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电影之夜:让孩子们好好道一声珍重再见(毕业离别季特别推荐)

童书妈妈 童书妈妈三川玲 2021-10-10

幼儿园毕业,可能是孩子漫长人生中面临的第一次重大的离别。


作为父母的我们,应该带着更多的觉知,真正看见孩子,给予他们真实需要的支持和陪伴,让每一次离别都能丰盈孩子的人生体验,在他们的内心积蓄温暖的友谊、勇敢的信念和力量。

又是一年毕业季,路过家附近的幼儿园,里面传来的那首耳熟能详的《送别》,孩子们大概已经开始在忙碌有序中,为毕业典礼做着各种准备和排练了。


不久之后,他们即将和充满成长回忆的幼儿园说再见了,带着对老师和小伙伴的不舍,开始小学生的生活。


六年级的小学生呢,早已开始传着写同学录,举办大大小小的聚会……用更自主的方式更多地和同学在一起,分担彼此的离愁和不舍;


然后是中学生、大学生,突然发现原来人生的前二十多年,过几年就要经历一次离别。也就是工作之后,我才没有那么多离愁别绪,慢慢成熟起来,也离孩子的世界越来越远。


作为家长的我们

该如何看待孩子的离别?


我们是认为“孩子还那么小,很快就会忘记的,一次离别没什么大不了”;还是会尊重孩子的内心,怀着诚挚和郑重,和孩子一起面对这场离别呢?


今天,童书妈妈为大家推荐一部来自日本的电影《再见我们的幼儿园》。故事中,孩子们面对离别的坚定和勇气,让我们对“离别”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

▲ 《再见我们的幼儿园》算是一部老电影了,2011年的


《再见我们的幼儿园》故事开始于朝阳幼儿园。又到一年毕业季,小朋友们正在为毕业仪式做准备,教室里响彻着孩子们的歌声(日本小学的第一个学期是从每年4月开始的,所以3月起幼儿园就在为毕业做准备了)。


而小男孩洋武却在毕业仪式前的某一天,悄无声息地离开了。洋武的五个好朋友——康娜、拓实、俊祐、优衣和美琴,敏锐地觉察到一切——洋武得了重病,可家长们老师们都避而不谈这件事。


他们马上就要毕业了,可能再也没有机会跟洋武说一声再见了。于是,五个好朋友决定要去医院找到洋武,好好和他道一声再见。


孩子们成功地从大人的视线里逃离了幼儿园,从新宿搭上列车,踏上了寻找洋武之旅。

▲ 熟知交通线路的拓实,事先查询绘制好的地图,在第一次换乘时就丢了


途中,五个小伙伴因为各种原因一个个“掉队”,俊祐和拓实还为了帮助伙伴,主动引走了来找他们的警察。最终,康娜带着其他人的期望,走进了洋武的病房里,举办了属于他们的毕业典礼,坚定勇敢郑重地对洋武说“再见了”。



一部真正以孩子视角

拍摄的作品


《再见我们的幼儿园》的编剧坂元裕二是《东京爱情故事》《Mother》《最完美的离婚》《潸然泪下》《四重奏》等多部人气日剧的编剧。《再见我们的幼儿园》也于2011年获得了东京DramaAward的优秀作品奖。其实《再见我们的幼儿园》并不真正意义上的电影,而是单集电视剧作品(SP)。


但这是一部真正以孩子视角拍摄的作品,它向我们展现了孩子丰富多层面的精神世界,借由孩子的角度,也让我们意识到:


以成人逻辑构建的世界,是多么缺乏对孩子内心的理解和尊重。


而在贯穿作品始终的“离别”主题,孩子们面对离别乃至死亡的勇气,反过来却给成年人带来了很多反省和思考。

 


并不完美的

童年和孩子们


镜头在人流穿梭不息的车站中移动,五个性格迥异的孩子踏上了未知的旅程。他们是善良坚强的康娜、冷漠却有谋略的拓实、纯真宽容又透彻的优衣、重视规则又认真的美琴、调皮幽默的俊祐。


这是他们第一次独自出行,忐忑不安又期待。在孩子们眼中,一切都是那么新鲜,他们一起放风筝,解救流浪的小猫,跑去地里大吃草莓,奔跑戏水。


孩子的世界明亮纯净,生机勃勃。


但《再见我们的幼儿园》却不局限于此,当大人们一厢情愿地假想孩子应该时刻充盈着快乐、无忧无虑和幸福的体验时,作品却着眼于呈现孩子内心的真实世界:孩子的生活也混杂着各种元素,包括无助、焦虑、挫败和恐惧。


比如,小男孩拓实刚刚经历了一场巨大的家庭变故,妈妈带着姐姐离家出走了,原本完整的家庭只剩下他和爸爸,这让拓实一直处在不安和焦虑之中。


于是,拓实故意嘲笑喜欢足球的俊祐想当足球运动员的梦想。俊祐气愤不已,并与拓实打了起来,伙伴们劝阻他不应该打架,俊祐无助又愤怒地说:不打架,那生气了该怎么办!


