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三川:到底是谁影响了你成为今天的你?

三川三川玲 童书妈妈三川玲 2022-03-28


你是不是认为:
这个世界上,最关心孩子的就是父母,最了解孩子的也是父母;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孩子受到父母的影响最大
只要父母重视教育孩子,孩子就会学习和成长得很好?
今天,我想以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谈谈一个人的成长中,到底谁影响了今天的你。


三川玲写在前面:


前不久,我在参加博鳌论坛的时候,杨东平老师在报告中给大家推荐了一本书——《教养的迷思》,这本书也是2016年童书妈妈读书会的年度入选书目之一。(杨东平老师的书单详见12本书帮助家长老师看清孩子的未来和教育的趋势


《教养的迷思》给了我们的一个严谨而全局观的角度,去思考一个人,究竟是如何成为今天的他,是什么样的因素构成了一个人的成长。

看一看这本书,对于你思考你孩子,思考你的人生大方向是有用的。对于那些就是觉得不太对却不知道哪里不对的鸡汤文,你也终于可以明白不对的理由。


2016年,我们向大家推荐这本书最大的愿望,是希望父母读了这本书之后,会觉得抚养孩子这件事情容易一些,家长的压力小一点,可惜这个愿望在这三年看来,并不容易实现。

今天,我想以我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谈谈一个人的成长中,到底谁影响了今天的你。


第一个影响:自然是家庭
这是我们无可选择的
 
我们生来就有一个这样的“原生”家庭。这个家庭就是你的土壤,你成长的很多营养,都来自于此。
 
但是,我想说的是,这个影响并非是“一定”的。还记得我们小时候流行的电影《流浪者》吧,讲了一个法官的私生子成为小偷的故事。里面有一段法官的台词,很是触动人心:拉兹就是拉兹,丽达就是丽达,法官的儿子永远是法官,小偷的儿子永远是小偷!
 
这段法官说的台词后来成了反讽,就是想告诉我们:每个人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家庭的影响。但具体如何影响,却是有各种各样的可能性。
 
就像一位酒鬼爸爸,养育了两个儿子。一个儿子也成为了酒鬼,别人问他为什么这样,他回答说:“有什么办法,我有这样的一个老爸!”而另一个儿子,则好学上进成就斐然,别人问他为什么这样,他也回答说:“有什么办法,我有这样的一个老爸!
 
请注意,虽然是同样的一句话,但第一个儿子的潜台词是“所以,我也只能这样了”,而第二个儿子的潜台词则是“所以,我千万不能成为那个样子了!
 
同样的家庭,提供同样的成长环境,但孩子对环境的吸收却是不同的。
 
小时候,我们三兄妹在功课之外各有爱好,大哥爱画画,二哥爱弹琴,我爱写作,但是因为大哥的爱好据说要昂贵到“用面包来当橡皮擦”,二哥的爱好据说很适合将来在地铁口放一个帽子讨钱——简而言之,他们的爱好又花钱还就业前途不明,所以都被父母无情地否决了。
 
而我喜欢的写作,用一张废纸的背面就可以进行,不花钱而且能够应用到各类考试,自然得到了父母的肯定鼓励。当我第一次发表文章,领到稿费的时候,父母比我还要高兴。
 
暑假的时候,我的两个哥哥都有一群死党疯玩,要出去玩他们会花不少钱。而我却选择呆在家里看书,做摘抄,写一些小文章——我的摘抄本做得很精致,图文皆美,很多同学看后心有戚戚,也纷纷转抄,这注定了我以后必然会做一名编辑。

对比我的两个哥哥,与其说是父母对我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不如说是我自己的内心对自己的影响更大。
 
一个更有说服力的例子是,我很喜欢看《红楼梦》,现在每年还会看一次。不过我看的第一部《红楼梦》,是被我母亲撕掉的,她对于我太沉迷读书对一切事情乃至作业置若罔闻,感到气愤至极。
 
父母给了我生命,养育我成年,他们一直和睦相处,偶尔吵架打架但不至于离婚,给我一个非常完整的家,我妈妈有一手好厨艺,我至今还常常想念她的饭菜——我觉得他们已经是世界上最好的父母之一。
 

▲ 我的妈妈和她已经成为妈妈的女儿

古人说,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我想,我的父母是尽职尽责的,他们给了我健康的身体,十几年来一直给这个身体充足的食物,温暖合宜的衣服,生病了悉心照顾。
 
