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乌托邦:传统教育的8小时之外还可以这么做!
11月,三川老师在西安读书会上“偶遇”了Vivian,Vivian和她的“妈妈乌托邦”的故事让三川老师兴奋不已,希望Vivian把这个故事分享出来,告诉千千万万传统学校的家长们:其实,即使就读传统学校,也可以给孩子们的教育带来一点不同。下面就是她的故事。
因为入园焦虑
我每天5点“自动醒”
我喜欢杭州的云谷学校、北京的一土学校、厦门的三五锄,喜欢他们组织山林亲子营、春游秋游,喜欢他们带着孩子在自然中疯跑,喜欢他们给孩子提供STEM、PBL探究式学习的机会,家访、组织家长课堂……
我渴望我的孩子的天性也能受到尊重,享受自由快乐的教育。因此,女儿到了入园年龄,我想要选择一所“尊重个性、自由快乐”,同时兼顾管理水平、教育质量的学校。
但是,我们所在的城市西安,和全中国其他二线城市一样,想要选择一所“尊重个性、自由快乐”同时兼顾教学质量的学校,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而且我和丈夫的事业扎根于这个城市,我们不能为了孩子上学抛家舍业另择城市,也不愿过夫妻分居的伴读生活。
最终,女儿入学了一所重点中学下设幼儿园。别人都很羡慕我们入学“名幼儿园”。但是,像中国所有城市的传统名校一样,这所学校以生产高考状元著称,不仅严格要求整齐划一不出错,而且鼓励竞争,只关注智育。
这种培养“牛娃”的学校并不是我想要的,入园初期,我和女儿共同经历了“入园焦虑”,每天我都问自己“要不要给孩子转园”。
那段时间,三岁女儿抗拒去幼儿园,并不快乐。而我在每天早上5点钟都会“自动醒”,时间一到,眼睛会像定时开关一样“啪”地弹开,脑子里第一个念头就是“要不要转学?还是坚持几天再看?” 作为一个非常在意孩子的妈妈,这种焦虑无时不在,每天周而复始。
一次聚会治好了我的焦虑
一天,班级微信群里,妈妈们聊起现在读书会越来越多,应该给小朋友们办一个读书会。一个妈妈接话说:“要不第一次就放我家,大家群里接龙报名。”10个家长接龙报名,占了班里人数的一半。就这样,我们的第一次“班级聚会”成行了。
那天,这个可爱的90后妈妈准备了一大桌好吃的:烧排骨、比萨、烤鸡翅、寿司……去的妈妈们有的带月饼、有的带水果,我带了两大块乳酪蛋糕,大小20几人塞满了房间。
小孩子们从来无需组织,立刻就各自找到想玩的东西,骑木马的、弹小木琴的、抱布娃娃的、搭积木的……大人坐在一起边吃饭边聊聊天,互相熟悉。紧扣“读书会”的主题,压轴节目是讲故事,孩子们听的听、玩的玩,宾主尽欢,晚上10点才离开。
▲普普通通的一次接龙聚会,成为了我们暖暖相聚的火种。
夜晚,在驾车回家的路上,女儿仍然兴奋地叽叽喳喳地讲自己的新朋友,我紧绷了许久的神经第一次松弛下来,心里有暖意渐渐蔓延。
那时候,我并不知道,就是这样一个“接龙”聚会,开启了妈妈乌托邦的第一道门。
乌托邦让我们欲罢不能
跨过了第一道门,接下来,一切似乎顺利成章,“你一次,我一次”,大家纷纷牵头组织活动——农园秋游、生日趴……我们越来越喜欢聚在一起。
给孩子们找到挚友的同时,我们也找到了“精神根据地”,班里有位妈妈是一名正面管教讲师,她开设了一个妈妈读书会,邀请班里的妈妈们每周一起阅读教育书籍。
在读书会,我们这些经历入园焦虑的妈妈们好像找到了宣泄的地方,大家边读边聊,好不痛快!
是呀,太多时候,教养孩子的困难,妈妈们无处诉说。家人不理解,没娃的朋友听不懂,有娃的朋友没时间……说到底,只有妈妈才最理解妈妈。读书会里,妈妈们抱团取暖,互相支招,互相开解。
有段时间,我每次教育女儿时,爸爸总来求情,父女俩一致“对外”,把我当成了“坏人”,只要我对女儿稍有要求,她就去找爸爸告状,还说我是“坏妈妈”。
好几次,我去读书会的路上,憋着一肚子火,读书会结束的时候,怒火已经彻底烟消云散了。几次读书会之后,我顺利解决了这个问题,摆正了女儿、爸爸、我三人之间的关系。
并不是大家给我支了什么妙招、一招治本,而是如一篇文章所说——妈妈再爱孩子,“爱的油箱”也有倒空的时候,每个人都卡在情绪模式里,没办法后退一步。这时候,只需要一点理解,一点舒缓,或许妈妈就能后退一步,理智地看到事情全貌,重新灌满“爱的油箱”。
情绪平静下来,再加上看书学习一些有效的工具、方法,一件卡壳的事情就这样平滑解决了。妈妈读书会就是这样一个拥有魔力的地方。
随着聚会次数的不断增加,我们的组织越来越成型。一些有特长、热心的妈妈逐渐涌现出来。
一个妈妈牵头组建了儿童骑行队,每周一放学后,她扫个摩拜单车,带着孩子们刷圈做任务打小怪。妈妈们各自出力,带饭的带饭,拿水果的拿水果,扛帐篷的扛帐篷,每次相聚都有新花样。
▲骑行队在休息。
我们的骑行活动每周一次雷打不动,足迹遍布了周边的公园、景区……骑行队所到之处,常引得众人围观。还有人上来询问“你们是什么机构的”,每当这时,妈妈们都相视一笑。
周末,我们一起看剧、听绘本、做手工、玩木头、挖红薯、剥玉米……。妈妈们施展十八般武艺,带着自家烹饪的美食——毛豆花生、炒米饭、卤面,大人小孩欢聚一处……
▲挤在一个帐篷里聊天。
孩子玩出好性格
妈妈玩出自我
1学年下来,老师都说:这个班的孩子有点不同!