而且,途中拓实故意把洋武落下的蜡笔丢下到轨道,这支蜡笔是康娜特别珍惜的,她准备要把蜡笔还给洋武。当疾驰的火车碾碎蜡笔时,康娜痛哭起来。

被碾得粉碎的洋武的蜡笔,会不会是一种命运的暗示呢?康娜再也忍不住了,她在电车上继续伤心地大哭,并开始质问命运“这是为什么啊”。

而当拓实说出自己心里的痛苦后,康娜和美琴感同身受,立刻原谅了拓实。

▲ 拓实以为是自己不吃妈妈做的蛋糕,妈妈才带着姐姐离家出走的


在开往医院的公车上,康娜睡着了。在梦里,她被逼问是否愿意代替洋武生病甚至去死的时候,她不停摇着头,在恐惧中惊醒。


是的,他们不是只存在于大人臆想中的完美如同天使般的孩子,他们在无从释放愤怒情绪时也想去攻击别人;他们关心朋友、为洋武难过,但也不想代替朋友去死;他们会为自己的恐惧胆怯而内疚……


这些强烈、复杂的内心冲突,同样真实地存在于孩子心中。


电影对于孩子内心情感世界的刻画,让我想起美国儿童文学作家和插画家桑达克说的:


不要轻视童年时代的恐惧与不安,它们将伴随人的一生;也不要低估孩子们的洞察力,他们什么都知道。

 


“看不见”孩子的大人们


故事里的另一条线索,就是与孩子产生关联的大人们。虽然近在眼前,他们却从没真实地看见孩子。


幼儿园里,老师们不准提洋武生病这件事;当小伙伴们敏锐地感知到洋武的离开,并向父母确认时,他们避而不谈或者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他们自以为是地觉得“这是为孩子好”,“反正以后都会忘记的”“我们只是不想让你们有痛苦的回忆”。


而孩子们的道别之旅,从他们看来,只是“给大家添麻烦”的任性的“大冒险游戏”。


在以成人逻辑构建的世界里,孩子的真实感受和需求总是被无视。


大人傲慢自负,试图把自己的价值观和判断强加给孩子,或是把自己的焦虑和恐惧投射在孩子身上,他们带着“有色眼镜”,如何能看见孩子真实的内心世界?


而这些大人中,最重要的一个角色就是朝阳幼儿园的万里老师。她并不热爱这份工作,她即将离职,做事也不够尽职负责,她甚至还在幼儿园里偷偷抽烟。


当孩子不见后,万里开始追寻孩子的踪迹,在此过程中,她的内心悄悄地发生变化。从最初的厌烦和责备,到逐渐理解和接纳孩子。


后来,她向最后被找到的康娜,坦诚了自己的故事。


有个小女孩,她天生没有右脚的小脚趾,可女孩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她依旧开朗乐观。而女孩的妈妈却十分在意,当女孩想要光着脚出门时,她会大声责骂“快把袜子给我穿上!”。


幼儿园有游泳课或者身体检查时,妈妈会让小女孩请假在家;当其他孩子无意识地关注到女孩的脚时,妈妈就会说“不许盯着看”。


大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小女孩只好相信大人这么做一定是有道理的,再后来,她也成为和自己妈妈一样冷漠自负的“看不见”孩子的大人。


五个小朋友唤起了万里老师儿时经历的无助和痛苦、渴望“被看见”的内心体验,最终,她带着反思和觉知,帮助康娜抵达洋武的医院,某种程度上也完成了对自己的救赎。

▲ 从这一刻开始,万里老师理解了孩子,后来她也因此成为了真正的好老师



关于离别

那些孩子教给我们的事


我是一个恐惧离别的人。对我来说,离别可能意味着某些“失去”:情感联结的失去,安全感和掌控感的失去。


在人生大大小小的离别中,我终于在四年前经历了与父亲的诀别,我在病床边守护着,看着他微弱艰难的呼吸最终停止。


在被病魔折磨的大约两年时间里,父亲从未和家人做过离别的准备,没有留下任何只言片语。我并不觉得他没有预期自己的死亡,而是他从来不知道如何和家人做一次郑重的别离,更何况是生死的别离。


对分离和死亡的恐惧也让本不擅长别离的我,只是胆怯和无助地等待着最后那刻的到来,错失与父亲最终的道别。直到今日,每次想起父亲,遗憾、自责和羞愧感就会裹挟而来。


而《再见我们的幼儿园》里的孩子们,是如何面对离别的?


