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只广告,15万人签署器官捐献意向,凭什么?

腾讯广告 2020-12-06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病毒营销陈轩 Author 病毒营销陈轩


器官捐献是个敏感话题,跟中国“入土为安”传统文化相背离。我国是器官捐献比例相对较低的国家,仅为1:30,也就是说如果有30人需要,只有1个人捐献。而且器官捐献本身对捐赠者的挑战也很巨大,因为你不再是多多少少捐些钱,而要将自己的器官捐给陌生人,我认为:公益营销中没有比这更难的了。


这个难,除了文化冲突、还有生死观、伦理和家庭利益等诸多矛盾。但有一个公益创意作品,却出人意料地火爆起来,人人竞相转发和讨论,令器官捐献这一常年无人问津的冷话题,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


这支作品的数据十分漂亮:曝光量达到2.2亿,超过150000多人主动登记器官捐献,同比翻了四番多。而且凭借对器官捐赠现状的改善和对文化禁忌的突破,这支作品还赢得了2019年6月19号戛纳国际创意节的“银狮奖”,在国内更是拿奖拿到手抽筋。


作品的名字叫做:《一个人的球队》



《一个人的球队》源自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位热爱篮球的16岁少年叶沙(化名),在2017年因意外不幸去世,他捐献出肺、肝、肾、眼角膜等身体器官,使七位陌生人重获新生。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中心的支持与授权下,Loong创意机构联合腾讯广告将其中五位受益人组成了“一个人的球队――叶沙队”,继续“叶沙”未完成的篮球梦,最终在wcba全明星慈善赛的赛场上,五位队员和中国女篮的明星球员们打了一场独一无二的友谊赛,替叶沙圆了梦。


2.2亿曝光 + 150000人登记器官捐献 + 戛纳银狮奖,令人瞠目结舌的病毒式传播,背后的秘密到底是什么呢?如果把《一个人的球队》当成一棵疯狂蔓延的爬山虎,它得以病毒式生长蔓延的沃土、阳光和雨露到底是什么呢?


本文框架图如下:




沃土


《一个人的球队》的沃土:腾讯大平台的全力支持和“科技向善”的理念。


如果只能用一个词总结病毒式营销的方法论,其实只有3个字――“再传播”!


传统公益广告大都喜欢借助电视来传达信息,但受众接受到信息之后却难以反馈:只有yes认同或no不认同两个选项。2014年之后,以微信为代表的移动社交媒体的迅猛崛起,碎片化的裂变传播成为主流,“转发”按钮所代表的“再传播”不只是移动社交媒体的特征,更成为病毒传播最强大的引擎。


具有穿透力、能够击穿族群壁垒的优秀内容借助“再传播”,沿社交链条不断“传播病毒”,被传染的人再将内容转发到自己的社交平台上,以自己做背书和节点再去传染自己的亲朋好友,最终内容实现指数级别的爆发。


我在《爆品方法论》一书中写过:



《一个人的球队》之所以能爆,离不开腾讯大平台的力挺。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流量力挺,一个是裂变力挺。


流量力挺上,腾讯可谓全力以赴,除了拿出腾讯广告体系的“四大金刚”:微信广告、信息流与QQ广告、腾讯优量广告、新闻视频广告,还整合旗下数十个平台的流量,如腾讯新闻、腾讯视频、手机QQ、QQ空间、QQ浏览器、全民K歌、天天P图、腾讯手机管家、腾讯wifi管家、联盟开屏等,帮助《一个人的球队》触及到亿万级用户,才能营造出一波又一波大声浪。


腾讯本身的移动社交媒体的裂变分享机制更为关键,每一个受众都是助推器和宣传员,将《一个人的球队》讲故事的能力发挥到极致,使它在移动社交网络内的疯狂传染和迅猛繁殖,在不断聚合价值观和审美一致的人群的同时,实现着指数级再传播,最终越过引爆点形成虚拟世界新的流量聚合体。


《一个人的球队》的主创者龙杰琦对腾讯充满感谢之情,他说:



从创意向善到商业向善再到科技向善,好的想法只是一粒种子,需要用好的落地平台去培育。这个奖印证了“科技向善”是未来的趋势。我认为创意人每年只要一个像这样的公益创意,能够为社会和更多人做出贡献和帮助,这就足够了。