但是,皮囊里面的灵魂,也就是每个人的自我,并不是父母给予,也不是父母养大的。父母没有办法给予孩子灵魂,也不需要父母来给予。正如蒙特梭利所说:儿童都自有其精神胚胎。
 
所以,我的观点是,我们要感谢父母带我们来到这个世界,抚育我们长大,但要把成为今天的自己主要归功于父母,这虽然看起来温情脉脉,但并不客观。

同样,我们也不能把自己的失意和失败,都怪罪于我们的家庭和父母,甚至所谓的童年阴影(我对目前一些流行的心理学理论,夸大童年阴影到几乎把父母钉在原罪柱子上的做法非常不以为然)。夸大父母的作用,同时也在夸大父母的危害。

父母并没有起到那么大的作用,也没有起到那么大的危害,这就是为什么《教育的迷思》的作者哈里斯说,她搜罗各种数据和研究,证明父母教养作用并不大,是为了让父母过得轻松一些。
 
我一直都认为:无论生长在什么样的家庭,无论身处于什么样的学校,无论成长于什么样的环境,我们都需要对自己负责。换句话说,当环境无可改变的时候,我们可以改变的是自己的选择。


而在我们所有可以做的选择当中,最能影响我们命运的,是我们选择什么样的朋友,以及选择吸收什么样的信息,后者呈现的方式,主要是阅读。

 


第二个影响:是同学、朋友、伴侣
这是我们有选择权的
 
我女儿很爱上学,每天上学都哼着歌去,她还经常嫌暑假太长,急着要回去上学。我问她学校最大的魅力是什么,让为她精心选择学校的我和她的老师尴尬的是,她回答:因为有五个课间和三个好朋友。

她爱看的书,爱听的音乐,爱穿的衣服,都跟那个三个朋友的好恶息息相关。她的老师一直在微信上面发布通知和布置作业,我故意“忘记”提醒她去看(因为我认为这是她的事儿),她因此没有少挨老师骂。

最后是她的好朋友很严肃地在一起上厕所时候专门跟她谈话:小丸子啊,你得对自己负责任,你妈妈太忙不能提醒你,你得自己记得去看微信,别再被批评了。(语重心长地)

之后,小丸子再也没有错过微信。


有人从同辈影响推断出,更应该给孩子买学区房了!这样,就能让孩子接触优质家庭的小孩。让各位凑不齐钱买15万一平方学位房的家长可以松口气的是,高级学校的孩子有高级的坏法,其破坏力甚至更加惊人。

我的一位朋友,儿子上的学费25万一年的学校,但学校却发生了很严重的偷盗行为,班里小孩的iPad被偷了好几台,我朋友说:“这些家庭肯定都不缺钱,能让孩子选择偷盗的最大可能是有小孩吸毒了。” 而吸毒这种需要大量资金的高级堕落法,在普通家庭为主的学区里面,却很少出现。


一位在美国湾区的贵族学校担任过校长的朋友甚至告诉我,富贵家庭的孩子心理疾病、校园霸凌更加高发。《给孩子金钱买不到的富足》一书的作者玛德琳莱文是为临床心理医生,她多年的研究数据也支持了这个观点。


从小到大,我们每个阶段都会有自己的同学和朋友,有时候亲密,有时候疏远。但是,由于这是可以选择的,所以,随着自己的变化,自然会选择和自己志趣相投的人作为自己的朋友。
 
前面说过,我喜欢做摘抄。记得有一次,我把自己写的一首诗取了个笔名混在了戴望舒、徐志摩等等大诗人中间放在摘抄本里面,结果也得到了全班传抄。那份窃窃的得意,一直无人说,在成年之后才告诉朋友——当然,我也从来没有想过,要告诉我的父母。
 
这些年来,随着阅历的增加,我发现,只有价值观和思想,乃至生活方式相对一致的朋友,才会最终留在你的生活里。
 
这些朋友,不仅会影响你读什么书,看什么电影,穿什么衣服,还会影响你去哪里旅行,学习什么知识,甚至,会影响你做什么工作,度过什么样的人生。
 
也只有这些朋友,会在你真正需要的时候,毫无保留地帮助你;在你需要鞭策的时候,直言批评你;在你做出重大选择的时候,给你真正的建议。
 
他们在这些方面的作用,做为精神的依靠,要远远大于你的父母。


今年我回重庆时,我哥哥的一个朋友问我,你平时都做什么呀?我想了半天,回答他:“我平时主要是写公众号”,他听了哈哈大笑起来,说:“我是问你,你不工作的时候,喜欢做什么,是打麻将呢,K歌呢,还是去钓鱼去旅行?