孩子们的语言能力、思维活跃度、动手能力都在同年级的孩子里表现出众,在学校综合能力测试中名列前茅。
小班学期结束的语言能力测试中,4岁的他们会有“我的爸爸妈妈爱我,我也爱我的爸爸妈妈,可是当他们触到我的底线时,我也会生气,虽然最终我会原谅他们……”“老师,我为你详细解释一下我这样说的原因,第一点……”这样的小大人式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更重要的是,在这所只注重智育、竞争的学校学习环境中,孩子们却深深懂得友爱、合作。
一次,一个孩子因跟随父母去外地好久没去学校,当她回来上学时,推开班级的门的一瞬间,所有的孩子都喊着她的名字冲上来拥抱她,送她上学的妈妈感动到流泪。
班上的一个孩子不擅长拍球,体育课上,轮到他拍球的时候,所有的孩子都喊着他的名字,自发给他加油:“你能拍好!加油拍呀!加油呀!”
▲走到哪里玩到哪里的好朋友们。
读书会方面,做正面管教读书会的妈妈离开了西安,妈妈读书会一度停办。我特别珍惜读书会带给我的收获,开始负责每周举办读书会,大家又重新聚在了一起。
每周二,妈妈们聚在一起一起精读一本书,不求多,一次一两章,但是大家在读书的同时,也吐露教育孩子时遇到的烦恼、和丈夫公婆父母相处时遇到的困难、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大家集思广益,出谋划策,经常出现真知灼见、佳句名言。
上次读书会,一个妈妈提到老人经常干预自己管教孩子的事,另一个妈妈一语道破“隔代亲”的管理学本质:管理学中,讲究权责对等。可是在家庭生活中,老人们只需要本能地付出感情之“爱”,无需考虑长远结果,因为最终的责任后果是妈妈来承担的,所以老人们无所顾忌。引得妈妈们赶紧掏出手机录下视频,配上字幕准备发给自家老人看看。
▲妈妈读书会是我们的精神加油站。
一年半以来,妈妈们的收获都不小:
队长妈妈在做骑行队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乐趣和才能,创业办起了“亲子派对”项目。
而我,也在办妈妈读书会的过程中深深理解到“少年强则国强,妈妈强则少年强”, 找到了自己愿意为之忘我奋斗的目标,开始慢慢淡出和丈夫一手创立的公司,投身于教育事业,成为一名教育研究者、教育作家。
有的妈妈在我们的“妈妈乌托邦”里重寻自我价值,改变了形象,有的妈妈刚刚遭遇了事业挫折,在读书会里找回了重新开始的信心,有的妈妈迈出了事业的第一步……
如今,越来越多的爸爸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在骑行、出游中出力,让我们的队伍更加有趣多彩……
▲秦岭脚下,趴体走起。
你也可以有自己的乌托邦
对孩子来说,学校和家庭本来就是一个太极图的两边,学校缺少的家庭可以补充,家庭缺少的学校可以补足,交相呼应、沟通,又互为滋养。
对于新手妈妈来说,教养子女之路既是考验,也是修炼。我们这些妈妈聚在一起,既能补足学校所缺的能量,又滋养了妈妈的心、孩子的心。
也许你会说,我很幸运,碰到了这么多热心又志同道合的妈妈。
的确,在现在的教育大背景下,中国99%的孩子都不可能上云谷、一土、三五锄,享受不到新教育理念。
可是,现在,我已经把这个故事分享给你,也许你就可以刻意地创造这样的幸运。在传统教育的8小时之外,你也可以试着给孩子和自己造一个小小的心灵乌托邦。
撰文:Vivian,西安读书会书友,毕业于交大生物系,知名连锁品牌联合创始人,
成为妈妈后,走上教育研究之路,创立公益父母读书会。
本文编辑:冯欣 视觉策划:邵天娇
近期文章链接:
自然养娃,真的那么难吗?
29条公共素养 | 带一个有家教的孩子出门
联系我们 商业合作 / 投稿请发送邮件至ts-mama@qq.com
参与我们 向微信后台发送“招聘”获取招聘信息
转载 需转载文章,请在文中留言,并附贵号介绍,我们会联系您
▼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童书妈妈双旦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