕。当然,不可否认的是,分数对每个人、对每个学校,对每个校长来说,是非常严酷的。你差这一分你肯定考不上清华,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就是看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如果你只是就着分儿,那就坏了,肯定会为了这个分机械地去督促学生,怎么加码怎么重复地训练使他更熟练一点儿,而忘了你所培养的是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人,不光是考试的机器。
三川玲:其实反而是教学更差的学校,更应该在理念上刷新它,如果你理念都不对的话,你就是全盘的输家,可以这样说是吧?
卓立: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原来史家小学并没有非常现代的教学条件,但是如果我们的理念是非常先进的话,那我们就可以再努力改变这些教学条件。
我是这样想的,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我不能反过来说,哦,我要先满足各种条件,不断地追求这种那种现代,然后,去等待着成为一所名校,说“这个学校先进了我们才能办得好”。
我们用现代的教育理念来培养我们的学生,是极为重要的。甚至说,这比硬件更重要。
三川玲:那些硬件只是你理念体现的形式之一而已。
所以说,有些学校如果硬件也没有,核心的理念也不愿去承认去接受,那么注定是要落后的。
误解三:管得严、生源好、升学率高的就是名校。
事实:不盲目追求升学率,快乐成长,最后都考得很好。
三川玲:我知道一些学校曾经也是“一穷二白”,吸引不了好生源,后来率领学生疯狂刷题,狠抓应试教育,也就是家长口中的“管得严”,后来因为升学率高,成就了一代名校,史家小学也是走的这个路线吗?
我看见你说的几个绿色校园、科技校园等等,都没有谈到升学率,不知道史家的孩子讲究升学率吗?
卓校长:我觉得事实说明了这个问题。
小升初,之前都是凭分数的,史家的分数可能不是第一的。但是每年要来史家的依然多得不得了,包括现在的润丰学校。
现在家长的观念也发生变化了,他们也觉得死读书、把分数看得特别重、逼迫孩子像部队军营训练一样得来的分数特别可怕。孩子们也觉得很可怕,反而很喜欢像史家和润丰这样,孩子们可以欢快生活,非常健康快乐的成长着,很自信、很大度、很有成就感,可以在各方面的才能都得到发展。
三川玲:快乐活泼的童年经历也没有影响他们成才。
卓校长:在这样的环境下,他们的应试能力也错不了。
我很相信史家的学生,史家学生的成绩每年在全区的成绩绝对不会排到中间去,更不用说排到后面了。可能今年第一、明年第二、后年第三,也可能大后年又是第一,我觉得没所谓,不在于差这一分半分。
三川玲:不抓应试教育,依然可以在应试教育里傲视你。
卓校长:是这样的,实际的效果也是这样的。
我曾经做过一个追踪统计,每年的高考状元,我发现好几次北京的中高考状元,都是史家的学生,有一年居然文科理科都是史家的。我很自信也很自豪。
比如上一次,我快离开史家的时候,带着几个同学参加在四中举行的志愿者竞赛。我一走进四中,我看会场的主持人就是史家的毕业生,我心里就有底了,你看史家的学生长大以后也是不错的。
比赛的时候,很多学校的学生在汇报怎么帮助同学什么的,我们学校的学生汇报的是,他们搜集了校区的宠物粪便,做成了有机肥,然后他们种一排庄稼,然后用化肥种一排,没有肥料种一排,最后有机肥最棒。最后他们在一个小区开展这个活动,结果这个小区的环境特别好,被评为北京市的示范小区。
我们的这个活动既改变了社区的状况,又做了科研,被评为最佳活动,参加上海世博会的展览,而且成了上海世博会唯一的学生作品。
我在一次升旗仪式上表扬过10个同学,代表我们学校参加香港组织的志愿者培训,非常严格,比如第一道题目是5分钟写出两首环保的诗,哎呀,这要是我写,我也不一定能写得出来。就像曹植的七步诗一样。我们的学生写得相当不错,我读了之后觉得孩子能写出这样的诗,真是太棒了。
又出一道题,是每个学校发个鸡蛋,给一些线和布什么的,然后让你把鸡蛋从三楼上扔下来,不能碎。很多学校的学生就把鸡蛋裹了又裹,包了又包,包的很好很结实,还很漂亮,然后扔下来,扔一个碎一个。我一看,我们学校的学生,做了一个降落伞,吊着那个鸡蛋满满的落下,还真没碎。
这可不是从书本上学到的。
三川玲:这是训练不出来的,是综合能力的运用,我们未来的生活需要的就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生活不是一场应试。
误解四:名校就是保险箱,进入名校孩子就会有好未来。
事实:我们的孩子也有进少管所的,最重要的家庭教育是爱。
三川玲:我代表家长问您一个问题,来史家或者来润丰的孩子,最后也会发展得不一样,虽然在同一个学校,同一个校长,同一批老师,那他们的区别肯定就是在家庭里了。
据你56年教育生涯的观察,什么样家庭的孩子更容易成才,什么样家庭的孩子更不容易成才?