于是,我反问他爱做什么,他说他喜欢跟朋友旅行,我装作很平静地说:“我每年会花三个月去旅行”。我们都看见了对方的眼睛闪过亮光,那是志趣相投的火花。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妙的筛选朋友的标准。 




 第三个影响:是阅读和思考
这也是我们主动选择的

我知道,很多人会说了,既然家庭和同学,都可以正向地影响孩子,也有可能负面地影响孩子,那么,究竟孩子应该怎样做出选择呢?
 
这个,还真的只能是孩子自己,这是无法代替。
 
问题来了,孩子的判断力来自哪里呢?
 
我认为,是来自于阅读,来自独立的思考。这里所说的阅读,也包括看电子书,看公众号文章,看偶像的言论,看电影,以及一切吸收别人观点、观念的过程。
 
前面说的那段《流浪者》的台词,我是在一个磁带里听的,好像叫做《经典电影对白》。那里面还有《简爱》《人世间》《爱玛》《飘》等等的台词,而我最喜欢的,则《简爱》中的那段宣言一样的独白。
你以为我穷,不好看,就没有感情吗?我也会的。
如果上帝赋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一定要使你难于离开我,就像现在我难于离开你。上帝没有这样。
我们的精神是同等的,就如同你跟我经过坟墓将同样地站在上帝面前。


我知道,当初一遍又一遍地听着这段话,在之后的十年到二十年,一直给予我内心力量,带领我走过一个又一个人生里程。
 
要说什么影响了今天的我,曾经大量的、出于兴趣的阅读,最深刻地影响了我。
 
高考前,报大学志愿时,我以家乡为中心,寻找离家乡最远的大学报考。我在18岁之前没有离开过我们县城,我最大的愿望,是能够去一个很远很远很远的地方,一个跟家乡完全不一样的地方。

那个地方是广州,之所以最后能去成这个生活成本昂贵的城市,是因为我报考的是不要学费还发饭票的师范大学。
 
我人生当中的第一笔稿费是80元,我立刻拿去买了一个我能买到的最昂贵的饭盒,而我从家乡去广州读大学装满我全副家当的行李袋,才花费37元。我想用这个行为,向世界宣布:由我做主的时代就此开启!
 
之后,我做家教,到广告公司兼职,很快成为我们同学当中的“大款”,看上去我是体贴我的父母,实际上我是迷上了对自己生活的掌控感。
 
这些年来,影响我最多的,就是阅读。现在,我更多地是对自我的阅读。而每读一本书,都会想一想自己:我想要怎样的生活呢?我该怎样做呢?
 
我不能确切地说出,我们离开广州,来到北京,做童书妈妈自媒体,发起CKDP,做读书会、做儿童写作……这些都具体地来源于哪一本书。但是,我确信这是我持续地阅读和思考之后,自然地对人生的选择。
 
而且,这些重大的选择,往往是我和丸子爸爸在十几分钟之内就决定的,几乎没有丝毫地犹豫。
 
这也说明,这是这么多年来,我们一起看一样的书,讨论一样的话题,而形成了一致的价值观所导致的。



结语

请让我们承认父母的作用是有限的。这里说的有限,是指父母教养的作用,甚至小于孩子的内在自我,小于孩子的朋友,小于孩子的阅读和思考。


如果我们承认父母的作用是有限的,那么我们就不必为没有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买单,也不必为买不起学区房而痛恨自己的能力,甚至骂自己的老公是“窝囊废”,从而破坏家庭关系和家庭幸福;也不必为孩子的未来过分焦虑和担心。也不必为我们没有做更强大的父母,更完美的父母而内疚。


我有一个亲戚曾经对我非常凶悍,成年之后,我每次想起她,都会想,她当初那么恶劣对待幼小的我的时候,有没有想到,我有一天会变得比她强大很多倍?儿孙自有儿孙福,这句俗语告诉我们,我们做得再差,也很难跟孩子的“精神胚胎”抗衡。