腾讯集团市场和公关部高级创意总监王彦铠,从更高维度对《一个人的球队》的成功进行了总结:



公益是近几年的世界大趋势,包括腾讯在内的企业也秉承着科技向善的观念在前进。公益组织的作用非常重要,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直接产生公益行为,必须先解决B端问题。当科技赋能B端企业,才能产生更多的公益行为。公益应当是可持续的,《一个人的球队》就是一个可持续的公益案例。


腾讯广告高级品牌公关总监杨维佳巧妙地把《一个人的球队》看做腾讯精心打造出来的“一款产品”,他认为这个视频不仅仅是传播端的一支小广告,而是一个代表着为公益组织提供的解决方案,如果以解决方案或者产品的思维去规划,公益组织会更有意义和可持续的价值。


从王彦铠和杨维佳的话中,能看出腾讯之所以不遗余力地打爆款,其实是因为对公益营销更深刻的洞察和借力打力的平台策略。


腾讯2017年举办“我是创益人”公益广告大赛,已经举办了两届,广告投放资源达到1.68亿,助力62支优秀作品出街,获39亿次曝光,激发1亿人参与互动。于釜山广告节等6大国际重磅赛事斩获17项行业大奖。




阳光


《一个人的球队》的阳光:直击心灵的创意内容和“生态创意“的机制。


如何为一个器官捐赠的公益活动做一个内容营销呢?我在脑中复盘了下创意流程:



说实话,移动社交媒体的优势某一方面也是弊端的地方就是“ugc”(用户创造内容),低成本和低专业度导致低品质内容充斥社交网络。我是很久没有看到像《一个人的球队》这样真诚克制,不造作不煽情,能令人从头至尾眼含热泪的好作品了。



正值16岁青春年华却不幸离世,作者最开始用叶沙最喜欢的篮球为背景开始故事的讲述,篮球上下跃动仿佛象征着心脏的跳动,器官捐献让受捐者重获新生,与此同时也让小叶沙的生命和梦想得以延续。到这里观众的情绪开始被慢慢带入到故事里来。接着,受捐者穿上印有相应捐献器官的队服一一介绍,而这5个之前素不相识的人被紧紧联系起来,此刻他们只有一个共同而响亮的名字——叶沙队。奉献与回馈的爱在空气中传递。这种细微的情绪被真实而又自然地娓娓道来。


生死所带来的焦虑,潜藏在每个生而为人的潜意识中。《一个人的球队》将生与死推到你我的面前,让每一个认识到器官捐献对受捐者个人和家庭的意义。


叶沙篮球队中有3位50岁左右大叔、一位22岁的小伙子,还有一位是和叶沙年龄相仿的14岁的小女孩。但他们却被称为“一个人的球队”――叶沙队。叶沙将他们链接起来,叶沙是他们生命的新能量,他们也是叶沙生命的延展和重生。


球技平平,但温暖感伤,短短两分钟的笨拙的比赛,观众却忍不住哭泣。作品所激荡的起来的情绪,让受众最后的转发分享变得水到渠成。而且这支作品早已经超出了广告的定义,它是情感的链接,它在碎片化的移动互联网中疯狂织网,以爱的名义把我们重新放回同一张网里。


他提醒我们要相互关照,共同抵抗不安全感和死亡的侵袭;让我们分享叶沙的故事,忘掉该死的紧张和悲伤,让我们相互照顾彼此的脆弱,让生命和爱永远延续。


情感宣泄是病毒传染最直接的动力,短短几分钟,我们已经被这只展现了真诚、敬意和创意功力的作品击中了,其实在转发分享中,每个受众通过转发这个动作实现了自我认同的强化:“我之所以转发分享,是因为我赞赏叶沙的大爱,也感动于受捐者对叶沙的爱,那么下一步我到底签不签器官捐赠呢?”


