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去来器——OCAT双年展·2021”|“超译城市:平行与吊诡”单元作品介绍
● 单元主题:超译城市 :平行与吊诡
深圳是一个持续“造梦”的地方。在深圳的城市规划建设中,“快”一直是其中一个重点,决定了这座城的节奏。“快”的背后藏着一个与技术有关的线索——这个城市印证着本雅明所说的“机械复制时代”的种种特征。深圳令人惊叹之处,恰恰在于它的速度加快了图像的复制,让城市的建设与人对这城市变化的欲望(逐新的欲望)被驱使起来。
这次展览,我想与六位参展艺术家共同提出的“图像何为”这个问题。目的在于,由一种类似超译的方法,在解读图像之时,可以以自己的方式来诠释这座城市。向惠迪、张文超、于默、杨健、拉斐尔·多梅内克和柯好理这六位艺术家之间有平行的互文关系,与相斥的对抗关系。其中,向惠迪将带来一组基于华·美术馆一层所做的在地委任动态装置,以此来模仿华·美术馆已有的建筑结构;张文超将对互联网的欲望复制进行研究,并呈现出一组三维动画交互装置;于默将以黑白摄影作品,展现机械复制语言背后的存在者悖论,就此来讨论图像的不可复制性;杨健将在展示其装置作品的同时,结合深圳的地产楼盘图像创作新的迷宫式的呈现;另外,来自古巴的拉斐尔·多梅内克和柯好理也将分别以装置和绘画来回应他们对“图像复制”与城市关系的看法。
“超译城市:平行于吊诡”单元地点:华·美术馆一层
“超译城市:平行于吊诡”单元现场(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单元作品介绍
1.
向惠迪
向惠迪,《悬置之柱》,2021年,装置,尺寸可变(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悬置之柱》是在华·美术馆创作的场域特定雕塑装置,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位于展厅中央,一部分位于楼梯区域。位于展厅中央的装置复制了两根场地原有的柱子,一根复制品被放置在会摇动的摇椅上,和它的原件一起等待在一扇门前;另一根复制品则斜倚在它的原件上。这件装置也包含了两张与柱子剖面一致的凳子,观众可以坐在上面参与到装置之中。位于楼梯上的装置则来源于卡通片《猫和老鼠》中猫撞击到物件时所复制出的形态。通过对我们生活中各种图像、叙事与元素的复制,重叠与融合,作品企图创造出一个新的场域以视觉化我们的现实——一个由多重多维的仿像与模拟所构成的真实。观者在这样的场域中去识别并认同各种熟悉的元素与既成现实,并因这种多重复制的结合所带来的荒诞体验与不可置信性而开始反思当代生活中各种图像复制背后所潜藏的意义。
2.
张文超
张文超,《对想象的支配》,2021年,实时模拟影像,声音,无限时长,尺寸可变
张文超,《对想象的支配》(静帧),2021年,实时模拟影像,声音,无限时长,尺寸可变(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对想象的支配》是艺术家为此次展览全新创作的作品。根据作者对互联网叙事趋于剧作化的观察,呈现一部源于互联网想象,又拼贴自日常浏览经验的都市传奇。我们当下的认知大多来自信息建造的世界,以深圳为起点,对城市物理空间和在线虚拟空间的高速建设,支撑着互联网时代的所有想象。古老的叙事原型在最新媒介技术的加持下,把当下的世界呈现为一部无限戏剧,满足着在线群体对新鲜故事的好奇与欲望。作品将在虚幻引擎中构建一部实时模拟,去探索一间巨大的戏剧生产车间,它由充满了感官刺激的都市肌体切片拼贴而成。在三屏的模拟画面中,符号化的角色穿梭在日常生成的流动场景里,构成一种蒙太奇式的探险,不知不觉地成为“表演”的一部分。它们对应了信息环境里我们被不断植入的欲望。看着场景更替与角色的游走,也使观者迷失在不断复制的想象里。
3.
于默
于默,《光》,2006-2012年,摄影,艺术微喷,100 cm×150 cm
于默,《光》,2006-2012年,摄影,艺术微喷,100 cm×150 cm
《光》将以摄影作品的呈现方式,穿起一条关于图像真实与现实世界之间的线索,与场内艺术家的装置作品形成或明或暗的对照关系。于默的创作为我们呈现的是图像的不可复制性,从媒介上来看,他使用的是黑白胶片摄影,从视觉文化呈现的表意系统来看,他想要探讨的是机械复制语言背后,人在土地上存在过却未曾真正存在的状态。对于存在者的描述,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存在者非存在的失真悖论。这与图像对真实的模拟一样——在追求真实的过程中,无论是渐行渐远还是从未靠近,都始终与真实保持距离。再看存在者的失真,正是源由其对存在本身久不能忘的状态。至于存在与存在者之间的关系,海德格尔以 “归本生发”(Ereignis)指向了二者的 “相互镜映”,它们之间的牵连正是影像创作的动机与意图。
4.