他们不能接受好朋友的不辞而别,于是决定去找洋武,并约定好“绝对不会哭”;即使面对大人的责问时,他们平静且坚定地说:所以要去看望他,跟他说再见。


身患重病的洋武,在面对未来可能来临的生死离别时,是这样理解死亡的:他将去往一个叫“梵高”(梵高的作品:星空)的地方,那里的夜晚是蓝色的,星星滴溜溜地转……


而最后,康娜来到了洋武的病房。两个伙伴把病房当成了舞台,在那里举办了一场 “特别的仪式”: 他们用吊瓶架当麦克,用桌子当钢琴,从头到尾,完完整整且郑重严肃地举办了一次“毕业典礼”。


在病房外大人们的泪水中,他们却笑着唱完了毕业之歌。


面对离别,他们比大人们更敏感,也更勇敢。



如实承担生命中

所有的“离别”


短暂或长久、以及生死的离别,遗憾不舍又或失望愤怒的离别……


离别有多种方式和形态,坦然地接纳和尊重每一次离别,让离别丰盈我们的体验,为内心积蓄更多的力量。当我们有勇气好好说“再见”时,离别也会为我们酝酿着更多的希望和可能。


如实承担生命中所有的“离别”——这就是《再见我们的幼儿园》里的孩子们教会我的。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d0516bkbgzu&width=500&height=375&auto=0

▲ 电影最后8分半钟的视频,朝阳幼儿园里,毕业的孩子们大声朗诵着:入园时小小的我们,已经长这么大,老师,谢谢你们,我们留下很多回忆……这时,大家收到了顺利完成手术的洋武发来的毕业寄语……最后孩子们一起唱起了那首彩排了好久的《再见了我们的幼儿园》



作者简介:

晓理:童书妈妈编辑部编辑,80后,家有三岁女儿。


___END___

童书妈妈三川玲

( 苹果用户赞赏通道 )

长按识别二维码进行赞赏


童书妈妈电影之夜更多链接:(点击可阅读)

电影之夜 |本届奥斯卡适合全家人看的四部电影十二个看点

电影之夜 |一部印度人拍给中国父母的电影 海量幼升小经验扑面而来

电影之夜 | 看了BBC的这部纪录片,十岁的女儿开始规划人生

电影之夜|不找外国专家,专找中国大妈,看BBC如何讲述中国故事?

电影之夜|为讨厌假故事的你准备的《都市传说》,真实故事更打动人心

电影之夜 | 糟糕历史有多“糟糕”?

电影之夜|十部显著缓解父母焦虑的电影

电影之夜|用40年,日本把26部世界名著改编成了动画片 | 童书妈妈电影之夜

电影之夜|15年来,最值得观看的20部奥斯卡动画短片

电影之夜 | 最佳圣诞电影之首,《美好人生》

电影之夜|你知道吗,天上有两颗星星,一颗叫宫崎骏,一颗叫龙猫,他们21岁了!

电影之夜|比讲道理更有力量的六支泰国广告片

电影之夜|在几十亿年里,我们可以相处的只有一生

电影之夜| 最适合赏月之夜看的电影《月神》

电影之夜 |海洋:一部纪录片可以改变孩子什么?

电影之夜 | 狐狸与我:孩子也可以不看动机为“更多地卖玩具”的电影

电影之夜 | 四部精彩的国产动画短片!

电影之夜 | 告诉孩子面对灾难的智慧和勇气《大雨大雨一直下》

电影之夜 | 骄傲:我们为什么要帮助别人?

电影之夜 | 从球童到冠军,梦想是怎样实现的

电影之夜|与狗狗的十个约定,我们和宠物、亲人、故乡的关系

电影之夜:小淘气尼古拉,孩子眼中的世界,和我们不一样

电影之夜:相信E.T.的孩子,是幸福的

电影之夜 | 《菊次郎的夏天》,让孩子面对真实的生活

电影之夜 | 不看喜羊羊光头强看什么?《阿祖尔和阿斯玛尔》!

电影之夜 | 时时爆笑又感动落泪的《天生一对》

电影之夜|哪啊哪啊神去村

电影之夜-小龄宝宝也能high翻的三部短片

电影之夜-海洋之歌


童书妈妈幸福教育重磅讲座

心灵的力量


儿童哲学大师奥斯卡+儿童心理学大师伊娃

给我们带来一场讲座和两场工作坊

详情请点击教育:如果你相信心灵的力量大于智商的力量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心灵的力量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