我曾经总结过:



好内容很重要,但产生好内容的机制更重要。腾讯广告高级品牌公关总监杨维佳说:



以前,公益组织做项目实施,互联网科技公司和品牌在做自己的企业社会责任项目,创意行业做公益公共报奖,能力分散,现在我们需要扭成一股合力做事情。同时,公益和商业可以更好地融合。


生产《一个人的球队》这类好内容的机制是这样的:



公益组织提需求



腾讯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和互联网平台



创意人给出创意



品牌方给出支持


通力合作,在《我是创益人》这杆大旗之下,孵化出更多类似《一个人的球队》这样的精品,真正使散兵游勇的公益广告变得产品化、精品化和解决方案化。



 

雨露


《一个人的球队》的雨露:大v大号和一线媒体的持续引爆。


移动社交时代的传播路径和传统营销的传播路径是不一样的。


传统营销是:


企业主提需求拨预算――广告公关品牌公司策划制作――付费媒体发布――大众接受信息并热议――付费媒体追进报道――影响更大数量的大众


移动社交营销是:


企业主提需求拨预算――广告公关品牌公司策划制作――自媒体新媒体发布――大众接受信息并热议――大v大号跟进点评――付费媒体跟进点评――影响更大数量的大众


可以看出:



当《一个人的球队》在全网火爆之后,迅速吸引了新京报、澎湃新闻等强势媒体的跟进,中国篮球协会积极回应、cctv12的全力支持和追踪报道,继而又引发大批一线媒体如新华社、人民日报、共青团中央以及cctv《新闻联播》《晚间新闻》《朝闻天下》等大幅报道,反复持续地引爆,最终成为现象级的全社会热议话题。


腾讯广告高级品牌公关总监杨维佳透露了些作品推广中的小细节,有趣也很典型。



这个作品给了我们的启示:


首先,品牌需要将向善法则,作为自己的使命,注重实效;


其次,公益需要通过社交去扩散,去链接更多的用户。我们为这个作品其实投入了很多广告,但身边很多人都不知道。器官捐赠人数从投放后3万到5万多指数型增长,是源于一封邀请姚明支持的线上请愿书,数十万网友发起后,篮协安排了与wcba球队的一场比赛,引起了央视新闻联播和更多媒体的自发传播,最终才推动了在线捐赠数字的持续增长。


再就是线上不是万能的,需要借助线下和传统媒体的力量,结合社交关系链去裂变,实现效果放大。


杨总传递出三个重要的信息:


(一)、姚明的参与和捐赠协议,使大家有了参与感;


(二)、朋友圈去晒捐赠协议换取社交货币的冲动,所造成的社交扩散,


(三)、社交扩散,直接促使签约人数从3万上涨到15万。


这三句话,第一句就是格拉德威尔的“the few of law”(少数关键人法则);第二句讲的其实是“社交货币”和“羊群效应”;第三句见的是社交裂变的效果。


总之,《一个人的球队》是移动社交时代的公益营销创新,也是品牌传播和获客增量双提升的“品效合一”的典型的病毒营销案例,更是“创意+技术+平台”三结合并大获成功的杰出的商业实践。



实战总结


陈轩最后给大家总结“两个实战启示”和一个基于腾讯平台的“病毒营销5步走执行流程”:


实战启示一


create for good(让创意充满善意)”、seeing the unseen(让每一个需要都被平等对待)成为全球普世价值观,腾讯在公益实践中为打破不同类别公益项目关注度的不对称,打破公益各方资源能力的不对称,打破传播和落地的不对称所提炼出来的科技创意、生态公益、实效公益、方案化和产品化公益、平台公益等先进的理念和方法,值得企业界、营销界、公益界、创意界和技术界的朋友探讨和借鉴。


实战启示二


腾讯广告2017年发起的“我是创益人”项目,吸引了全球1200支优秀的团队积极参与,也孵化出类似《一个人的球队》《灯山行动》等精彩的案例。如何借助腾讯这个大平台、大流量、大社交、大数据、大技术等优势,让创意和善意更有力量,不仅仅是商业的共识,也是未来营销竞争的主流模式。


结合杨维佳极其精辟的分析,我再补上几句话,总结出基于腾讯大平台的“病毒营销5步走执行流程”:






报!“一个人的球队”擒得戛纳银狮

腾讯在戛纳:中国式数字增长引擎,让创意为品牌创造增量

升级后戛纳首秀!腾讯广告用“智慧增长”亮相戛纳


回复以下关键词,了解更多

算法大赛丨戛纳丨我是创益人丨约创

10w+好文丨助成计划/区域营销峰会丨新国货

财报丨京腾计划丨有奖问卷丨服务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