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深夜导员问:“在吗?”我到底该回啥?
夜深人静
当我躺在床上刷手机时
微信突然弹出消息
叮咚——
怎么选?我要碎了。
A.老师我在,请问有什么事吗?
B.老师我不在,我睡着了
C.老师你猜我在不在
D.不知道呀,老师你没教过
头脑风暴的激烈碰撞后,我“心力交瘁”
于是打开某社交软件
开始搜索“高情商回复”
寻求我的“互联网家人”救我于水火之中
万般纠结后
我还是——
诚实又小心地出现在聊天框里
并配上一朵玫瑰表真心
但是
当看到“微笑”表情时
我又开始脑补小剧场
“他只是表示友善吗?”
或许是这些意思?
又或许是这些意思?
难道是这些意思???
……
你嘴角上扬,我终夜惶惶
仿佛任何时候
我的心都被一根细绳系着
和不明来路的困惑、惭愧、紧张
捆绑在一起,摇摇欲坠
如何才能够从容且自由地应对生活呀?
我这颗心,
消瘦得像是要长出尖角
若是可以厚实一些
宽广一些、钝一些呢
拥有钝力感呢
……
part
01
什么是钝感力?
“钝感力并不是简单的迟钝,而是智慧地摆脱世间各种负面的羁绊,简单快乐地坚持自己要做的事情。”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钝感力是人类在感知特定的事物与情境时,通过降低感受能力或敏感性,从而用一种更为理性和轻松的状态去面对生活中的挫折,并且更加坚定地朝着期望目标努力的一种适应能力。简单来说,或许是——
“少钻点牛角尖,多随着点性子”。
part
02
如何拥有钝感力?
01 这颗大脑不太冷静,需要加点“理性”
对于较为敏感的人来说,理性思考能够大大缓解心中焦虑和不安,其中最核心的就是学会合理归因。
高敏感性人群通常倾向于向内归因。你是否也经历过这样的情况:当身边的同学在窃窃私语时,你会不自觉地认定他们在说自己坏话;当小组作业失败时,尽管不是自己的问题,你却总认为和自己脱不了关系;当遇到小挫折,你会联想到后续更大的困难,从而惊慌失措、深陷自责……长此以往,这种思维方式很容易会在不经意间给我们增添过多的心理负担。
这时就需要通过寻找证据并加以评估可能性的方式来改变自己的归因习惯。例如,我们可以在纸上写下小组作业出现问题的原因以及相应的证据,并为每个可能性的大小赋予主观上的概率评估,从而在减少每次内归因所带来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的同时,帮助自己建立外归因和理性思考的能力。
02 聚光灯指向自己,“我”才是主角
倘若你是一个十分在意周围人的评价、且时常因此感到身心俱疲的人,那就改改你的“多愁善感”吧。多关注自己的体验与感受,多肯定和满足自己内心的需求,因为照顾他人感受的前提不应是一味地牺牲自己。
要懂得将聚光灯和注意力转移到自己身上,适当屏蔽“别人会怎么看我?”“我这么做可能会让TA不开心”等消极的想法,而是去想“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如果是我,我该怎么做?”,这样你才不会因旁人的反应而总是耿耿于怀。毕竟,在自己人生的舞台上,你才是主角。
03 跟负面情绪say “bye bye”
被负面情绪裹挟时该怎么办?那就空出3分钟时间,追溯到情绪产生的源头并思考解决方法。本该效率满满的周一早八,却怎么都提不起精神?如果是因为前一天熬夜玩手机没睡好,那今晚就放下手机,早点休息。明明无所事事却突然觉得情绪低落?如果是因为听了朋友负能量满满的抱怨,那就多听听自己喜欢的音乐,远离低气压。
每当情绪低落的时候,我们要找到根源所在,去尝试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看书、听音乐、运动等等,这些都可以让我们暂时忘记烦恼,舒缓身心。把控好自己的情绪,不被情绪所左右,好的心态是做成一件事的关键!
04 别纠结,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或许你可以永远在某个维度遥遥领先,也可以在某段时间内的多个维度里脱颖而出,但是你永远无法自始至终地十全十美。我们的最终目标是要在选择取舍间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平衡。找到自己心中最佳的平衡点,无疑才是最舒适的生活方式。
我们不必时时刻刻要求自己说话做事滴水不漏,不必因为一时的挫败而放弃努力,更不必因为别人的批评或否定而丧失信心。我们应该允许自己有棱角存在,为内心的敏感划分清晰的边界。只有当我们接纳了自己的不足,才能够收获真正的洒脱,才能度过那些至暗时刻,恣意地徜徉在阳光下。
05 换个角度想一想,世界也许更明朗
同样一件事,每个人的想法却有千差万别。你怎样看世界,世界就给你怎样的反馈。
当我们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问题、分析事物时,结果或许会大不相同。因为小过失而遭到嘲笑,但换个角度去想,这不也是对你忽视细节的一种提醒吗?在比赛中失败了固然沮丧,但换个角度去想,不论是成功的收获还是失败的经验,都是日常学习和工作中所积累不到的,它们都是人生经历中宝贵的财富。
过于关注结果可能导致时刻为结果焦虑。相反,我们不如专注于自我提升的过程,为自己的每一点进步而喝彩,享受人生充盈的过程。人生如韧竹,只要你不轻言放弃,即使坠入谷底,依然可以不断向上生长。
团
团
有
话
说
点击丨展开团团的信
来源:微信公众号“江苏共青团”综合整理自微信公众号“科普中国”“中国研究生”“人民论坛网”“人民日报”“人民网”,网友评论等,转载请注明来源。
图文供稿:杨麓宁(河海大学)、吴昊(南京审计大学)、齐唯岚(河海大学)、徐娇(南京工业大学)、王艳丽(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排版:冯文菁(苏州大学)
整合:巫凡昕(南京林业大学)
制图:韩颖
编辑:吕毅
审核:刘一鸣、吴澍天
复审:沈娜
终审:孙洪洋