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路求职云课堂一|就业心理讲座顺利举办
往期回顾
为舒缓毕业生疫情期间因就业产生的不良情绪,帮助毕业生做好疫情心理建设和毕业规划,5月13日晚19:00,苏州大学研究生会以腾讯会议与直播形式在线上成功开展“疫情防控下的研究生求职攻坚战”就业心理主题讲座。此次讲座有幸邀请到教育学院副院长、教育学院心理系副教授——吴铁钧教授为同学们进行就业方面的指导。
讲
座
概
要
为帮助毕业生们从容应对就业压力,合理调适就业心理状态,吴教授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讲解:
01
明确形势,找准定位
吴教授提到:“Time curves everything是有道理的,但其有应用边界,它往往用于发展性问题中,无法应用于特质性问题。”我们在求职时应明确时间是刚性变量,降格求职不是个好主意。吴教授通过SWOT分析为我们解读研究生在求职时所具有的优劣势、机会与威胁,研究生在求职时应准确认清自身条件,寻求真正与自身适合的工作,“不要抱紧专业谈职业”,先生存再发展。
02
有的放矢,集中兵力
毕业生在求职时为了安心往往会“广撒渔网”,但这样的做法往往却会导致毕业生什么工作都无法做好。吴教授用切身经历警戒我们求职时不能“四面开花”,毕业生应依据自己的专业、能力、价值观,适度宽泛地框定求职范围,“有所为,有所不为”才是正确的做法。
吴教授用同心圆模式指导同学们该如何正确框定求职范围
03
整合资源,发掘渠道
求职时应注重周身资源,充分发挥“社会资本”(人脉)的求职这一作用。在求职这一人生关键环节,“万事不求人”、“不给别人添麻烦”不是好品质。我们应注重三种人脉的积累:专业性人脉(导师、师兄师姐、实习单位的领导)、行业性人脉(实习单位的领导、社会实践中认识的职场人士)、亲缘性人脉(父母的同事、朋友,亲戚的同事、朋友)。面对人脉资源,吴教授指出我们应用正确的方法整合发掘资源:近距离接触,态度诚恳;思路清晰,方向明确;开放式倾听,诉求合理。
04
知己知彼,有备而来
想要得到招聘者的青睐,我们应该证明自己是“三好学生”。一、工作能力好:我们应该具备用人单位所需要的能力,证明自己初步具备岗位所要求的能力。二、职业规划好:公司与员工是合作关系,我们应有在单位中长期发展的打算,具有理性规划。三、合作态度好:毕业生应主动融入公司文化,积极参与团队协作。理应做到“有批判思维但不轻易批判,有独立人格但不特立独行,有追求完美但愿意接纳现实的不完美。”
05
灵活机动,适时调整
求职时我们往往会面对众多冲突的情况,遭遇不同的挫折,此时我们应当及时调整我们的计划,使其与社会环境的计划相融合。即使面临困境,我们也应保持积极等待的心态,适时调整自己的求职状态。
在最后的提问互动环节,同学们积极踊跃进行提问。有直接讨教如何与HR交涉薪资问题,也有同学质疑实习的效用性,还有同学咨询关于跳槽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吴教授逐一进行解答,在提问互动中进一步启发处于迷茫中的同学们,使同学们受益匪浅。
吴教授用生动通俗的语言、丰富真实的案例就毕业生求职思路、方法、心理调整进行了精彩的讲述。这些经验分享及时的帮助了毕业生解决疫情下产生的心理困扰,提高毕业生的就业信心,减少对未来的迷茫。同学们,人们常说先就业后择业,这其实是在告诉我们,得先生存,才有可能去实现梦想,但这不意味着忘掉梦想,难能可贵的是在人生的低谷时还能时常与梦想连接,毕业不是结束,而是新的探索旅程的开始。
希望所有的同学们都能
乘风破浪,一往无前。
奔涌吧,后浪!!!
THE END
文案|于淳
责任编辑|徐慧子
审核|胡玮 徐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