拉斐尔·多梅内克
拉斐尔·多梅内克(Rafael Domenech),《再无他乡》,2021年,装置,尺寸可变
致谢艺术家和户尔空间
拉斐尔·多梅内克(Rafael Domenech),《再无他乡》,2021年,装置,尺寸可变
致谢艺术家和户尔空间(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空间性装置《再无他乡》结合华·美术馆一楼的具体空间,将艺术家对全球化社会经济基础、当代材料生产的兴趣植入他对此地空间的此时体认中。艺术家打造了一个物质感很强的通道,通过空间、空间之中摆放着的艺术家书和观众之间的相互作用,他让走入其空间的观众不断地思考自己在空间内部的位置。而观众走入的通道是艺术家为这次展览量身打造的,由全新制作的23块黄色屏风串联起来一首艺术家最喜欢的诗歌——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诗人奥克塔维奥·帕兹(Octavio Paz)的《同质》。这首诗的内容关于不断延伸、永无止境的空间,也关于城市边界的消解。他的诗被藏在每块屏风之中,正如诗句所言的那样——“空间,空间,没有中心,没有顶部或底部,它吞噬,产生,永不停止”。观众在一个开放的空间中进出,从A厅到B厅,从一个艺术家的场域来到另一个空间,再从深圳走向更广袤的世界——另一个空间中的空间。
5.
柯好理
柯好理(Tim Crowley),《无题》系列(2018-2021),2018-2021年,布面油画,160 cm×120 cm
柯好理(Tim Crowley),《无题》系列(2018-2021),2018-2021年,布面油画,160 cm×120 cm(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这件作品呈现了艺术家自2018年至今对于公共性的思考。如今,展览宣传是我们体验艺术活动之前的方式,展览广告试图将展览的态度和观念概括起来,如同展览的替身。《艺术论坛》(Artforum)或《Frieze》这些当代艺术经典刊物为读者提供了比编辑内容更多的展览广告,是全球艺术界通过巧妙、淡定的广告来审视展览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最重要平台。在这件作品中,柯好理通过对自己经历的近乎日记式的叙述,探讨了宣传在当代艺术中的作用。在穿越了艺术产业角色和地理中心的所有领域之后,柯好理从一个内部人士的角度,以一种荒谬的,通常是滑稽的光芒,预测着遥远未来和遥远地方的展览。柯好理将看似随机、毫不相干的艺术家与图像(有时取自艺术家之前的系列作品)和古怪的展览标题相结合,顽皮地崇拜、批判和讽刺当代艺术及其伴随的广告牌的自负。
6.
杨健
杨健,《风滚草2021》,2021年,装置(铁球、监控摄像头、电动伸缩杆与广告布等),尺寸可变
杨健,《风滚草2021》,2021年,装置(铁球、监控摄像头、电动伸缩杆与广告布等),尺寸可变(左右滑动查看图片)
《风滚草2021》以从天花板垂下的十多块房地产广告布帘将风滚草运行所在的空间布置成了一个图像的迷宫。
风滚草是一个球体,它的表面布满摄像头,按照一种算法随机地让这些摄像头在球体内部伸缩杆的作用下被推离球表面。当恰巧位于球体与地面接触的那个摄像头被推出时,球体开始滚动,正如风滚草在风力的作用下运动一样。摄像头群中的几个正在监视着环境并把图像实时地呈现在展厅中相应数量的监视器上。而风滚草在由房地产图像构成的迷宫中穿行,一路延伸至展厅入口,便是艺术与现实二重世界的再次相互映照——既符合柏拉图所说的“艺术是影子的影子”,又将观众的观看从平面的广告布、立体的监视器和美术馆空间拉回到现实层面,重新思考人与城市在相互观看中构成了怎样一种关系。
正在展出
飞去来器——OCAT双年展·2021
展期:2021年12月19日-2022年5月22日
地点:OCAT深圳馆、华·美术馆、华侨城生态广场
*根据深圳疫情防控工作的有关要求,自2022年1月9日14时起OCAT深圳馆、华·美术馆暂停对外开放,具体开放时间另行通知。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给您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相关链接:
☞“飞去来器——OCAT双年展·2021”在深圳华侨城启幕
☞ “飞去来器——OCAT双年展·2021” 是如何炼成的?十个单元背后的故事
OCAT深圳馆成立于2005年,位于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内,是OCAT馆群的总馆。作为馆群中成立最早的机构,OCAT深圳馆长期致力于国内和国际当代艺术和理论的实践和研究。从开创至今,一直围绕着艺术的创作和思考而展开其策展、研究和收藏工作。
参观信息
开馆时间:10:00-17:30(逢周一闭馆,节假日等特殊时期的开放时间根据场馆公告而定)
免费开放,无需预约
地址:深圳南山区华侨城恩平街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南区F2栋OCAT深圳馆
网站:www.ocat.org.cn
微信:OCAT深圳馆(ID: OCATShenzhen)
微博:@OCAT深圳馆
电话:0755–26915007 / 26915100
邮箱:info@ocat.org.cn
---------
点击关注,走进OCAT深圳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