承认“父母的作用是有限的”这一点更大的好处在于,我们不会自以为是代替孩子去做决定,代替孩子去做人生选择。而且,我们还要做好心理准备:

当孩子足够成熟,能力足够强大时候,他们可能会忘记来问我们的意见,或者根本不需要我们的意见。那不是他们不孝顺,也不是他们不尊重你,而是他们真正强大起来了。


我想起我常常嘲笑我那跳广场舞的妈妈,“你们能不能放一些品味高点的音乐”,结果有一天,我妈妈仔细听了我喜欢的宋冬野和那首著名的《董小姐》,她很不屑地反问我,这就是品味高?


某个周末,丸子最好的朋友答应来我们家sleepover,从把她俩从学校门口接出来,到晚上9点,整整五个小时,她们一直在大笑,在激动地喊叫,我听到她们嗓子都兴奋得哑了——就是我跟闺蜜整夜整夜不睡觉谈人生谈理想谈情怀的那种哑。


那天,我也下定决心不委屈自己去做孩子一辈子的朋友了,孩子有自己的朋友,根本不缺我这个假装得很辛苦的朋友。


我也太在乎自己的“小棉袄”作用了。我以前担心我不在我妈身边,她会过得很惨。后来我发现,她能不到北京带孙女,而是孤单地呆在家乡,可以又是打小麻将又是当居委会干部,又是拉帮结派去农家乐,又跳广场舞还可劲地唱他们那个年代的老歌,还有闲情每个月拨二十元买鲜花——她根本没有注意到我母亲节没有给她寄礼物、打电话。


在孩子面前,承认父母的作用是有限的,在老人面前,承认儿女的作用是有限的,让孩子、老人和自己都过为自己负责的生活,这是我真正想要说的。


END


备注:本文插图作者杜芳



三川玲,在懂童书的人里面她最懂教育,在懂教育的人里面她最懂童书。她是童书出版人,她出版作品获国家图书奖,国家五个一工程奖,销量百万,她撰写的童书评论深得读者认同,能掀起购买风潮;她是儿童教育作家,撰写的教育文章常常10万+,还经常被教育部新华社等权威媒体引用;她还是中国营地教育联盟理事,TEdxKids智库专家。同时,她还是11岁女孩小丸子眼中那个有肥肥双下巴、爱做饭,从来不打不骂孩子的妈妈。与白滔滔合著有《通往幸福的教育》。


以下是一篇诚意满满的寻人启事


一个人之所以成为他自己,到底跟什么有关系,哪些因素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我认为,这简直是教育中最难的部分、最高级的部分。


所以,我们有了一个栏目,叫《成为》——我们想寻求每一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怎样才能找到自己的价值,并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

我们正在寻找这样的人:

一、不要天才,因为天才可遇不可求的,天才的成长路径对大众没有什么借鉴作用。

二、家境不能太优越,父母都是搞专业的,家学渊源、功底深厚的。毕竟大多数父母都是普通父母。世家子弟的成长,对大众没有什么借鉴作用——想学也学不到啊。

除了以上两个条件之外,大致还希望他是这样的:
 
1. 专业。他们不是学贯中西、百科全书式的大师,而是分布在艺术、经济、科技、企业、运动等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

2. 成就。他们要在自己的领域内,取得一定专业成就。这个成就,他是靠自己的努力来获得的。
 
3. 风尚。这个风尚,是“时代风尚”的意思。我们更想了解能够代表着当下,以及未来趋势的领域中人的故事。
 
4. 年轻。我们要想让今天的父母、孩子有参考价值,最好是现在还处在职业黄金期的人。这样更鲜活、更生动。
 

《成为》的第一期嘉宾是熊亮,文章详见成为 | 熊亮:我是怎样在阁楼里,自学成为一个画家的,我们并不想每位嘉宾都像熊亮这样知名度极高,我们深深了解在很多领域中的专业人士,没有那么高的知名度,正在做着对科技文化、对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极有意义的事情。


如果您或您身边的人就是这样的人,请在后台或留言中,与我们联系,拜谢!






 书单  向微信后台发送“书单”获取各年龄书单
 加入  向微信后台发送“招聘”获取招聘信息
 转载  需转载文章请在文中留言,并附贵号介绍,我们会联系您


▼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童书妈妈市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