卓校长:在这里,我特别想和家长朋友们说的一句话就是,作为学校来说,我们努力把学校办好。但是,尽管我们很努力,在我们学校里也会出现差的孩子,有的甚至于很坏很糟糕的孩子,怎么教育都不成的孩子。
甚至于,不怕你笑话,也出现过走进少管所的孩子。有一次,我专门为了这个到了少管所,走在最后一排个子最小的那个就是史家的学生。很没面子,心里很难过,但是我也很无奈。
所以,我始终有一句话要跟家长说的就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比起来,家庭教育尤为重要。好的孩子之所以好,除了学校教育之外,学校创造这个环境只是一个肥沃的土壤,作为家长,你能不能播上好的种子是很有关系的。
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要起决定因素,所以千万不要不重视家庭教育。千万不要认为孩子上了学,责任就交给学校了,包括交到一个很好的学校,你也不能说他肯定会是个好孩子,不见得。
包括史家,不也出现这样的孩子,对不对。所以千万不要有这样的幻想,一定要重视家庭教育。
孩子的成长,父母的一言一行,父母的教育是不是科学,极为重要。不是说我特别爱孩子,特别重视教育,就能教育好,未必。
举一个例子,有一个妈妈特别爱自己的孩子,特别希望孩子成长。孩子只要一看电视,她就说怎么能看电视呢,这样你能考上清华吗;一出去玩就不让。最后孩子恨死妈妈了。
你能说这个妈妈不爱孩子吗,能说她不重视教育吗,你能说她不下工夫吗?都不是。是什么呢,教育理念。包括你爱孩子也是这样。
家长的爱和老师的爱不是简单的爱。
第一个,要让他感受到爱,你的爱要表达出来,要让他知道你爱他。
第二个,要让他享受到爱。在你的爱中,是一种享受,而不是一种恨意。你越爱他,他越压抑,越反感。
第三个,要让他学会爱。也让他去爱别人。我们很多孩子都只是接受别人的爱,而不会付出爱,这也是爱的失败。
我跟我的老师们、孩子们也一再地谈,我们老师的爱是跟别的爱不一样的。一定要让我们的孩子感受到爱、享受到爱、学会去爱。
三川玲:那可不可以这样小结:
1、家庭教育跟学校教育比起来尤为重要。
2、家长除了要重视家庭教育之外,还要重视教育的理念和科学的方法。
我可不可以觉得,其实您对老师的要求同样可以给家长,让孩子能够感受到爱、享受到爱、学会去爱。其实爱就是一种教育。
卓校长:我经常跟老师讲,老师的爱要高于父母的爱,父母爱他们的孩子是天经地义的,老师的爱是普遍的,是对每个孩子的爱。
___END___
童书妈妈三川玲
( 苹果用户赞赏通道 )
长按识别二维码进行赞赏
简介
卓立:北京史家小学终身名誉校长,北京市润丰学校校长,50余年一线小学教育生涯的儿童教育专家,全国十大明星校长,北京市杰出校长,北京教育功勋人物。
三川玲:在懂童书的人里面她最懂教育,在懂教育的人里面她最懂童书。她是童书出版人,她出版作品获国家图书奖,国家五个一工程奖,销量百万,她撰写的童书评论深得读者认同,能掀起购买风潮;她是儿童教育作家,撰写的教育文章常常10万+,还经常被教育部新华社等权威媒体引用;她还是中国营地教育联盟理事,TEdxKids智库专家。同时,她还是9岁女孩小丸子眼中那个有肥肥双下巴、爱做饭,从来不打不骂孩子的妈妈。
了解更多改变教育格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