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这三类人注意!五一小长假不建议出游

中国新闻网 山西广播电视台 2021-08-02


马上就要迎来五一假期,很多人最关心的问题是,能不能小范围地展开旅游?会不会导致聚集性疫情风险增大?如果想出去旅游的话,个人需要做好哪些防护?


4月2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新冠肺炎防控的科学知识,回应公众关切。


资料图:4月19日,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江洲镇益民场白芍种植基地,千亩芍药花海盛开在风车之间,前来旅游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 杨风胜 摄


五一假期能否小范围出游?

——建议就近错峰出游


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介绍,4月22日,湖北现有重症病例降至2例,全国现有确诊病例首次降至一千例以内,境外输入确诊病例已有半数以上治愈出院,但个别地方聚集性疫情确诊人数仍在增加。


目前,随着天气逐渐炎热,新冠肺炎疫情是否会随着气温的升高逐渐被遏制住?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施一表示,现在普遍认为,新冠病毒主要通过飞沫和直接接触等方式进行传播,相对来说,这种传播方式受气温的影响会小一些。“我们也注意到南半球的国家目前处于夏秋季,天气比较炎热,但是新冠疫情依然持续发生。最终情况如何,需要进一步观察。”


资料图:大东海海边,一位幼童在母亲搀扶下嬉浪。王晓斌 摄


五一假期马上就要到来,很多人关心,可不可以小范围地外出旅游?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冯录召称,对于大部分近期没有病例报告的地区,出去旅行还是比较安全的,但对一些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孕妇这些高危人群不建议出行旅游。


冯录召建议,出行人员要注意预防,一是出行前做好准备,建议就近错峰出游,尽量避开热门景点或者景点的高峰时段,如果准备跨地区出游的话,应该选择近期没有病例报告的地区,并且要提前去联系景区,了解当地的防控政策,按要求做好准备。


第二,途中要做好防护,如果乘坐飞机或者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要遵守秩序和乘务人员的管理要求,全程佩戴口罩,要做好手卫生,并且妥善保存票据以备查询。


第三,旅行期间要做好防护,游玩过程中在景区有序排队,保持人际距离和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咳嗽礼仪,随时做好手部卫生。出去住宿的话,应选择卫生条件良好的宾馆,入住后要开窗通风,旅途中出现发热、干咳、乏力等症状应该到就近的医疗机构就诊。


资料图:4月6日,几名小朋友在三亚南山景区游览。 陈文武 摄


他提醒,饮食方面也要注意,在乘坐交通工具的时候,尽量减少饮食的次数,在景区内建议首选外带的食品,如果在餐厅用餐,建议间隔落座或同侧用餐,与其他人保持一米以上的距离。


有传言称美国是新冠病毒源头?

——无从做出判断 病毒溯源工作仍在继续


近期,境外媒体报道称,美军重启马里兰州的德特里克堡生化研究基地,那里很多民众得到消息以后开始外逃,认为德特里克堡生化研究基地去年8月被紧急关闭的原因十分蹊跷,可能是新冠病毒的源头,并在美国造成秋冬季节流感大流行,之后病毒通过参加武汉军运会的美国军人,在中国发生变异后再次暴发。


对此,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施一在发布会上说,“我们注意到互联网上相关信息,美国有人怀疑德特里克堡生化研究基地可能是新冠病毒来源的说法,美国方面对此没有公开回应,我们无从做出判断”。


他表示,病毒溯源本身是科学问题,目前世界各国科学家都在开展病毒源头研究,需要较长时间且存在不确定性。人类历史上很多疾病比如艾滋病、SARS等,对其源头的探索历经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研究,虽然取得了进展,但研究结果仅是推测,尚未得出最终的答案,研究工作至今仍在继续。当前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肆虐,希望世界各国把精力和关注点集中放在疫情防控重点工作上,病毒溯源这一科学难题需要各国科学家深入研究。


新冠病毒会不会变成一种常见病?

——可能性有,但是概率比较低


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施一说,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虽然中国付出巨大的努力,已经有效控制了疫情。但只要疫情在世界范围内存在,对人类的威胁就不能解除,疫情很难说在短期内结束。


资料图:微生物检验科的工作人员在实验室内将样本进行核酸检测。中新社记者 韦亮 摄


关于新冠病毒是否会常态化流行?有专家认为,这种可能性有,但是发生概率比较低。流感病毒具有高变异性、高传染性的特点,目前没有发现新冠病毒具有流感病毒这么高的变异性,因此常态化的可能性不太大。


也有专家认为新冠病毒传播能力高,已有四种冠状病毒为季节性流行,因此,新冠病毒形成季节性流行,有一定的可能性。对此,施一表示,无论发展趋势如何,我们相信事在人为,随着疾病防治技术的发展、有效药物的发现,新冠疫苗的成功研发,必将帮助人类取得抗击疫情的最终胜利。


关于新冠肺炎是否会变成慢性病的问题,专家分析认为,从目前的研究和临床实践看,目前所知新冠病毒主要在呼吸道复制,慢性携带不太可能。个体感染新冠病毒后长期带毒的可能性极小,现阶段也尚未得到证明其慢性化的免疫学和病毒学研究证据。

来源:中国新闻网

推荐阅读

楼阳生在中央驻晋单位调研

林武主持召开省政府第67次常务会议

全面复工复产 推动指标回升 一季度全省经济实现良好开局

昨晚,平顺县的这件事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最新!山西连续七天无输入型新增!权威回答:疫情何时结束?会变成慢性病吗?

多人履新!大同、吕梁“两会”人事动态!

朔州、忻州、阳泉、长治两会人事动态……

大风、霜冻继续!预警区域有变化……

10张海报,看一季度山西经济运行情况

初三开学!他们是这样准备的……

山西大学“开学思政课”:用战疫精神激发使命担当

央视“云游中国”山西站直播来啦,看直播送好礼!今天9:30等你~

山西成立药茶产业联盟 打造中国第七大茶系

张钧任共青团山西省委书记

首批10处!省级重要湿地名单公布

紧盯四个重大风险点 山西部署2020年水旱灾害防御工作

生态环境部发布!山西多市上榜,这里排第一!

厉害了,山西成立药茶产业联盟!

“新基建”来了!这块万亿“蛋糕”,充满想象力…

黑恶犯罪组织成员低龄化,这五类人将从重处罚!

中小学教师资格等可“先上岗、再考证”!七部委联合发文

1→N!哈尔滨卫健委披露院感三大原因

刷屏了!今天,钟南山这句话冲上热搜

世卫组织警告:最糟糕的时刻即将到来

李文亮、夏思思、彭银华等33人被追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北京朝阳区为啥成高风险区了?官方回应

微信聊天记录别随便删!新规定5月1日起实施

永久关闭!省网信办依法处置两款违规自媒体公众账号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